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二年义务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实现哪些目标?《教育规划纲要》首先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具体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⑵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怎么计算,数据怎么获得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文盲率为6.72%。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3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35701人。
根据以上数据,粗略计算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
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考虑到专科三年制,大专以上按人均受教育16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16年×4571万人=73136万年
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按人均受教育12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12年×14109万人=169308万年
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按人均受教育9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9年×42989万人=386901万年
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按人均受教育6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6年×45191万人=271146万年
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按人均受教育1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1年×8507万人=8507万年
全国人口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73136万年+169308万年+386901万年+271146万年+8507万年=908998万年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2000年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908998万年÷126583万人=7.18年
以上,可以看出,满打满算,全国200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原因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低。要使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有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以上教育。
⑶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属于哪个部门统计
一般这种平均抄值都是通过抽样调查,然后根据这个调查的结果算出来的
抽样调查是由五个步骤组成的工作过程。
1、确定调查总体:即明确调查的全部对象及其范围。这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基础。
2、抽样框架的确定和个体编号:抽样框架这是提供抽样所用被调查对象的详细名单。在没有现成名单的情况下,可由调查人员自己编制。个体编号:即对调查总体中的个体进行编号。
3、选择调查样本:需首先确定抽样的技术(随机抽样还是非随机抽样),要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如分层抽样还是分群抽样)还要确定样本的数量。在上述问题确定后,按预定的要求选择调查的样本。
4、实施调查:对选定的样本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逐个进行调查,从而取得第一手资料。
5、测算结果:这是抽样调查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抽样调查的目的的所在。指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结果。具体方法包括百分比推算法和平均推算法等。
⑷ 如何测算一个地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我国于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文盲率为6.72%。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为33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为35701人。
根据以上数据,粗略计算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
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考虑到专科三年制,大专以上按人均受教育16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16年×4571万人=73136万年
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按人均受教育12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12年×14109万人=169308万年
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按人均受教育9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9年×42989万人=386901万年
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按人均受教育6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6年×45191万人=271146万年
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按人均受教育1年计算,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1年×8507万人=8507万年
全国人口教育年限存量储备为:
73136万年+169308万年+386901万年+271146万年+8507万年=908998万年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
2000年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908998万年÷126583万人=7.18年
以上,可以看出,满打满算,全国200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原因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低。要使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有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中以上教育。
⑸ 什么是人均受教育年限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平均数版,这是一项反映权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综合指标,表现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现状和发展变化.按照现行各级教育年数的一般规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16年、高中12年,初中为9年、小学为6年、文盲为0。
⑹ 教育发展是如何受社会影响的
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提到,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11.3年,按照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这大概相当于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的水平,接近高中毕业。而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到2025年,我国预计将实现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再增加0.6年。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意味着什么?未来几年再提高0.6年能否实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及专家。
“这个数字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来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介绍,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的规定则是16岁-60岁的男子和16岁-55岁的女子,为劳动年龄人口。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珏表示,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这是衡量核心竞争力及创新发展能力的国际通用基础性指标。
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给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张珏介绍到,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对146个国家1950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由此转化而来的经济总量至少增加2%;世界银行相关研究也表明,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9%。
根据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及其团队的研究,对制造业企业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改变为高中学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4%;如果全部改变为大专学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75%;由大专到本科,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 。
周洪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很低,大概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到了2011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7.5年。
目前,国际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4年。“2011年,我们就超过了国际平均线。”周洪宇说。
“2011年,应该是一个重要节点,”周洪宇算了一笔账: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3年到7.5年,中国大概用了30年的时间,而西方国家则用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我国完成了“两基”攻坚计划,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实现了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进而又从2008年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这些举措都快速提升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而我国也就是在这时实现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7.5年,赶上了国际平均水平。
周洪宇说,到了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0.23年,而到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
“十四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提高到11.3年,难吗?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来,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十四五’期间,差不多每年需要增长0.1年。”朱永新指出,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仍存在一些差距,但是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了13年,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每年增长0.1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超过这一目标。”
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50.9%,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7年。
“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如期实现的。”张珏表示,如今,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高度普及了,为促进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关键在于高中及以上教育。从人力资源的统计方式来看,近年来,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受到高等教育的比例很高,而退出的人口以低学历为主。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朱永新说:“今后不仅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率,还应该加强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
不过,朱永新认为,目前的劳动年龄人口中,有不少是仅接受过初中教育,甚至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民工,应该给他们接受学历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去年,朱永新就曾专门为农民工等群体接受教育写过提案。“农民工到了城里以后,基本上没人管他们的教育问题了。我认为应当鼓励在他们打工的地方设立成人夜校,再通过国家设立奖励办法,鼓励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从而提升我国整体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朱永新建议,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公益机构、职业学校等开办成人教育学校。
张珏建议,应当通过学制、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扩大现有高等教育机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规模和增量。在保持高等教育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弹性学制和新业态、新学习
⑺ 2020年全面实施12年制义务教育吗
是的。2020年全国实施12年免学费义务教育。
学杂费更高,择校费更贵
⑻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属于哪个部门统计
《劳动统计年鉴》里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7年报告》里有回平均受教育年限答
值得注意的是 受教育年限 可调整的空间太大
因为受教育年限基本都是赋值来算 如文盲对应(1) 小学对应(6) 然后乘以对应人数占比
因此操作空间十分大(比如研究生算几年,学硕专硕也都不一样)
如果你需要做实证 最好自己赋值 别拿现成的 用劳动统计年鉴里的自己算
⑼ 什么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专,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受属教育年限的平均数,这是一项反映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综合指标,表现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现状和发展变化。按照现行各级教育年数的一般规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16年、高中12年,初中为9年、小学为6年、文盲为0。
*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一定区域内的某个人口群体在某个时期平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学历培训)的时间和程度。计算上一般先统计出该人口群体接受学历教育年数的总和,然后再作总人口的平均,通常统计总受教育年数时计算方法可自行选择。
大陆一般按现行学制来计算受教育时间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计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学6年,文盲为0年。—无锡市统计局核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