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典卖回赎期限

典卖回赎期限

发布时间:2021-05-07 22:26:08

㈠ 典卖是什么意思

宋代又称“活卖”,即通过让度物的使用权收取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赎权的一种交易方式。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所有权的变更使宋代对典卖的法律调整有所加强。自宋代以降,对土地、房屋等的典卖规定须向官府纳税和订立书面契约,在典卖活动中以法律维护家长的特权。同时在《宋刑统》和许多皇帝的诏敕中,明确规定严禁一物两典,违犯者“准盗论”,用以维护典权人的利益。

㈡ 典权的设定是什么

典权的设定是创设典权的法律行为,是典权的原始取得方式。设定典权,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就一般情况而言,当事人之间设定典权,须符合下列条件:
1.须以不动产为标的物。典权标的物,即典物,应为不动产,故典权为不动产物权。出典人就其所有的不动产没典,可以是就不动产所有权的全部设典,也可以是就刁;动产所有权的-部分设典。不动产共有人,可以就其应有部分没典。如果刁;能确定应有部分的,则须经全体共有人同意。以全体共有人名义设典。在传统民法中。典物包括房屋和土地。在中国现阶段,民间存在的典权都为私有房屋典权。土地典权在新中国成立后已被废除。以不动产作为典权标的物,固无疑问。但不动产的范围如何界定,则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传统民法认为,不动产权利不能作为典权标的物,非所有人不能以他人之不动产设典。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典权制度,这种观念应加以改变。首先,应允许不动产权利作为典权标的物。现行法律已明确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和抵押。以不动产权利设典较之不动产权利的转让、出租和抵押更具有优越性。其次,应允许非所有人在一定条件下以他人不动产设典。既然允许以不动产权利作为典权标的物,则取得不动产权利的非所有人自然可以设典。例如非所有人就自己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典等。这对于更好的发挥不动产的效益是有益的。
2、须支付典价。典价是取得典权之对价,支付典价是典权设定的要件。典价应一次性支付,其数额有当事人约定。典价不能超过卖价,但一般应接近卖价。典价一般以金钱计算,也可以用实物计算,但用实物计算的,应折算为金钱。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0条,以合法流通物作典价的,应当按照回赎时市场零售价格计算。典价包括原典价和找价。原典价是指典权设定时所支付的典价,找价是指典权设定后所增加的典价。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上引《意见》中曾指出:在典期内,经当事人约定增减典价的应当准许。
3.须在典期以内设定。典期,是指阻止出典人行使回赎权的期限。在典期内,出典人不得回赎典物。典期届满后,出典人方可行使回赎权。因此,典期届满,典权并不消灭,只有在出典人回赎典物或在回赎期内不回赎典物,典权方归消灭。在传统民法中,典权按典期,可以分三种:
(1)定有期限的典权。是指定有限制回赎权行使的期限。该期限为典权人占有典物并使用收益的最短期限。典期得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其约定方式有二:一是约定典期为若干年,二是约,定出典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回赎。无论哪种约定方式,典权的最长期限均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台湾民法典第912条规定,典权约定期限不得逾30年,逾30年者,缩短为30年。中国法律无这方面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一般也作如此解释。定有期限的典权,在典期内或典期届满时,当事人可以约定延长。应当指出,在典期内延长典期,前后典期合并计算不能超过法定典权最长期限;在典期届满后,延长典期,实为更设一种新典权,其约定期限亦不能超过法定典权最长期限。
(2)未定期限的典权。当事人没有约定典期,出典人可以随时回赎典物。从理论上讲,当事人是否约定期限,当属其自由,但法律上亦应有最长期限之限制。台湾民法典第924条规定:典权未定期限者,出典人得随时以原典价回赎典物。但自出典后经过30年不回赎者,典权人即取得典物所有权。中国司法实践亦作如此解释,典契未载明期限经过30年未赎的,原则上应视为绝卖。未定期限的典权,当事人得于典期存续中,改定为定有期限之典权,但改定前后的合并期限不能超过法定典权最长期限。
(3)不得附绝卖条款的典权。所谓绝卖条款是指在典期届满后,若不回赎,即作绝卖之条款。从典期而言,虽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但为保护出典人利益,则不得不对典期作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就是典契不得附绝卖条款。台湾民法典第913条规定:典权之约定期限不满15年者,不得附有到期不赎即作绝卖之条款。可见,典权期限不满15年的,即为不得附绝卖条款的期限。如果当事人设定了此类条款,则该条款无效,出典人仍可按回赎期回赎典物。如果典期在15年以上,而当事人设定了绝卖条款,则该条款有致,出典人典期届满不赎的,即视为绝卖。
4.须采取特定形式。设定典权,通常依合同方式为之。由于典权关系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因而,典权的设定应采取书面合同的形式。典权当事人应当签订典权合同,即典契。合同中应载明标的物、典价、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典期、回赎期等内容,双方要签字盖章。典权合同是转移不动产占有的合同,因此,必须进行登记。在中国,以房屋为标的物的典权合同,须到房屋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的典权合同,须到土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手续。

