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国内沿海船舶的乘客定额证书有效期

国内沿海船舶的乘客定额证书有效期

发布时间:2021-07-23 18:34:24

『壹』 《船舶所有权证书》、《船舶登记证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办理了《船舶所有权证书》还要办理《船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版》和《中华人民共权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船舶登记证书主要包括《船舶所有权证书》和《船舶国籍证书》。前者公示(证明)船舶的所有权归属,后者是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的法定必要条件之一。
打个比方,类似机动车,船舶所有权证书好比机动车的所有权登记证(大的绿本),船舶国籍证书好比机动车的行车证(小的蓝本)。

『贰』 海事能给上协查与黑名单的船舶签证吗

海事不给上协查与黑名单的船舶办理签证。
“黑名单”,即“重点跟踪船舶名单”,是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船舶的监管措施。对列入“重点跟踪船舶名单”的船舶,海事管理机构会每港必查。海事局并未限制“重点跟踪船舶”的签证,符合条件,应当予以签证。“重点跟踪船舶名单”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网站查询。具体规定,请查阅海船舶〔2013〕3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印发《重点跟踪船舶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内航行船舶进港签证业务流程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十四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第十六条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第二十六条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八)《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
(九)《关于发布<船舶IC卡管理规定>和<船舶IC卡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二、岗位职责
受理人负责船舶进港签证受理、审核,负责有关材料的归档、台帐登记等工作,负责有关信息的传递。
三、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受理人收到国内航行船舶进港签证申请后,应对申请是否属本机构管辖范围、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申请材料应包括:
(1)《船舶签证簿》及《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
(2)船舶电子信息卡(适用的船舶);
(3)船舶国籍证书及复印件;
(4)船舶检验证书及复印件;
(5)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复印件;
(6)船员适任证书及复印件;
(7)防止油污证书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8)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副本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9)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及复印件;
(10)船舶港务费缴纳或者免于缴纳证明;
(11)经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适用的船舶);
(12)船舶营运证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13) 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
前款第(3)项至第(8)项所列证书信息已经由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或者存储在船舶电子信息卡的,可以免于提交。
2、对资料齐全、文书填写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并审核。
3、对依法不需要申请或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在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交申请人,并告知不需要申请或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4、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5、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向申请人出具《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
6、对申请人递交的复印件经审查与原件一致,应在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将原件退回申请人。
(二)审核
1、受理人审核同意后,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准予签证的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
2、受理人审核不同意,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不准予签证的意见和不予签证的理由、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
(三)办理与告知
1、由受理人将船舶签证簿当场交申请人。
2、受理人发现船舶签证簿内未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按照《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船舶签证簿内校核并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
3、办理完毕后,受理人应登记,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给现场监管部门/人员。
(四)归档
受理人应及时将《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申请材料、《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等材料进行归档。
四、执法主要标准
(一)相关申请材料内容填写完整、规范。
(二)证书文书审查要点:
1、船舶国籍证书是否合法有效,证书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临时国籍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一年;检查国籍证书中的船舶概况与船舶检验证书中是否相符。
2、适航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货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客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2年;检查适航证书中的船舶航区与船舶实际航区是否相符。
3、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和400 总吨及以上非油轮应持有《防止油污证书》。检查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和是否进行了法定的年度检验。证书有效期最长为五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证书应附有附件。
4、船舶吨位证书长期有效;注意检查《船舶签证簿》中所填写的总吨、净吨与证书所载是否相符。
5、船舶载重线证书:对于船长小于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载重线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
6、乘客定额证书正常情况下,长期有效。临时乘客定额证书的有效期为一个航次或最长不超过3个月。
7、适拖证书,单程一个航次。
8、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船员适任证书有效期与国籍证书相同;配员证书的航区限制及航线限制是否与适航证书相对应;按证书核对船舶配员情况,应与船员适任证书、签证报告单一并检查,要特别对照GMDSS操作员配备和适任证书的航区、吨位、主机功率、用途,确定是否与实船相符及是否满足适航证书及配员证书中的要求;定线船舶可以按证书后的备注栏中的要求进行检查;根据船员服务船舶种类、航区、吨位、功率等实际情况查验船员适任证书是否适任该船舶,重点查验证书上的限制项目。
9、“符合证明(DOC)” 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年度审核;“安全管理证书(SMC)”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DOC和中间审核。
10、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检查船舶上次安全检查日期距今是否已达六个月、是否符合97安检规则规定不受6个月限制条件、是否连续两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机构执行的安检,以确定是否需要检查;检查上次检查报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纠正或已纠正尚未复查的,以确定是否需在本港复查;
11、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适装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还包括:
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装运输有毒物质污染证书;
②海上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
③海上船舶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④内河船舶散装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⑤内河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适装证书等;
⑥应注意查验船舶实际所载货物品名在证书附件内是否载明;
⑦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适拖证书或相关检验证明;
⑧其他相关文书的检查:如经审核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有效的保险文书和证明文件、水上拖带作业许可证等。
(三)船舶因避风、候潮、补给等原因临时进港或者航经港区水域的,免于办理船舶进港签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
2、上下旅客;
3、装卸货物。
3、拖驳船队在中途要加解驳船时,加、解的船舶应当申请船舶签证,拖驳船队其他船舶不再办理船舶签证。
(四)老旧运输船舶进港签证:老旧船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中老旧海船和老旧河船。该类船舶除按一般签证程序执行外,还应交验船舶营运证(国内航线)或国际航线运输批准文件(国际航线),符合特别检验的船舶,还应核查特别检验情况。
(五)持IC卡船舶办理进港签证:
1、首次持卡办理进港签证时,船舶应携带IC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规定的资料申请办理签证。受理员需校核IC卡内船舶基本信息,并将船舶证书、船舶配员、安全检查、进出港等信息录入IC卡。以后办理签证时,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签证簿、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办理签证。
2、注意事项:
(1)如相关船舶信息发生变化时,还应同时提供相关证书或证明文件;
(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张IC卡,如发现船舶同时持有两张及以上IC卡的,应立即暂扣IC卡,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3)船舶IC卡内信息与签证簿或相关证书信息不一致时,应查明原因,原则上以签证簿和证书信息为准;
(4)船舶IC卡或IC卡遗失在补卡期间,可按签证规则规定要求办理签证。
(六)进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抵达后24小时内办理。船舶抵达前24小时内已经向拟抵达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的,进港签证可以与出港签证合并办理。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办理船舶签证,可以采用电报、电传、传真、手机信息、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报告船舶进港情况,并在船舶航海(行)日志内作相应的记载。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船舶名称、种类、尺度、总吨、吃水、客货载运情况、拟靠泊地点。
(七)船舶签证应当由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申请办理。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经营人申请,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经营人代为申请。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船舶签证。
(八)对船舶签证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怀疑或者接到相关举报的,由受理员组织现场核查。
(九)船舶签证数据应按规定录入相关海事业务管理系统。
(十)进港签证时,发现船舶存在违法行为的,应按规定程序立案调查处理。
(十一)船舶进港签证当场办结。
(十二)受理的材料齐全合格,许可的程序符合规范,受理情况登记清楚。
(十三)印章使用正确、规范,台帐记录、档案收集完整。

