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利申请的四个基本原则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
判断要满足下列条件:
专利法规定:“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能够制造或者使用,是指发明创造能够在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生产中大量制造,并且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和人民生活中,同时产生积极效果。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专利法并不要求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专利之前已经经过生产实践,而是分析和推断在工农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中可以实现。
非显而易见性
非显而易见的(nonobviousness):专利发明必须明显不同于习知技艺(prior art)。所以,获得专利的发明必须是在既有之技术或知识上有显著的进步,而不能只是已知技术或知识的显而易见的改良。这样的规定是要避免发明人只针对既有产品做小部份的修改就提出专利申请。若运用习知技艺或为熟习该类技术都能轻易完成,无论是否增加功效,均不符合专利的进步性精神;而在该专业或技术领域的人都想得到的构想,就是显而易见的(obviousness),是不能获得专利权的。
适度揭露性
适度揭露(adequate disclosure):为促进产业发展,国家赋予发明人独占的利益,而发明人则需充分描述其发明的结构与运用方式,以便利他人在取得专利权人同意或专利到期之后,能够实施此发明,或是透过专利授权实现发明或者再利用再发明。如此,一个有价值的发明能对社会、国家发展有所贡献。
2. 专利申请有哪些基本原则
申请专利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在先申请原则
申请专利遵循在先申请的原则,当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情况下,专利权授权给最先申请的人。我们在提交申请前一定要检索专利避免出现重复的专利。
形式原则
专利申请有很复杂的流程和手续,只有按照规定要求提交申请资料,并得到了专利局授权,申请人才会获得专利权。如果没有不按照专利局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就无法通过审查。
单一原则
单一原则是指一件专利申请只能限于一项发明创造。但是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授权原则
专利想要被授权要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3. 专利申请的原则有哪些
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提交必要的专利申请文件,经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专利申请的原则有哪些一、先申请原则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个人就同一发明创造分别提出专利申请时,应该如何处理?专利法是以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专利享有独占权为基本原则的。所以一项发明创造只应授予一个专利权。换言之,一项发明创造若给予两个以上专利权,就违背了专利权独占性的原则。在日本将这一原则称之为一发明一专利原则,在美国称为排除重复专利原则。当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分别由若干个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专利时,只能对其中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授予专利权,专利权究竟授予谁?各国专利法对此一直存在着两种原则。(一)第一种,先发明原则: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不论谁先提出专利申请,专利权授予最先完成发明的申请人。目前,只有美国和菲律宾采用先发明原则。(二)第二种,先申请原则:即,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不管是谁最先完成的发明,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专利申请的申请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先申请原则。我国采用先申请原则。我国的单位或者个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应当及时提出专利申请,过晚提出申请,就有可能被他人抢先提出专利申请而失去取得专利权的机会。但是,发明创造构思尚不成熟,或者申请文件尚未准备充分,则不宜仓促提出专利申请,不然在以后的审批程序中出现问题,也会影响专利权的取得。二、形式法定原则申请专利的各项手续,都应当以书面形式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否则不产生效力。三、单一性原则也称为-发明-申请原则,是指一份专利申请文件只能就一项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但是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提出;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4. 专利申请应遵循什么原则
专利申请应遵循的原则:
1、请求原则。
有了一项发明创造,并不意味着能自动的得到法律保护,必须由有权申请的人按照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并且按照一定程序经过审批,才能获得专利权。
2、书面原则。
专利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各项手续都应当以书面形式办理。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专利申请,而且也适用于专利申请审批过程中的其他各项手续。申请不能以口头、电话、电报、传真、胶片、软盘、光盘、实物等代替书面,而且提交时必须使用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统一格式的表格,并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3、先申请原则。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也就是说,对于一项发明创造,不管谁是先发明人,谁先申请专利,专利权就授予谁,其它的申请则被驳回。
4、优先权原则。
优先权包括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外国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就同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就同一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提出申请的,中国应以其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即优先权日)为申请日。其原则同样适用于我国申请人向外国提出专利申请。
本国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就相同主题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本国优先权不包括外观设计专利。
5、单一性原则。
一项发明专利申请应该仅限于一项发明,这个原则称为一发明一申请原则,也即申请单一性或发明单一性原则。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也同样适用这个原则。
5. 专利申请的原则有哪些
专利申请是依法享有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具备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三个条件。
6. 专利申请的原则有哪些
专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原则,申请程序中有其遵循的原则、审查程序中专有其审查原则、无效过程中属有无效的原则、侵权程序中有侵权的判定原则。
专利在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满足专利的“三性”,即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
这“三性”是专利申请最实质的特征。
满足这“三性”,并且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符合相关规定,专利申请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7. 申请专利的原则是什么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
判断要满足下列条件:
专利法规定:“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能够制造或者使用,是指发明创造能够在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生产中大量制造,并且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和人民生活中,同时产生积极效果。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专利法并不要求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专利之前已经经过生产实践,而是分析和推断在工农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中可以实现。
非显而易见性
非显而易见的(nonobviousness):专利发明必须明显不同于习知技艺(prior art)。所以,获得专利的发明必须是在既有之技术或知识上有显著的进步,而不能只是已知技术或知识的显而易见的改良。这样的规定是要避免发明人只针对既有产品做小部份的修改就提出专利申请。若运用习知技艺或为熟习该类技术都能轻易完成,无论是否增加功效,均不符合专利的进步性精神;而在该专业或技术领域的人都想得到的构想,就是显而易见的(obviousness),是不能获得专利权的。
适度揭露性
适度揭露(adequate disclosure):为促进产业发展,国家赋予发明人独占的利益,而发明人则需充分描述其发明的结构与运用方式,以便利他人在取得专利权人同意或专利到期之后,能够实施此发明,或是透过专利授权实现发明或者再利用再发明。如此,一个有价值的发明能对社会、国家发展有所贡献。
8. 专利申请的一般性原则包括什么
所申请专利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妨害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社会公德,此外,还需要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9. 专利申请的原则有哪些
专利文件的查阅和复制需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而且只有经过允许的内容才能被查阅和复制。 专利申请的原则主要有: (一)专利局对公布前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前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负有保密责任。在此期间,查阅和复制请求人仅限于该案申请人及其代理人。 (二)任何人均可向专利局请求查阅和复制公布后的发明专利申请案卷和授权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案卷。 (三)对于已经审结的复审案件和无效宣告案件的案卷,原则上可以查阅和复制。 (四)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尚未审结的复审和无效案卷负有保密责任。对于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的文件,查阅和复制请求人仅限于该案当事人。 (五)案件结论为视为未提出、不予受理、主动撤回、视为撤回的复审和无效案卷,对于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的文件,查阅和复制请求人仅限于该案当事人。 (六)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审查需要要求当事人提供的各种文件,原则上可以查阅和复制。但如果查阅和复制行为可能存在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或者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等情形的除外。 (七)涉及国家利益或者因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内部业务及管理需要在案卷中留存的有关文件,不予查阅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