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专利代理合同风险

专利代理合同风险

发布时间:2021-02-06 00:52:12

专利代理合同是什么签订专利代理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

当今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逐渐深入人心,专利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专利保护的的重要性,有关知识产权行业有了新的认知,由此知识产权代理商也随之孕育而生,专利代理机构一般比较专业,对申请流程非常熟悉,因此也是顺应了市场的潮流,一般专利人与代理商签订专利代理合同通过协议的方式来约定双方需要做的那些事情。专利代理合同是什么?签订专利代理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专利代理合同是什么所谓的专利代理合同是指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为委托人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并向委托人收取代理费用的合同。专利代理机构就是通过专利人申请代理,收取相应费用的方式来盈利的,因此代理机构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专利人让专利尽量能够被授权成功,但是不是百分之百,因此需要共同分担一些风险。专利人出钱,代理机构出力;双方通过专利代理合同的方式约定有关事项,专利人和专利代理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方式来签订合同,有的专利代理机构合同表面申请不通过不要钱,或者有的专利代理机构双方签订付申请费用按照百分比算,这些都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订立合同,但是唯一一点专利人可能要承担的就是专利官费了。专利官费是交于官方的费用,是没有退回的,所以大多数的专利代理机构与专利人之间的专利代理合同都会表明这一点,其他的规定还是可以协商的在符合法律范围内是可以自由发挥的。最后讲下专利代理合同的重要方面,那就是保密协议,只有做好保密协议专利才具备真正的新颖性,同时建议到大型的资质的代理机构办理为好,以防有黑代理。

㈡ 合同风险有哪些

这里说的合同风险,是指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合同签完了,执行合同过程中会有很多风险,比如合同变更问题,签合同和执行合同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双方是否能履约的问题等等。重点讲几个经常出现的风险点:

合同交底

签合同和执行合同的不是同一个人,签合同的这个人很清楚合同当中说了些什么,但执行合同是另外一个人,不清楚。尤其是对非常复杂的项目,比如一个基建工程项目,涉及很多的部门和很多人(有时候是上百人),合同就一个,那就必须要让执行合同的所有人都清楚合同是怎么说的,怎么定的。这就需要合同交底,要把合同里的所有内容交代给所有与合同有关的人。
实践当中比较好的做法,一是针对合同中的重要条款,比如质量条款、交付条款、索赔条款、标的条款等等,在签订之前就与相关部门协商进行协商,相当于执行前已经进行了交底;二是合同签订结束之后,对所有涉及部门进行一些讲解,不要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再去查找合同。

合同变更

我们在工作中常碰到合同变更,这也是个很大的风险点。比如,供应商交货后,质量部检查不合格。供应商说不对啊,我是按照你们给的图纸生产的啊,怎么可能不合格呢,我手头的图纸和你用的图纸不一样?大家觉得很奇怪,后来找到技术部门。技术部门说,图纸是改过了,当时王工去改的。但是改过的图纸没有给到质量部,也没有给采购部。还有一种情况,供应商说,王工你不是改了么?王工说,我是改过,但是后来不又改回来了嘛!结果大家都没有切实证据。很多公司针对这点,都有个DCN(Design Change Notice)设计变更,或者叫ECN(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变更,差不多是一个意思。针对公司里的DCN管理流程(如果有的话)。

采购要坚持一条,所有的更改,都必须要通过采购发出,否则视为无效。这件事情要跟供应商讲清楚,也要跟公司内部部门讲清楚。为什么一定要通过采购发出呢?因为这涉及到商务上的变更。否则供应商不定哪天就可以拿一份变更通知单来找采购要钱,采购如果不同意,与供应商就要产生争议了。