『叁』 船舶违规进出港未签证

进港前得到得到的靠泊计划,在锚地时将所有的入行手续备妥,报备给交通管制,这个过程就是报港。国内航行船舶进港签证业务流程一、执法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十四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第十六条(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第二十六条(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八)《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九)《关于发布和的通知》二、岗位职责受理人负责船舶进港签证受理、审核,负责有关材料的归档、台帐登记等工作,负责有关信息的传递。三、工作流程(一)受理1、受理人收到国内航行船舶进港签证申请后,应对申请是否属本机构管辖范围、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申请材料应包括:(1)《船舶签证簿》及《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2)船舶电子信息卡(适用的船舶);(3)船舶国籍证书及复印件;(4)船舶检验证书及复印件;(5)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复印件;(6)船员适任证书及复印件;(7)防止油污证书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8)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副本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9)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及复印件;(10)船舶港务费缴纳或者免于缴纳证明;(11)经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适用的船舶);(12)船舶营运证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13)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前款第(3)项至第(8)项所列证书信息已经由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或者存储在船舶电子信息卡的,可以免于提交。2、对资料齐全、文书填写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并审核。3、对依法不需要申请或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在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交申请人,并告知不需要申请或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4、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5、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向申请人出具《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6、对申请人递交的复印件经审查与原件一致,应在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将原件退回申请人。(二)审核1、受理人审核同意后,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准予签证的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2、受理人审核不同意,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不准予签证的意见和不予签证的理由、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三)与告知1、由受理人将船舶签证簿当场交申请人。2、受理人发现船舶签证簿内未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按照《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船舶签证簿内校核并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3、完毕后,受理人应登记,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给现场监管部门/人员。(四)归档受理人应及时将《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申请材料、《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等材料进行归档。四、执法主要标准(一)相关申请材料内容填写完整、规范。(二)证书文书审查要点:1、船舶国籍证书是否合法有效,证书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临时国籍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一年;检查国籍证书中的船舶概况与船舶检验证书中是否相符。2、适航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货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客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2年;检查适航证书中的船舶航区与船舶实际航区是否相符。3、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和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轮应持有《防止油污证书》。检查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和是否进行了法定的年度检验。证书有效期最长为五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证书应附有附件。4、船舶吨位证书长期有效;注意检查《船舶签证簿》中所填写的总吨、净吨与证书所载是否相符。5、船舶载重线证书:对于船长小于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载重线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6、乘客定额证书正常情况下,长期有效。临时乘客定额证书的有效期为一个航次或最长不超过3个月。7、适拖证书,单程一个航次。8、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船员适任证书有效期与国籍证书相同;配员证书的航区限制及航线限制是否与适航证书相对应;按证书核对船舶配员情况,应与船员适任证书、签证报告单一并检查,要特别对照GMDSS操作员配备和适任证书的航区、吨位、主机功率、用途,确定是否与实船相符及是否满足适航证书及配员证书中的要求;定线船舶可以按证书后的备注栏中的要求进行检查;根据船员服务船舶种类、航区、吨位、功率等实际情况查验船员适任证书是否适任该船舶,重点查验证书上的限制项目。9、“符合证明(DOC)”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年度审核;“安全管理证书(SMC)”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DOC和中间审核。10、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检查船舶上次安全检查日期距今是否已达六个月、是否符合97安检规则规定不受6个月限制条件、是否连续两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机构执行的安检,以确定是否需要检查;检查上次检查报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纠正或已纠正尚未复查的,以确定是否需在本港复查;11、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适装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还包括: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装运输有毒物质污染证书;②海上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③海上船舶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④内河船舶散装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⑤内河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适装证书等;⑥应注意查验船舶实际所载货物品名在证书附件内是否载明;⑦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适拖证书或相关检验证明;⑧其他相关文书的检查:如经审核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有效的保险文书和证明文件、水上拖带作业许可证等。(三)船舶因避风、候潮、补给等原因临时进港或者航经港区水域的,免于船舶进港签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2、上下旅客;3、装卸货物。3、拖驳船队在中途要加解驳船时,加、解的船舶应当申请船舶签证,拖驳船队其他船舶不再船舶签证。(四)老旧运输船舶进港签证:老旧船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中老旧海船和老旧河船。该类船舶除按一般签证程序执行外,还应交验船舶营运证(国内航线)或国际航线运输批准文件(国际航线),符合特别检验的船舶,还应核查特别检验情况。(五)持IC卡船舶进港签证:1、首次持卡进港签证时,船舶应携带IC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规定的资料申请签证。受理员需校核IC卡内船舶基本信息,并将船舶证书、船舶配员、安全检查、进出港等信息录入IC卡。以后签证时,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签证簿、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签证。2、注意事项:(1)如相关船舶信息发生变化时,还应同时提供相关证书或证明文件;(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张IC卡,如发现船舶同时持有两张及以上IC卡的,应立即暂扣IC卡,并立即向上级汇报;(3)船舶IC卡内信息与签证簿或相关证书信息不一致时,应查明原因,原则上以签证簿和证书信息为准;(4)船舶IC卡或IC卡遗失在补卡期间,可按签证规则规定要求签证。(六)进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抵达后24小时内。船舶抵达前24小时内已经向拟抵达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的,进港签证可以与出港签证合并。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船舶签证,可以采用电报、电传、传真、手机信息、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报告船舶进港情况,并在船舶航海(行)日志内作相应的记载。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船舶名称、种类、尺度、总吨、吃水、客货载运情况、拟靠泊地点。(七)船舶签证应当由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申请。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经营人申请,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经营人代为申请。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船舶签证。(八)对船舶签证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怀疑或者接到相关举报的,由受理员组织现场核查。(九)船舶签证数据应按规定录入相关海事业务管理系统。(十)进港签证时,发现船舶存在违法行为的,应按规定程序立案调查处理。(十一)船舶进港签证当场结。(十二)受理的材料齐全合格,许可的程序符合规范,受理情况登记清楚。(十三)印章使用正确、规范,台帐记录、档案收集完整。五、执法文书和台帐(一)《船舶签证簿》(略)(二)《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略)(三)《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略)(四)《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略)国内航行船舶出港签证业务流程一、执法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十四条(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第十六条(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第二十六条(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八)《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九)《关于执行过程中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函》(十)《关于发布和的通知》二、岗位职责受理人负责船舶出港签证受理、审核,负责有关材料的归档、台帐登记等工作,负责有关信息的传递。