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应当如何进行国家赔偿诉讼
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赔偿程序,总的原则是赔偿请求人应当首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由于我国实行侵权行为机关与赔偿义务机关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赔偿请求人应先向侵权机关申请赔偿。实行首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原则,其目的在于简化程序,方便受害人,有利于及时得到赔偿。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通称协商程序或协议程序,即由赔偿义务机关与赔偿请求人先行就有关赔偿的范围、方式和金额等事项进行自愿协商,从而达成赔偿协议,解决赔偿争议。但是,实行这一原则有一例外,即赔偿请求人提出行政赔偿时,由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存在,赔偿请求可能依附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赔偿请求人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而不必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
受害人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根据行政赔偿、刑事赔偿的不同情况,国家赔偿法规定了不同的程序。属于行政赔偿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属于刑事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赔偿请求人可以直接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赔偿;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以外的公安、安全、检察机关的,赔偿请求人需要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或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再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的赔偿委员会申请赔偿。
② 如何计算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期间
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可分为三种:
向国家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简称请求时效,如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2条的规定,请求权人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的时效为两年。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简称诉讼时效,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3条的规定,请求权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被请求的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请求权人在期间届满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个月。
申请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刑事赔偿决定的申请时效。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1条、第22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申请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刑事赔偿决定的申请时效为30天。
赔偿时效期间起算的时间,一般应自权利人能够向赔偿义务机关或者向人民法院行使请求权之时开始。而该项权利发生的时间也就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请求时效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而确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为违法行为,必须是有权的国家机关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要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制作法律文书后必须要送达给当事人并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使法律文书生效。法律文书生效之日,就是违法行为的确认之日,也就是请求时效的起算日,在这两年时效期内,请求人有权就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如在此期间内不提出赔偿请求,而又未出现法定的时效中止或中断的事由,则请求人就不能再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关于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3个月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3条的规定,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后,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法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请求人可以在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请求人申请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刑事赔偿决定的时效期间的计算方法,《国家赔偿法》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赔偿义务机关为人民法院的,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1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两个月的规定期间内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二是赔偿义务机关为行使国家侦查、检察、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的,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2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此外。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2条的规定,权利人被羁押的期限不计算在赂偿时效开始的时期内,赔偿时效应从权利人的人身不受限制,能够行使请求权之日开始起算。
③ 申请国家赔偿时效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内依法容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④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起诉期限有多久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赔偿为前置条件,单独回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答赔偿请求时效为2年,即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年内有权向行政机关申请赔偿。如果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一般为两个月)未作出答复,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界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如果行政机关作出答复,赔偿请求人对答复不满意,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收到答复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国家赔偿法》行政赔偿部分有详细规定,这个问题涉及多个条文。
⑤ 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时效是两年
错误!应该是三个月!行政赔偿,应该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其在二内个月内不赔偿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容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⑥ 国家赔偿时效期限如何规定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另外,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国家赔偿法的请求时效有别于行政诉讼的起诉时效。行政诉讼的起诉时效是三个月,国家赔偿法的请求时效为两年,系违法之日起计算。亦即在违法行为发生后两年之内受害人应当向违法机关申请赔偿,超过两年为超过请求时限,放弃主张权利。两年之内受害人向违法机关申请赔偿而该机关不作为的,对不作为提起诉讼的起诉时效是三个月,向法院提起国家赔偿诉讼可以出具两年之内受害人向违法机关申请赔偿的证据,如快件发票或者挂号件发票等。
⑦ 关于国家赔偿,诉讼时效是多长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9条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