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商标申请的优先权原则
优先权原则源于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缔约国国民在其本国提出专利或者商标申请后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在《巴黎公约》的第四条中规定,已经在本联盟的一个国家正式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任何人或其权利继承人,自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起6个月内,在其他国家就同一商标在相同商品上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享有优先权。
我国于1984年11月14日加入《巴黎公约》,此后在《商标法》中也体现了优先权这一概念。
在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商标法》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有关“优先权”的内容。根据本条第一款内容,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在国外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日期则称为优先权日。
受优先权保护的申请人,其商标注册申请日期不受在我国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日期约束,而是以其优先权日期,也就是该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注册申请的日期为准。因此必然会出现申请日期在先却败给申请日期在后的情况。
除此之外,在《商标法》第二十六条中还规定了另一种享有优先权的情况。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这是对商标在国际展览会中的临时保护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商标的优先权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需要商标注册申请人去主张的。
要求优先权的申请人,必须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时提出书面声明,并在3个月之内提交相关证明文件,符合《商标法》第二十五条内容的优先权申请人,需要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文件的副本,符合《商标法》第二十六条在国际展览会中首次使用的商标的优先权申请人,则需要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览会名称、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展出日期等证明文件,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声明或逾期未提交证明文件的,则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不能享受优先权日期的保护。
『贰』 《巴黎公约》的优先权原则
优先权原则 (1)优先权原则的含义。
《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原则是指已经在一个成员国正式提出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注册的申请人,在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在规定期限内应该享有优先权。在规定的申请优先权期限届满以前,任何后来在公约其它成员国提出的申请,都不因在此期间内他人所作的任何行为,特别是另一项申请、发明的公布或非法利用、出售设计复制品或使用商标等行为而失效。并且此类行为不能形成任何第三者的权利或任何个人占有的权利。但是,在作为优先权根据的初次申请日以前第三者所取得的权利,应按公约各成员国的国内立法加以保留。
也就是说,在优先权期间内对其它人的同样申请不能授予工业产权。该工业产权授予该优先权人。
对于已在本国取得工业产权,而后又需要在国外注册的工业产权的所有人而言,优先权原则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优先权,就必须同时在国内外几个国家提出申请,否则,后提出的申请可能得不到保护。
(2)优先权原则的适用范围。
《巴黎公约》中的优先权并不是对公约所指的一切工业产权全部适用,它只适用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商标。而对于商号、商誉、产地名称等则不适用。
对于服务商标,公约第6条规定:各成员国应保护服务标记,但不应要求各成员国规定对这种标记进行注册。此规定表明,公约没有把服务商标的注册作为对成员国国内法的硬性要求。成员国可以对服务商标提供注册保护,也可以不提供注册保护。当提供注册保护时,该国有权决定对服务商标适用优先权原则。
(3)优先权申请人的范围。
公约规定,已在一个成员国内正式提出过一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或商标注册的申请人或其权利继承人,在规定期限内在公约其它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时,享有优先权。
从上可见,优先权申请人有两类:申请工业产权的人、其权利继承人。
(4)申请优先权的前提条件。
主张优先权的前提条件是已在一个成员国内正式提出申请。所谓正常国内申请就是指能够确定在该国提交申请日期的一切申请,而不问该申请结果如何。凡依照任何成员国国内法或成员国之间签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规定属于正常国别的申请。