三、工作流程(一)受理1、受理人收到国内航行船舶出港签证申请后,应对申请是否属本机构管辖范围、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申请材料应包括:(1)《船舶签证簿》及《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2)船舶电子信息卡(适用的船舶);(3)船舶国籍证书及复印件;(4)船舶检验证书及复印件;(5)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复印件;(6)船员适任证书及复印件;(7)防止油污证书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8)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副本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9)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及复印件;(10)船舶港务费缴纳或者免于缴纳证明;(11)经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适用的船舶);(12)船长开航前声明和车辆安全装载记录(适用的船舶);(13)护航申请书(适用的船舶);(14)船舶营运证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15)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前款第(3)项至第(8)项所列证书信息已经由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或者存储在船舶电子信息卡的,可以免于提交。2、对资料齐全、文书填写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并审核。3、对依法不需要申请或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在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交申请人,并告知不需要申请或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4、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5、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向申请人出具《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6、对申请人递交的复印件经审查与原件一致,应在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将原件退回申请人。(二)审核1、受理人审核同意后,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准予签证的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2、受理人审核不同意,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不准予签证的意见和不予签证的理由、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三)与告知1、由受理人将船舶签证簿当场交申请人。2、受理人发现船舶签证簿内未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按照《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船舶签证簿内校核并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3、完毕后,受理人应登记,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给现场监管部门/人员。。(四)归档受理人应及时将《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申请材料、《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等材料进行归档。四、执法主要标准(一)相关申请材料内容填写完整、规范。(二)审查要点:1、船舶具有齐备、有效的证书、文书和资料;2、船舶配员符合最低安全配员的要求,船员具备适任资格;3、船舶状况符合出港航行、停泊、作业的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必要时已按要求制定各项安全和防污染措施或应急预案;4、载客、载货符合乘客和装载技术要求;5、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装载情况符合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规定;6、船舶、船队的尺度和拖带量符合拟通过的船闸、桥梁、架空设施、浅窄航道的通航规定和要求。需要护航的,已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护航;7、已按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的要求纠正所存在的缺陷,并已复查合格;8、已按规定缴纳船舶港务费;9、在本港有违法行为的,已经处理完毕;10、禁止船舶航行的司法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已经依法解除;11、核动力船舶或者其他特定种类的船舶,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三)证书文书审核要点:1、船舶国籍证书是否合法有效,证书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临时国籍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一年;检查国籍证书中的船舶概况与船舶检验证书中是否相符。2、适航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货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客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2年;检查适航证书中的船舶航区与船舶实际航区是否相符。3、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和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轮应持有《防止油污证书》。检查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和是否进行了法定的年度检验。证书有效期最长为五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证书应附有附件。4、船舶吨位证书长期有效;注意检查《船舶签证簿》中所填写的总吨、净吨与证书所载是否相符。5、船舶载重线证书:对于船长小于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载重线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6、乘客定额证书正常情况下,长期有效。临时乘客定额证书的有效期为一个航次或最长不超过3个月。7、适拖证书,单程一个航次。8、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船员适任证书有效期与国籍证书相同;配员证书的航区限制及航线限制是否与适航证书相对应;按证书核对船舶配员情况,应与船员适任证书、签证报告单一并检查,要特别对照GMDSS操作员配备和适任证书的航区、吨位、主机功率、用途,确定是否与实船相符及是否满足适航证书及配员证书中的要求;定线船舶可以按证书后的备注栏中的要求进行检查;根据船员服务船舶种类、航区、吨位、功率等实际情况查验船员适任证书是否适任该船舶,重点查验证书上的限制项目。9、“符合证明(DOC)”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年度审核;“安全管理证书(SMC)”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DOC和中间审核。10、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检查船舶上次安全检查日期距今是否已达六个月、是否符合97安检规则规定不受6个月限制条件、是否连续两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机构执行的安检,以确定是否需要检查;检查上次检查报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纠正或已纠正尚未复查的,以确定是否需在本港复查;11、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适装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还包括: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装运输有毒物质污染证书;②海上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③海上船舶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④内河船舶散装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⑤内河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适装证书等;⑥应注意查验船舶实际所载货物品名在证书附件内是否载明;⑦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适拖证书或相关检验证明;⑧其他相关文书的检查:如经审核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有效的保险文书和证明文件、水上拖带作业许可证等。(四)对已经出港签证的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出港签证:1、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2、船舶结构、有关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发生重大变化;3、改变船舶航行区域、航线;4、出港签证妥后48小时内未能出港。(五)船舶由于抢险、救生等紧急事由,不能按照规定程序船舶签证的,应当在开航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任务完成后24小时内补船舶签证。(六)船舶因避风、候潮、补给等原因临时进港或者航经港区水域的,免于船舶签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2、上下旅客;3、装卸货物。(七)拖驳船队在中途要加解驳船时,加、解的船舶应当申请船舶签证,拖驳船队其他船舶不再船舶签证。(八)受理员在船舶出港签证中发现船舶情况可疑的,应及时将该信息传递给动态监管部门,发现黑名单上的船舶应将信息传递给船舶安全检查部门。(九)对船舶签证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怀疑或者接到相关举报的,由受理员组织现场核查。(十)按规定现场滚装客船的出港签证,应注意收存《船长开航前声明》与《滚装船舶车辆安全装载记录》。在滚装货船出港签证时,应当登轮检查搭载的乘客(包括车辆驾驶员)数量,使其不超过11人。滚装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或者限期纠正;开航前仍未纠正影响航行安全的,不得为其出港签证手续:1、不符合安全适航条件;2、船员不符合有关要求;3、滚装货船载客不符合要求的;4、没有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运转;5、未按《海船船员值班规则》实施值班;6、法律、行政法规和交通部规章规定的其他不得出港签证的情形。(十一)老旧运输船舶出港签证:老旧船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中老旧海船和老旧河船。该类船舶除按一般签证程序执行外,还应交验船舶营运证(国内航线)或国际航线运输批准文件(国际航线),符合特别检验的船舶,还应核查特别检验情况。(十二)持IC卡船舶出港签证1、首次持卡出港签证时,船舶应携带IC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规定的资料申请签证。受理员需校核IC卡内船舶基本信息,并将船舶证书、船舶配员、安全检查、进出港等信息录入IC卡。以后签证时,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签证簿、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签证。2、注意事项:(1)如相关船舶信息发生变化时,还应同时提供相关证书或证明文件;(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张IC卡,如发现船舶同时持有两张及以上IC卡的,应立即暂扣IC卡,并立即向上级汇报;(3)船舶IC卡内信息与签证簿或相关证书信息不一致时,应查明原因,原则上以签证簿和证书信息为准;(4)船舶IC卡或IC卡遗失在补卡期间,可按签证规则规定要求签证。(十三)出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开航前24小时内。船舶抵港前24小时内已经向拟抵达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的,出港签证可以与进港签证合并。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船舶签证。(十四)船舶签证应当由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申请。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经营人申请,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经营人代为申请。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船舶签证。(十五)船舶签证数据应按规定录入相关海事业务管理系统。(十六)出港签证时,对出港船舶进行必要的气象海况安全提醒。(十七)船舶出港签证当场结。(十八)受理的材料齐全合格,许可的程序符合规范,受理情况登记清楚。(十九)印章使用正确、规范,台帐记录、档案收集完整。五、执法文书和台帐(一)《船舶签证簿》(略)(二)《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略)(三)《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略)(四)《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略)参考资料:/E_ReadNews.asp?NewsID=232

