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紧着期限宽着课程意思

紧着期限宽着课程意思

发布时间:2021-05-18 18:05:41

㈠ 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什么意思

英语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sus,意思是跑马道。
(2)泛指课业的宋代朱熹论学,谓“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又谓“小立课程,大做工夫”

㈡ 在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 朱熹 还是 孔颖达

很显然是孔颖达,他是唐朝人,朱熹是宋朝人.孔颖达为《诗经》作注,有“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肯定比朱熹早啊.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 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朱熹所用的文献中”课程“最接近于当今”课程“的意义!!孔的文献中的”课程“与现今的”课程“意义大相径庭!

㈢ 孔颖达: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也 这句话中的“课程”是什

很显然是孔颖达抄,他是唐朝人,朱熹袭是宋朝人.孔颖达为《诗经》作注,有“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肯定比朱熹早啊.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 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朱熹所用的文献中”课程“最接近于当今”课程“的意义!!孔的文献中的”课程“与现今的”课程“意义大相径庭!

㈣ 世界上最早使用课程一词提出来的人是谁

唐朝孔颖

“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4)紧着期限宽着课程意思扩展阅读: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作用:

(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5)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6)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

(7)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课程即教材: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

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教材取向以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㈤ "宽著期限紧著课程"什么意思

教给学生的基本知识应尽可能精简(小课程),应该释放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活动(努力),从而达到反映整个独立小系统的目的。

古语“课程”,是指课业发展的过展,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过程,从长远看,宽着期限,是指学业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立课程,是指要阶段性设置发展目标,花大功夫去实现和充实它!

出处:出自《朱子全书.论学》。

原句: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5)紧着期限宽着课程意思扩展阅读

按照某种观点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造。改革动因:

一是社会的需要。如要求普通学校从培养学生升学转变为培养既能升学又能参加生产的劳动者,课程教材就要相应地有所改革。

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国学的学校课程已经多次改革。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科技,成为当代“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是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哲学、心理学等方面观点的不同。如认为教育重在发展儿童心智,课程教材的选择就偏重于古典语文和数学难题;

倘认为教育重在给予儿童实用知识,课程教材的选择就偏重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改革有具体明确的方案,才能付诸实施;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㈥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什么意思

宽着期限抄,紧着课程袭,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1. 古语“课程”,是指课业发展的过展,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过程,

  2. 从长远看,宽着期限,是指学业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 小立课程,是指要阶段性设置发展目标,花大功夫去实现和充实它!

㈦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是什么意思

在学习的时间和成长的期限上,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提醒自己为完成功课和学业,而不断进步、努力。

㈧ 名词解释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特点编辑
当课程被认识为知识并付诸实践时,一般特点在于:

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B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

2中国编辑
课程表
课程表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以教护

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通常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差甚远。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意思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㈨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是什么意思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1. 古语“课程”,是指课业发展的过展,也是个人学识成长的过程,

  2. 从长远看,宽着期限,是指学业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 小立课程,是指要阶段性设置发展目标,花大功夫去实现和充实它!

阅读全文

与紧着期限宽着课程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