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本政治权利包括专利权吗
基本政治权利是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游行、集会等权利,不包括专利权。
㈡ 专利法的基本原则
一、专利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专利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专利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准则,它不仅体现了发明创造专利权不同于一般民事权利的特征,而且也是解释专利法律规则的依据。
二、我国专利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我国专利法的基本原则可概括如下:
(一)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原则这一原则具体表现在:
1.《专利法》依法赋予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的专有权,这种专有权具有财产权内容,包括发明创造的所有权、独占使用权和转让权。在人身权利方面,依发明法可享有发明人署名权和荣誉权。
2.《专利法》依谁创造谁所有的规则,确认只要是发明创造者,不管其民事行为能力差别均同等地享有专利权。
3.《专利法》在调整发明创造人与所属社会组织关系时,为同时兼顾作为出资者的社会组织和作为发明创造人的组织成员合法权益,规定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归单位享有,但当事人也可依合同确定权利归属。
4.当专利权归属发生争议或专利权受到侵犯时,权利人享有诉请法院依法确认,请求保护的权利。
(二)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原则表现为:
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依法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2.专利技术的实施应服从社会公共利益。
3.禁止权利滥用。
㈢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区别
一、本质不同
专利权: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专利申请权: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
二、特征不同
1、专利权还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专利权是指人身权和财产权两种权利合一的权利。
(2)专利权由专利局授予。
(3)专利权的产生以发明成果的发表为前提。
(4)专利是实用的。专利权人不实施或者不允许别人实施其专利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强制许可措施,充分利用其专利。
2、专利申请权:
(一)主体必须具备依法取得专利权的资格。例如,中国公民、法人;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地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其他外国组织,依照其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以享有专利权。与互惠原则相适应,或依照互惠原则。
(二)必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为根据。导致申请权产生的法律事实是:
(1)发明创造;
(2)完成委托的发明创造;
(3)完成后发明创造;
(4)申请权的继承;
(5)申请权的转移。
(3)专利权基本的扩展阅读: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并可以用说明书和附图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其含义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的技术特征界定,并包括与必要的技术特征相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
等效特性是指在没有创造性工作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联想到的特性,其功能和效果与记录的技术特性基本相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图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以图片或者照片表示外观设计;二是在授予专利时明确外观设计所使用产品的范围。为了确定外观设计是相同的还是相似的,应该以相似的产品为基础。
㈣ 专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抄1)独占性。是指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排他性质,任何人要实施专利,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按双方协议支付使用费,否则构成侵权。(2)时间性。是指专利权只在授权有效期限内有效,期限届满或终止失效后该发明创造就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专利权的期限是由专利法规定的。(3)地域性。是指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权只在授予国或地区的区域范围内有效,对其它国家或地区没有法律约束力,每个国家或地区所授予的专利权,其效力是互相独立的。
㈤ 什么是专利权专利授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㈥ 专利权有哪些基本特征.a,公开性.b,专有性 c,时间性 d,地域性
答案是abcd
㈦ 专利权的限制的基本内容
· 在专利法上专利权的限制包括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对专专利权人的权利限制属有以下几点:
(1)无拒绝权,即专利权人不能拒绝别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单位利用其专利发明。
(2)对专利发明的先用权。
(3)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使用的有关专利,不视为侵权行为。
(4)在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上,为运输工具的自身的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不算侵犯专利权。
(5)强制许可。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自授予专利权之日起满三年内,专利权人无正当理由没有实施或充分实施其发明的,专利局可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申请,允许该单位不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实施其发明,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仍应向专利权人交付使用费。
(6)国家征用,发明专利对国民经济公共利益或者国防建设有重大意义的,可由国家征用该发明,并给专利权人以合理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