1. 知识产权法的考题
单项选抄择题,这是2005年的司法考试题。
1995年田某向原国家专利局申请A发明专利,次年4月与胡某签订"关于创办B厂协议书"。在田某不知情的情况下,1998年4月20日某区工商局根据胡某的申请向胡某颁发了B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胡某为法定代表人。1999年5月11日,某区工商局根据B厂的申请注销了该厂的登记。2000年10月20日田某向某区工商局了解B厂情况,同年11月2日该局告知该厂登记、注销情况。2003年7月31日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授予田某A专利权并予以公告。2004年8月10日,田某以某区工商局向胡某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行为侵犯其专利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田某的专利权保护期自2004年7月31日开始起算(错,应从申请日开始计算)
B.田某起诉期限自2000年10月20日开始起算(错,应从2000年11月2日开始算)
C.如果《专利法》对起诉期限有特别规定时,田某提起诉讼的起诉期限应从其规定(对的,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对田某的起诉,法院不予受理(错,应该驳回起诉)
2. 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部分。
参考内容:法律界网站法务通VV
3. 有关知识产权法的五道题,大家帮忙看看,答几道都行哈~
一、1、不侵权,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六款: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该行为应该定性为合理使用,故不侵权
2、侵权,TOEFL试题分为听力、语法、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由ETS主持开发设计,就设计、创作过程来看,每一道考题均需多人经历多个步骤并且付出创造性劳动才能完成,具有独创性,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应受我国法律保护。由此汇编而成的整套试题也应受到我国法律保护。新东方学校未经著作权人ETS许可,以商业经营为目的,以公开销售的方式复制发行了TOEFL试题,其使用作品的方式已超出了课堂教学合理使用的范围,新东方学校复制并且对外公开销售TOEFL试题的行为已侵犯了ETS的著作权,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不侵权,虽然ETS在出版物、录音磁带上合法注册了TOEFL商标,新东方学校在“TOEFL系列教材”、“TOEFL听力磁带上”突出使用了“TOEFL”字样,但新东方学校对“TOEFL”是在进行描述性或者叙述性的使用。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和强调出版物的内容与TOEFL考试有关,是为了便于读者知道出版物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表明出版物的来源,并不会造成读者对商品来源的误认和混淆。
二、1、侵权,侵犯了专利权中的制造权与销售权;承担赔偿责任与否是根据当事人是否有主观过错来判断的,即其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从事了侵权行为来判定。W公司未经许可使用h公司专利,当然为故意,故而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侵权,侵犯了专利权中的销售权;与上问相同,行为为主观故意,承担赔偿责任;不可以继续销售,因为其行为是侵权的,进行销售就是继续侵权,会对h公司的合法权益构成进一步的损害
3、侵权,侵犯了专利权中的使用权;行为没有主观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不可以继续销售,必须停止侵权,理由同上。(参见《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第33条)
三、1、判断商标是否近似,
首先,应该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其次,应该对商标进行“隔离观察比较”“显著部分比较”“整体观察比较”,来判断其是否相似;
最后,还有考虑商标的显著性与知名度。
本案例中的“华表”“华灯”,个人认为在认知上不会构成混淆,因为读音、字形都不相同,所以我认为不相近
2、该商标装潢侵犯了华灯的商标权;理由:《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一款: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3、应该承担侵权责任;理由:一、该行为侵权,《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只要是侵权行为,就要承担停止侵权和返还侵权所得的责任;二、北京酒厂发函给仓储公司,其未理睬,无论其以前是否为故意,从这一刻起,就可以认定其为故意为之,由于是主观故意,所以要承担赔偿责任(注意,法律责任与赔偿责任的不同)
4、应该承担侵权责任;理由:一、该行为侵权,《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属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只要是侵权行为,就要承担停止侵权和返还侵权所得的责任;二、北京酒厂发函给该商场,其未理睬,无论其以前是否为故意,从这一刻起,就可以认定其为故意为之,由于是主观故意,所以要承担赔偿责任。
四、1、首先分析一下学生L的行为:
L的翻译行为未经S允许,是侵犯了S的著作权中的翻译权,即未经作者授权,他人不得随意将作品翻译成其他语种。原作的翻译权是原作著作权人的一项财产权利。翻译者对其翻译的作品享有著作权,但其行使著作权时不得损害原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也就是L在杂志发表译文,必须也要经过原作者S同意,否则就是侵权。
2、《休闲》的行为:其抗辩不成立。一、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的外国人作品可受我国著作权的条件中,有一条就是其作品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缔约国出版,就可以受我国著作权保护。美国是TRIPs协议缔约国,故S在美国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是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二、著作权不仅包括人身权,而且包括财产权,《休闲》以在译文上冠以S的名字为由拒绝支付报酬,显然是不合理的。
3、《茶余饭后》抗辩不完全成立。一、译文确属于法定许可范围,应当向L支付报酬 二、L的译文是基于S 的文章产生,是派生作品,所以,转载译文的同时,也相当于转载了S的作品,基于法定许可,应该向S支付相应的报酬。
五、你自己想吧,应该不是问题吧
我一共打了一个多小时.....希望能帮助到你
4. 知识产权法 简答题 简述专利权人享有哪些权利
专利权人的权利包含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方面。
专利人身权
专利人身权主要是指专利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或设计人,即署名权,署名权不因专利财产权的转让而消失。另外,还有专利文件的修改权等。
专利财产权
专利财产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独占权。指只有专利权人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用、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
2、许可权。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具体地讲,专利权人(称“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称“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
