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阐述专利三个对象的内容并分析三者的区别
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回所提出的新的技答术方案。对于方法性的发明创造(如关于食品、药品及其他化工产品的配方及加工工艺,包含计算机软件的专利申请,生物方面的专利申请等等)只能申请发明专利,但对于结构性的发明创造,则既可以申请发明专利也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的优点是保护期限较长,权利稳定性较好(需要经过实质审查才授予专利权);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通常对于具有结构特征的产品均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特点是申请所需要的费用较低,授权所需要的时间较短,但保护期限较短且权利稳定性要差一些;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通常产品的包装,及富有美感的造型均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贰』 专利分析法的分析指标
多年来, 人们通过不断摸索专利分析的方法并找寻更好的分析指标, 使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已日趋完善。国外进行专利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已能够较好地客观评价专利数据, 充分挖掘其中的战略竞争情报, 为企业战略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专利分析方法分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 定量分析又称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专利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也就是通过专利文献上所固有的标引项目来识别有关文献,然后对有关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用不同方法对有关数据的变化进行解释,以取得动态发展趋势方面的情报。
(1)统计的对象与角度
①统计对象一般是以专利件数为单位。
②统计可按专利分类、专利权人、年度、国别等从不同角度进行。
当按分类对专利信息进行统计时,根据各个领域内专利数量的多寡,可得知哪些科技领域的发明行为景为活跃,哪一种技术将得到突破,哪些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
如果对专利信息按国别进行统计,就可以发现被统计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在各个领域所处的地位。这种统计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某一时期各国科研和开发的重点。
如果对专利按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某个领域重要的技术拥有者,或者哪个公司在该领域的具有重要地位。
(2)统计的主要指标
①专利数量。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数量可以用于衡量这一技术领域技术活动的水平;而某一公司或某专利权人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反映了其技术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等。利用专利数量可以进行各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技术活动产出和谋求工业产权保护意向的比较。
②同族专利数量。某一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这个公司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也反映了此发明的潜在价值——由于需要翻译和专门的法律帮助等费用,在国外申请专利比在自己国家要昂贵得多,只有那些被公司认识到最有商业价值的发明才会在多国申请专利,以便保护今后的投资和产品输出的独占权。
③专利被引次数。某一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为一项重要的专利出现以后,会伴随出现大量的改进专利产生,这项重要专利会被改进专利重复引用。引用情况揭示了专利之间的联系,可用于跟踪对应于不同技术的专利网络,发现处于不同技术交叉点上的专利。可惜的是我国的专利数据库不能提供专利的被引次数,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④专利成长率。专利成长率测算的是专利数量成长随时间变化的百分率,可显现技术创新随时间的变化是增加还是迟缓。例如专利季成长率是将一企业于某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与前一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相比较,计算出该季所获专利较前一季增减幅度的百分比率。专利年成长率测算的是和上一年相比专利增长变化的百分比,用来衡量技术活动发展的变化状况。
⑤科学关联性。科学关联性测算的是专利(标的专利)所引证的科研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数量,该指标衡量的是专利技术和前沿科学研究关系。科学关联性的数值具有产业依存性:机械行业的科学关联性平均数值将近为零,而高科技生化产业可能高达15。
⑥技术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测算的是企业的专利在其申请文件扉页中所引证专利技术年龄的平均数。因此技术生命周期可以这样理解:是最新专利和最早专利之间的一段时间。如果技术生命周期较短,意味着正在着力研发一门相对较新的技术,而且这门技术发展创新的非常快。技术生命周期具产业依存性,相对热门的产业技术周期较短,如电子类的约3~4年,而制药类的约为8~9年,造船类的可能长达15年。
⑦专利效率。专利效率测算的是一定的研发经费支出所创造的专利数量产出,此项指标用来评估企业在预定时间内专利数量产出的科研能力和成本效率。专利数量产出的越多,专利效率越高,则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越强。
⑧专利实施率。专利实施率能否被有益地实施、能否带来科技创新对于那些还未实施的专利技术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一般的发明专利的实施都还要经过一个开发过程,而开发不是都能成功的,有不少发明专利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因技术难点解决不了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得不半途而废或最终放弃。可以通过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因素、产业化开发和生产能力、宏观环境以及产业化风险等多个角度对发明专利的实施进行衡量。专利实施率越高,则专利对于技术发展、技术创新做出的贡献越大,和技术发展结合得越紧密。我国的专利实施率仅仅维持于30%左右,远远低于欧美日各国的水平。