(5)申请优先权的期限。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的优先权申请期限为12个月,外观设计和商标的优先权申请期限则为6个月。上述期限从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算,提出申请的当天不计入期限入内。如果期限的最后一天是被请求保护国家的法定假日或主管机关当天不办理申请,则该期限应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与第一次申请内容相同的申请,后来又在同一国家被提出时,如果前一次申请已被撤回、放弃或驳回,并没有提供给公众审阅,也没有遗留任何未定的权利,并且也没有成为请求优先权的依据,则后来的申请应被认为是第一次申请。其提出日期应该作为优先权期限的起算期,前一次申请不能成为请求优先权的根据。
如根据以实用新型申请为基础的优先权在一个国家提出外观设计申请时,其优先权期限应与对外观设计规定的优先权期限相同;在一国以发明专利申请为基础的优先权在一个国家提出实用新型申请也是允许的,反之亦然,优先权申请期限以后以申请的期限为准。
(6)申请优先权应提交的文件。
申请优先权应依次提交下列文件:
申请优先权的声明。
凡因前已提出之申请要求给予优先权者,应提出声明,指出该申请的日期和被请求国;
以前申请书副本。
成员国可要求提出优先权的人提交以前申请书(说明书和附图等)的副本。该副本应经原受理申请机关核实无误,不需要任何其它证明。成员国还可要求该副本附有原受理申请机关出具证明申请日期的证明书和译本。
除上述程序外,被请求国不得要求申请人再办理其它关于声明优先权的手续。
(7)一项或多项优先权申请。
公约规定,任何成员国对一项优先权或专利申请,不得以申请人所请求的是多种优先权,即使他们以在不同国家发生为理由,或以申请书所请求的是一项或多项优先权,但其中有一个或许多部分没有包括在该优先权所根据的原申请书内为理由而加以拒绝,只要上述两种情况在该国法律的含义中都是该项发明的组成部分。没有包括在该优先权所依据的原申请书内的部分,在随后提出申请时应产生通常条件下的优先权。
如在审查中发现一项专利权申请包含一个以上的发明,申请人可将该申请分成若干部分申请,原申请日期仍视为各该若干部分申请的日期,并保持优先权利益。申请人也可主动将一项专利权申请分开,而保持最初申请日期为各该部分申请的日期,并保持优先权利益。各成员国有权决定这种分开的条件。只要在申请文件的总体中明确地表示过了这些部分,成员国也不得因请求优先权的发明中有某些部分未包含在发明所属国所提出的申请内为理由,而加以拒绝给予优先权。
(8)证书与优先权。
在申请人有权自行选择申请专利证书或发明人证书的国家,发明人证书申请人也产生优先权。
『叁』 哪些人可以成为巴黎公约专利优先权申请人
巴黎公约专利是我们申请国际专利的途径之一。而巴黎公约专利最具有诱惑性的一项优势就是它的优先权原则。那么那些人可以成为巴黎公约专利优先权的申请人呢?主要有2类,大家来看小编的总结。巴黎公约专利优先权申请人我们可以从巴黎公约专利的公约规定来看,巴黎公约专利条约规定:已在一个成员国内正式提出过一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或商标注册的申请人或其权利继承人,在规定期限内在公约其它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时,享有优先权。也就是说巴黎公约专利优先权的申请人可以划分为2类:1、申请工业产权的人。2、工业产权权利的继承人。巴黎公约专利的优先权原则指的是巴黎公约成员国中的公民向本国提出了专利申请之后,如果再像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申请的话应该享有优先权。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优先权是12个月,外观专利的优先权为6个月。巴黎公约专利的优先权原则并不是对所有工业产权全部适用,它只适用于专利中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新砖、和外观设计专利。除此之外商标也适用与巴黎公约专利的优先权原则,对于服务商标,公约第6条规定:各成员国应保护服务标记,但不应要求各成员国规定对这种标记进行注册。此规定表明,公约没有把服务商标的注册作为对成员国国内法的硬性要求。成员国可以对服务商标提供注册保护,也可以不提供注册保护。当提供注册保护时,该国有权决定对服务商标适用巴黎公约专利优先权原则。
『肆』 依照《巴黎公约》,要求专利优先权必须具备的条件
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四条的规定,享受优先权必须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成员国国民或者其权利继受人;
2、在成员国首次提出正规申请(能够确定申请日的申请,而不论其结果如何);
3、在优先权期限内(专利和实用新型为十二个月,对于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商标为六个月);
4、履行相应的手续。
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四条
第四条 〔(一)至(九)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发明人证书:优先权。(七)专利:申请的划分〕
(一)(1)已在本同盟一个成员国内正式提出申请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或商标注册的人,或其权利合法继承人,在下列规定的期限内享有在本同盟其他成员国内提出申请的优先权。
(2)凡依照本同盟任何成员国国内法或本同盟成员国之间签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相当于正常国内申请的一切申请,都认为产生优先权。
(3)正常国内申请,指能够确定在该国家中提交申请日期的一切申请,而不问该申请的结局如何。
