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省自考论文答辩成绩有效期是怎么算的是以答辩成绩出来为准,还是以参加的答辩的时间算
江苏的是不清楚的呢 深圳这边好像是有效期是两年呢 你最好是搜一下江苏自考办的电话 具体的问一下吧
2. 递交民事答辩状15日期限包含节假日吗
递交民事答辩状的15日期限,包含节假日在内。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期间包版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权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3. 举证期间和答辩期有什么关系
答辩期是法律对被告的规定,是被告对原告提出诉讼请求针对性的提出反驳回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是诉讼答平等原则的体现。《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而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一般情况下答辩期,先于举证期结束。
4. 9月30日收到起诉状,如何计算答辩状时间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八十二条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所以答辩状期间为10月16日之前提交,即10月15日为最后一日,但要看10月15日是否为节假日,若为节假日,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但是,我给你的建议是当庭答辩,因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你提交的答辩状副本还要发送给原告。你写了答辩状等于把你自己卖了,让对方根据你的答辩状做好准备,所以说写答辩状是不明智的,建议开庭时答辩。
5. 请问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重叠不具体是怎么样子的呢谢谢热心人帮我解答哦
答辩期是接到诉状后15天,举证期由双方商定或由法院指定。举证期限满日原被告双方是一样的。法院应有举证通知书加以说明。
6. 民诉中,移送管辖后,被告的答辩期怎么算,重新计算么
应诉管辖适用于移送管辖不适用于指定管辖。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7. 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十五日是如何计算
从收到起诉状副本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最后一天是法定节假日,可以顺延至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8. 请问答辩期和举证期限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是否有重叠
一般情况下答辩期与举证期互不影响,也可以重叠。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
答辩期包括提交答辩状的期限。
举例:1月1日收到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则答辩期间为1月2日-1月16日,同时举证期间为1月2日-2月2日,则很显然答辩期和举证期是有一个十五天的重合。
(8)答辩期限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举证期限的时限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在民事诉讼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3、举证期限: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4、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5、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6、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当事人提起反诉应当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7、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8、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3条规定,当事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9. 民事诉讼中,答辩期限为15天,普通程序的举证期限为不少于15天。请问
从受到通知书之日起计算,举证和答辩并不冲突,相反答辩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更需要提供相关证据。
10. 民事诉讼中,举证期和答辩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民事诉讼中,举证期和答辩期者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一个期限。
答辩一般是说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主张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事实和主张。那么答辩期就是说针对原告的请求和主张提出自己主张的一个时间段。
举证从证据规则来说,谁主张谁举证,答辩中的主张需要证据来证实。那么举证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原告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用来证实主张的证据。这两个期限是可以重叠的。
比如,人民法院给被告送了副本、举证、应诉通知书,那么一般从送达之日起就开始计算答辩期和举证期。
举证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