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借款欠条超过了2年,还有效吗
欠条本身不存在失效问题。时效两年是到提起法院诉讼的时间限制,超过两年的时效,法院将不支持你的诉讼请求。 借条用来作为某种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明或凭证,代表的是一种借款合同关系,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出借人给付借款的书面凭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时起算。
因此,如果在借条中规定了具体的还款期限,诉讼时效均从其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为两年。 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债权之时开始计算为2年。出借人再次主张债权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1)借款合超过两年有效期可以不还吗扩展阅读:
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2. 借款不用归还听说两年不还就可以不用还了,是吗借款合同还款期限要多久
——!!
你是听谁说的??
这个“听说”不受法律保护。
人死了好像就不用还了,家属有愿意帮着还的,说明家属仗义
3. 借款超过两年能不能起诉
可以起诉,民法通则新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
1、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3)借款合超过两年有效期可以不还吗扩展阅读
民间借款合同的注意事项
1、原告主张债权必须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欠条或者借条在债务人之手时一般将被推定为该债务已经清偿。
2、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但一定要明确约定,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款。约定超出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借款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只返还本金。
4. 关于借款到期时间过两年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
借款到期时间过两年并没有超过诉讼期,如果是分期履行的债务,则会在最后一期履行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
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4)借款合超过两年有效期可以不还吗扩展阅读:
超过诉讼时效 大批债权人无法维权:
手里拿着合同,白纸黑字,打官司反而输了,这是为什么?记者了解到,法院判决的一个关键理由,便是诉讼时效。
按现行《民法通则》规定,债主要想要回钱,必须在两年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两年,法院便不再支持债权人的主张,不再保护债权。
“双方合同约定,在2014年11月5日前支付货款。”7日下午,四川省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夏良田分析称,建筑公司要想拿回50万货款,应当在两年诉讼时效内,也就是2016年11月5日前,向法院提起诉讼。
他说,建筑公司提起诉讼的时间已经是2017年1月,已经超过2年期限,法院判决有理有据。
他说,对于2年诉讼时效的问题,其实法学界、律师界早已在不断呼吁,应当进行延长。因为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2年有效期实在是太短,每年都有大批债权人,因为超过两年期限,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好消息是,在新《民法总则》里,第一百九十一条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不再是两年,改为三年。
5. 借款合同到期未还款巳超过两年,合同还有效吗
有效,可以要求借款人还款,并可以要求支付利息。
6. 借款借条还款日期已过 超过两年 诉讼时效有效期届满 款还要还吗
分情况,对方主动还款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你起诉还款,对方不以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会判决你胜诉。
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止、中断的,这两年里看你有没有催收过债务的证据,有的话,诉讼时效中断,2年重新起算。
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你最好先通过与借款人重新确定债权的方式来重新激活债权,这样就不会面临到法院后被以诉讼时效届满事由抗辩的法律风险。如果确实没有办法重新激活的,你考虑下要不要起诉,起诉是有成本的,比如案件受理费,起诉后有可能败诉,也有可能胜诉,看对方是不是以时效进行抗辩。
7. 借款合同到期已过三年未还钱,合同还有效吗
借款合同到期未还款巳超过两年,合同还有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权利的制度。如果在合同约定期满两年内经过催告,以此再延续两年。
《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206条规定,借款合同双方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借贷合同成立后,只有借用人单方面承担偿还的义务。出借人则享有收回原本或收取本息的权利,而不负对待给付的义务。但对于有偿的借贷,如标的物有瑕疵,出借人应另换无瑕疵的物,借用人并得请求赔偿因此所受的损失。一般认为,出借人对故意隐瞒实物的瑕疵所发生的损害,负赔偿责任。
借贷合同的目的,在以货币或实物供对方消费或处分,使借用人通过借用合同而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因此,出借人必须是有权处分标的物的人。标的物亦限于货币和其他代替物,其风险亦由借用人承担。因此它与借用合同以及租赁合同以特定物为标的,且不移转所有权不同。
8. 借款超过三年不还,又没在法院起诉,是不是借款方就可以不还钱了吗
分以下几种情况:1、写了借条,借条上约定了还款日期,那么从约定的还款日期次内日起计算诉讼时效;2、写容了借条,借条上约定了还款日期,但借款到期后多次要求还款,且有证据证明的,每次催款都会让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次催款的次日开始计算;3、写了借条,借条上未约定还款日期,不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而是适用二十年的诉讼时效,在写借条之次日起计算;4、没有写借条,可随时要求还款,适用二十年的诉讼时效。另外,出借人未再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不是说过了诉讼时效就不能起诉,只是说丧失了胜诉权,但丧失胜诉权的前提是借款人以诉讼时效作为抗辩理由,如果借款人不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话,借款人的主张还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9. 借款条已经注明还款日期,已超过两年,是否有效对方第一次所要的时间有什么规定谢谢!
过了两年没有超过三年是有效的,还款时间要看合同是否有约定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零六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借款合同的利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零七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