还有一种典型情况,常出现在家里装修过程中

家庭装修常常是女主人负责的,女主人总是要货比三家,找来三家装修公司,比价砍价,多少水泥多少黄沙,分析得清清楚楚,价格也砍得很低。等真正装修的时候,装修公司就开始讲,说现在啊都不流行这个门了,都流行实木的了,人一辈子搞装修呢也搞不了几次,也差不了多少钱;女主人想想,也行吧,就把门改了。
到装窗户的时候又说了,现在的窗户都用中空的,隔音的,进口的,这个也差不了多少钱。结果又改了。所有的改动都差不了多少钱,到最后差了很多钱。在国内搞基建造房子,这种情况也特别常见。采购的时候都搞招标,这时候把供应商价格杀得很狠,那时候我们很多需求并没有确定下来。施工过程中,我们的需求部门不断提出各种变化,这儿要开个门,那儿要增加一个物流通道……很多更改就是现场的一个工程师,就在变更单上签字同意了。最后施工公司来找采购要钱。

供应商靠什么赚钱?往往就是靠变更赚钱的!

所以对变更一定要强化管理。基建的时候,一开始会采用招标,但中间的变更就是一个工程师在签字,这两个程序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建议,原则上所有的变更必须遵循原合同的审批流程,保证原来审批的人都知道已经发生的变化,否则就会失控。现实中,如果变更数量很大,也可约定一定金额范畴做授权,但前面那点“所有变更由采购发出”必须坚持。

合同变更中还有个说法,实质性变更

什么叫实质性变更?
合同中有很多条款,只有一条不是实质性条款,就是“鉴于”条款,“双方本着良好合作……订立本合同”。宫老师把这个条款叫做“客套话”条款,这句话怎么写都没关系。其他所有的质量、价格、交付、仲裁等条款,都是实质性条款,这些内容如果变更了,就需要重新审批。
实际中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合同都印刷好了,发生了变更。有人用涂改液涂一下,或者用铅笔、钢笔写一下,这都是不行的。有人说,我在更改的地方再盖个章。这个道理上是可以的,但是现在印刷这么方便,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因为容易产生争议。
如果个别条款发生了变化,又不想重新打印一遍。怎么办呢?可以再多签一个变更协议,或者补充条款协议,附在后面,这是可以的。这些在操作层面都要注意。

㈢ 代理专利机构不签保密协议,只签代写合同,有没有风险这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能查到!

当然有风险,会有可能泄露您的核心技术。

㈣ 请问在委托专利代理人处理专利申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是否有必要在将专利资料交给代理人员前需要签定专利代理协议?
答:版最好签署协议,可以约定很多权国家标准委托书之外的具体事项,比如费用、时限、保密责任等等。

2.专利代理协议是否有法律作用?
答: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3.如果未签定代理协议就托办理专利可能会存在哪些风险?
答:风险不是很大。因为即使不签署协议,也要签署委托书,而委托书虽然简单,但已经限制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㈤ 专利的申请交给代理机构信得过吗如何避免风险

选择代理机构,一定要选择国家正规注册备案,有正规营业执照和手续的公司,另外,代理机构一般在签协议时都有保密条例的协议,可以先签订之后,再把自己的专利技术交给代理机构

