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专利法中发明人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摘自专利审查指南2010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版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权人。在专利局的审查程序中,审查员对请求书中填写的发明人是否符合该规定不作审查。
发明人应当是个人,请求书中不得填写单位或者集体,例如不得写成“××课题组” 等。发明人应当使用本人真实姓名,不得使用笔名或者其他非正式的姓名。多个发明人的,应当自左向右顺序填写。
发明人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提出专利申请时请求不公布发明人姓名的,应当在请求书“发明人” 一栏所填写的相应发明人后面注明“ (不公布姓名)”。不公布姓名的请求提出之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规定的,专利局在专利公报、专利申请单行本、专利单行本以及专利证书中均不公布其姓名,并在相应位置注明“请求不公布姓名” 字样,发明人也不得再请求重新公布其姓名。提出专利申请后请求不公布发明人姓名的,应当提交由发明人签字或者盖章的书面声明,但是专利申请进入公布准备后才提出该请求的,视为未提出请求,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提出通知书。外国发明人中文译名中可以使用外文缩写字母,姓和名之间用圆点分开,圆点置于中间位置,例如M·琼斯。
⑵ 不能授与专利权的情形有哪些
一、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形有哪些
专利法所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包括:
第一是科学发现;
第二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第三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四是动物和植物品种;
第五是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第六是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所作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动物和植物品种产品的生产方法,是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授予专利权的。
此外,专利法还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另外,专利法还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对违反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是不授予专利权的。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要想被授予专利权,那么就需要满足三性,即实用性、新颖性以及创造性。而其中对发明专利的授予可以说更为严格,同样《专利法》中对发明专利规定的最长保护期限也是比较长的,可以达到20年。而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最长保护期限,则仅仅只有10年。
⑶ 在哪些情况下专利权无效专利权无效的几种情形
专利权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但是,对于专利权无效可能也就只是理解成是字面上的意思,专利权无效,是在专利权授予之后,被发现其具有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有关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并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确认并宣告其无效的情形,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不存在。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专利权无效?专利权无效有哪些情形呢?专利权无效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即导致专利权无效的情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不符合专利授予条件,包括:发明、实用新型的主题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的主题不具备新颖性或者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2.专利申请中的不合法情形:说明书没有充分公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没有以说明书为依据;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规定的范围;专利权的主题不符合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定义;同时申请的协商授权原则;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书不清楚、不简明或者缺少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3.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包括: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情形;科学发现等法律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4.重复授权的情形: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即一个发明创造只向一个人(最先申请的人)授予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出现上述情形不能取得专利权,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可以宣告其无效。对于专利权无效的情形,我国的专利法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主要来说是包括有四种情况的,其中就有主体不符合专利授予条件的;专利申请中的不合法情形;违法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⑷ 发明不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形有哪些
专利申请授权后,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即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和其他权利主体一样。那么发明不被授予专利权的情形有哪些呢?接下来八戒知识产权就带您了解相关知识。发明不被授予专利权的条件1、科学发现。科学发现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不是利用自然规律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它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不具备工业上的实用性,因此不授予专利权。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它仅仅是指导人们对其表达的信息进行思维、识别、判断和记忆,而不需要采用技术手段或者遵守自然法则,不具备技术的特点,因此不能授予专利权。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直接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为实施对象,无法在产业上利用,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而不能被授予专利权。4、动物和植物品种。这里指的是动物和植物品种本身,不包含生产动物和植物品种的方法。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由于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出于国家重大利益的考虑,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7、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⑸ 专利发明人、申请人 、专利权人的关系
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发明人可以不是同一人。专利发明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可以为个人和单位,拥有独占权(独占实施本专利)、许可权(许可他人实施本专利)、转让权(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专利授权一定是授权给申请人。
专利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
专利申请人是向专利局提出就某一发明或设计取得专利请求的当事人。各国均规定,并非任何人都可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
(5)那些情形下专利发明人不是专利权人扩展阅读:
中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人应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专利权利能力的公民或法人;(2)具有专利申请的申请权。享有申请权的民事主体一旦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后,便在专利申请和审査阶段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并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专利权人。
专利权人是享有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包括专利权所有人和持有人,前者可以是公民、集体所有制单位、外贸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后者是全民所有制单位。专利权人又包括原始取得专利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取得专利权的继受主体。专利权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参考资料:专利发明人网络 专利申请人网络 专利权人网络
⑹ 专利权人与发明人不一致,如何处理
这个正常啊,发明人之间签署协议,一致同意专利权归属于一人就可以了。如果颁发的专利授权证书只有一个专利权人,那就是之前发明人之间有签过什么协议,不然专利局也不会颁发证书。
查看原帖>>
⑺ 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就是专利权人的条件是什么
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这个专利的发明或设计者,专利权人是指这个专内利的所有者,容也就是对专利所有权的拥有者。
举例:
1、专利发明者在发明此专利时,使用了所在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源——设备、信息等,又或是在职发明,那么次专利的持有人则可以是此单位,即专利权人是单位。
2、专利发明者A在既是专利发明人,又是专利权人的情况下,出于某种商业利益,将专利权转让给B,此时A还是专利发明人,但专利权人要去专利局变更为B。
总的来说,专利发明人只是一个署名且不可变更,告知这个专利是由谁发明的,并不具有其他权利,也不能以此获得实际的利益;而专利权人则可以变更(通过专利转让),在他人使用此专利时,获取相应回报。
⑻ 专利权共有的情形有哪些,专利权共有人怎样行使权利
一、专利权共有的情形有哪些
在实践中,共有专利权一般是由于下列情况之一而产生:
1.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共同发明人成为共同专利权人。
2.两个以上单位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一项发明创造,成为共同专利权人。
3.提供研究经费的人(或单位)与发明人共同成为专利权人。
4.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经协商确定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共同申请专利,并成为专利权共有人。
5.一个专利权人死亡后由两个以上有权继承的人共同继承,成为共同专利权人。
6.单位与一个以上的个人依技术开发合同作出的发明创造,依双方关于技术成果权属的约定,申请专利后,专利权归单位和个人之间共有。
归纳起来,共有专利权的产生形式主要有三种,即依合同产生,依协商产生,依实际合作关系产生。除此之外,还有的是通过继承、转让等形式产生。
二、专利权共有人怎样行使权利
各共有人可以按份共有,也可以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共有人对共有专利权或专利申请不分份额、平等地共同享有所有权。
按份共有一般根据合同产生,是指两个以上共有人按照他们在做出发明创造中的贡献或者按照预先确定的比例,对共有的专利权或专利申请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无论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共有人对共有的专利权共同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体现出共有人的意志。凡办理涉及共有权利的手续,如提出专利申请、委托专利申请、委托专利代理、转让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撤回专利申请和放弃专利权等,均应当由全体共有人在文件上签字和盖章,并由全体共有人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⑼ 在专利权人是公司的情况下,专利发明人与专利是怎样的
专利法17条: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回者设计人(署答名权)。根据你的描述,该发明应该是属于职务发明,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非职务属于个人)。对于职务发明,专利法细则第六章用三个法条(76,77,78条)规定了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