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我有个改进方法要怎么申请专利
申请专利的最佳步骤:
申请专利是一种法律程序,申请专利的发明人要想快而稳妥地获得专利权,取得法律上的保护,可委托专利事务所的专利代理人为你提供法律和技术上的帮助,发明人一旦与专利代理人建立委找代理关系,专利代理人则是你的技术顾问和专利律师。
发明人与专利代理人建立代理委托关系后,应按照代理人的要求提供撰写专利文件所必须的详细技术资料;详细技术资料包括发明创造的目的、新旧技术对比、主要技术特征及实施发明创造目的的具体方案,以及能说明发明创造目的的图纸等。
如发明人不会制图或不能提供必须的详细技术资料,可直接向专利代理人口述,专利代理人可根据发明人的发明意图为你完成专利申请的全过程,直到获得专利权。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专利的程序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专利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咨询:
1、 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是否属于可以申请专利的内容;
2、确定发明创造的内容可以申请哪一种专利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二、签定代理委托协议
此时签定代理协议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申请人和专利代理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约束专利代理人对申请人的发明创造内容负有保密的义务。
三、技术交底
1、申请人向专利代理人提供有关发明创造的背景资料或委托检索有关内容;
2、申请人详细介绍发明创造的内容,帮助专利代理人充分理解发明创造的内容。
四、确定申请方案
代理人在对发明创造的理解基础上,会对专利申请的前景做出初步的判断,对专利授权可能性很小的申请将建议申请人撤回,此时代理机构将会收取少量咨询费,大部分申请代理费用将返还申请人。
若专利授权前景较大,专利代理人将提出明确的申请方案、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在征得申请人同意的条件下开始准备正式的申请工作。
五、准备申请文件
1、撰写专利申请文件;
2、制作申请书文件;
3、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取专利申请号。
六、审查
中国专利局会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专利代理人会进行专利补正、意见陈述、答辩、变更等工作。如有需要,申请人应该配合专利代理人完成以上工作
七、审查结论
中国专利局根据审查情况将会作出授权或驳回审查结论,这一过程的时间一般为:外观设计6个月左右,实用新型10-12个月左右,发明专利2-4年。
八、办理专利登记手续或复审请求:
如果专利申请被授权,则根据专利授权通知书的要求办理登记手续,领取专利证书。
如果专利申请被驳回,则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是否提出复审请求。
至此,专利申请过程即结束。
专利的类型及办理专利申请应当提交哪些申请文件
1.专利申请的类型
专利申请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针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发明专利;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2.办理专利申请应当提交哪些申请文件
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有附图的,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有摘要附图),各一式两份。
涉及氨基酸或者核苷酸序列的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应包括该序列表,并把该序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单独部分提交,同时还应提交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的记载有该序列表的光盘或软盘。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附图,各一式两份。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各一式两份。要求保护色彩的,还应当提交彩色图片或者照片一式两份。提交图片的,两份均应为图片,提交照片的,两份均应为照片,不得将图片或照片混用。如对图片或照片需要说明的,应当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一式两份。
B. 能找到新能源汽车的申请专利数量吗
一共找到2859项
具体分析情况见图
C. 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日本拥有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从日本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超过90%的专利申请也来自日本申请人。无论是从世界专利申请的拥有量角度,还是从日本专利申请中日本申请人所占的份额角度,日本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都是实力最强者,掌控着绝大部分专利技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美国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锂电池相关专利数量占动力电池专利数量的70%以上,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空气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美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位于日本之后,排名第二。从美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在和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有关的专利申请中,来自日本申请人的专利最多,接近总量的60%,而来自美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次于日本。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钠电池和空气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德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排名第6位,与排名首位的日本专利数量相差很大,仅占日本申请量的11%。从德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德国申请人持有的专利约占总量的43%,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在全球范围来看,德国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远不及日本,但是在本国范围内,德国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专利拥有量高于日本。
欧洲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于2013年6月7日在上海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电动汽车的制造前景不甚乐观,但中国除外。