⑨产业标准化指标。在跨产业横向比较的时候,产业之间的差异给不同产业之间的专利指标数值的比较带来了麻烦,为此需要使用产业标准化指标。产业标准化指标的数值是将一个企业的指标值除以企业所在产业该指标的平均值得出的。例如,在化学产业有30家企业,它们的科学关联性的平均数值为3.7,那么每一个化学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标准指标值应该是通过各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指标值除以3.7得到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不同产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而找出每个产业内表现最好的那个企业。
(3)统计的主要内容
①专利技术按时间的分布研究。即以时间为横轴、专利申请量(或批准量)为纵轴,统计专利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般用于趋势预测。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及衰老的过程,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专利引文数量变化可以确定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活跃时期,为科研立项、技术开发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而对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时间分布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在某一时期内,哪些技术领域比较活跃,哪些技术领域处于停滞状态。
②专利技术按空间的分布研究。即通过不同公司、企业间的专利数量对比,来反映他们的技术水平与实力。空间分布一般用于识别竞争对手,分析其技术策略等。
将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申请按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可以得到某项技术在不同公司或企业间的分布,了解哪些公司或企业在该领域投入较多、专利活动较活跃、技术水平较领先;而对不同技术类别各公司的专利频数进行统计,可以了解各公司最活跃的领域,即其开发的重点领域。另外,通过检索某一专利的同族专利,可以得到这些专利申请的地理分布,从而判断其商业价值,了解某公司技术输出的重点领域;也可以为技术引进提供依据,为产品出口避开对方的保护区提供情报。
(4)度量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统计参数。
技术生长率 : =a/A。其中a:当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A:追溯5年的发明专利申请累积数(或批准累积数)。连续计算数年,v值递增,说明该技术正在萌芽或生长阶段。
技术成熟系数 : =a/(a + b)。其中a同上,b为当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α值递减,反映技术日趋成熟。
技术衰老系数β:β=(a + b)/(a + b + c)。其中a、b同上,c为当年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β值递增,预示该技术日渐陈旧。
新技术特征系数 。其中 为技术生长率, 为技术成熟系数。是反映某项技术新兴或衰老的综合指标, 值越大,新技术特征越强,预示它越具有发展潜力。 定性分析也称技术分析,是以专利的技术内容或专利的“质”来识别专利,并按技术特征来归并有关专利使其有序化。这和统计分析仅依靠专利文献外表特征是有很大区别的。定性分析一般用来获得技术动向、企业动向、特定权利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可以从发明的用途、原理、材料、结构和方法等5个方面来考虑重要专利的内容,并将重要专利按照内容的异同分类。如果专利内容以原理为主,说明这项技术尚未成熟;如果专利内容以用途的多样性为主,则说明技术已能实用。另外,将某技术领域各主要公司的专利按专利内容列表分析可以看出各公司的技术特色及开发重点; 将有关专利按技术内容的异同分成各个专利群,对某一公司拥有的不同专利群或对不同时期专利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对某项技术或产品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今后发展趋势及应用动向、与其他技术的关系等进行分析与预测。
由于涉及到技术的具体内容,定性分析的工作比较繁重、复杂。至于用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应视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和掌握的专利数据而定。事实上,经常需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比如,可先通过定量分析确定哪些公司在某一技术领域占有技术优势(专利申请量或批准量可以反映技术活动水平),辨别这一技术领域的重要专利(某一专利被后续专利的引用数反映专利的重要性),然后再针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专利进行定性分析。
专利信息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一个是通过量的变化,一个是通过内在质的变化来反映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两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必然的联系。量的分类需要根据质,质的体现又要通过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将两者配合使用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专利分析的指标较多, 利用不同的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客观评价专利数据。许多国外的专利咨询机构都已建立了自身的一套完备的分析指标体系, 如美国摩根研究与分析协会、CHI 研究中心等, 他们在分析中结合利用多个分析指标, 综合评价专利数据。现将部分常用的分析指标列于表2 之中。
与国外较成熟的专利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相比, 国内对专利分析的重视度仍不够、利用较少, 分析中对专利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较低, 且专利数据库中对专利的引用情况没有记录, 以至于一些重要的分析方法如专利引文分析及其相应指标都无法利用, 最终导致专利分析的价值在国内的企业战略中没能得以充分发挥。然而我们应该看到专利分析对企业的战略决策确实有着很好的辅助预测作用, 因此国内开展专利分析应学习借鉴国外分析方法及指标, 加深对专利信息的加工, 建立专利引文等数据库, 更好地发挥专利信息的价值, 为企业战略竞争服务。
『叁』 如何分析专利申请人的来源国
分析这个做什么。。 要申请专利 还是要诉讼??