㈥ 关于专利代理人的风险预估

关于专利代理人的风险预估,在专利申请的数量蒸蒸日上的时候,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专利申请的质量,不过不是说专利申请数量不重要,事实上,有时候数量也是支撑企业专利战略所必需的。不过,专利质量的提升,除了取决于技术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如果专利的申请文件写得不好,还不如不要,因为专利公开了你的技术,却不能带来足够的保护。关于专利代理人的风险预估目前,多数专利申请都是交由专利代理人完成的,因此,专利代理的质量很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取得专利权的可能性、取得专利权的质量等,甚至对后续维权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实践中,有的专利代理人,可能会不负责任的把专利保护范围写得很小,或者直接按照专利申请人实际使用的技术撰写专利,导致专利的保护范围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日本的松田一郎,极爱好发明创造,曾使皮鞋产生了革命性改革。以往皮鞋面与橡胶底是用线缝合起来的,他发明了用热与压力予以粘合的方法,使得美国制鞋业都大吃一惊。可是,松田先生及其属下不懂得权利要求写得越繁琐,专利范围越小的常识,因而对专利代理人写出来的权利要求部分,写得过于细微一事,始终未能察觉。因此,在狭小的专利范围内,便无法抵制自美国输入的制鞋机器,而终于倒闭了。不过,即使专利代理人存在前述问题,他们也有很多借口,诸如代理费如此之低,诸如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换言之,别跟我马后炮)等。总之,发生这样的问题,绝对不能只怪代理人。我姑且有限地承认这都有些道理。但前不久披露的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专利,恐怕不太好找理由开脱。在2013年6月授权的一件专利的说明书中,其最后两段竟然夹带了私货–应该是专利代理人写给专利申请人的说明性质的信:说明:上述实施例和实验数据都是我根据自己的想法编撰的,比如通常认为分散剂含量多些,则分散性好,助崩剂含量多些,则崩解时间短,而其它例如农药有效成分或润湿剂的含量变化对成品分散性和崩解时间影响很小,我的理解不一定对,请谭总检查上述实施例的合理性,修改相应参数,并可以补充更好的实施例和实验数据,实施例个数是不限的。事实上,说明书最后两段的信息可能是代理人批注给申请人看的,但很遗憾的是,提交申请时忘记了删除–谭总注定在专利史上要火了。顺便说一句,当初要是这个批注使用的是word的批注模式,而不是直接写在正文中从而与专利说明书混为一体,则肯定不会发生这么奇特的情形。因此,有些企业招聘员工时,要求能够熟悉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确很有先见之明。看起来,前述代理人肯定有疏忽的地方。相比之下,有个别代理人绝对是尽职尽责,甚至超越职守。据说,有那么一家国有企业,为了完成当年的专利指标,直接给代理机构发包任务,帮他写几个专利。不过,这几个专利可没有什么技术交底书之类的东西,那该怎么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呢?那就只好请万能的专利代理人亲自从头研发了。专利代理人最后能有什么样的研发成果呢,基本上几个垃圾专利就这么应运而生了。这是极端的个案,不值得就此对中国的专利申请抱以悲观的态度。但是,从企业的角度,还是要警惕来自代理机构的风险,不仅仅是文件撰写的问题,还包括是否在年费缴纳等事务的期限管理上存在问题。曾经有企业因为专利代理机构没有转交年费缴纳的通知,而导致发生专利权被终止的后果,据说因此损失了上千万的生意。借此提醒企业,作为专利申请人,最好得自己建立适当的审核或监控机制,避免代理人犯下低级错误,比如,可以采用抽查和竞争的方式,让你的代理人更加勤勉和尽职。

㈦ 专利代理有什么风险

没有风险

根据专利申请案的各个阶段,专利代理的职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提供是否申请专利的咨询

专利代理在为发明人提供申请专利的代理服务之前,针对发明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内容,应该首先为发明人提供是否能够申请专利或者是否值得申请专利的咨询意见。

(1)专利代理人应当首先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判断该发明创造内容
是否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功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另外,对于属于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五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也不能申请专利。专利代理
人的任务在于向发明人解释《专利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发明创造是否属于不授予专利的技术领域,应该慎重处理判断。

(2)对该发明创造,是争取专利保护,还是采取对发明创造保密的办法,专利代理应当根据技术经济的客观势态,权衡利弊,向发明人提供切实可行的抉择意见。

(3)要切实把握专利的技术价值,是否具备《专利法》所规定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必要时要进行新颖性检索,了解这一新发明技术是否较现有技术水平新近,是否能够实施。否则,专利代理人就必须为发明人的利益着想,劝告其不要申请专利,以免浪费金钱和时间。

(4)要充分注意发明创造的经济效益。如果某项发明创造虽然具有专利性,
但是其应用范围很狭窄,不可能成批生产进入市场,不能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专利代理人就应该建议当事人放弃专利申请。因为申请一项专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
用,专利申请专利权获得几专利实施的结果,必须以专利权人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为前提。除了对申请人、发明人、专利权人提出咨询服务以外,专利代理人也可以对
其他可能介入的当事人,如果异议人、参与专利诉讼人及许可贸易当事人提供咨询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在咨询过程中,需要防止被忽悠。