该报告通过将七大主要汽车制造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中国、韩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加以比较,从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等方面详细分析各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报告指出,生产电动汽车带来的利润空间远远不及生产传统汽车,这种成本偏高而获益有限的情况,加上预期未来几年内油价趋于稳定,使电动汽车的成本劣势愈加明显。但在上述七国中,只有中国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投入没有下降。罗兰贝格合伙人沈军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从长期来看仍会保持向上发展的势头 中日韩三国继续占据主要市场,2012年三国电池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28%和33%,其中中国所占比率最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电池快充寿命衰减惊人盲目建站风险大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出台后,部分试点城市的“再补贴”政策也随即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正逐步启动。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巨头纷纷跑马圈地,各地掀起一股兴建充电站的风潮。上海漕溪、深圳龙岗、成都石羊、唐山南湖、延安、郑州、南宁等地已经建成、在建或近期将开建大量的充电站,其中上海计划在三年内达到5000个充电桩的规模;长春计划三年内建成15个充电站和5000个充电桩……电池尺寸、充电接口是否统一?电池质量能否过关?快速充电对电池的损害究竟有多大?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很快,但存在两个明显缺点。电动汽车电池的第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深层次技术,比如电池的化学问题、物理问题、温度问题、结构问题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研发还不够,没有能够建立数学模型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另一个缺点是缺乏评价体系,虽然现在我国部分电动车运行很好,但缺乏好的评价系统。比如电池的安全性怎么样,在高温、低温环境下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些都没有一个好的评价。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与电动汽车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追上发达国家电动汽车研发的步伐,从电源、集成电路、电源板块等方面进行认真研发,齐心协力把电池产业做大做强。我国汽车用动力电池已开始由研发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并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已居国际先进水平,但需要解决一些薄弱环节。目前国产车用动力电池已显示出了较明显的成本优势,部分企业能量型动力电池成本仅是日、美企业的一半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有条件加速推进,并以成本优势实现大规模出口。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目前面临技术制约和成本制约,只有当动力电池性能得到改善、成本大幅降低、规模化应用之后,才能带动其他较为成熟的环节的大力发展。因此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最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其他如电机和电控系统环节有较为成熟技术和市场基础,竞争者众多,可能只能获得平均收益。
D. 我国汽车产业专利发展面临哪些困境
■发明专利比重较小
《报告》指出,自2005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年均增长率达到26%,其中,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专利公开量超4万件。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的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已上升至第三位,占申请总量的19%。“近五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申请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周舟表示,“中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仍不是知识产权强国。”
周舟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专利申请较为零散,尚未形成总体布局和系统规划,未来出现专利壁垒和侵权风险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周舟直言,我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目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六大车企(一汽、东风、上汽、北汽、长安、广汽)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达12322件,其中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等四类专利申请量占比分别为19.7%、7.1%、42.2%和40%。发明专利的比重较小,表明我国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构建知识产权生态圈
正如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常利民所说:“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竞争的重要资源和要素,在‘十三五’期间,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至关重要。”
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进步明显,但仅个别企业设置了独立的知识产权部门或机构,剩下的依靠企业研发和技术人员“散兵游勇”式地进行专利申请和维护。“在缺乏知识产权的总体规划和系统布局之下,难以真正有效提升我国车企的知识产权维护和运营水平。”周舟如是说。
“汽车行业要建立订单式专利技术研发体系,利用平台、机构、资本和产业,打造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圈。”周舟强调,在培育产业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的基础上,车企要进一步推进专利与标准的融合,同时注重防御知识产权风险,推动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突破或在未来3~5年
“当知识产权布局和规划体系构建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就能将知识产权打造成自主品牌车企进军国际市场的强大‘武器’。”周舟告诉记者。此前,知识产权出版社咨询培训中心咨询师尹春雷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观点:知识产权应成为汽车企业的资本而非成本。
日本汽车企业一直以来都深谙此道,据日经新闻披露,近年来日本的商标授权与技术出口呈现上升态势,由于知识产权出口顺差持续增长,近十年间日本的劳务收支已增长四倍,达到2.4万亿日元(约合0.14万亿人民币)。根据日本统计局资料,包括汽车制造业在内的运输设备行业,是知识产权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其中大部分为技术相关的专利费与授权金。
值得肯定的是,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汽车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正积极开展专利布局的总体规划和课题研究,与此同时,汽车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管理意识也不断提升,周舟表示,在未来3~5年内,我国汽车行业在知识产权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和进步。
E. 被批评,国外汽车仿比亚迪怎么办,车标发光没申请专利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发布2013年我国发明专利有关情况2013年国内企业(含港澳台)回有效发明专利拥有答量PCT申请量排行中我们唯跻身前位汽车厂商除此之外2013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我们汽车领域第名(专利申请找俄孙生136巴巴巴漆寺巴陆五...