『肆』 内贸船舶怎么签证 流程是什么,还有报港怎么回事

进港前得到得到的靠泊计划,在锚地时将所有的入行手续备妥,报备给交通管制,这个过程就是报港。
国内航行船舶进港签证业务流程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十四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第十六条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第二十六条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八)《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
(九)《关于发布<船舶IC卡管理规定>和<船舶IC卡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二、岗位职责
受理人负责船舶进港签证受理、审核,负责有关材料的归档、台帐登记等工作,负责有关信息的传递。
三、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受理人收到国内航行船舶进港签证申请后,应对申请是否属本机构管辖范围、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申请材料应包括:
(1)《船舶签证簿》及《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
(2)船舶电子信息卡(适用的船舶);
(3)船舶国籍证书及复印件;
(4)船舶检验证书及复印件;
(5)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复印件;
(6)船员适任证书及复印件;
(7)防止油污证书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8)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副本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9)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及复印件;
(10)船舶港务费缴纳或者免于缴纳证明;
(11)经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适用的船舶);
(12)船舶营运证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13) 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
前款第(3)项至第(8)项所列证书信息已经由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或者存储在船舶电子信息卡的,可以免于提交。
2、对资料齐全、文书填写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并审核。
3、对依法不需要申请或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在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交申请人,并告知不需要申请或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4、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5、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向申请人出具《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
6、对申请人递交的复印件经审查与原件一致,应在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将原件退回申请人。
(二)审核
1、受理人审核同意后,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准予签证的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
2、受理人审核不同意,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不准予签证的意见和不予签证的理由、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
(三)办理与告知
1、由受理人将船舶签证簿当场交申请人。
2、受理人发现船舶签证簿内未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按照《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船舶签证簿内校核并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

3、办理完毕后,受理人应登记,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给现场监管部门/人员。
(四)归档
受理人应及时将《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申请材料、《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等材料进行归档。
四、执法主要标准
(一)相关申请材料内容填写完整、规范。
(二)证书文书审查要点:
1、船舶国籍证书是否合法有效,证书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临时国籍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一年;检查国籍证书中的船舶概况与船舶检验证书中是否相符。
2、适航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货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客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2年;检查适航证书中的船舶航区与船舶实际航区是否相符。
3、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和400 总吨及以上非油轮应持有《防止油污证书》。检查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和是否进行了法定的年度检验。证书有效期最长为五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证书应附有附件。
4、船舶吨位证书长期有效;注意检查《船舶签证簿》中所填写的总吨、净吨与证书所载是否相符。
5、船舶载重线证书:对于船长小于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载重线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
6、乘客定额证书正常情况下,长期有效。临时乘客定额证书的有效期为一个航次或最长不超过3个月。
7、适拖证书,单程一个航次。
8、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船员适任证书有效期与国籍证书相同;配员证书的航区限制及航线限制是否与适航证书相对应;按证书核对船舶配员情况,应与船员适任证书、签证报告单一并检查,要特别对照GMDSS操作员配备和适任证书的航区、吨位、主机功率、用途,确定是否与实船相符及是否满足适航证书及配员证书中的要求;定线船舶可以按证书后的备注栏中的要求进行检查;根据船员服务船舶种类、航区、吨位、功率等实际情况查验船员适任证书是否适任该船舶,重点查验证书上的限制项目。
9、“符合证明(DOC)” 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年度审核;“安全管理证书(SMC)”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DOC和中间审核。
10、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检查船舶上次安全检查日期距今是否已达六个月、是否符合97安检规则规定不受6个月限制条件、是否连续两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机构执行的安检,以确定是否需要检查;检查上次检查报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纠正或已纠正尚未复查的,以确定是否需在本港复查;
11、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适装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还包括:
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装运输有毒物质污染证书;
②海上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
③海上船舶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④内河船舶散装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⑤内河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适装证书等;
⑥应注意查验船舶实际所载货物品名在证书附件内是否载明;
⑦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适拖证书或相关检验证明;
⑧其他相关文书的检查:如经审核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有效的保险文书和证明文件、水上拖带作业许可证等。
(三)船舶因避风、候潮、补给等原因临时进港或者航经港区水域的,免于办理船舶进港签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
2、上下旅客;
3、装卸货物。
3、拖驳船队在中途要加解驳船时,加、解的船舶应当申请船舶签证,拖驳船队其他船舶不再办理船舶签证。

