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授予专利权的形式条件是什么
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为新颖性、创造性专和实用性。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属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专利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⑵ 简述专利权的内容
(1)独占性。又称为专有性或垄断性,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
享有的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回(2)地域性。是指依照一国的专利法所取得专利,只能在该国地域范围内有效
,超出该国地域范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3)时间性。是指专利的法定有效期限。专利权人只能在该期限
内对其发明创造享答有独占权,该期限届满,专利权及丧失效力,该项技术即成为人类社会的共有财富,任
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的无偿使用。
⑶ 试述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共有及其共有权行使之间有何异同(论述)
试述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共有及其共有权行使之间有何异同?(论述)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论述:
第一方面是共有权利的归属方面:
1,著作权共有的归属是: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2,.共有专利的归属是: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3,共有商标的归属是: 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该商标专用权。
由此,可见在归属方面的共同点是三者都可以共有,但不同在于著作权共有明确排除了没有实际参加创作的人,而专利权和商标权则是可以共有,比如单位给作者提供意见,由几位员工合作创作出作品,此时著作权属于实际参加创作的几位员工,而同种情形下,专利权和商标权则可以是员工和单位共有。
第二方面是共有权利的行使方面:
1,.著作权的共有的行使规则是: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妨碍合作作品的正常使用。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2,共有专利的行使规则是: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3,.共有商标的行使规则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由此,可见在行使方面的共同点是都可以由共有权利人协商一致行使,但不同在于对于著作权的共有行使须区分作品是否可以分割使用,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则没有这个区分。
⑷ 试述发明专利权的取得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应按下列顺序排列:请求书、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
相关表格可以知识产权官网下载。
⑸ 简述专利权的特点。
(1)独占性。是指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排他性质,任何人要实施专专利,除法律属另有规定的以外,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按双方协议支付使用费,否则构成侵权。(2)时间性。是指专利权只在授权有效期限内有效,期限届满或终止失效后该发明创造就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专利权的期限是由专利法规定的。(3)地域性。是指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权只在授予国或地区的区域范围内有效,对其它国家或地区没有法律约束力,每个国家或地区所授予的专利权,其效力是互相独立的。
⑹ 论述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取得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一、相同点
著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同属知识产权,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举其荦荦大者,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它们的客体都是无形的财产;
②这些对知识产品的专有权利都是法律所赋予的;
③它们都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
二、不同点
1.著作权与专利权的不同
(1)取得权利的方式不同
专利权只有当专利申请人向国家专利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经该机关审批核准后,方能产生。对于两个以上各自独立完成的内容相同或近似的发明申请,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授予在先申请人,有些国家专利法规定授予最先发明人。而著作权则不然,世界上多数国宝,包括我国在内,则采取自动产生的原则,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要求履行登记注册手续。著作权只强调作品表现形式的独创性。因此,两个以上各自独立完成创作的作品,只要其思想内容的客观表达形式不同,即便思想内容雷同,也可以自动产生著作权。
(2)客体不同
专利权的客体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而著作权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著述创作的客观表达形式。
(3)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同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均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算。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2.著作权与商标权的不同
(1)取得权利的条件不同
著作权依“自动保护”原则自动产生,不需办理任何法律手续,即可受到法律保护。但商标权的取得必须由申请人申请,并获商标局核准注册方能产生。
(2)客体不同
商标权的客体是区别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并表明商品或服务质量的商标标识本身,申请注册的商标依法必须具有显著的特征。换言之,商标权的客体主要是一种外观形式。如对同一美术作品在征得其权利人同意后,用它作为识别不同商品和表明不同商品的质量的标志时,即为商标;用于人们观赏时,即可作为著作权客体中的美术作品。
(3)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的客体作品,专利权的客体技术方案,一旦超过法定有效期限,进入公有领域,人们即可不经过权利的许可,不支付任何报酬而使用它们。商标权则不同,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权有效期为10年,但有连续续展的规定,实际上我国对商标权提供了无限期保护。
⑺ 试述《专利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专利法》对专利权的限制
专利的合理使用是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不用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也不用经过任何机构批准,任何人都可以制造、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专利产品以及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用专利方法销售的情况。
一、专利权用尽后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
当专利权人自己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即认为其专利权已经"用尽",他人再使用通过分销、转卖或零售渠道获得的该产品,都无须征得专利权人的许可。这一原则又称为"权利用尽原则" ,它只适用于合法投入市场的专利产品。
二、在先使用
对于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条件的"先使用人",可以在原生产规模范围内继续使用这一技术。先用权可以转让,但不能脱离原来的生产实体单独转让。
三、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的使用
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为其自身需要在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我国有关专利技术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但这种使用仅限与我国签有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或者有互惠条约的国家的运输工具,并不面向所有国家。需说明的是,在临时过境运输工具上载有仿制专利的产品,不在此合理使用范围之内,应视为侵权。
四、非生产经营目的利用
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为教育、个人及其他非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视为侵权行为。但这种使用,只能是小范围的没有营利性质的使用,不能对专利权人的潜在的市场利益构成威胁,否则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原专利法,现行专利法不再确认善意使用或销售专利产品或依专利方法制得的产品的行为为不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依照现行专利法的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如果当事人能够证明其产品的来源为合法,那么不承担赔偿责任,但需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如停止侵害等;不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则要承担完全的侵犯专利权的责任。
⑻ 简述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一项发明抄或者实用新袭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专利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