F. 我国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困局是什么你有可破破局良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在专利方面,根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从1985年至2005年,国外企业在我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总量约为国内企业的11.2倍。而且,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集中在车上保护、发动机、电气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则集中在车辆传动、特种运输等非关键领域。
在国外市场,我国企业的专利部署极少,目前还没有出现为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开展专利部署的迹象。例如,根据企业、品牌名称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我国长安、奇瑞、吉利、一汽、东风等著名汽车企业都没有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获得任何授权专利,也没有公开任何专利申请。相比之下,丰田公司在美国授权的专利是1.0483万件,公开的专利申请是2486件;本田公司在美国授权的专利是1.2214万件,公开的专利申请是3912件。国内企业的PCT专利申请也不多。例如,吉利、奇瑞各公开了1件和2件申请。本田、丰田则各公开了2462件、2863件申请。从这些情况看,我国汽车行业要实现品牌和技术崛起,急需在诸多重大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目前,这六大领域的863课题招标工作已经展开。随着863课题研究的深化,我国完全有能力在这六个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帮助国内企业彻底打破知识产权困局,迅速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崛起。
G. 汽车整体如何申请专利
整体形抄状建议把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分袭为三种: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H. 智联网汽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你知道其中有哪些专利吗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 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我们就先从一个定义开始,由于越来越多的产品被推出,也正在不断的进行修正中。所谓的网联汽车,可理解为通过一定的设备车与车之间的联接、车与网络中心、智能交通系统等服务中心的联接,甚至是车与住宅、办公室以及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联接。也就是可以实现车内网络与车外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全面解决人—车—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
一般来说,以2010年国际Telematics产业联盟(ITIF)正式成立为标志,定为网联汽车信息化时代的发轫之年,也就是说,网联汽车的初级阶段是以Telematics技术为代表。
所谓Telematics是远程通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技术(Informatics)的合成词,意指通过内置在汽车、航空器、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借助无线通信技术、GPS卫星导航技术,实现文字、图像、语音信息交换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结合行车路线,作电子地图与语音导航相结合的路况报导,如交通拥堵,复杂路况以及交通安全和碰撞警告;路线指引,并能提前预报前方路口的车速限制及交通违法摄像头的安装情况,以确保安全行车。
12月18日发布的《2017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专利的国内公开量中,吉利以364项在国内申请人中排行第一,长安大学以323项排行第二,奇瑞汽车以307项排行第三,比亚迪以183项排名第六,北汽福田以176项排行第七。
从这份国内申请人专利公开量的排名看,有几个颇为出人意料的地方,一是目前声势最大的新能源车企并不突出,比亚迪仅排名第6,北汽新能源都没入围;二是几大国有汽车集团集体空缺,无一入围,上汽这么积极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的车企都没入围,着实令人意外;三是非传统车企中,除了国家电网之外,入围的几乎都是“新面孔”,蔚来、威马、小鹏等风头正劲的造车新势力,也无一入围。
I. 求2013年各主要汽车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研发投入经费,研发人员数量
这个应该没有统计好的 不过你可以这样做:第一,阅读各个公司年报,从中找出无形资产支出,第二去专利中心查专利 大体数据即可以
J. 日本电池专利申请数量遥遥领先,占全球1/3
据外媒报道,一份新的报告显示,日本仍然是电池技术创新强国,松下、丰田等其他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超过三分之一。
欧洲专利局和国际能源署的一项联合报告显示,2018年,日本申请了2339项与电池相关发明的国际专利,这一数字几乎是排名第二的韩国(1230项)的两倍。在争夺电池主导权方面,东亚两个经济体陷入了激烈的竞争,而这对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至关重要。
根据这项研究,中国在专利申请中排名第四,美国排第五,而欧洲专利公约的38个缔约国排名第三。
在2000年至2018年间,日本公司占据了申请主体TOP10中的7名,但韩国三星电子则以4787项发明位列第一。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以4046位居第二;其次是LG电子,专利申请量为2999;丰田排在第四位;日立、索尼和其他日本公司在前10名中排名较低。
在过去的20年里,电池的创新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8年,共有7153项国际储能发明专利申请,较2000年的1029项大幅增长,其中大部分专利是电池。就2018年情况而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创新占总电池专利的45%。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110万辆,占据全球一半份额。相比之下,日本这一份额却仅有2%。
此外,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也不是日本厂商。根据能源市场追踪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LG化学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占据24.6%的份额,升至第一位。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为23.4%,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三,占比约为20.4%。
本月中旬,韩国LG化学已通过董事会批准了电池业务的剥离,在电池部门分拆之前,相关的业务板块已在全球电动汽车驱动电池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并带动了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涨。
文/孙莉莉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