㈢ (急)什么是宋代的典卖制度

简单地说,宋代的典卖制度是宋代所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入户交易田土,投卖契书,及争讼界至,无日无之”。土地所有权的变更使宋代对典卖的法律调整有所加强。自宋代以降,对土地、房屋等的典卖规定须向官府纳税和订立书面契约,在典卖活动中以法律维护家长的特权。同时在《宋刑统》和许多皇帝的诏敕中,明确规定严禁一物两典,违犯者“准盗论”,用以维护典权人的利益。
附:两宋时期的典权制度
自两宋起,土地的买卖已完全合法化,因而典卖土地至宋代已开始普遍化。这一点可以从陆游:“新寒换典衣”。以及戴复“丝未落车图赎典”的诗句中得以证实。因而对两宋时期典卖关系的研究应是很有价值的。本文将从三方面对两宋时期有关典权的特点作一概述。
首先,从立法原则上看,宋代有关典权的法律大多以侧重保护典权人的利益,兼顾保护农业生产为宗旨。比如,《宋刑统》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方许收赎,“并无文契及虽执文契难辩真伪者,不在论理收赎之限。”同时,严禁一物二典,否则“本主、牙人、邻人并契上署名人,各计所欺人已钱数,并准盗论,不分受饯者,减三等,仍征钱,还被欺之人。”如无力偿还,则勒令典契上署名之中人、邻人共同赔偿,而典当物仍归第一典权人。很明显,无论是在收赎时,对文契真实性的严格要求,还是对重复出典的禁止和赔偿性规定,其最终目的不外乎保护典权人的利益。这种对典权的保护与宋代注重对债权人的保护立法宗旨是一致的。当然对于典权人的保护并不是无任何限制的。天禧四年就有诏令:“其田庄因平渍吞并典质者,许元主收赎”(《长编》卷九五)。该诏令的用意便在于保护农业生产。
其次,在不动产的优先购买权问题上,宋代首次规定了典权人的优先购买权。这一点在典权发展的历史上尤值关注。因为在宋代以前出于维护宗法宗族制的考虑,历代多规定亲邻的优先购买权。北宋归纳总结了前世的经验,一方面在《宋刑统·户婚·典卖指当论竞物业》中规定了亲邻优先购买权;另一方面还规定在典卖后若再绝卖,必须先问典权人。据《宋会要辑稿》记载:“雍熙四年权判大理寺殿中待御史李范言:准刑统应典卖物出,先问房亲,房亲不要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若亲邻着价不尽,亦任就高价处交易者今许。敕文止为业主初典卖与人之时立此条约,其有先已典与人为主,后业主就卖者,即未见敕条。

㈣ 典当的定义是什么

典当是指个人或企业、事业单位等市场主体通过与典当行签订协议,以自己的财产作质押,从典当行取得一定的款项,在约定期限归还该款项以赎回原物,并付给典当行该款项的利息,超过一定期限不能回赎,则成死当,典押物可由典当行以拍卖等方式予以处理。
广州公司:珠江新城保利克洛维广场二期15楼16号;
深圳公司: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一号;
清远公司:清远市清城区清远大道万科华府商业2号楼(麦当劳旁);
连州公司:连州市连江大道61号(慧光宝塔红绿灯处);
连南公司:连南县民族大道18号;
阳山公司:阳山县城南连江大道133号。