『肆』 2018上海申请专利流程分析
2018上海申请专利流程分析上海专利申请早知道 上海的企业众多,其专利申请量也是巨大的,曾经我们了解到上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2件,早就已经完成了申请的目标,但是这个势头并没有减弱,反而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专利申请大军当中,那么2018上海专利流程分析就这么破卵而出了,赶快来看看吧。2018上海专利申请的基本流程目前中国申请专利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一是自己亲自到北京向专利局递交申请材料。由于地理位置、时间成本等因素,目前大多专利申请都是通过代理机构来办理的,也不排除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成立自己的法务部门专门负责专利申请事务的情况。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专利的流程:一、咨询:1、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是否属于可以申请专利的内容;对此咨询,建议多咨询几家后对比确定正确的结论。因为当前很多的资讯接待员是的工资都是提成制的,为了业务量,有时对咨询会有不恰当的回复。2、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可以申请哪一种专利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二、签定代理委托协议此时签定代理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申请人和专利代理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约束专利代理人对申请人的发明创造内容负有保密的义务。三、技术交底1、申请人向专利代理人提供有关发明创造的背景资料或委托检索有关内容;2、申请人详细介绍发明创造的内容,帮助专利代理人充分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
『伍』 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的重要性
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的重要性专利申请前专利检索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专利检索需要吗?专利分析重不重要?专利检索与专利分析这二者从字面来解释就是:专利通过检索后进行分析,由于全世界专利众多,且具有优先权的特征,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能想到的发明专利,别人很有可能也想到,所以任何个人和企业在申请专利前,都应认真检索;;是否自己的想法已经被别人实现,是否专利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大专利局的数据库中而不自知。通过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使企业明晰世界专利的动态、避免重复开发与资金浪费,对企业而言功劳甚大。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为什么要进行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需明确下其的重要性,假如没有了专利检索分析,那么就像一只漂浮在大海中间没有指南针的帆船,不知所向,专利申请假如盲目的研发直接申请专利会给企业造成相应的科研和申请的资金损失,例如他人申请了该专利,但是我们没有经过检索申请了专利,这就损失了。专利检索成为专利人和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为推动专利转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专利人只需提供,专利名称;专利人姓名;专利号等其中任何一项,企业就可以通过专利检索来查询专利的真实性和法律状态;,其中很有可能包含着可以借鉴之处,通过检索这有助于申请人完善技术方案。据国外专利机构调查,有66%以上的发明专利最后不能获得授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存在在先公开的文献,缺乏新颖性而致。专利检索分析可以获得理解现有技术所需的必要信息,这样可以比较现有技术,描述本申请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和创造性,以及与现有技术的本质区别。这对于将来的实质审查是非常重要的。
『陆』 试分析GUI类专利申请的一审合格率较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无论怎么申请,只要没有生产行为,都不会侵权.
你申请方法专利或者是用方法限定特征的产品专利都可以的.