(四)老旧运输船舶进港签证:老旧船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中老旧海船和老旧河船。该类船舶除按一般签证程序执行外,还应交验船舶营运证(国内航线)或国际航线运输批准文件(国际航线),符合特别检验的船舶,还应核查特别检验情况。
(五)持IC卡船舶办理进港签证:
1、首次持卡办理进港签证时,船舶应携带IC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规定的资料申请办理签证。受理员需校核IC卡内船舶基本信息,并将船舶证书、船舶配员、安全检查、进出港等信息录入IC卡。以后办理签证时,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签证簿、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办理签证。
2、注意事项:
(1)如相关船舶信息发生变化时,还应同时提供相关证书或证明文件;
(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张IC卡,如发现船舶同时持有两张及以上IC卡的,应立即暂扣IC卡,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3)船舶IC卡内信息与签证簿或相关证书信息不一致时,应查明原因,原则上以签证簿和证书信息为准;
(4)船舶IC卡或IC卡遗失在补卡期间,可按签证规则规定要求办理签证。
(六)进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抵达后24小时内办理。船舶抵达前24小时内已经向拟抵达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的,进港签证可以与出港签证合并办理。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办理船舶签证,可以采用电报、电传、传真、手机信息、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报告船舶进港情况,并在船舶航海(行)日志内作相应的记载。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船舶名称、种类、尺度、总吨、吃水、客货载运情况、拟靠泊地点。
(七)船舶签证应当由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申请办理。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经营人申请,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经营人代为申请。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船舶签证。
(八)对船舶签证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怀疑或者接到相关举报的,由受理员组织现场核查。
(九)船舶签证数据应按规定录入相关海事业务管理系统。
(十)进港签证时,发现船舶存在违法行为的,应按规定程序立案调查处理。
(十一)船舶进港签证当场办结。
(十二)受理的材料齐全合格,许可的程序符合规范,受理情况登记清楚。
(十三)印章使用正确、规范,台帐记录、档案收集完整。
五、执法文书和台帐
(一)《船舶签证簿》(略)
(二)《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略)
(三)《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略)
(四)《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略)
国内航行船舶出港签证业务流程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十四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第十六条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第二十六条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八)《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
(九)《关于<海上滚装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执行过程中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函》
(十)《关于发布<船舶IC卡管理规定>和<船舶IC卡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二、岗位职责
受理人负责船舶出港签证受理、审核,负责有关材料的归档、台帐登记等工作,负责有关信息的传递。
三、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受理人收到国内航行船舶出港签证申请后,应对申请是否属本机构管辖范围、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申请材料应包括:
(1)《船舶签证簿》及《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
(2)船舶电子信息卡(适用的船舶);
(3)船舶国籍证书及复印件;
(4)船舶检验证书及复印件;
(5)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复印件;
(6)船员适任证书及复印件;
(7)防止油污证书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8)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证明副本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9)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及复印件;
(10)船舶港务费缴纳或者免于缴纳证明;
(11)经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适用的船舶);
(12)船长开航前声明和车辆安全装载记录(适用的船舶);
(13)护航申请书(适用的船舶);
(14)船舶营运证及复印件(适用的船舶);
(15) 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
前款第(3)项至第(8)项所列证书信息已经由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签证簿内记载或者存储在船舶电子信息卡的,可以免于提交。
2、对资料齐全、文书填写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并审核。
3、对依法不需要申请或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在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交申请人,并告知不需要申请或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4、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5、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请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向申请人出具《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
6、对申请人递交的复印件经审查与原件一致,应在复印件上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将原件退回申请人。
(二)审核
1、受理人审核同意后,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准予签证的意见、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
2、受理人审核不同意,在船舶签证簿签证栏内签注不准予签证的意见和不予签证的理由、填写海事行政执法证编号、海事管理机构代码、日期、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
(三)办理与告知
1、由受理人将船舶签证簿当场交申请人。
2、受理人发现船舶签证簿内未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按照《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船舶签证簿内校核并记载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相关信息。
3、办理完毕后,受理人应登记,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发给现场监管部门/人员。。
(四)归档
受理人应及时将《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申请材料、《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等材料进行归档。
四、执法主要标准
(一)相关申请材料内容填写完整、规范。
(二)审查要点:
1、船舶具有齐备、有效的证书、文书和资料;
2、船舶配员符合最低安全配员的要求,船员具备适任资格;
3、船舶状况符合出港航行、停泊、作业的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必要时已按要求制定各项安全和防污染措施或应急预案;
4、载客、载货符合乘客和装载技术要求;
5、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装载情况符合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规定;

