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退耕还林档案保存期限

退耕还林档案保存期限

发布时间:2021-07-20 05:06:47

㈠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期限

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㈡ 档案保存年限是多少年

1. 如果是留校保管的话,两年。挂在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话,没具体时间限制的,只要每年交保管费就可以了,听说还可以挂在街道办的,据说这个事免费的。

2. 一般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永久保存,就是无限期地尽可能长远地保存下去。长期保存,一般是指档案须保存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保存,一般是指十五年以下。后两者称为定期保存。定期保存的计算方法,一般是从文件产生后的第二年起计算,有些特殊文件和专门文件可以从其失效、结案后算起。所有确定为定期保存的档案,到保管期满后还须复查一次,如发现有继续需要保存的,仍应保存下去,有的延长保管期限,有的转为永久保存。 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各地档案部门的详细规定。

㈢ 档案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专。永久,即是指会属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㈣ 有没有退耕还林的施工组织设计

退耕还林实施方案范文
一、全面做好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随着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出台,国家林业局今年将组织相关部门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阶段性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作为第二轮政策兑现的主要依据。这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退耕户切身利益、影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和农村稳定的一项政治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
一、全面做好阶段性检查验收工作
随着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出台,国家林业局今年将组织相关部门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阶段性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作为第二轮政策兑现的主要依据。这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退耕户切身利益、影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和农村稳定的一项政治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退耕还林自查工作
工程建设总面积44003亩,市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其中退耕地造林31273亩,配套造林12730亩,截至目前,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成绩显著。但随着工程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根据《 省林业厅关于退耕还林自查整改和数据核实工作的紧急通知》 明电〔2007〕9号)要求,市将对历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自查工作要落实到小班、地块,落实到每一个退耕还林户,切实做到地块、面积、质量、补助“四落实”四清楚”。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检查。林业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重点检查国家计划完成情况,自查工作由市政府负总责。退耕地造林、配套造林面积,造林合格面积、需补植和重造面积,合同签订、政策兑现、剩余补助资金情况、林权证发放情况、档案管理情况;统计部门要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面积和完成质量及投资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农业部门要对退耕户后续生计情况进行调查;国土部门要对25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数量进行全面普查;发改部门要对整个工程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稽查。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全力配合,确保真实掌握退耕还林成果。
(二)扎实做好补植补造工作
对需要补植补造的地块,要根据自查结果。今春一季度要全面完成补植补造工作。一要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不减少。对因造林面积不足、虚报、错报以及人为因素损毁的地块,要重新落实地块,重新设计,重新施工,确保面积不受损失。同时要做好补助资金的追缴和档案管理工作。二要坚持退耕还林标准不降低。对造林成活(保存)率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地块,按照造林作业设计要求,责令经营者限期进行补植补建,并要保证成活。对于连续两年未进行补植补建或补植后仍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停发国家补助,直至达到标准后方可兑现。对放弃经营或不履行退耕还林合同规定义务的要在面积不减、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异地重新造林。三要保证退耕还林成效。对成活率低、易导致复耕的地块,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政策兑现的杠杆予以调控,确保造林成活、成材;对因选择造林树种不当或苗木原因导致成活率低的地块,要及时更换适宜树种;对存在地类不符、未承包到户集体享受待遇等问题的地块,要狠抓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退耕地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林粮间作,对违规进行间作的不予兑现当年退耕还林政策。对因间作造成农药伤苗、人为毁苗的要坚持予以查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管理。
要严格规范运作,工程管理上。程序化管理,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一是认真做好年度自查工作。自查的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可靠。由市政府统一组织自查,县级自查是国家补助政策兑现的依据。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检查验收结果的公开、公正。
二是加大政策兑现的管理和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结果公示制度。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取信于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给予未经林业部门验收或验收未达到政策兑现标准的退耕地兑现粮款补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非法和侵占国家补助;严禁虚报冒领、贪污克扣、截留挪用退耕还林国家补助;严禁人为调整成活(保存)率,进行人情、权钱兑现。要一把尺卡准,一碗水端平,不能存在内部和外部之分,干部和群众之分。通过认真抓好政策兑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三是要及时指导和监督退耕户进行透光抚育,加强退耕还林地的抚育管护。工程建设初期营造的林木现已进入幼龄林。提高经营水平,增加林地产出效益,避免只造不管、只栽不抚和造林无成效现象的发生。
四是政策性强,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工程档案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特别是国家延长补助政策期限后,档案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要强、素质要高,要保持相对稳定。档案资料必须完整齐全,不仅要建立文本档案,还要建立电子档案,保证退耕还林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从 年开始,要全面应用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各项工程管理环节,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水平。
五是退耕还林后续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退耕还林地的发证工作要在国家检查前全部发放完毕,加强林权证发放工作。林权证是保护退耕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依法确认所有退耕还林地块的权属,纳入林业用地管理。对因征占用等因素导致退耕地流失或因地块调整需要重新落实地块的要重新签订退耕还林合同,按照“谁退耕,谁受益”原则,妥善处理好前后退耕农户的利益关系,及时做好林权变更工作。
三、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组织领导。
还是从国家惠农政策的调整、退耕还林管理年限的延长等方面看,无论是从工程建设总量方面看。退耕还林工作都在加强。因此,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实行政府负责制,落实责任,严格执行造林质量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要在总结近年退耕还林工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客观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相关政策和办法,把这项生态工程抓好。
各乡镇街、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针对退耕还林工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导致的群众上访案件。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案件查处工作。对查实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整改不到位或弄虚作假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㈤ 档案保管期限是多少

