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大专读的是理工科,本科学的是法律,硕士读的也是文科研二在读,按照规定能报考专利代理人吗
大专读的是理工科,,,就这点都可以了,并且大专毕业到报名达2年,其他的证书可以忽略。
但是,要有个单位帮你开具证明哦,2年工作经验。
② 实习生没有工资吗
严格意义上的大学生毕业实习是不应该拿工资的,相反学校倒应该给用人单位以补贴。实习属于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实习的大学生与学校有着高等教育的关系,大学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接受实习生的单位根本不能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但是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进程的加速和高校招生计划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实习形式已经从原来的高校集中统一组织逐步向毕业生个体选择实习单位的方式转变。这种实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具有打工的特征,实习大学生与接受实习生的单位之间是民法上的劳务关系。民法是一部尊重双方意思自治的法律。所以实习大学生如果想要工资应当和接受实习生的单位就此问题进行商议。
应该会越来越好我们通常所说的实习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并不是严格的法律上的实习。根据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总结提炼,实习基本分两种情况:
一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通过实践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如《专利代理条例》中规定,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满一年后,专利代理机构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在这种实习中,实习人员必须与单位建立有劳动关系,目的在于从工作中增强从事这些专业工作的熟练度,以便将来能够较为独立地从事这样的职业。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律师、医师等等。
另一种是实习人员出于教学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如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这种实习的明显特点是用人单位与实习人员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因为实习人员与其他机构有关系的缘故无法建立劳动关系。还是以大学生的毕业实习为例,实习的大学生与学校有着高等教育的关系,大学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单位根本无法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而且这种实习的目的也没有第一种情况的专业性,大学生可以从事与未来工作不相同的实习内容。所以这种实习本身的目的在于接触社会,实践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专业训练,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学。在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有这样的说明,如《铁路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细则(试行)》中说:“本细则所称实习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临床实习(医科院校)、教学实习(师范院校)、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原本大学生实习是由学校安排的,因此不容易令人误解,不过由于近年来大学实行扩大招生的计划,学生的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学校安排实习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学校也比较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的机会。蓝色飘飘大抵属于这种情况。他并不是学校安排进公司实习,而是通过熟人的介绍进入了这家公司实习。即使如此,仍然改变不了蓝色飘飘的学生身份,由于他与学校依然有教学关系,且还处于没有毕业的状态,所以蓝色飘飘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种实习情况,他与单位之间没有劳动关系。
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中倒是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早地对实习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作出了规定。该办法第十一项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后,在试用、实习期期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是该办法强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更何况,该办法第一项就声明:“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其适用范围不容质疑,该办法中所说的实习期肯定不包括在校学生的实习。不过有劳动关系的实习当然能够适用该条款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
③ 专利代理机构需要交哪些税种依据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是什么
你到当地的工商局去咨询,工商局会给你满意答复的。祝你办事顺利!
④ 专利代理人法律法规考试中,单选和多选是分开的还是混着考
从10年到现在都是先考单选,再多选
习题练习的话建议从2010年开始练习,早期的就别看了,法条有改动,以最近的新法为准。
⑤ 知识产权代理(法律、 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受托资产管理(不得从事
⑥ 想考专利代理人,问下那些专利法律、法规每条都要背吗
并不是每条法律都要背的,而是要掌握其内涵,知道其怎样用、何时用、专有何条件等。
专利代理属的基本法律为《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另外还有《商标法》、《著作权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有些基本的法条要熟记,如定义、专利不授权范围、优先权、专利的三性等。
这是2015年专利代理人考试有关事项公告:
http://agent.sipo.gov.cn:8000/sipo/register/NewMsg.action?aID=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