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概念不同
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也指货币市场上的利率。
长期利率是一年期以上的市场利率。亦称资本市场利率。资本市场大体可分为长期证券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长期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在长期证券市场上,长期利率即1年期以上证券的利率。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长期利率通常指1年期以上贷款利率。长期利率期限较长,因此不确定性较大。
2、特点不同
长期利率不同于短期利率的重要特点是由于期限长,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
短期利率走势变化。收益率出现跃升。比如,在一级市场,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0月16日发行了100亿的金融债券,固定利率,期限九个月,发行利率3.71%,达到招标利率区间的上限,较二级市场收益率3.45%高出26个基点,招标倍数仅为1.03,认购踊跃程度跌至近期市场低点。
3、利率的确定不同
对未来短期利率的完全预期是形成长期利率的基础,如果预期未来短期利率趋于上升,则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反之亦反。
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有期限偏好,不同的期限需求将金融市场分割,各自有不同的供给与需求条件,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是由各自的市场条件所决定,即不同期限证券的替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实际上,长期利率水平一般是高于短期利率的。
Ⅱ 怎么计算信用利差它的具体操作是什么
信用利差的计算方法一般是采用滚动债券的加权平均利率,然后根据不同的评级计算不同的信用利差。 最高的aaa价差很小,低等级和垃圾债券的价差很大。 你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国债统计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信用债统计每天或每周新发债券的收益率。 发行新债券后,添加新债券并删除最旧的一批。 可以获得动态的信用利差数据。
信用利差通常来说是债券信用等级越高,信用利差的大小就越大,而债券信用等级越高,利差就会越小,所以我们在进行债券评级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债券的不同信用等级进行不同的债券评级。我们知道债券信用等级评定有三个参考,一是主观评级,二是市场评级,三是财务报表评级。
Ⅲ 一般来说,期限越长,利率越低
A 本题考复查对利率市场化的制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由材料信息可知,如果把一年期利息在一年后转为本金,三年的收益超过一次存三年的收益,因此①③符合题意,入选;由外资银行的利率与央行规定的利率不同,可知外资银行的利率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立,得出②符合题意,入选;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选A项。
Ⅳ 存贷利差的计算
2.75%=1年期贷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
Ⅳ 什么叫利率期限结构错配
自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经过了8次调整。通过对我国利率这9年来的期限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严重错配。
从下面的一组数据可看到,存贷款的利率期限走势都渐趋平缓。期限作为决定利率的一个决定因素,其所起的作用正在趋弱,而利率对期限的敏感性可以刺激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对居民、银行、企业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也有很大的影响。
居民持币待消费,储蓄意愿不强。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8%,考虑20%利息所得税和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利率为-1.616%(即1.98%×0.8-3.2%)。而且,活期存款分别与一年期、五年期利率相差1.26、2.02个百分点,利率的期限部分没能弥补通货膨胀、机会成本等因素,居民进行长期储蓄不仅不能保值增值,甚至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而减值,因而长期存款对居民的吸引力不大。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大多数居民将选择别的投资渠道,或者是活期存款储蓄以等待新的投资机会。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近几个月来储蓄存款出现了明显分流迹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低迷阶段,一旦市场转暖,投资品种增加,将对居民储蓄存款分流产生更大作用。
银行流动性不足,存贷期限错配。央行200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0.7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7.16万亿元;同期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11.87万亿元,除去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4%左右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储蓄额不过10.5万亿元。据央行统计,活期存款、定期储蓄分别占34.23%和65.76%(而1999年分别为24.5%和75.4%),这就是说,定期储蓄余额不过6.91万亿元,相对于中长期贷款余额少2500亿元。这说明银行利率期限敏感性缺口严重失衡,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依靠短期资金来源支撑,一旦银行银根紧缩,居民获得新的投资机会,或者银行贷款风险加大,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时,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可能会造成银行的亏损、破产、倒闭风险,甚至进而引发金融风险。
企业投资需求强,引发经济过热。由于贷款利率六个月以下的与五年期以上的相差0.72个百分点,对企业来讲,力争中长期贷款可减少资金还款压力,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而且对于企业来讲都有一种扩大生产的冲动,因而上项目、铺摊子、搞基建也就成为贷款的主要去处。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已占全年预期目标2.6万亿元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少,基建贷款等中长期贷款继续多增,基建贷款增加1700亿元,同比多增337亿元;其它中长期贷款增加1887亿元,同比多增362亿元。自1998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3月末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已达40%,比1997年末提高20个百分点。由于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多投于固定资产或者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某些行业已出现了过热现象,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电解铝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过高增长,一方面造成经济运行的不平稳,使经济呈现局部过热现象,另一方面也造成我国能源的高消耗。
