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
是指债券的
到期收益率
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那些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
税收特征
的债券,由于其期限存在差异,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利率。该结构可以通过利率期限结构图表示,图中的曲线即为
收益率曲线
。或者说,收益率曲线表示的就是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
到期收益率相当于投资者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并且一直持有到满期时可以获得的年
平均收益率
,其中隐含了每期的
投资收入
现金流均可以按照到期收益率进行再投资。
(1)持有期和到期期限扩展阅读:
社会效应
股票、基金这类投资产品的收益率计算方法,1元净值买入的基金,2年后以2元净值抛出,
年化收益率
就是2开2次方再减一,即41.4%左右。但是
保险产品
却很复杂。
分红险
或者年金险之类,很多会要求投资者在前10年内每年固定缴纳一笔费用,然后从某一年开始又会每年或者每几年返还一笔资金,要再复杂些,就在投资者缴费的几年里时不时返还一笔资金,由于时而支出时而收入,因此很多投资者看得是晕头转向,更不知收益率如何计算了。
分红险的这种收益方式虽然复杂,但是和债券极为类似。在计算其收益率时,同样可以以
内部报酬率
(IRR,InternalRateofReturn)来计算到期收益率。
内部报酬率是一个利用
折现
概念计算而得的收益率,其具体含义以及与年化收益率区别等问题普通投资者无需关注,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衡量分红险、债券等有一连串收入支出的投资产品收益高低的指标即可。
Ⅱ 当一项资产的到期期限和投资者的持有期限相等时,这项资产是无风险资产吗
随着我国私人部门财富的积累,海外资产配置也成为更多人关心的话题,为分散风险,获取稳定回报而开展海外资产配置,那具体应该怎么做?
常见的几种资产包括现金、股票、房地产、组合投资,组合投资就是在资产类别上做了分散,以一个组合的形态做配置、用公募或者ETF的形式实现,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对比下几种投资方式。
存款:海外的利率低很多,无法平抑通胀影响。
股票:在海外其实很难做股神。因为信息不对称,资产不分散。很多个人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跌了50%是很难再继续沉稳地坚持持有的。
房地产:是长期投资的不错标的,增值保值,但是缺乏流动性,换手会存在隐形成本,比如税、物业管理,最近国内对海外房产购置更严格,且需海外中介帮助打理。比如澳洲和中国经济相关度高,因此澳洲房产也非良好的对冲工具。
从国内分散到海外方向是对的,但也要从单一资产类别分散到多资产类别。可学习借鉴挪威主权基金NBIM的方法,坚持适中的盈利目标,目标5%-10%;保持流动性,以公开市场为主。保持稳定的风格,让复利来说话,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耶鲁基金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对另类资产(类比国内的非标产品)做专业化投资。当好的标的出现,并可以持续两三年甚至更久,为什么不投呢?不一定是公开市场,有可能是一级市场,这些就是对那些资产量级比较大、投资风险偏好比较大,和对这些产品有理解力的人提供的。耶鲁基金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收益都高于10%,就是因为它投了一些私募股权类的“非标”产品,由于非标类产品比公开市场产品的信息更难获取,需要依靠专业人士提供方案。
因此海外资产配置很有必要选择专业平台和团队。充分了解自己风险偏好,是激进稳健或者保守,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筛选专业机构帮助设计专业又适合的方案,包括股债比例等。
本人与中金、瑞银等机构的海外资产管理团队保持密切联系,有需要可详细咨询,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海外市场产品和投资
Ⅲ 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收益率的区别
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收益率在收益对象和收益计算方式不同。
1、收益对象不同
持有期收益率的收益对象是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或红利收入与买卖价差占股票买入价格的收益;而到期收益率收益对象是债券持有到偿还期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到期的全部利息。
2、收益计算方式不同
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是r=[D+(P1-P0)/n]/P0,D是年现金股利额,P0是股票买入额,P1是股票卖出额,n是股票持有年数。持有期收益率Rhp :Rhp =持有期期末价值/持有期期初价值-1 ⑴。
而到期收益率计算公式是到期收益率=(收回金额-购买价格+总利息)/(购买价格×到期时间)×100%。
在市场经济中有四个决定收益率的因素:
1、资本商品的生产率,即对煤矿、大坝、公路、桥梁、工厂、机器和存货的预期收益率。
2、资本商品生产率的不确定程度。
3、人们的时间偏好,即人们对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偏好。
4、风险厌恶,即人们为减少风险暴露而愿意放弃的部分。
Ⅳ 货币金融学问题:为什么债券的到期期限等于持有期,回报率等于已经确定的收益率,即不存在利率风险这期
你是说久期(Duration)吧,久期之前的现金流有再投资风险,而久期之后的现金流有价格风险回,当持有时长等于久期答时利率上升带来的久期前现金流的升值能很好地低效久期后现金流折现的损失,反之亦然,所以当持有时长等于久期,就能很好地规避利率风险
Ⅳ 如果持有期限短于到期期限,政府债券会否出现负回报率请做出解释
你好,绝大部分是不会出现负回报的.