例如,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专利。”
但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件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报酬。
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的,也可以按前述办法执行。
被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强制实施许可的专利,可以不征得专利人许可,但使用人应支付报酬。
3、转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可以出卖、赠与、抵押,也可以作价投资入股,继承转让是由于法定原因而发生的转让,当专利权人(自然人)死亡后,专利权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给有继承权的人。根据专利法的规定,转让应符合下列程序:
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5. 知识产权法 专利权案例分析题
汗,这个问题,题干是否有错误的地方。
1、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从以上第六条可以看出,很明确,申请权不会是“丙教授,丁某,还有一位老师共同所有。”
问题就在于是属于乙大学,还是甲公司。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九条 【技术成果的归属】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根据以上问题,很明确了,专利申请权是归乙大学所有
2、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有上述法规可看出,丙教授和丁某是发明人毋庸置疑,问题在于另外一位教授,另一位教授提出的是改进意见(前面的评审和验收无视),个人认为所谓的改进意见可以理解为提出了一个研究方向,但是没有做出实质的研究,因此,这另外的一名教授不属于发明人。
6. 我要知识产权法的复习资料 全面点的
《WTO与最新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全书》
《WTO与最新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全书》内容简介:
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决策"支撑"作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全面深入知识产权决策咨询服务引导、帮助企事业单位正确运用知识产权法律规则综合运用知识产权有利武器参与全球商务经济竞争帮助科技创新主体正确选择创新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培育和形成新的科技优势并转换成为知识产权优势为我国科技创新进步和综合国 ……
《WTO与最新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全书》详细目录:
上篇??WTO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1章??知识产权概论
11、知识产权的起源
111、知识产权与特权
112、专利权、商标权的起源
113、版权的起源
12、财产权、物权与知识产权
121、何谓财产权
122、各国法中的有形财产与知识产权
123、知识产权地位在财产权中的变化
124、物权与财产权;知识产权与服务
13、知识产权的内容有哪些
13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划的范围
132、世界贸易组织所划的范围
133、其他的划分方法
14、知识产权的特点
141、无形性
142、专有性
143、地域性
144、时间性
145、可复制性
第2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过程和现状
2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211、著作权保护的发展
212、我国对专利的保护
22、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和理由
221、知识产权保护的依据
222、知识产权保护的理由
23、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
231、较为完善的立法体系
232、广泛采取行政保护方式
233、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不断完善
234、知识产权的代理服务体系应运而生
235、逐渐建立了知识产权的教育、研究体系
第3章??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现状
31、??我国的版权保护制度
311、我国版权保护的对象
312、我国版权不保护的对象
313、主体及权利归属
314、权利内容
315、权利的取得和期间
316、邻接权
317、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318、权利限制
319、侵权责任
3110、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
32、?我国的专利保护制度
321、权利主体
322、权利客体
323、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324、专利申请的原则
325、专利申请的审查批准
326、专利法律关系的内容
327、权利限制
328、专利权的保护期限、终止和无效
329、权利的保护
33、?我国的商标保护制度
331、《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332、权利主体
333、商标注册的条件
334、申请和审核
335、商标法律关系的内容
336、注册商标的期限、续展和终止
337、注册商标的无效
338、注册商标的保护
第4章???WTO体制下的知识产权
41、??世界知识产权概述
41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412、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公约
42、?世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421、动因和发展
422、世界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议)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423、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424、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国际贸易
4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431、乌拉圭回合知识产权谈判
432、知识产权协议的主要内容
44、?知识产权协议与其他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关系
441、巴黎公约及伯尔尼公约与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关系
442、罗马公约及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公约与知识产权协议的关系
第5章????WTO知识产权协议(Trips)逐条讲解
第一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引言
第二节、分总条款与基本原则
第三节、分有关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利用的标准
第四节、分知识产权执法
第五节、分知识产权的获得与维持及有关当事人之间的程序
第六节、分争端的防止与解决
第七节、分过渡协议
第八节、分机构安排最后条款
第6章????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协议的差距
