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保”是什么,各有啥用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对象
1、 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是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的;
2、 无劳动能力的人;
3、 无生活来源的;
4、 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历史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出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提出要保障老弱孤寡残社员的吃、穿、烧(燃料)、教、葬。自此,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初具雏形。
199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定性为“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并把“五保”的供养内容调整为“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所需经费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列支。
2000年起,伴随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经费逐渐调整为从农业税附加列支。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正式废除。同年1月11日,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条例对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经费来源做出如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
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五保户
Ⅱ 五保户的政策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国家对五保户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每月都由社区发一些钱!
Ⅲ 低保五保优惠的优惠有效期有多久
套餐生效起,协议期12个月。谢谢您对电信产品的关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以上信息没有解决您的问题,也可登录广东电信手机商城(http://m.gd.189.cn),向在线客服求助,7X24小时在线喔!
Ⅳ 五保怎保六保
特困户的意思是:生活水平特别困难的家庭!
一、家庭主要劳动力致残达到1-2级;
二、长期患病或因残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
三、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
特困户是指人均年收入处于特困线以下的家庭。
中国以年人均最高收入为线,它随物价的变动而调整。中国民政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将人年均收入200元定为中国的贫困线。由于物价的上涨,新的贫困线已被调整为300元。
Ⅳ 什么是五保户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五保供养的内容: (1)供给粮油和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 (4)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6)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Ⅵ 劳动法规定协议有效期是多少时才达到交五保一金的时间
建立劳动关系,应在30天的内签订劳动合同,应缴纳社会保险,当然这个公积金就不一定了,因为不是所有的单位都会交这个险种。
Ⅶ 低保户、五保户家庭电信资费优惠的优惠有效期有多久
套餐生效起,有效期12个月。到期后,若用户和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双方无异议,则自动续延12个月。谢谢您对电信产品的关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以上信息没有解决您的问题,也可登录广东电信手机商城(http://m.gd.189.cn),向在线客服求助,7X24小时在线喔!
Ⅷ 五保户政策从哪一年开始的
五保户政策最早出现在1956年的《1956年--1967年全国农村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独居老人,儿童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保葬”,称为“五保”。
第一个《全国农村五保工作供养条例》颁布于1994年1月,2006年修订沿用至今。
Ⅸ 社会保险和五保的区别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鉴于你的描述是属于五保范围内。
低保和五保的区别:
低保是按家庭收入核算的,农村低保是指对持有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实行差额救助的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申请材料:
五保户本人的申请书;五保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及户口簿复印件;《五保供给及财产处理协议书》;五保户现有家庭财产清理登记表。
申请流程:
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居)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居)民小组会讨论通过;由村(居)民小组向村(居)民委员会上报;经村(居)民委员会审查后报镇(街道)审批;由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小组与五保户的法定监护人签订《五保供给及财产处理协议书》;由镇(街道)向县民政局上报备案。
Ⅹ 国家对五保户的个人有什么规定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对象: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人;
(三)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五保内容:
(1)供给粮油和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
(4)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6)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五保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五保形式:实行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根据五保对象的意愿,可吸收五保户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