6、船舶、船队的尺度和拖带量符合拟通过的船闸、桥梁、架空设施、浅窄航道的通航规定和要求。需要护航的,已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护航;
7、已按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的要求纠正所存在的缺陷,并已复查合格;
8、已按规定缴纳船舶港务费;
9、在本港有违法行为的,已经处理完毕;
10、禁止船舶航行的司法或者行政强制措施已经依法解除;
11、核动力船舶或者其他特定种类的船舶,符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
(三)证书文书审核要点:
1、船舶国籍证书是否合法有效,证书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临时国籍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一年;检查国籍证书中的船舶概况与船舶检验证书中是否相符。
2、适航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货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客船适航证书有效期不超过2年;检查适航证书中的船舶航区与船舶实际航区是否相符。
3、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船和400 总吨及以上非油轮应持有《防止油污证书》。检查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和是否进行了法定的年度检验。证书有效期最长为五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证书应附有附件。
4、船舶吨位证书长期有效;注意检查《船舶签证簿》中所填写的总吨、净吨与证书所载是否相符。
5、船舶载重线证书:对于船长小于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载重线证书有效期不超过5年,法定年度检验应在证书到期日每周年前后三个月内进行。
6、乘客定额证书正常情况下,长期有效。临时乘客定额证书的有效期为一个航次或最长不超过3个月。
7、适拖证书,单程一个航次。
8、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及船员适任证书有效期与国籍证书相同;配员证书的航区限制及航线限制是否与适航证书相对应;按证书核对船舶配员情况,应与船员适任证书、签证报告单一并检查,要特别对照GMDSS操作员配备和适任证书的航区、吨位、主机功率、用途,确定是否与实船相符及是否满足适航证书及配员证书中的要求;定线船舶可以按证书后的备注栏中的要求进行检查;根据船员服务船舶种类、航区、吨位、功率等实际情况查验船员适任证书是否适任该船舶,重点查验证书上的限制项目。
9、“符合证明(DOC)” 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年度审核;“安全管理证书(SMC)”有效期不超过5年,其有效性服从于DOC和中间审核。
10、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检查船舶上次安全检查日期距今是否已达六个月、是否符合97安检规则规定不受6个月限制条件、是否连续两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机构执行的安检,以确定是否需要检查;检查上次检查报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纠正或已纠正尚未复查的,以确定是否需在本港复查;
11、船舶载运危险货物适装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还包括:
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装运输有毒物质污染证书;
②海上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体适装证书;
③海上船舶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④内河船舶散装危险化学品适装证书;
⑤内河船舶散装运输液化气适装证书等;
⑥应注意查验船舶实际所载货物品名在证书附件内是否载明;
⑦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适拖证书或相关检验证明;
⑧其他相关文书的检查:如经审核批准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单》、有效的保险文书和证明文件、水上拖带作业许可证等。
(四)对已经办理出港签证的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出港签证:
1、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
2、船舶结构、有关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发生重大变化;
3、改变船舶航行区域、航线;
4、出港签证办妥后48小时内未能出港。
(五)船舶由于抢险、救生等紧急事由,不能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船舶签证的,应当在开航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任务完成后24小时内补办船舶签证。
(六)船舶因避风、候潮、补给等原因临时进港或者航经港区水域的,免于办理船舶签证。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船长或者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发生变动;
2、上下旅客;
3、装卸货物。
(七)拖驳船队在中途要加解驳船时,加、解的船舶应当申请船舶签证,拖驳船队其他船舶不再办理船舶签证。
(八)受理员在办理船舶出港签证中发现船舶情况可疑的,应及时将该信息传递给动态监管部门,发现黑名单上的船舶应将信息传递给船舶安全检查部门。
(九)对船舶签证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怀疑或者接到相关举报的,由受理员组织现场核查。
(十)按规定现场办理滚装客船的出港签证,应注意收存《船长开航前声明》与《滚装船舶车辆安全装载记录》。在办理滚装货船出港签证时,应当登轮检查搭载的乘客(包括车辆驾驶员)数量,使其不超过11人。滚装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立即纠正或者限期纠正;开航前仍未纠正影响航行安全的,不得为其办理出港签证手续:
1、不符合安全适航条件;
2、船员不符合有关要求;
3、滚装货船载客不符合要求的;
4、没有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运转;
5、未按《海船船员值班规则》实施值班;
6、法律、行政法规和交通部规章规定的其他不得办理出港签证的情形。
(十一)老旧运输船舶出港签证:老旧船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中老旧海船和老旧河船。该类船舶除按一般签证程序执行外,还应交验船舶营运证(国内航线)或国际航线运输批准文件(国际航线),符合特别检验的船舶,还应核查特别检验情况。
(十二)持IC卡船舶办理出港签证
1、首次持卡办理出港签证时,船舶应携带IC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规定的资料申请办理签证。受理员需校核IC卡内船舶基本信息,并将船舶证书、船舶配员、安全检查、进出港等信息录入IC卡。以后办理签证时,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签证簿、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办理签证。
2、注意事项:
(1)如相关船舶信息发生变化时,还应同时提供相关证书或证明文件;
(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张IC卡,如发现船舶同时持有两张及以上IC卡的,应立即暂扣IC卡,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3)船舶IC卡内信息与签证簿或相关证书信息不一致时,应查明原因,原则上以签证簿和证书信息为准;
(4)船舶IC卡或IC卡遗失在补卡期间,可按签证规则规定要求办理签证。
(十三)出港签证,申请人应当在船舶开航前24小时内办理。船舶抵港前24小时内已经向拟抵达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情况的,出港签证可以与进港签证合并办理。船舶或者其经营人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方式办理船舶签证。
(十四)船舶签证应当由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申请办理。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经营人申请,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经营人代为申请。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船舶签证。
(十五)船舶签证数据应按规定录入相关海事业务管理系统。
(十六)出港签证时,对出港船舶进行必要的气象海况安全提醒。
(十七)船舶出港签证当场办结。
(十八)受理的材料齐全合格,许可的程序符合规范,受理情况登记清楚。
(十九)印章使用正确、规范,台帐记录、档案收集完整。
五、执法文书和台帐
(一)《船舶签证簿》(略)
(二)《船舶签证簿》内的《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单》(略)
(三)《海事行政许可补正通知书》(略)
(四)《船舶签证簿》内的《签证栏页》(略)
参考资料: http://www.npmsa.gov.cn/E_ReadNews.asp?NewsID=232

『伍』 船舶哪些证书是要年检的

船舶中需要年检的证书:设备安全证书,无线电安全证书。

船舶证书包括:法定证书和内其他一些证书,如船舶容国籍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舶人级证书、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除鼠证书或免予除鼠证书、船舶卫生证书。

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气胀救生筏检验证书、二氧化碳装置检验证明及称重记录、可燃气体清除证书、船舶装载危险货物准单、危险货物监装证书、船舶出口许可证、船舶安全检査记录簿、油类记录簿、船舶垃圾记录簿等救生筏证书。


(5)国内沿海船舶的乘客定额证书有效期扩展阅读:

证书的有效期证明:

1、客船适航证书的有效期限不超过2年。

2、高速船安全证书的有效期限不超过5年。

3、货船适航证书的有效期限不超过5年。

4、船舶载重线证书的有效期限不超过5年。

5、浮船坞安全证书的有效期限不超过5年。

6、防止油污证书的有效期限不超过5年。

7、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的有效期限不超过5年。

8、船舶吨位证书、乘客定额证书在正常情况下为长期有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船舶证书