出现负回报情况如下:债券的面值利息小于(买入价 - 卖出价)
决定债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债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值和购买价格。最基本的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债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发行价格)/ (发行价格 *偿还期限)*100%
由于债券持有人可能在债券偿还期内转让债券,因此,债券的收益率还可以分为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和债券侍有期间的收益率。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卖出价格-发行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发行价格*持有年限)*100%
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 (到期本息和-买入价格)/(买入价格*剩余期限)*100%
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买入价格*持有年限)*100%
如某人于 1995年1月1日以102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1年发行5年期国库券,并持有到1996年1月1日到期,则
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 (100+100*10%-102)/(102*1)*100% = 7.8%
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 (102-100+100*10%*4)/(100*4)*100% = 10.5%
再如某人于1993年1月1日以120元的价格购买厂面值为100元、利率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2年发行的10年期国库券,并持有到1998年1月1日以140元的价格卖出,则
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 (140-120+100*10%*5)/(120*5)*100% = 11.7%
Ⅵ 为什么持有期与到期期限一致的债券不存在利率风险这句话怎么理解以及算下一年价格的问题,举个例子,
如果你中间不转手卖出债券,那么债券到期时兑付的价格就是你卖出的价格+当期利息,这个时候不存在面值折价的问题,所以不存在利率风险,只是可能同样期限,别人一年赚20%,你一年赚10%。
债券购买时距离到期年数为5年,说明这是五年期的债券,当初价格为1000,如果这是利率从10%变成20%,下一年的现值为741,计算逻辑为每年现金流利息按利率20%折现:
PV=100/(1+0.2) + 100/(1+0.2)^2 + 100/(1+0.2)^3 + 1100/(1+0.2)^4 = 741。
Ⅶ 为什么息票债券持有期等于到期期限的时候回报率等于到期收益率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公司先是发行债券给金融公司。
金融公司给债券定价。你的专C =属 coupon rate i=YTM 面值=1000
当ytm大于coupon rate的时候 npv 就会小于1000的面值
公司800=C/(1+i)+C/(1+i)^2+...+C/(1+i)^n+1000/(1+i)^n 是没有错的。
所以说 息票债券持有期等于到期期限的时候回报率等于到期收益率!npv=800就是原先假设ytm是不变的,这是条件
就是说ytm不变,息票债券持有期等于到期期限的时候回报率等于到期收益率
是这个意思
所以不要钻牛角尖啦~
Ⅷ 债券持有期短于到期时间会怎样折价出售吗
分期付息债券的价值=利息的年金现值+债券面值的现值,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实际利率逐渐提高,所以,债券面值的现值逐渐减小。
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即付息期越短:
(1)当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必要报酬率(平价出售)时,利息现值的增加等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不变;
(2)当债券票面利率大于必要报酬率(溢价出售)时,相对来说,利息较多,利息现值的增加大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上升;
(3)当债券票面利率小于必要报酬率(折价出售)时,相对来说,利息较少,利息现值的增加小于本金现值减少,债券的价值下降。
Ⅸ 如果持有期短于到期期限,政府债券是否会出现负回报率
如果持有政府债券的持有期短语到期期限的话,持有期的回报率为持有期间收到的国债利息与卖出国债价格的和与购买国债价格的比率。卖出国债的价格与市场利率有关,当市场利率上升很快时,可能导致国债价格下降很大,造成负回报率的可能。
Ⅹ 货币金融学中,这句话:只有在距离到期日的期限和债券的持有时间相等时(债券持有到期),债券的回报率将
如果你用的是Mishkin的书,请看79页末回报率的概念,及80页上班篇幅所述例子。简单理解就是,回报率就是你购买该种债卷无论产生何种情况,你因该债卷最终所得到的收益率(包括中途卖出),而到期收益率单指你购买并持有债卷至到期所得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