『柒』 怎么利用文本分析实现对专利更好的分析
(1)统计的对象与角度
①统计对象一般是以专利件数为单位。
②统计可按专利分类、专利权人、年度、国别等从不同角度进行。
当按分类对专利信息进行统计时,根据各个领域内专利数量的多寡,可得知哪些科技领域的发明行为景为活跃,哪一种技术将得到突破,哪些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
如果对专利信息按国别进行统计,就可以发现被统计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及其在各个领域所处的地位。这种统计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某一时期各国科研和开发的重点。
如果对专利按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可以发现某个领域重要的技术拥有者,或者哪个公司在该领域的具有重要地位。
(2)统计的主要指标
①专利数量。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数量可以用于衡量这一技术领域技术活动的水平;而某一公司或某专利权人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反映了其技术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发展趋势等。利用专利数量可以进行各国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技术活动产出和谋求工业产权保护意向的比较。
②同族专利数量。某一发明的同族专利数反映了这个公司专利申请地域的广度,也反映了此发明的潜在价值——由于需要翻译和专门的法律帮助等费用,在国外申请专利比在自己国家要昂贵得多,只有那些被公司认识到最有商业价值的发明才会在多国申请专利,以便保护今后的投资和产品输出的独占权。
③专利被引次数。某一专利被后续专利引用的次数可以反映此专利的重要程度,因为一项重要的专利出现以后,会伴随出现大量的改进专利产生,这项重要专利会被改进专利重复引用。引用情况揭示了专利之间的联系,可用于跟踪对应于不同技术的专利网络,发现处于不同技术交叉点上的专利。可惜的是我国的专利数据库不能提供专利的被引次数,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④专利成长率。专利成长率测算的是专利数量成长随时间变化的百分率,可显现技术创新随时间的变化是增加还是迟缓。例如专利季成长率是将一企业于某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与前一季所获得的专利数量相比较,计算出该季所获专利较前一季增减幅度的百分比率。专利年成长率测算的是和上一年相比专利增长变化的百分比,用来衡量技术活动发展的变化状况。
⑤科学关联性。科学关联性测算的是专利(标的专利)所引证的科研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数量,该指标衡量的是专利技术和前沿科学研究关系。科学关联性的数值具有产业依存性:机械行业的科学关联性平均数值将近为零,而高科技生化产业可能高达15。
⑥技术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测算的是企业的专利在其申请文件扉页中所引证专利技术年龄的平均数。因此技术生命周期可以这样理解:是最新专利和最早专利之间的一段时间。如果技术生命周期较短,意味着正在着力研发一门相对较新的技术,而且这门技术发展创新的非常快。技术生命周期具产业依存性,相对热门的产业技术周期较短,如电子类的约3~4年,而制药类的约为8~9年,造船类的可能长达15年。
⑦专利效率。专利效率测算的是一定的研发经费支出所创造的专利数量产出,此项指标用来评估企业在预定时间内专利数量产出的科研能力和成本效率。专利数量产出的越多,专利效率越高,则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越强。
⑧专利实施率。专利实施率能否被有益地实施、能否带来科技创新对于那些还未实施的专利技术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一般的发明专利的实施都还要经过一个开发过程,而开发不是都能成功的,有不少发明专利技术在开发过程中因技术难点解决不了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得不半途而废或最终放弃。可以通过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因素、产业化开发和生产能力、宏观环境以及产业化风险等多个角度对发明专利的实施进行衡量。专利实施率越高,则专利对于技术发展、技术创新做出的贡献越大,和技术发展结合得越紧密。我国的专利实施率仅仅维持于30%左右,远远低于欧美日各国的水平。
⑨产业标准化指标。在跨产业横向比较的时候,产业之间的差异给不同产业之间的专利指标数值的比较带来了麻烦,为此需要使用产业标准化指标。产业标准化指标的数值是将一个企业的指标值除以企业所在产业该指标的平均值得出的。例如,在化学产业有30家企业,它们的科学关联性的平均数值为3.7,那么每一个化学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标准指标值应该是通过各企业科学关联性的指标值除以3.7得到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不同产业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而找出每个产业内表现最好的那个企业。
(3)统计的主要内容
①专利技术按时间的分布研究。即以时间为横轴、专利申请量(或批准量)为纵轴,统计专利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一般用于趋势预测。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及衰老的过程,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专利引文数量变化可以确定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活跃时期,为科研立项、技术开发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而对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时间分布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在某一时期内,哪些技术领域比较活跃,哪些技术领域处于停滞状态。
②专利技术按空间的分布研究。即通过不同公司、企业间的专利数量对比,来反映他们的技术水平与实力。空间分布一般用于识别竞争对手,分析其技术策略等。
将某一技术类别的专利申请按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可以得到某项技术在不同公司或企业间的分布,了解哪些公司或企业在该领域投入较多、专利活动较活跃、技术水平较领先;而对不同技术类别各公司的专利频数进行统计,可以了解各公司最活跃的领域,即其开发的重点领域。另外,通过检索某一专利的同族专利,可以得到这些专利申请的地理分布,从而判断其商业价值,了解某公司技术输出的重点领域;也可以为技术引进提供依据,为产品出口避开对方的保护区提供情报。
(4)度量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统计参数。
技术生长率:=a/A。其中a:当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A:追溯5年的发明专利申请累积数(或批准累积数)。连续计算数年,v值递增,说明该技术正在萌芽或生长阶段。
技术成熟系数:=a/(a+b)。其中a同上,b为当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α值递减,反映技术日趋成熟。
技术衰老系数β:β=(a+b)/(a+b+c)。其中a、b同上,c为当年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申请数(或批准数)。连续计算数年,β值递增,预示该技术日渐陈旧。
『捌』 中国“985高校”(共39所)的专利申请情况检索、分析和建议