『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的第三章船舶国籍

船舶所有人申请船舶国籍,除应当交验依照本条例取得的船舶所有权登记证
书外,还应当按照船舶航区相应交验下列文件:
(一)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当根据船舶的种类交验法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签
发的下列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⒈国际吨位丈量证书;
⒉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
⒊货船构造安全证书;
⒋货船设备安全证书;
⒌乘客定额证书;
⒍客船安全证书;
⒎货船无线电报安全证书;
⒏国际防止油污证书;
⒐船舶航行安全证书;
⒑其他有关技术证书。
(二)国内航行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当根据船舶的种类交验法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
船舶检验证书簿和其他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从境外购买具有外国国籍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在申请船舶国籍时,还应当提供原船籍港
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舶,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予以核准并发给船舶国籍证书。 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申请登记的船舶,经核准后,船舶登记机关发给船
舶国籍证书。船舶国籍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 向境外出售新造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和有
效船舶技术证书,到建造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从境外购买新造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和有效船舶技术
证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境内异地建造船舶,需要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建造合同和
交接文件以及有效船舶技术证书,到建造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在境外建造船舶,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以及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船舶,光船承租人应当持光船租赁合同和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
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中止或者注销原国籍的证明
书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舶,船舶登记机关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馆、领事
馆予以核准并发给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年。
以光船租赁条件从境外租进的船舶,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期限可以根据租期确定,但是
最长不得超过2年。光船租赁合同期限超过2年的,承租人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到船籍港船
舶登记机关申请换发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对20总吨以上的船舶设定抵押权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应当持下列文件到船
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船舶抵押权登记:
(一)双方签字的书面申请书;
(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或者船舶建造合同;
(三)船舶抵押合同。
该船舶设定有其他抵押权的,还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文件。
船舶共有人就共有船舶设定抵押权时,还应当提供三分之二以上份额或者约定份额的共
有人的同意证明文件。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7日内将有关抵押人、抵押权人和船舶抵押情况以及抵押登记日期载入船舶登记簿和船舶所有
权登记证书,并向抵押权人核发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 船舶抵押权登记,包括下列主要事项:
(一)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被抵押船舶的名称、国籍,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的颁发机关和号码;
(三)所担保的债权数额、利息率、受偿期限。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允许公众查询船舶抵押权的登记状况。 船舶抵押权转移时,抵押权人和承转人应当持船舶抵押权转移合同到船籍
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抵押权转移登记。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将承转人作为抵押权人载入船舶
登记簿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并向承转人核发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封存原船舶抵押权登
记证书。
办理船舶抵押权转移前,抵押权人应当通知抵押人。 同一船舶设定二个以上抵押权的,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抵押权登记申请
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并在船舶登记簿上载明登记日期。
登记申请日期为登记日期;同日申请的,登记日期应当相同。
第五章光船租赁登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人、承租人应当办理光船租赁登记:
(一)中国籍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给本国企业的;
(二)中国企业以光船条件租进外国籍船舶的;
(三)中国籍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境外的。 船舶在境内出租时,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在船舶起租前,持船舶所有权登
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和光船租赁合同正本、副本,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光船租
赁登记。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将船舶租赁情况分别载入船舶所
有权登记证书和船舶登记簿,并向出租人、承租人核发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各一份。 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境外时,出租人应当持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文件
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光船租赁登记。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中止
或者注销其船舶国籍,并发给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一式二份。 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船舶,承租人应当比照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确定船籍
港,并在船舶起租前持下列文件,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光船租赁登记:
(一)光船租赁合同正本、副本;
(二)法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三)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销船舶国籍证明书,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
立即中止或者注销船舶国籍的证明书。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发给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并应当依照
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发给临时船舶国籍证书,在船舶登记簿上载明原登记国。
第二十九条需要延长光船租赁期限的,出租人、承租人应当在光船租赁合同期满前15
日,持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和续租合同正本、副本,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续租登记。
第三十条在光船租赁期间,未经出租人书面同意,承租人不得申请光船转租登记。
第六章船舶标志和公司旗
第三十一条船舶应当具有下列标志:
(一)船首两舷和船尾标明船名;
(二)船尾船名下方标明船籍港;
(三)船名、船籍港下方标明汉语拼音;
(四)船首和船尾两舷标明吃水标尺;
(五)船舶中部两舷标明载重线。
受船型或者尺寸限制不能在前款规定的位置标明标志的船舶,应当在船上显著位置标明
船名和船籍港。
第三十二条船舶所有人设置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可以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登记,并按照规定提供标准设计图纸。
第三十三条同一公司的船舶只准使用一个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
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由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审核。
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不得与登记在先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相同或者相似。
第三十四条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对经核准予以登记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应当予以
公告。
业经登记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属登记申请人专用,其他船舶或者公司不得使用。
第七章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第三十五条船舶登记项目发生变更时,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登记的有关证明文件和
变更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三十六条船舶变更船籍港时,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国籍证书和变更证明文件,到
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船籍港变更登记。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原船籍港船
舶登记机关应当在船舶国籍证书签证栏内注明,并将船舶有关登记档案转交新船籍港船舶登
记机关,船舶所有人再到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第三十七条船舶共有情况发生变更时,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有关
船舶共有情况变更的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有关变更登记。
第三十八条船舶抵押合同变更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
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和船舶抵押合同变更的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在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船舶抵
押权登记证书以及船舶登记簿上注明船舶抵押合同的变更事项。
第三十九条船舶所有权发生转移时,原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
国籍证书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注销该船舶在船舶登记簿上的所
有权登记以及与之相关的登记,收回有关登记证书,并向船舶所有人出具相应的船舶登记注
销证明书。向境外出售的船舶,船舶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注销国籍的证明书或者
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注销国籍的证明书。
第四十条船舶灭失(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没)和船舶失踪,船舶所有人应当自船舶灭失
(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没)或者船舶失踪之日起3个月内持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
和有关船舶灭失(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没)、船舶失踪的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
理注销登记。经审查核实,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注销该船舶在船舶登记簿上的登记,收
回有关登记证书,并向船舶所有人出具船舶登记注销证明书。
第四十一条船舶抵押合同解除,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
抵押权登记证书和经抵押权人签字的解除抵押合同的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注销
登记。对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注销其在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和船舶登记簿上的抵押登记的记录。
第四十二条以光船条件出租到境外的船舶,出租人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办理
光船租赁登记外,还应当办理船舶国籍的中止或者注销登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封存
原船舶国籍证书,发给中止或者注销船舶国籍证明书。特殊情况下,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可
以发给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中止或者注销船舶国籍的证明书。
第四十三条光船租赁合同期满或者光船租赁关系终止,出租人应当自光船租赁合同期
满或者光船租赁关系终止之日起15日内,持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光船租赁合同或者终止光
船租赁关系的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光船租赁注销登记。
以光船条件出租到境外的船舶,出租人还应当提供承租人所在地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注
销船舶国籍证明书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注销船舶国籍的证明书。
经核准后,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注销其在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船舶登记簿上的光
船租赁登记的记录,并发还原船舶国籍证书。
第四十四条以光船条件租进的船舶,承租人应当自光船租赁合同期满或者光船租赁关
系终止之日起15日内,持光船租赁合同、终止光船租赁关系的证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记
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的船舶,还应当提供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经核准后,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注销其在船舶登记簿上的光船租赁登记,收回临时
船舶国籍证书,并出具光船租赁登记注销证明书和临时船舶国籍注销证明书。
第八章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的换发和补发
第四十五条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届满前1年内,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国籍证书和有效
船舶技术证书,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证书换发手续。
第四十六条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污损不能使用的,持证人应当向船籍
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换发。
第四十七条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遗失的,持证人应当书面叙明理由,
附具有关证明文件,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在当地报纸上公告声明原证书作废。
第四十八条船舶所有人在境外发现船舶国籍证书遗失或者污损时,应当向中华人民共
和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但是必须在抵达本国第一个港口后及
时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换发船舶国籍证书。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假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航行的,由船舶登记
机关依法没收该船舶。
中国籍船舶假冒外国国籍,悬挂外国国旗航行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十条隐瞒在境内或者境外的登记事实,造成双重国籍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
吊销其船舶国籍证书,并视情节处以下列罚款:
(一)500总吨以下的船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501总吨以上、10000总吨以下的船舶,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10001总吨以上的船舶,处以5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可以视情节给
予警告、根据船舶吨位处以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罚款数额的50%直至没收船舶登记证书:
(一)在办理登记手续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二)隐瞒登记事实,造成重复登记的;
(三)伪造、涂改船舶登记证书的。
第五十二条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或者使用过期的船舶国籍证书或者
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责令其补办有关登记手续;情节严重的,可以
根据船舶吨位处以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罚款数额的10%。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 使用他人业经登记的船舶烟囱
标志、公司旗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根据船舶吨位处以
本条例第五十条规定的罚款数额的10%;情节严重的,并可以吊销其船舶国籍证书或者临时船
舶国籍证书。
第五十四条船舶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的,
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当事人对船舶登记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六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船舶”系指各类机动、非机动船舶以及其他水上移动装置,但是船舶上装备的救
生艇筏和长度小于5米的艇筏除外。
(二)“渔业船舶”系指从事渔业生产的船舶以及属于水产系统为渔业生产服务的船舶。
(三)“公务船舶”系指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目的的船舶。
第五十七条除公务船舶外,船舶登记机关按照规定收取船舶登记费。船舶登记费的收
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
定。
第五十八条船舶登记簿、船舶国籍证书、临时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申请书以及其他证明书的格式,由中华人民共
和国港务监督机构统一制定。
第五十九条本条例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柒』 我有渔船驾驶证,没有“渔船户口”。现在想新订一艘渔船不知以后能不能上户口

看起来是多么大捞!通常情况下8-9个人啊!在船上一般不累啊!