61、??总论
611、我国知识产权法与知识产权协议的差距
612、知识产权协议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62、?著作权法与知识产权协议
621、我国著作权法与知识产权协议的比较
622、对计算机程序的知识产权保护
623、对数据库的知识产权协议
63、?专利法与知识产权协议
631、专利法与知识产权协议比较
632、对专利权限制及防止专利权滥用
633、知识产权协议中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
64、?商标法与知识产权协议
641、我国商标法与知识产权协议比较
642、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
65、?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协议
651、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
652、对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7章???入世与我国知识产权保体制的发展
71、?总述
711、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712、入世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72、?入世与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
721、我国专利制度现状
722、《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专利制度的比较
723、修改专利法适应入世
73、?入世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发展
731、我国商标法律的发展
732、《商标法》的有关内容和原则
733、《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商标法比较
734、促进我国商标法律的新发展
74、?入世与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
741、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
742、《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
743、加快完善我国《著作权法》的步伐
75、?入世与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
751、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现状
752、对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律的设想
第8章???入世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及建议
81、?加大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力度
811、《商标法》的不足之处
812、关于域名与商标权冲突问题的法律
813、网格著作权问题
82、?加大知识产权法的实施力度
83、?要注重提高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831、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832、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
84、?建立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85、?利用外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851、利用外资中的知识产权转让
852、利用外资中的知识产权现状
853、利用外资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854、利用外资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与建议
第9章???加入WTO后我国商标法新释新解
第10章??加入WTO后专利法新释新解
第11章??加入WTO后著作权法新释新解
第12章??加入WTO后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新释新解
第13章??加入WTO后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
下篇???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实务
第1章???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第2章???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2.1、专利权的保护
2.2、商标权的保护
2.3、商业秘密的保护
2.4、著作权的保护
2.5、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第3章???知识产权侵权及其救济
3.1、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3.2、知识产权侵权认定及权利限制
3.3、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4章???知识产权审判实务
4.1、知识产权审判实务综述
4.2、著作权审判实务
4.3、专利权审判实务
4.4、商标和不正当竞争审判实务
4.5、知识产权新领域审判实务
第5章???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与解决案例简述
7. 知识产权法考试试题. 在线求解
一张试卷啊,就做一些简单回答的吧:
1、无效;2、法规;公共利益;3、使用费;4、注册;5、整理人;6、经济宪法;7、8略;9、计算机软件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保护;10、略
8. 知识产权法期末试题
1、是否能够获得发明专利权,严格的说,是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是考试,答案应当是“不能够获得发明专利权。”
理由:发明专利申请必须同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其中“实用性”是指: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的主题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其中,要求技术方案必须具有“工业上的再现性”,具体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内容,能够重复实施专利申请中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重复实施不得依赖任何随机的因素,并且实施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根据提出给出的内容,其不具有再现性性,即:其不具备实用性,因此不能够获得发明专利权。
2、如果猪癌净具有显著稳定的效果,可以认为其具有再现性,则具有授权前景。但是,其不能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理由: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并且,这里所述的形状、构造是不包括微观的形状、构造。本案所涉及的技术方案是“液态物质”,显然不是具有固定形状、更不具备构造的方案,因此不是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
该种方案如果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受理通知书,但是在初步审查中会以专利法第二条为由予以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