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办理社保视同缴费年限应需要哪些手续
办理退休手续时,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时只需要带你个人档案就可以了,只要你个人档案里记录的资料符合认定视同缴费条件,就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
『贰』 视同缴费年限如何从省级转移到地方
原参保地出具《基本养老缴费凭证》,你带到现工作地社保申请办理转移,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涉及到必须有档案,那么应该连档案一起转移。 最后由接受地劳动部门进行工龄的认定。
『叁』 安徽省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那一年
从开始工作时间到1992年10月份期间的工作时间都是视同缴费工龄
『肆』 安徽省职工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那一年截止
一般从参加工作开始,至当地正式实行社会保障那个月(企业开始缴纳养老保险)。
各地各单位具体参保时间不一样,主要看原单位参保时间。
『伍』 安徽退休视同缴费年限补助
许多即将退休的老同志都十分关心自己退休后能得到多少养老金。其实,根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再到当地的社保网站上查阅自己的参保数据,可以大致计算出本人退休时的养老金。
养老金由以下公式计算
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15×1%=75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15×1%=15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40×1%=20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40×1%=4000元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计发月数为:50岁为195月、55岁为170月、60岁为139月
例如,某人55岁退休,个人账户中存款余额为51000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51000元÷170月=300元/月
对于1996年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体现在过渡性养老金中。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基本相同,公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1.4%
『陆』 视同缴费的年限怎么办理
视同缴费年限不是办理的。只要是在社保制度建立之前的员工,有档案,档案中有计版划指标招工登记权表、计划招工合同制工人登记表,有入厂登记表。退休时提供档案以此为依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会有“视同缴费年限”。
『柒』 合肥如何查询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当地未实施社保缴费制度之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所以在看你朋友所在地区是哪年开始实施社保缴费制度的,另外可以本人拿身份证去社保中心查询一下缴费明细,里面会列出视同缴费年限、中断的年限
如果要补缴,可以在办理退休时一次性补足,在办退休的社保中心进行补缴
『捌』 如何办视同缴费年限
2011.7.1实施《社会保险法》后,一些地方社保局办理养老保险时,还执行“凡是自动离职的视同缴费年限,都一律取消资格,不计算。不管你是20年,还是40年工龄;都等于零。” 查《社会保险法》,没有“取消视同缴费年限资格,不计算”的条文。 查网上,各省市执行的标准不一。 按理说:视同缴费年限就等于实际缴费年限。是不能取消资格的。 如:一个人从2000年至2011年实际缴费12年,之后被开除了。就没收他12年的缴费。不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