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通事故后多久可以做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后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故此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但若伤情已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有固定物的(如骨折治疗中安装的钢钉)要取出固定物后,才能做伤残鉴定。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很多当事人对伤残评定的时间往往把握不准,导致一些伤残鉴定结论在诉讼中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残疾赔偿金是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经现有医疗手段和医疗水平治疗后仍留下的伤情影响工作和生活进行赔偿的一个法定赔偿项目。
交通事故致残的,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应在治疗终结,出院后进行鉴定,如有内固定的,必须待内固定取出恢复后才能做伤残鉴定。
如果在治疗终结前进行鉴定,此时尚未治疗终结,对治疗终结后,受害人是否会留下一定的伤害影响,是否能完好如初,尚无法判断,根据此时受害人的伤情做出的评价是不客观的,无法反映、体现治疗终结后的情况。
伤残鉴定机构可以由律师事务所委托,也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但在委托之前,一定要了解此鉴定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鉴定资质,否则其鉴定结论可能会因此而得不到法院的采纳。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依据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依据是什么?交通事故中有人员受伤的,需要做伤残等级评定,以便制定赔偿金额,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评定,需要依据下面三种情况来评定:
1、人体伤后治疗效果。
2、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
3、交通事故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评定需要根据以上三方面综合评定。
B.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期限
【1】必须拆去钢板,并且在医生说的伤情稳定后,才能去做伤残鉴定。
【2】找公安部门审查批准的伤残鉴定部门,做伤残鉴定才可以做为证据使用。
【3】这个鉴定期限,以医生说的伤情稳定为准。伤情不稳定,是不能去做伤残鉴定的。
根据《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4】第十级(十)、肢体损伤致:
4、一足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
5、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20%以上;
7、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
9、一肢丧失功能10%以上。
【5】交通事故九级伤残:(九)、肢体损伤致:
;
4、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50%以上;
5、一足足弓构破坏;
7、双下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8、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粉碎性骨折;
9、一肢丧失功能25%以上。
【6】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我写了九级和十级下肢伤残鉴定标准。提问者可以自己对照
【7】如果下肢治疗后已经恢复功能,那么就不会落下伤残。
C.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截止时间是多久
司法鉴定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当在15日内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如确需延长的,经向委专托人说明理由属,可延长至30日。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确需延长的,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法医精神病鉴定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鉴定材料的不计入鉴定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