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韩国东西申请商标专利

韩国东西申请商标专利

发布时间:2021-01-07 17:38:08

A.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简称释义

答:您好。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简称释义如下:
1. USPTO:美国专利商标局

美国专利局于1802年成立,当时为国务院直属部门,承担专利相关事务;19世纪初,商标事务亦纳入专利局的辖权范围。1975年,经国会批准,美国专利
局更名为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2000年11月,根据《美国发明人保护法》,USPTO被确立为商务部下属的绩效单位,以更加商业化的方式运
作,在人事、采办、预算以及其他行政职能上享有实质性的自治管理权。其主要办公机构现位于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城的卡莱尔地区。
2. JPO:日本专利局
日本专利局(JPO)的前身是1885年设立的“专卖特许所”,现为隶属于经济产业省的政府机构。
3. EPO:欧洲专利局

1973年10月5日,16个欧洲国家在慕尼黑签订旨在加强欧洲国家间发明保护合作的《欧洲专利公约》(EPC),并根据该公约成立欧洲专利公约组织。
EPC允许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将欧洲专利的保护扩展到所有缔约方。1977年,根据EPC建立了欧洲专利局(EPO)这一政府间机构。
4. KIPO:韩国知识产权局

韩国知识产权局的前身是1946年成立于工商部属下的专利署。1977年,更名为韩国专利管理局,转属韩国产业资源部。1988年,再次更名为韩国工业产

权局。2000年6月,为了更好地反映该局的总体职能,韩国工业产权局更名为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2004年3月,KIPO转属科技部。2006
年5月,韩国知识产权局改制成为韩国中央国家机关中首个自负盈亏的企业性机构。
5. INPI:法国工业产权局
法国工业产权局(INPI)是依据1951年4月19日51-444号国家法令创建,隶属于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部,其局长由部长理事会任命。
6. GPTO:德国专利商标局

1949年,原德意志帝国专利局更名为德国专利局,总部设在慕尼黑,隶属联邦司法部。两德合并后,1990年10月3日,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明和专利事
务局的工作职责并入德国专利局,约600名工作人员和1,350万多件专利文献一并归入。1998年11月1日,德国专利局正式更名为德国专利商标局
(GPTO),主要办公地点分别设在慕尼黑、耶拿(自1998年9月)和柏林(柏林技术信息中心)。
7. UKIPO:英国知识产权局
1852年,英国政府颁布《专利法修正法令》并设立英国专利局(UKPO),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1990年,UKPO正式成为政府机构,隶属于英国贸易和工业部(DTI),并于1991年10月1日取得贸易基金地位(Trading
Fund Status),从而实现自收自支。经英国政府批准,UKPO于2007年4月2日正式更名为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
8.CGPDTM: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管理总局
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管理总局(CGPDTM)隶属于印度工商部工业政策促进司,是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事务的主管机关。

B. 韩国人过年也吃饺子吗,是不是又偷偷申请专利了

1、商标构成要素中,新增“声音”要素。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2、知名商标或可请求依照驰名商标保护。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3、确定工商、法院认定驰名商标多轨制。 “在商标注册审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局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在商标争议处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在商标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4、禁止将驰名商标用于商业活动。 “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5、将商标抢注中“代理人、代表人”扩大解释的行政审查规则上升为法律规定。 “就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申请人与该他人具有前款规定以外的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明知该他人商标存在,该他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 6、增加商标代理机构的“法定保密义务”、“禁用注册商标告知义务”、“抢注商标不得代理义务”、“禁止超范围申请义务”。 “商标代理机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或者其他商标事宜;对在代理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可能存在本法规定不得注册情形的,商标代理机构应当明确告知委托人。 “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本法第十五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情形的,不得接受其委托。 “商标代理机构除对其代理服务申请商标注册外,不得申请注册其他商标。” 7、新增“一标多类”商标申请流程,明确商品分类表适用规定。 “商标注册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提出注册申请。 “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就多个类别的商品申请注册同一商标。 8、明确商标注册审理期限:9个月。 “对申请注册的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商标注册申请文件之日起九个月内审查完毕,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公告。” 9、商标注册申请未提交补正,不影响商标局做出审查决定。 “在审查过程中,商标局认为商标注册申请内容需要说明或者修正的,可以要求申请人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申请人未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的,不影响商标局做出审查决定。” 10、相对禁止条款适用中,异议人限定为“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11、明确商标驳回复审审理期限:9个月。 “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12、明确商标异议审理期限:12个月;商标异议复审审理期限:12个月。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经调查核实后,自公告期满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商标局做出不予注册决定,被异议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复审决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被异议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被异议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异议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13、商标争议案件审理期限:12个月。 “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申请后,应当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商标裁定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14、宣告无效的注册商标不具有追溯力,但因恶意造成损失和显失公平的除外。 “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或者裁定,对宣告无效前人民法院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出并已执行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商标转让或者使用许可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商标注册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依照前款规定不返还商标侵权赔偿金、商标转让费、商标使用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15、明确概念“商标的使用”,为商标侵权案件审理确定审查范围。 “本法所称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 16、撤三案件审理期限:9个月;撤三复审期限:9个月。 “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对商标局撤销或者不予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17、明确假冒注册商标罚款额度。 “将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使用的,或者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18、明确将驰名商标用于商业宣传的罚款额度:10万人民币。 “违反本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 19、将商标用作企业字号,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 “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20、明确商标侵权工商处罚额度。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21、商标侵权赔偿额度提升300万,确定恶意处罚性赔偿制度。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22、免责条款“主张权利商标三年未使用”、“提供销售合法来源”。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C. 我在国内申请了专利,没有授权生产和销售。但是在淘宝看到韩国的类似产品在卖,对方是否侵权了

哦!建议:你最好在淘宝上买一件韩国产品拆开看看,要是他们的技术产品跟你专利技术相似或一样。那肯定是侵权了!.你该拿法律要求索陪!

