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标申请近似度高被驳回应该怎么办应该提交哪些材料申请复审是否需要交费进行复审
如果申请注册的商标跟已有的商标高度近似的,建议还是重新设计一个商标再申请。
除非你有证据证明你的商标虽然没有申请商标注册,但是实际上已经使用多年,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对方是恶意抢注你的已有商标。
2. 图形商标申请,因为近似被驳回了,复审通过概率大吗
我觉得两个图形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除了外观轮廓形状略像,在构图、细节处理方面区别都比较明显。图形商标近似判定的主观性还是比较强的,建议争取一下。
3. 为什么商标注册总是被驳回
分开注册的优势 1、降低注册风险。三个元素互不影响,假设其中一个版与在先申请的商权标近似而被驳回,其他两个元素也能正常下发注册证书; 2、三个元素分开注册成功后,企业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选择更多更灵活; 3、加快商标审查速度。若商标的构成要素较多,审查所耗时间会更长。而当分开注册,构成要素单一,会节省商标审查的时间; 4、加大商标保护力度。分别提出注册后,三个均为独立而显著的商标,一旦遭遇侵权,便于维权; 分开注册的劣势 1、需要分为三枚商标进行注册,注册费用会有所增加。 2、组合注册的优势 3、能够为注册企业节省注册费用; 组合注册的劣势 1、成功率低:组合注册会增加商标的风险,中文、英文、图形只要有一个元素被判为近似,就会整体被驳回; 2、使用不方便:组合商标只能整体使用,位置不能发生变化,不能单独拿出文字或者图形作为商标使用; 3、审核时间长:由于商标中每种元素审查方式不同,组合商标中含有几个元素,商标局需要审查几次,比分开注册的时间长2~3倍。
4. 商标注册31类生酮为什么被驳回
一、商标被驳回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他人注册在先被驳回:商标局审查专员在进行审查工作时,首属先会对商标局数据库现有的商标信息进行对比,发现同一名称同一类的商标,这根据“在先申请原则”对你注册的商标予以驳回处理。
2、商标近似被驳回:两个商标在文字字形、读音、含义、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整体结构、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容易令公众产生误认或混淆的,一般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而被驳回。
3、商标名称属于通用名称、描述性词语被驳回:行业内通用的名称以及仅仅描述了产品特征的词语是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比如:酒店、商标、啤酒等这类。
4、商标缺乏显著特征被驳回:当申请的商标过于简单,如使用简单的线条、普通几何图形时,审查员会认为该商标缺乏显著特征,不具备可识别性,而被驳回。
二、可进行提交驳回复审
具体驳回情况可以通过《驳回通知书》可以查看到,如申请人对驳回结果不服,可在收到通知书后15日内提交材料至商标局进行驳回复审,复审成功后有机会通过商标审查。
三、驳回复审需要提供材料
1、主体资格证明文件(营业执照/个人身份证);
2、商标驳回通知书原件;
3、驳回通知书发文信封扫描件;
4、商标构思或早前使用证据等。
5. 为什么商标申请会被驳回
一、商标为什么会被驳回?
1、他人已经先申请注册了
商标局在对商标进行审查时,首先会对该商标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如果发现同一商标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被多人提起商标注册申请的话,就会根据“在先申请”原则,驳回后提出申请的企业或者个人。
2、违反了绝对禁止性条款
我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3、违反了相对禁止性条款
我国《商标法》第十一条规定: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凡是符合上述一条或者全部特征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但是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4、商标近似被驳回
两个商标在文字字形、读音、含义、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整体结构、立体形状、颜色组合商标近似,容易令公众产生误认或混淆的,一般会被认定为近似商标而被驳回。
一般来说,在商标取名和logo商标设计时,如果刻意模仿其他品牌,产生傍名牌的想法,则有非常大的可能被认定为近似商标而被驳回。商标近似是最常见的驳回原因,也是最容易产生误判的地方,所以要谨慎对待。
5、侵犯了“在先权利”
我国商标法规定“在注册商标申请人提出注册商标申请以前,他人已经依法取得或者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不得侵犯。”在申请注册商标时如果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在先权利,商标也会被驳回。
二、如何避免商标被驳回?
知道了商标为什么会被驳回,我们就应该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商标注册被驳回。
1、事先进行商标查询
“商标入网”以后,查询商标已经很方便了,在各国商标网上的“商标查询”中即可对商标进行查询。在开始商标注册申请前,先通过商标网查询商标是否被注册,或是否有近似商标,如果有,则需要考虑更改自己的商标以和在先商标区分开来。
2、了解商标法相关规定
在注册商标前,要熟知《商标法》中有关商标注册的禁用条款,避免因为触犯这些条款而被商标驳回。
3、加入自己的独特标志
在注册商标时,在商标中加入自己独有的标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商标因为近似被驳回。比如注册肖像商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是在图形商标中加入肖像元素。因为每个人的肖像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注册肖像商标与他人类似的可能性极低。
4、放弃“蹭大牌”的侥幸心理
要摈弃“傍名牌”心理,不少商标注册人希望通过和名牌类似的方式才蹭蹭对方的“名气”,心存侥幸心理,但这样的商标基本上是不会被通过的,只会耗费时间精力。
三、商标被驳回后如何补救?
事实上,商标被驳回后,可以借复审这个良好的机会进行不补救!
但是,商标驳回复审是非常麻烦的。商标驳回复审提出有时间限制,在收到商标驳回通知书的15日内,如需复审,就需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超过15天就视为自动放弃了。而且在提交驳回复审申请后,一般需要1年至1年半时间左右才能知道复审结果。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耗费不必要的精力,在提出商标驳回复审前,下面这些工作一定要做。
1、 进行驳回原因分析
如果不知道商标被驳回的原因就盲目的提出商标驳回复审请求,那么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再一次被“驳回”。这个原因分析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自己专业知识足够,就可以自己做,如果觉得自己对相关知识不是太了解,也可以找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做。
2、在不违反禁止性规定下可做驳回复审
在分析了原因之后,如果是违反了以上的绝对禁止性条款,那么就没有必要提出复审了,反正是肯定不会通过的。但如果是因为商标缺乏显著性、商标近似、造成不良影响等原因被驳回,提出商标驳回复审是有可能通过审查的,但也是“有可能”,而非百分百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提出驳回复审需要准备的材料
(1)《商标驳回通知书》原件;
(2)商标局邮寄《商标驳回通知书》的信封(当地邮戳要清楚);
(3)申请人资质(营业执照或身份证)复印件;
(4)商标评审代理委托书;
(5)复审申请书正文(理由书);
(6)复审申请书;
(7)商标使用证据等。
6. 商标为什么会被驳回
以下情况商标申请会被驳回,法律依据如下: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
第三十一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6)近似商标申请驳回扩展阅读: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
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第三十四条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7. 我注册的美国商标被驳回了,说是跟被人的商标近似了,怎么才算是近似啊
商标近似
判断商标的整体部分是否近似,包括外观显示,组成字母,发音,文字含义,文字翻译,整体商业印象版等方面,判断商标是否近似。
产品/服务项目近似
美国对于产品/服务项目的近似判权断,与国内有很大的区别。美国对于一些交叉的产品或者服务项目,即便不处于同一个类别,同样认为属于交叉近似。比方说,申请9类的电子产品和申请35类的电子产品零售服务就可能判定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