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记帐凭证应当保存几年
记账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应当保存30年,纳税申报表等涉税资料应保存1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合法、真实、完整。
根据上述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应当保存30年,纳税申报表等涉税资料应保存10年。
(1)纳税凭证保存年限扩展阅读
会计凭证包括但不仅限于原始凭证,我国《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可见,会计凭证是指包括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财务凭证的总称。
记账凭证只是会计凭证的一种,是会计人员做账时填写会计分录的那张纸,主要是为便捷登记账簿提供会计分录;而真正发挥作用、能证明会计事项的是附在记账凭证后面的原始凭证,或者说只有当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共同组成的会计凭证才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
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是并列从属于会计凭证的,单纯的记账凭证不包含原始凭证。
从取得的来源和方式看,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最初证明,在法律上具有证明效力,所以也可叫做“证明凭证”。记账凭证是编制会计分录后填制的单据,又通俗的称“会计分录凭证”,是介于原始凭证与账簿之间的桥梁。
⑵ 企业的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至少应当保存多少年
完税凭证 发票 出口凭证及其他有关涉及纳税的资料都要保存10年以上
⑶ 一般纳税人账本需保存几年
会计帐簿类
4 总帐 15年 包括日记总帐。
5 明细帐 15年
6 日记帐 15年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保管25年。
7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8 辅助帐簿 15年
⑷ 印花税应纳税凭证的保存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印花税管理规程(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内2016年第77号)第五条规定,自容2017年1月1日起,纳税人应当如实提供、妥善保存印花税应纳税凭证等有关纳税资料,统一设置、登记和保管《印花税应纳税凭证登记簿》,及时、准确、完整记录应纳税凭证的书立、领受情况。
《登记簿》的内容包括应纳税凭证种类、应纳税凭证编号、凭证书立各方(或领受人)名称、书立(领受)时间、应纳税凭证金额、件数等。
应纳税凭证保存期限按照《征管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⑸ 纳税人帐簿,记帐凭证,报表等的有关涉税资料保存期限是几年
账簿类、记账凭证类的一般为15年(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日回记账一般为15年,除了答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报表类(月,季报告3年,年度永久,其他的;会计移交清册15年,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和销毁清册永久,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银行对账单5年(以上为企业档案保管细则,不包括政府类)
⑹ 印花税应税凭证保存期限多久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150号)规定:“一、加强对印花税应税凭证的管理。各级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印花税应税凭证的管理,要求纳税人统一设置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保证各类应税凭证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登记;应税凭证数量多或内部多个部门对外签订应税凭证的单位,要求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应税凭证登记管理办法。有条件的纳税人应指定专门部门、专人负责应税凭证的管理。印花税应税凭证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保存十年。”
⑺ 国税会计完税凭证保管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⑻ 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涉税凭证应当保存多少年求最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⑼ 纳税贴花的其他具体规定中:纳税人对纳税凭证应妥善保存。凭证的保存期限,凡国家已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
很高兴为你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财税字[1988]第225号)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对纳税凭证应妥善保存。凭证的保存期限,凡国家已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办;其余凭证均应在履行完毕后保存一年。
望采纳
⑽ 纳税人账簿、报表、完税务局凭证保存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规定: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