D. 哪里有关于日本、韩国对创意保护的资料啊急···

韩国日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曾随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中国知识产权执法代表团赴韩国大田市,参加了由日本特许厅、日本发明家协会、韩国工业产权局和韩国国际知识产权研修学院联合举办的“知识产权执法研讨会”。通过交流与研讨,笔者对韩国、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特别对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内能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调研,现将上述情况介绍给读者。

自从亚当·斯密发表《财富论》以来,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一直被视为是创造财富的三种基本要素。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智力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能力大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人民富足程度的决定因素,创造性知识作为一种资源,被视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正因为如此,为智力成果提供保护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亚洲部分经济发达国家,虽然在国家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方面各具特色,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却有一个共同特征——都具备较为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韩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有:《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商标法》、《版权法》、《计算机程序保护法》、《半导体电路设计法》、《不正当竞争防止与商业秘密保护法》、《种子产业法》、《海关法》。日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由以下实体法组成:《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商标法》、《版权法》、《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商法》、《半导体集成电路流程设计法》、《种子和种苗法》、《海关法》。

韩日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内容

韩国的商标、专利执法权属于法院,法院对注册商标、专利的保护及处理措施与我国相近,有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海关有没收货物等部分行政执法权,韩国知识产权局只有对假冒商标、专利商品的行政调查权,但没有行政执法权,其主要职责是商标权、专利权的授予部门。对驰名商标的保护限于判例和个案认定。

韩国《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和商业秘密保护法》(以下简称UCP&TSP ACT)通过制止仿冒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未在韩境内注册的知名商标提供有效保护。根据该法规定,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通过对他人在韩国境内的知名商标作相同或近似使用,造成与他人商品产生混淆。受到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寻求禁止令、金钱赔偿及恢复受损害企业的声誉和信誉。该法还规定了刑事条款,对从事不正当竞争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监禁或者判罚3000万韩元以下的罚金。

UCP&TSP ACT赋予韩国工业产权局对包括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标行为在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使行政调查权。为了确保行政调查的权威和效率,1987年韩国工业产权局设置了反仿冒处。 UCP&TSP ACT增加了一些行政程序与行政救济条款确保反仿冒处有效运转。如韩国工业产权局认为有必要查证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权派公职人员进入企业营业场所或生产场所,检查有关文件、宣传材料或产品等以及收集必要数量的产品作为检验或检测样品。

日本特许厅(JPO)的职责是授予专利、商标等独占使用权,宣传知识产权法,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以下简称UCPL)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包括:一是对知名商标的保护。UCPL第1节第2条第1项规定,未经许可对他人在消费者中有广泛知名度的商标或其他标记作相同或近似使用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对该行为的法律制裁手段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刑事制裁。二是对驰名商标的保护。UCPL第1节第2条第2项规定,未经许可对他人的驰名商标或其他标记作相同或近似使用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对该行为的法律制裁手段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UCPL对此行为没有规定刑事制裁措施。三是对仿冒外观设计的保护。根据UCPL,对他人的外观设计作完全仿冒,无需证明该外观设计的知名度,也无需证明仿冒是否产生混淆。另外,在解决《商标法》与《不正当竞争防止法》(UCPL)的冲突方面,UCPL规定:恶意取得商标注册的权利人无权以其商标权对抗真正的商标所有人。如果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是驰名商标,那么该商标所有人可以根据UCPL对抗恶意取得注册的商标,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在日本,不正当竞争案件只能通过法院解决。与商标法的注册在先原则相对应,UCPL确立的是使用在先原则,根据该项原则,如果商标所有人的商标在他人申请注册商标之前已经使用并且具有广泛的知名度,那么该商标在先使用人有权根据商标法对注册商标提出异议,这可以向日本特许厅主张权利。根据UCPL,商标在先使用人有权对在后使用的知名商标或驰名商标权利人提出权利主张,但须通过法院解决。

韩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职责与作用

在韩国,检察官和警方有一个职责是共同调查伪造者和假冒产品的销售者,以维护社会和贸易的正常秩序。检察机关的反伪造行为集中在打击违法者方面。1993年,韩国最高检察院成立了侵犯知识产权联合调查中心,并与21个主要区检察院成立了区域联合调查队,建立了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门机构。以调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为专门职责的检察官被选派在这一部门工作。在反伪造的各种行动中,这一体制每年都取得良好的打击效果。

自1993年至今,韩最高检察院定期召开侵犯知识产权调查指导会议,分析和研究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者的实际效果,制定新的反侵权措施。在每个地方警察局和分站也都设立了专门反伪造的部门。1999年,检察院和警方共调查违犯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者6862人,其中逮捕和指控712人。

另外,韩国的保护知识产权的联合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9年,韩国工业产权局与检察机关、警察局及地方政府联合查获了1000件经销仿冒商品的案件,涉及仿冒商品16.4万件,45%的侵权人受到了刑事制裁。在联合执法中,韩国工业产权局向检察机关、警察局、海关和地方政府提供有关信息,支持这些相关部门的反仿冒执法行动。有关信息包括商标注册证的复印件及商标所有人目录以及国内外侵权商标动态,如有必要,韩国工业产权局将指派专业人员到相关机构帮助执法。

(网络文库中有)

阅读全文

与韩国东西申请商标专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肤 浏览:48
陕西房地产估价师证书领取地点 浏览:140
证书小知识 浏览:431
马鞍山何兵 浏览:376
设计创作版权合作合同范本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