企业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长期为30年,短期为10年。

根据《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第七条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第十三条企业应归档纸质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见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发文稿纸或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件正本、定稿一并归档。企业对于无相应纸质或确实无法输出成纸质的电子文件应纳入归档范围并划分保管期限。企业对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要进行相应归档。

档案保存的其他规定。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第九条定期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业资本金管理、资产管理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涉及职工权益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部门工作或专项工作规划,半年、季度、月份计划与总结等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发布的一般性公告;

(四)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五)本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六)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本企业党群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八)本企业关于一般性问题向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报表及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复函、批复,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制发的需本企业贯彻执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和对本企业出具的一般性证明文件,本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形成的一般性合同、协议文件材料;

(九)直属单位、所属和控股企业一般性问题的请示、报告、来函与本企业的批复、复函等文件材料;

(十)本企业参与国家和社会活动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职工参加省以上党、团、工会、人大、政协等代表大会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接待重要来宾的工作计划、方案等一般性文件材料。

以上内容参考国家档案局——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㈥ 档案保存年限

会计抄档案保管袭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㈦ 档案的长期和短期存放分别是多少年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内后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容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㈧ 国家下达退耕还林的政策要到哪一年结束

截止2019年4月10日退耕还林政策未公布过结束时间。《退耕还林条例》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3年1月20日起施行,没有明文规定,且“退耕还林”已经作为我国的一个重大国策落实。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农民参与程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惠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的重大民生工程。

2014年,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到2020年将退耕还林还草近8000万亩,补偿形式也从第一轮退耕的种苗、生活费和粮食补助改为每亩补偿1600元、5年分3次发放。

(8)退耕还林档案保存期限扩展阅读: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为我国在世界生态建设史上写下绚烂的一笔。

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

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

2002年1月10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在2012年10月13日召开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也表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标志着重启退耕还林工程。

㈨ 档案保存期限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回的第一天算起。永久,答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㈩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档案

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以至永世久代具有查考作用的档版案;列为长期保存的档案,是权不具有广泛社会意义和科学历史意义的,而属本机关在较长时间内进行机关工作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存的档案,是低于上述两个层次的,本机关在较短时间内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

阅读全文

与退耕还林档案保存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