国家调控空间小,升息压力大。作为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利率,其主要是进行结构调整,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动利率。而且决定利率走向时要考虑“利差”,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利率为1.98%,境内美元的同期利率约为0.56%,如果提高利率无疑将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日前美联储加息为我国调高利率留下了一定空间,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存贷款各期利率的变动尚没能形成联动趋势,目前利率期限结构趋势平缓,不管是调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的可操作空间都不大,因而建立由基准利率为决定基础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也就成为解决利率期限结构不敏感的主要方法。
Ⅵ 面对利差收窄的严峻趋势如何才能提升经济效益
当前,在经济转型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趋势下,银行业风险的形成机制、触发机理、传导路径呈现出新特征和新变化,各类风险多点多发、相互交织,风险间的传染渗透效应更为明显。城商行受经营地域、业务资质、客户覆盖、资金实力、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制约,风险分散能力较差,对经济周期大幅波动的耐受力较弱,风险管理面临更大压力,风险表现形式具有更加鲜明的特征。城商行只有加倍努力提升全面风险主动管理能力,才能实现有效经营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完成与经济转型升级互动发展的历史使命。
城商行风险表现新特征
行业性风险偏好趋于上升
新常态下,银行负债成本快速攀升、利差不断收窄,利润增速快速下滑,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14年银行业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均值分别为1.2%、17.7%,同比下降0.1和1.6个百分点。近两年来,为缓解利差收窄的冲击,各家银行纷纷加快创新转型,推动综合化经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但在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形成前的一定时期内,将会在现有盈利模式的惯性牵动和考核指标体系的导向下,迫于经营压力在高风险收益领域进行资产配置,以弥补负债成本上升引发的收益下降,行业性风险偏好趋于上升。城商行受经营区域、金融牌照等“个性化”因素制约,创新转型步伐客观上落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产配置方式和定价能力受限,风险偏好被迫上升的压力更为明显。如果不能带动管理、人才、风控等方面的同步提升,城商行发展将蕴含巨大的战略风险。
利率风险及其影响凸显
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125BP和140BP,存贷款利率波动在各金融工具、各金融主体之间快速传导。大型银行应对降息较为从容,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基本维持不变,城商行出于生存竞争需要,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存款上浮比例,同时资产定价受议价能力和非对称降息因素影响快速下滑。市场利率的频繁、大幅波动给城商行利率风险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冲击。一是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的经营模式下,资产重定价滞后于负债重定价所形成的风险;二是非对称降息带来的基差风险;三是资产与负债方产品期限不一、收益率变动不一带来的风险;四是利率下行通道下,借款人倾向于提前还贷、以低利率重新贷款的隐含性期权风险。
城商行产生并成长于稳定的利差环境下,利率风险管理意愿、意识均较为薄弱,普遍仅参照“1104报表”模拟测算重定价敏感性缺口对净利息收益的影响,分析技术、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净利差、净息差快速收窄,净利润增幅放缓。此外,金融产品定价管理基础薄弱也成为了制约城商行健康发展的瓶颈。
Ⅶ 什么是静态利差
静态利差法以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上各不同期限的收益率加上一固定利差作为定价的贴现率,再将未来各期现金流进行贴现以计算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价格。这种定价方式考虑到了不同期限的贴现率的不同,即反映了证券化产品与国债之间的风险贴水差异。因此,静态现金流量报酬率法是以债券的平均报酬率来确定债券价格,而静态利差法则是以整条到期收益率曲线来确定证券化债券的价格。
静态利差法和静态现金流量报酬率法在现金流量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差异不大,但在现金流量分散的情况下,就会有较大差异。一般的公司债其最大现金流量集中在到期日,因此静态利差法和静态现金流量报酬率法的定价方式对于公司债的价格而言差别不大,但对于证券化产品来说却不一定。证券化所产生的许多债券中有很多是还本型债券,其特点是现金流量的流入比较平均地分布于各期而非集中于某一期,以静态利差法来评估就会较为准确。
一般而言,平坦的到期收益率曲线较为少见,即期到期收益率都是随着期限的延长而提高,反映了针对长期而言不确定的风险溢价。因此,静态现金流量报酬率法只适用于短期的、现金流较为集中的证券化产品的定价;而静态利差法则适用于长期的、现金流入较为均匀的证券化产品的定价。但是不论何种方式,一个成熟的、能提供不同期限即期收益率曲线的国债市场是其能正确定价的前提条件。
Ⅷ 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是什么意思,能不能通俗易懂地解释下,谢谢
杠杆投资,就是花很少的钱办同样的事情。
比如交易,我是买手内机的,我花了一半的钱容从厂家订购手机,拿到了提货单。然后卖给你提货单。
我挣得是卖一个手机的钱,付现的本金只有一半,那我就是两倍杠杆。
期限错配,是比如存款,最好的是1年定期,贷给1年贷款。但是通常存款不会选那么长,贷款却很长。所以只能错配,银行吸收存款是有利息成本的,如果不能有利放贷就要亏损。所以只能短期融资但是一边进一边出,维持整体稳定。这中间就有更大的利差,因为短期的利率低。
Ⅸ 炒股的买房的都要小心了是怎么回事
24日下午,央行通过官方微博公布,当日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包含六个月和一年期,且其中标利率分别较上期上调10BP至2.95%和3.1%。
Ⅹ 怎么计算信用利差具体操作怎么做
信用利差被定义为两种债券(大多具有相似的期限和不同的信用质量)的收益率差异。如果 5 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 5%,另外 5 年期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为 6.5%,那么国债的利差将为 150 个基点 (1.5%)。信用利差的增加可能令人担忧,因为这可能表明借款人对资金的需求更大、更快(上例中的公司债券)。在考虑任何投资之前,应该协助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信誉。另一方面,信用利差缩小表明信用度提高。
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信用利差是决定债券信用风险的最大单一因素。然而,还有多种其他因素决定了债券相对于其他国债的“利差溢价”。例如,市政债券等具有优惠税收影响的债券的交易收益率可能低于美国国债。这不是因为市场认为它们风险较小,而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市政债券几乎与国债一样安全,并且具有很大的税收优势。同样,许多公司债券缺乏流动性,这表明一旦购买债券可能难以出售,因为债券市场不活跃。这将使投资者期望更高的收益率,从而增加信用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