㈤ 宋朝关于典卖契约有哪些基本规定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成为普遍现象,被法律所承认并形成制度。所谓「典卖」又称「活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活卖」与「绝卖」不同。绝卖是所有权的转移,不能赎回。由於典卖土地、房屋者大多数是贫困无贷的农民,典价又大大低於卖价,地主豪强利用典卖制度不仅廉价取得土地。房产的使用收益权,而且还可以取得土地、房产的所有权。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出业」,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托」,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与人终无赎回之日。宋律规定只有典契验明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些都是维护典权人的利益,为典权人取得出典人的田宅提供了便利条件。

㈥ 典权的消灭方式

回赎是出典人向典权人提出以支付原典价消灭典权的单方行为。回回赎权的主体,不答以原出典人为限。如果原出典人将典物的所有权让与他人时,由该受让人享有回赎权。回赎权的相对人也不以原典权人为限,如果原出典人已将典权让与他人时,则应向该受让人行使回赎权。 典权附有期限时,出典人应于期限届满后的一定期限内回赎,如果设定典权时附有“到期不赎,即作绝卖”的条款时,应在典权期限届满时回赎。典权未定期限的,出典人可在出典后30年内随时回赎。 (2)找贴。 找帖是在典权存续中出典人将典物所有权让与典权人,找贴典物的当时价格与典价的差额,从而使典权消灭的一种方法。找贴以一次为限。找贴以后,典权关系即告消灭。 (3)作绝。 有期限的典权,附有“到期不赎,即作绝卖”条款的,因期限届满(作绝)由典权人取得所有权,典权亦因混同而消灭。 典权附有到期不赎,听由典权人出卖典物收回典价条款时,因典物别卖于第三人而使典权消灭。

㈦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三条第二款

民法典
第六百四十三条出卖人依据前条第一款的规定取回标的物 后,买受人在双方约定或者出卖人指定的合理回赎期限内,消除出 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的,可以请求回赎标的物。

买受人在回赎期限内没有回赎标的物,出卖人可以以合理价格 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出卖所得价款扣除买受人未支付的价款以 及必要费用后仍有剩余的,应当返还买受人;不足部分由买受人清 偿。
条文要义
本条是对出卖人取回标的物后买受人回赎权的规定。
在买卖合同中,出现了出卖人享有取回权的事由的,出卖人取回买 卖标的物之后,买受人享有回赎权,可以在回赎期限内回赎买卖标的 物。其规则是:
1.回赎权的产生,是在出卖人依照民法典第642条第1款的规定取回 标的物之后,出卖人一旦取回买卖标的物,买受人即产生回赎权。
2.回赎期限,即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回赎期限,或者出卖人指定合 理的回赎期限。
3.回赎权的行使要件,是买受人消除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即 买受人支付了未按照约定支付的价款,或者买受人按照约定完成了特定 条件,或者买受人将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的标的物收回。
在具备了上述三个要件之后,买受人可以要求回赎标的物,出卖人 应当将取回的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
买受人取得了回赎权,但是在回赎期限内没有回赎标的物的,出卖 人可以以合理价格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出卖所得价款在扣除买受人 未支付的价款及必要费用后仍有剩余的,应当返还买受人;不足部分由 买受人清偿。

㈧ 古代是如何将妻子租卖给别人的

以回赎权来分,有“活卖”与“绝卖”之分。活卖,即典卖,即卖使用权,而保留回赎权,如古代常见的“典妻”,就是出让妻子的性 服务和生育服务卖掉一定年限,到期回家,或赎回来。“绝卖”就是永远卖出,无法赎回。

㈨ 把东西典当可以赎回吗

可以典当后书会,没有时间限制.可是操作的时候要小心千万别点典卖,典卖了就没了.和现实中的当铺差不多,就是没时间限制,当然拿回来的时候肯定要多给点钱啦.

阅读全文

与典卖回赎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