当前,常见的被忽悠的情况比如:1. 不管咨询什么,甚至不等你介绍自己的技术,就肯定的告诉你可以申请专利,甚至会打包票保授权。2. 回避从事专利代理需要具备代理资质的事实,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情况下,承接相关代理业务。

撰写各种专利文件,办理各种专利手续

由于各种专利文件法律性强,技术要求高,一般发明人不容易完成或者不愿意
从事这项工作。而专利代理人的责任就是准确无误地把各种专利文件撰写好。各种专利文件主要是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申请文件,以及为各种当事人撰写关于
复审、异议专利权无效宣告、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侵权诉讼等方面的文件。

撰写专利文件必须细致严谨,发明书和权利要求写得好坏,不仅对申请人的利
益具有决定的意义,而且对第三人也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延误专利申请时机,将给予发明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果权利要求书写得使保护的范围宽或者过窄,如
果说明书中发明创造的技术实质不能充分公开,都将给专利申请带来不良后果。办理各种专利手续,主要是为申请人办理提出异议的手续;为无效请求人办理专利权
无效宣告请求的手续;为专利权人办理专利注册登记、专利权的转让、专利侵权诉讼的手续等。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在委托代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配合代理人的工作,
积极提供相应技术资料和技术支持。切忌在委托代理以后就不闻不问,仿佛这个事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一样。要知道,专利申请是否能获得批准,以及所批准的权利范
围的大小,都是与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的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而且是禁止翻悔的,也就是说,一开始做不好,以后基本就没有机会来弥补了,比如,在已经提交专利
局之后想再补充资料是不被允许的。

促进专利技术实施,开展专利许可贸易

实施是把专利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在申请人取得专利权后,专利代理人的
主要任务是专利权的保护及专利技术的实施。在专利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专利代理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方案;在进行许可贸易时,专利代理人应当根据市场需
求、技术接受方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等因素,帮助当事人确定许可条件,并且可以代理参加谈判,起草专利许可贸易合同等。

㈧ 专利代理机构规避执业风险的几点建议

设立专利来代理机构应当符合专利代理源管理办法所列出的条件:

  1. 符合规定规范的专利代理机构名称;

  2. 具有合伙协议书或者章程;

  3. 具有符合条件的合伙人或者股东;

  4. 具有必要的资金;

  5. 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在成立之后的代理机构应当每一年按期参加年检。

㈨ 专利知识产权合同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要明确一点:商标需要申请注册并获得核准注册,才能获得相应的商标权利。
我国市场上可以看到两种商标注册标志在使用:大多数是在商标的右上角或右下角标注一个圆圈中有R字的符号,或者中文的“注”字,也有一些是在商标的右上角或者右下角标注“TM”。

这种情况,有时是跟商标使用人的国别有关,比如不同于我国的商标“申请在先”原则,美国实行“在先使用”原则,即商标的先使用者获得法律的保护。美国法律规定必须先有贸易和商标的实际使用,才能获得商标的法律保护。虽然美国引入了注册制度,但“在先使用”仍然是申请注册的先决条件。在“在先使用”原则的基础上,商标可以注册,也可以不注册。不注册商标只要处于使用状态也可以获得法律保护。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正在使用中的美国商标标注了“TM”标识时,这样的商标是受到美国商标法保护的。
在我国,由于商标法实行的是“申请在先”原则,出于种种目的,有些不负责任的商标注册代理机构会告诉企业:“TM”就是注册中商标的意思,拿到《商标受理通知书》之后,标注“TM”就可以使用这个商标了,只不过不可以标注是注册商标罢了。
很多企业使用商标心切,这种说法有利于促使企业注册商标的决心。于是,不少企业刚拿到《商标受理通知书》就把注册中的商标放到了企业产品的各种包装、合同甚至广告中。殊不知,这样做有侵权的风险,也有不少企业因此被起诉到法院。
一旦法院认定侵权,那么企业不仅要面临赔偿,而且还可能涉及各种包装、广告费用等损失。

阅读全文

与专利代理合同风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