『捌』 中国船检局(ZC)和中国船级社(CCS)的区别

一、职能不同:

1、中国船检局(ZC)中国国家的船舶技术监督机构。其职责是对船舶包括海上钻井平台等执行监督检验,使之符合各规范标准以及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的技术条件,以保障船舶和船上人命财产安全和防止水域遭受污染。

2、中国船级社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国际公约、规则,为船舶、海上设施及相关工业产品提供技术规范和标准,提供入级检验、鉴证检验、公证检验、认证认可服务,以及经中国政府、外国(地区)政府主管机关授权,开展法定检验和有关主管机关核准的其他业务。

二、分支机构不同:

1、中国船检局(ZC)总局设在北京,在长江及沿海地区的主要港口设有办事机构。

2、中国船级社设有80多个分支机构,覆盖国内外主要港口,形成了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全球服务网络。目前,接受了34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授权,为悬挂这些国家或地区旗帜的船舶代行法定检验。

三、服务不同:

1、中国船级社不仅在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以及相关工业产品领域从事提供检验业务,还在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大型钢结构等领域广泛开展认证、审核、监理、检测、评估、试验、咨询、培训等服务。

2、中国船检局(ZC)对修造和营运中的船舶、制造中的主要船用设备和材料以及到达中国港口的外国船舶执行国家规定的检验;办理国内外船舶的入级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家间的协议,代表中国政府签发各该公约或协议规定的船舶证书。

『玖』 船舶乘客如何 认定

不一定。小型船舶就不需要乘客定额证书。0317

『拾』 船级社ccs和zc有什么区别

ZC和CCS的区别

ZC——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海事局下属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国内沿海、内河的船舶法定检验,主要依据规范《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先为海事局内部机构,各直属海事局的船检处。
CCS——中国船级社(社会团体性质的船舶检验机构,经中国海事局或船舶检验局授权进行法定检验及船舶入级检验,主要依据规范《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和《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及《内河船入级规范》等)

一、CCS的发展历程
中国船级社(简称CCS)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唯一从事船舶入级检验业务的专业机构。中国船级社通过对船舶和海上设施提供入级标准,通过提供独立、公正和诚实的入级及法定服务,为航运、造船、海上开发及相关的制造业和保险业服务,为促进和保障人命和财产的安全、防止水域环境污染服务。
中国船级社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10家正式会员之一,并先后于1996年至1997年、2006年至2007年担任IACS理事会主席。CCS最高船级符号被伦敦保险商协会纳入其船级条款,享受保费优惠待遇。迄今为止,CCS接受26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授权,为悬挂这些国家或地区旗帜的船舶代行法定检验。CCS还是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和国际干散货船东协会(INTERCARGO)的联系会员。CCS在国内外设有逾60家检验网点,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
作为社会团体性质的验船机构,其建立的目的及意义在于:促使中国船舶制造业及航海与国际惯例一致。为提高我国在海上保险、船舶买卖、海上货物运输与国际接轨上做出巨大贡献。

二、法定检验权的有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对船舶检验局及中国船级社作了如下定义: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以下简称船检局)是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各项检验工作的主管机构。
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船检局可以在主要港口和工业区设置船舶检验机构。
经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在所辖港口设置地方船舶检验机构。
第四条 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船级社,笔者注)是社会团体性质的船舶检验机构,承办国内外船舶、海上设施和集装箱的入级检验、鉴证检验和公证检验业务;经船检局授权,可以代行法定检验。
从上述两条规定可以知道,船检局与船级社均可以实施法定检验行为,船级社的法定检验资质需要船检局授权。

三、船级社入级检验与法定检验的区别
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下列中国籍船舶,必须向中国船级社申请入级检验:
(一)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
(二)在海上航行的乘客定额一百人以上的客船;
(三)载重量一千吨以上的油船;
(四)滚装船、液化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运输船;
(五)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要求入级的其他船舶。
依据该条规定,上述船舶如果要取得《船舶所有权证书》及《船舶国籍证书》,必须经由中国船级社进行入级检验,入级检验所依据的规范为《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该规范与国外其他船级社的规范要求较为一致,能够得到国际保险人、货主等相关方的认可,便于中国籍船舶的国际航行。
同样依据该条,除上述五款外的船舶要取得《船舶所有权证书》及《船舶国籍证书》,无需进行入级检验,仅需按照《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进行法定检验,无需满足《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的要求。
一般来讲,沿海、内河船舶的检验规范为《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检验合格的船舶,由船检局签发《船舶检验证书簿》;
从事国际航行的中国籍船舶的检验规范为《钢质海船入级规范》,检验合格的船舶,由船级社签发《船体入级证书》、《轮机入级证书》等相关入级证书。
后者要求较前者高,与国际上其他各船级社的规范较为一致,容易被国内外各大保险人接受,船舶的安全性更有保证。

四、中国政府关于船舶登记的规定也决定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 船舶所有人申请船舶国籍,除应当交验依照本条例取得的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外,还应当按照船舶航区相应交验下列文件:
(一)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当根据船舶的种类交验法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下列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1.国际吨位丈量证书;
2.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
3.货船构造安全证书;
4.货船设备安全证书;
5.乘客定额证书;
6.客船安全证书;
7.货船无线电报安全证书;
8.国际防止油污证书;
9.船舶航行安全证书;
10.其他有关技术证书。
(二)国内航行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应当根据船舶的种类交验法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船舶检验证书簿和其他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而第一款中对航行国际航线的船舶,中国海事局对10项提到的项目均授权给中国船级社,由中国船级社进行船舶入级检验的同时签发相应证书;
国内航行的船舶如果登记仅需要中国船检局提供的《船舶检验证书簿》。

阅读全文

与国内沿海船舶的乘客定额证书有效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