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共有专利权人如何行使权力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内以单独实施或者以容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B. 什么是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我国《专利法》规定,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就是侵犯专利权的行版为。侵犯专利权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1)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为生产经营的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2)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即违背专利权人的意志,以欺骗他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通过广告宣传或者其他方法,将自己的非专利产品谎称是利用专利技术制造的产品。
C. 专利权人如何保护专利
目前,侵犯专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是一方面,加专强对专利权的保属护又是另一方面,那么应该如何保护专利权呢?1、认真实施专利权保护的法律法规、2、增强专利权法律保护的意识、加大专利权保护的国内和国际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力度。3、鼓励专利申请、国家应当出台一系列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专利的措施,让专利尽快转化成生产力,造福于民,尤其要注重到国外去申请专利,以更好地保护专利权。4、建立完善的专利转让机制、5、加强专利权海关保护的力度、6、重视专利权的国际保护。总之,专利侵权行为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享有知识产权的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权利受到损害时,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享受切实有效的司法保护。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加大了专利权的保护力度。
D. 专利权人滥用专利的行为主要哪些
1.获得专利权后,不使用,也不许可他人使用,对于使用者进行恶意诉讼,致使回技术创答新得不到社会的应用;
2.核心专利授权权后,将个别核心专利与大量无用专利相组合,形成专利数量庞大的专利组合,继而向核心专利的使用人要求收取全部专利组合的不合理的高额许可费用;
3.专利权人因专利授权而形成技术垄断,继而滥用技术支配地位,从而支配市场定价等。在横向上看,操控专利产品价格,不给于符合许可条件的竞争者与许可,控制市场;在纵向上看,影响专利产品上下产业链其他供应商及销售商的构成,不合理定价,利用专利垄断支配上下游市场。具体行为可表现在:捆绑销售非专利产品、联合定价、最低限价等。
E.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根据现行专利法,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一)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未经权利人许可和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包括以下3种具体形式: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他人发明专利产品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使用他人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制造、销售或进口他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专利权人的标记权。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2001)第八十四条规定,包括以下4种具体形式: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三)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
根据专利法五十九条的规定,这类行为需要承担一般的民事侵权责任,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正,可予以处罚。
(四)除法律明确规定之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两种侵权行为:过失假冒,即指行为人本意是冒充专利,随意杜撰一个专利号,而碰巧与某人获得的某项专利的专利号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行为无假冒故意,但其行为结果仍然构成了假冒他人专利。
F. 专利权行使有哪些限制条款
纽乐康知识产权为你解答:
强制许可又称为非自愿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直接许可具备实施条件的申请者实施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行政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得以实施,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专利法将强制许可分为三类:
1、不实施时的强制许可。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给予强制许可的,只有在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3年后,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才可以申请。这种强制许可,应当限定其实施主要是为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强制许可涉及的发明创造是半导体技术的,其实施限于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经司法程序或者行政程序确定为反竞争行为而给予救济的使用。
2、根据公共利益需要的强制许可。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3、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G.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专利权要承担哪
您好:
(一)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
其表现形式包括:
1、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4、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5、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6、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7、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活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
这种侵权行为通常是为了直接侵权制造条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
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专利法及其有关法律的规定,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H. 对于专利权人来讲,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是行使专利的方式之一吗
是的,这属于专利许可。专利权实施许可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独占许可。是指权利人与被允许使用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只允许被许可方实施该专利技术,其他任何人不得行使其专利技术。在这种情形下,专利权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域内亦丧失自己专利技术的使用权。
二、排他许可。是指权利人与被允许使用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只有专利权人和被允许使用人有权使用该专利,其他任何人无权使用该专利。
三、普通许可,也叫一般许可,非独占许可。是指权利人与被允许使用人使用其专利外,权利人还可以允许第三人使用其专利。
四、分许可。是指专利权人和被允许使用人可以使用其专利,同时专利权人和被许可使用人都有权允许其他人使用其专利。
五、交叉许可,也称相互实施许可。
是指两个专利权人互相允许对方在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实施自己的专利,换句话说,就是甲允许乙实施甲的专利,乙允许甲行使乙的专利。
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希望能够点击采纳我的答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