(二)因此,在上述期限届满前,任何后来在本同盟其他成员国内提出的申请,都不因在此期间他人所作的任何行为,特别是另一项申请、发明的公布或利用、出售设计复制品或使用商标而失效;而且此类行为不能形成任何第三者的权利或任何个人占有的权利。第三者在作为优先权根据的初次申请日期以前所取得的权利,应按照本同盟各成员国的国内立法加以保留。
(三)(1)上述优先权的期限,对于专利和实用新型为十二个月,对于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商标为六个月。
(2)这种期限应自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算,提出申请的当天不计入期限之内。
(3)如果期限的最后一天是其提出保护请求的国家的法定假日或专利局当天不办理申请,则该期限应顺延至其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4)如果后来提出申请时,在先的申请已被撤回、放弃或驳回,而没有提供公众审阅,也没有遗留任何未定的权利,并且如果在先的申请尚未成为请求优先权的根据,则应按照本款第(2)项规定在本同盟同一个国家内就在先的申请的同样主题所提出的后来申请应认为是第一次申请,其申请日应为优先权期限的开始日。此后,在先的申请就不得作为请求优先权的根据。
(四)(1)凡因前已提过申请要求承认优先权者,须要作出声明,指出提出该申请的日期和所在的国家。每一个国家应确定必须作出该项声明的最后日期。
(2)这些事项应在主管机关的出版物中,特别是在有关的专利证书和专利说明书中载明。
(3)本同盟成员国可要求任何声明具有优先权的人提出在先的申请书(说明书和附图)的副本。该副本经原受理申请机关证实无误后,不需要任何其他证明,并且可以在后来的申请提出后三个月内随时免费进行备案。本同盟成员国可要求该副本附有原受理申请机关出具的证明申请日期的证明书和译本。
(4)在提出申请时,不得要求对声明具有优先权再办理其他手续。本同盟每一成员国应确定对不遵守本条规定手续者采取相应措施,但这种措施应不超过剥夺优先权为限。
(5)因而,应要求提供进一步证明。凡利用在先的申请而获得优先权者,应写明该申请书号码,此号码应按上述第(2)项的规定加以公布。
(五)(1)如根据实用新型申请注册取得优先权而在一个国家申请工业品外观设计时,其优先权期限应与外观设计规定的优先权期限一致。
(2)此外,还准许在一国中根据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提出实用新型的申请,反之亦然。
(六)本同盟任何成员国均不得由于申请人请求多项优先权(即使是优先权产生于不同国家之中),或者由于请求一项或多项优先权的申请中,包含有已要求优先权的申请里所未包括的一个或几个因素,而拒绝赋予优先权或驳回专利申请,只要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存在该国法律所要求的发明单一性即可。对已要求优先权的申请中所未包括的因素,在通常条件下,后来的申请应即发生优先权。
(七)(1)如在审查中发现一项专利申请中包含一个以上的发明,则申请人可将该申请分案申请,原申请日期仍视为各分案申请的日期,如原申请具有优先权者则仍保有优先权利益。
(2)申请人也可主动将一项专利分案申请保持最初申请的日期与各该分案申请的日期,如原申请具有优先权者仍保有优先权利益。本同盟各成员国有权决定批准这种分案申请的条件。
(八)不得因请求优先权的发明中有某些因素未包含在向发明起源国所提出的申请内为理由,而拒绝赋予优先权,只要在申请文件的总体中明确地表达了这些因素即可。
(九)(1)在申请人有权自行选择申请专利或申请发明人证书的国家里,申请发明人证书应发生本条规定的优先权,其条件与效力和申请专利一样。
(2)在申请人有权自行选择申请专利或发明人证书的国家里,发明人证书的申请人应按照本条关于申请专利的规定,享有以申请专利、实用新型或发明人证书为基础的优先权。
第四条之二 〔专利权:同一发明在不同国家取得的专利权的独立性〕
(一)本同盟成员国的国民向本同盟各成员国申请的专利,与其在本同盟其他成员国或非本同盟成员国为同一发明所取得的专利是相互独立的。
(二)上述规定,应理解为具有不受限制的意义,特别是指在优先权期限内申请的各项专利,就其无效和剥夺其权利的理由以及其正常有效期而言,都是相互独立的。
(三)这项规定应适用于在它开始生效时已存在的一切专利。
(四)这项规定应同样适用于在新参加国加入时每一方已存在的专利。
(五)取得的具有优先权的专利在本同盟各成员国的期限,应与申请的或被核准的没有优先权的专利期限相同。
第四条之三 〔专利权:在专利证书上写明发明人的名字〕
发明人有权在专利证书上写明发明人的名字。
第四条之四 〔专利权:在法律限制出售情况下的专利权〕
不得以本国法律禁止或限制出售某项专利制品或以某项专利方法制成的产品为理由,拒绝核准专利或使专利权失效。
『伍』 <巴黎公约>对商标申请的优先权期限是什么时间
6个月吧
『陆』 什么是巴黎公约的优先权原则
(1)《巴黎公约》规定凡在一个缔约国申请的专利,可以享受自初次申请之日回起为期6个月的优先答权,即在这6个月的优先权期限内,如申请人再向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其后来申请的日期可视同首次申请的日期。
(2)优先权的作用在于保护首次申请人,使他在向其他成员国提出同样的申请时,不致由于两次申请日期的差异而被第三者钻空子抢先申请。
『柒』 商标注册优先权原则是怎样的
