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的内容包括( )
【答案】B、C、E
【答案解析】城市防洪工程设施专项规划主要内容:(1)对城市历史洪水特点进行分析,现有堤防情况、抗洪能力的分析;(2)被保护对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洪灾可能影响的程度。选定城市防洪设计标准和计算现有河道的行洪能力;(3)确定规划目标和规划原则;(4)制定城市防洪规划方案。包括河道综合治理规划、蓄滞洪区规划、非工程措施规划等。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第二章防洪规划
第九条防洪规划是指为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包括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防洪规划,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规划以及区域防洪规划。
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的流域防洪规划。
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
第十条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该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国务院批准。
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规划或者区域防洪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据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规划由有关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江河、河段、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拟定,分别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提出意见后,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城市防洪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流域防洪规划、上一级人民政府区域防洪规划编制,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修改防洪规划,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编制防洪规划,应当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以及防汛和抗旱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洪涝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求,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防洪规划应当确定防护对象、治理目标和任务、防洪措施和实施方案,划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范围,规定蓄滞洪区的使用原则。
第十二条受风暴潮威胁的沿海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防御风暴潮纳入本地区的防洪规划,加强海堤(海塘)、挡潮闸和沿海防护林等防御风暴潮工程体系建设,监督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符合防御风暴潮的需要。
第十三条山洪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地区以及其他山洪多发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隐患进行全面调查,划定重点防治区,采取防治措施。
城市、村镇和其他居民点以及工厂、矿山、铁路和公路干线的布局,应当避开山洪威胁;已经建在受山洪威胁的地方的,应当采取防御措施。
第十四条平原、洼地、水网圩区、山谷、盆地等易涝地区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除涝治涝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发展耐涝农作物种类和品种,开展洪涝、干旱、盐碱综合治理。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区排涝管网、泵站的建设和管理。
第十五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淮河、海河入海河口的整治规划。
在前款入海河口围海造地,应当符合河口整治规划。
第十六条防洪规划确定的河道整治计划用地和规划建设的堤防用地范围内的土地,经土地管理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地区核定,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可以划定为规划保留区;该规划保留区范围内的土地涉及其他项目用地的,有关土地管理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时,应当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规划保留区依照前款规定划定后,应当公告。
前款规划保留区内不得建设与防洪无关的工矿工程设施;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工矿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前款规划保留区内的土地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并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防洪规划确定的扩大或者开辟的人工排洪道用地范围内的土地,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有关地区核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可以划定为规划保留区,适用前款规定。
第十七条在江河、湖泊上建设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电站等,应当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水库应当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留足防洪库容。
前款规定的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符合防洪规划要求的规划同意书。
C. 城市防洪规划一般需要写什么内容
首先主要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确定城市防洪的工程设施布局;确定排涝工程实施布局。具体来说要根据现状问题来确定设防标准,接下来是河洪治理措施以及防洪的工程设施布局,还有一些详细的管理措施以及排涝工程实施措施等、、、
D. 城市防洪50年一遇,100年一遇,哪个设防标准高,为什么
20年一遇的洪水是指最大降雨量、水库蓄洪量、沿岸泄洪量的控制设施根据规划在20年内的变动值相对稳定,如果设计5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需要考虑50年内的最大降水量、水库因泥沙沉积导致蓄洪量下降等因素。因为50年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多,比如植被破坏、水道堵塞等情况。
E. 最新国家标准《城市防洪规划规范》是有哪些部门学习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下称《规范》)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
F. 城市防灾规划的主要方面与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中为抵御地震、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而采取预防措施的规划的通称。
主要是四个方面: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火(消防)规划、城市减轻灾害规划和城市防空规划。
城市防灾规划当中在硬件方面,是布置各种防灾工程设施;在软件方面,是拟定城市防灾的各种管理措施和指挥运作系统。总的目的是重点保障生命线系统,即指维持市民生活的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等系统继续运行。
目前,开发区已编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规划中包括危险源分布、区域人口疏散策略以及各等级避难场所选址等内容。
疏散市中心区过密人口,留出足够的绿地、广场和疏散通道,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防灾避灾。
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生产,储存和疏送设施的管理,防止出现一种灾害发生时引发多种次生灾害。
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需地上地下结合,市区内主、次干道均应环状连通,多路输送,十层(含十层)以上楼房必须满幅设地下室,增强灾时应变能力。建立城市灾害预测和应急报警系统,健全城市防灾机构。
加强对军事设施和城市要害部门的保护。
按照人防要求安排隐蔽工程、疏散手段和地下基地的建设。本规划期内要基本完成人防工程建设,形成人防工程系统。
威海为7度设防城市,城市的主要街道、桥梁、隧道、建(构)筑物应有足够的抗震措施,灾变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反应。
设立四级消防安全区,进一步完善市区消火栓建设。市政消火栓保持间距120米左右,保护半径在150米左右。
本着消防道路与城市道路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消防间距不大于160米,宽度不小于6米,长度超过120米的尽端式道路需设15×15米的停车场和回车场。山林要留出防火带路。
城市防洪等级为二级,重现期20年一遇,沿海护岸工程以50年一遇进行安全设计,防潮高度按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
15年内需解决城市常浑涝区域的排涝问题,其中主要有和平路与统一路交叉口、东门外积水区、坞口积水区、船厂二中积水区、市南出口工业区等。
G. 城市防洪的一些想法以及规划
好笼统的问题...就城市防洪规划而言,抛开书本和主流的一些观点,自己有几点看法:1新建城区原有的坑洼尽量不填,这点儿和楼上的观点刚好想法,自然形成的东西都是有其原因的,坑塘的自我消耗蓄水能力都很不错,事实也证明,填掉后周边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2防洪规划中雨水等排水泵站的选择一定要细致明确,地下商场,人防工程等尤为需要注意,因为下大雨城市里淹死人的事儿,从首都到地方到处都有。
资料和相关技术规范很多,要书面比较正式的想法,可以网络,到处都有
H. 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详细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是如何界定的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达,并应当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
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二)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
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
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三)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
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
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二)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教育、卫
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五)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
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六)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
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二)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
(三)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
(四)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
(五)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
I. 河道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多少年查什么规范
查《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标准主要是看城市重要性及非农业人口,农村防洪标准主要是看防洪区的人口和耕地。
J. 最新城市防洪规划图纸包含哪些内容
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城市排水(雨水)防洪排涝综合规划》吧,这个规划的编制大纲有: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三、规划总论(主要部分,既规划内容)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九、保障措施
十、附件(这一章有大量的表格,需要手机非常多的材料和非常多的计算)
图纸的话,大纲要求至少得有一下图纸:
城市区位图
城市用地规划图
城市水系图
城市排水分区图
城市道路规划图
城市现状排水设施图
城市现状内涝放置系统布局图
城市现状易涝点分布图
城市现状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评估图
城市内涝风险区划图
城市排水分区规划图
城市排水管渠及泵站规划图
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单元布局图
规划建设用地性质调整建议图
城市内河治理规划图
城市雨水行泄通道规划图
城市雨水调蓄规划图
以上图纸是基本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更多的图纸表达规划成果。
累死人了,对着大纲给你打这些字,好累人,还要躲领导的眼睛,具体你可以自己网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建城[2013]98号文件《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