你好,据2005年8月17日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的最新的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全国高校专利申请前十位座次排定。。浙江大学异军突起,以461件专利申请总量位居榜首,二至九位的分别是
2上海交通大学
3清华大学,' k% f* p( t1 D( ^, U( u
4华南理工大学. r% l2 [0 _/ Z
5江南大学
6天津大学
7东南大学
8哈尔滨工业大学9 X+ X3 K% i5 {& J7 _6 ?4 ?) l
9复旦大学. p: Z: F+ r O6 E( T L7 q9 z# D
10浙江工业大学% U0 P3 m' {. \
国内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都已成为专利申请的主体。在上半年高校专利申请总量十强中,发明专利申请均全部超百件。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占的比例都在90%以上。
特别注意的是浙江工业大学首次挤身10强,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各方面强劲的表现来看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来看,逐渐成为浙江除浙大外另一股新势力。
2009年
序号 申请人姓名 发明专利申请量
1 浙江大学 1780
2 清华大学 1435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991
4 上海交通大学 982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55
6 东南大学 715
7 天津大学 653
8 华南理工大学 600
9 上海大学 565
10 复旦大学 515
我国高校专利量增长很快,但转化率低于5%。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专利年会上,中国专利年会组委会秘书长刘燕新表示,“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持续增长,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大幅攀升。2010年全国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百万件,国内专利申请量达到122.2万件,授权量为81.5万件,但也应该看到,数量大的背后,整体质量仍然不高。我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仍相对较少、中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少、高校知识产权数量少。”
国际专利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创新活力、产业后劲等方面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节节攀升。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电信产业巨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1863件的专利申请数量,位列全球企业及个人申请量次席,我国另一电信业巨头华为位列申请企业第四名。
我国国际专利申请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隐忧与不足。
据中国专利年会发布的资料显示,经初步统计,2010年中国平均每1.3亿美元出口才有一件国际专利申请,与美日等国差距明显,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美国的27.5%;在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百强中,中国企业仅3家,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全球前50名高校中,中国高校无一入选。
这个结果无疑对实现我国“十二五”时期专利发展目标是一大障碍。我国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被首次写入,规划提出,到2015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要从2010年的1.7件提高到3.3件。
中国专利申请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而易见,相比之下,高校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的劣势更为明显。
“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包含很多因素,其中一项非常重要,那就是高校的创新成果,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 中国专利年会组委会秘书长刘燕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的很多大学都承担着基础研发的角色。而且,它们所进行的基础研发数量,已经分别占到了全国基础研发数量的62%和46.5%。
在我国,许多高校也承担着一些国家的科研项目,虽然近年来高校申请专利的数量有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但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移效率并不高,刘燕新透露说,“这些专利的转化率普遍低于5%。”而高校作为拥有社会最强研发资源与学术资源的组织,其实是应该在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玖』 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书从哪些角度分析
1、 写专利申请文件是专业人员叫专利代理人写的,你如果有这方面的长期经验,当然也是可以写的。你可以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的专利文件进行初步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说明书附图(发明可根据情况、但实用新型必需有附图)、摘要附图等,另外还要有专利申请请求书。说明书包括内容有: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你刚参加工作不久,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要写好这样的的文件是比较难的,可能你们老板也不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如果一项专利写不好,特别是权利要求书写不好,那么这项专利是完全没有用的,得不到任何保护。
至于具体怎么做、怎么写,还是请你们找个专利代理机构去做,因为递交专利申请还有一些其它文件,有关这些还是要请代理机构去做的。
但是你可以通过与代理机构接触,学会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以后做多了,我想你是可以自己写的。
2、 专利申请书虽然是专利申请文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文件,但是其也是最好写的,其格式都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的,你只需要把你发明的一些基本信息填上,附件里我给你上传了一个标准的专利请求书。
另外专利申请文件最重要是权利要求书,也就是写明你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文件,其他包括说明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专利代理委托书(如果聘请了专利代理机构)、实质审查请求书(发明需要,实用新型不需要这个文件)、费用减缓请求书、费用减缓证明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