优先权原则源于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缔约国国民在其本国提出专利或者商标申请后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在《巴黎公约》的第四条中规定,已经在本联盟的一个国家正式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任何人或其权利继承人,自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起6个月内,在其他国家就同一商标在相同商品上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享有优先权。我国于1984年11月14日加入《巴黎公约》,此后在《商标法》中也体现了优先权这一概念。在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商标法》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有关“优先权”的内容。根据本条第一款内容,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在国外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日期则称为优先权日。受优先权保护的申请人,其商标注册申请日期不受在我国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日期约束,而是以其优先权日期,也就是该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注册申请的日期为准。因此必然会出现申请日期在先却败给申请日期在后的情况。除此之外,在《商标法》第二十六条中还规定了另一种享有优先权的情况。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这是对商标在国际展览会中的临时保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商标的优先权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需要商标注册申请人去主张的。要求优先权的申请人,必须在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时提出书面声明,并在3个月之内提交相关证明文件,符合《商标法》第二十五条内容的优先权申请人,需要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文件的副本,符合《商标法》第二十六条在国际展览会中首次使用的商标的优先权申请人,则需要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览会名称、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展出日期等证明文件,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声明或逾期未提交证明文件的,则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不能享受优先权日期的保护。
『捌』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巴黎公约成员国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在中国享有优先权 A .申请人自
A .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巴黎公约成员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6 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内商品以同一商容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
C .申请人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商标,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 个月内,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
D .申请人在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商标,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 个月内,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
『玖』 商品商标是申请受《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优先权保护的惟一标记这句话什么意思
商标按分类除包含商品商标外,还包含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
除商品商标可以享有《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的优先权外,其它类型的商标均不能享有优先权。
『拾』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如何规定“优先权”
所谓优先权是指,以某一申请人在一成员国为一项工业产权提出的版正式申请为基础权,在一定期限内同一申请人可以在其他全体成员国申请对该工业产权的保护,这些在后的申请被认为是与第一次申请同一天提出的。对于希望在多个国家得到保护的申请人,优先权给了很大的实际利益,因为有了这个规定,申请人就可以不必同时向国内国外都提出申请。他可以有六个月的时间来决定在哪些国家申请保护,从而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精心地安排应当采取的步骤,以保证在各有关国家得到保护。
第一,巴黎公约规定的优先权的受益人是所有有权享受国民待遇的人。
第二,巴黎公约优先权的规定并不适用于服务商标。但成员国可以自由决定是否给予服务商标优先权。
第三,优先权只能以在某一成员国就商标注册提出的第一次申请为基础。
第四,第一次申请必须是正式提出的,即具备规定的形式,符合规定的手续。一般是以是否能够获得申请号为标准来判断的。
第五,第一次申请的撤回、放弃或者驳回都不能消除该申请作为优先权基础的效力,甚至当产生优先权权利的第一次申请已经不复存在时,优先权仍继续存在。
第六,申请优先权的声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方为有效。
第七,优先权证明不需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