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罗马条约期限

罗马条约期限

发布时间:2021-05-03 19:22:35

❶ 名词解释:罗马条约

1957年3月25日,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6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罗马条约》共有6大部分248条;,并附有11份议定书和3个专约,以及若干清单。《罗马条约》 在序言中开宗明义的强调它的目的是: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在欧洲各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的基础等。与一般国际条约不同,《罗马条约》是元期限的,而且没有规定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欧洲国家参加共同体的条款。这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倡导者要把6 国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罗马条约》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其中心内容是建立关税同盟和农业共同市场,要求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关于工业品关税同盟,条约规定在12年过渡时期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成员国的现有一切关税和贸易限制。

《条约》规定了对一些特殊商品允许采取例外措施,制定了保护条款,同意对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员国,可以对第三国,甚至在较小程度上对成员国实行贸易限制,或者对那些有经济困难的部门或地区实施保护措施。关于农业共同市场,《条约》规定共同市场应扩大到农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但对共同农业政策,只是规定了一些原则)要求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制定这项政策。至于具体细则规走在条约实施后两年内再草拟。《条约》还规走: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应实现人员: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此外,对运输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的接近和一致,对国内税率:竞争规则、财政收入等也作了规定。

在社会政策方面,《条约)要求各成员国之间在社会问题上密切合作。决定设立欧洲社会基金,作为欧同体的社会政策的了部分,旨在改进共同体内工人就业的机会和帮助工人流动。《条约》还决定设立欧洲投资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促进萧条地区的经济和促进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和改造,以及对单独一国不易举办的新工业企业提供资金。《罗马条约》与一般只规定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的国际条约不一样,它规定建立一个拥有一定独立权力的缔约国联合组成的共同体,设置了一套具有一定权限的共同体机构,这套机构是实现条约规定的目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组织保证,也提供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所特有的政治发展的可能性。《罗马条约》确定的共同体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条约还规定设置一系列附属机构和专门

❷ 急!!!!!!!TRIPs的法律效力是什么要详细的!!!!!!!

TRIPs协议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全面的多边知识产权协议,具有约束全体WTO成员的效力。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也就加入了Trips协议。
Trips协议根据成员的发展水平规定了不同的过渡期。发达国家应自1996年1月1日起满足Trips协议的所有规定,而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过渡期为5年,最不发达的国家的过渡期是11年。

❸ 什么是罗马条约啊高手 :::::::::>:>:>

1957年3月25日,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6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❹ 哪一年欧共体第一次提出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

少专家者区域体化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统市场、经济货币联盟政治联盟五层欧洲体化始跨越自由贸易区阶段于 19687月1实现关税同盟于1993基本建欧洲统市场于19991月1欧元顺利启首先11员实现货币联盟目前建设完善经济货币联盟阶段并实现政治联盟积极创造条件 【关税同盟】欧盟关税同盟起点着手建立共同市场并向经济与货币联盟种经济体化高形式发展关税同盟欧洲联盟存发展基础欧盟于19687月1完罗马条约赋予取消员间贸易限制关税及统各外关税税率任务比原计划提前半建关税同盟欧盟员间虽取消所关税并建立统共同海关税则较间内员间海关手续许形壁垒仍阻碍着商品自由流通19941月1欧盟颁布新海关简化海关程序手续统海关规则 【统市场】19856月米兰首脑议期间欧委式提关于建设内部统市场白皮书其列举300项具体措施(定282项)提要欧共体内部建立界统市场真实行员、商品、资本、服务自由流通 198512月统市场白皮书理事批准 推进白皮书实施19862月1728别卢森堡海牙举行首脑议签署《单欧洲文件》提实施白皮书282项措施具体计划间表并提迟1993初式建立统市场另外文件《罗马条约》进行第重要修改效数取代致同意作统市场关事务决策程序效便利理事委员建设统市场努力19931月1欧洲统市场宣布基本建并式投入运作经断完善,现已取: 1. 通系列关公共采购建筑市场规加强透明度市场监督放公共市场(尚包括运输、能源与电讯); 2.协调各员直接税、增值税与消费税等面规减少各员税收差别; 3.使资本市场与金融服务自由化; 4.标准化面面通欧盟统技术规另面各员相互承认技术标准与认证排除技术标准面贸易障碍; 5、通相互承认历技术证书使自能够自由其员业申根协定员间通取消边境检查使员自由流; 6、通协调员公司关知识产权(商标与专利)立企业创造便利工业合作良基础; 进步消除员自由流面障碍19856月、德、荷兰、比利、卢森堡5卢森堡与德交界镇申根签署关于员自由流通协议简称《申根协议》意利(199011月27)、西班牙葡萄牙(199111月18)、希腊(199211月6)、奥利(19954月21)先加入19953月26申根协议首先、德、荷、比、卢、葡、西7效7员及其欧盟家员均7 间自由往第三员要取申根签证签证效期内7间自由通行意利奥利别于199710月12月始执行申根协议19983月31起意利奥利都取消与申根家间所边境检查2000-月-希腊始执行申根协议199612月丹麦、芬兰瑞典签署同意加入申根协议议定书英尔兰目前尚未加入申根协议199710月签署《阿约》申根协议所取纳入体化19995月1《阿约》效申根协议秘书处式并入欧盟理事秘书处 【经济货币联盟】经济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简称经货联盟(EMU)欧盟早《罗马条约》第2条提要建立经济货币联盟196912月总统蓬皮杜倡议欧盟六创始举行首脑议作建立欧洲经货联盟原则性决定并于1970提维尔纳报告(Werner Report)提10间三阶段建立经货联盟设想由于受70代初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冲击努力没功各谋求其货币合作途径减少美元危机冲击 1989欧委主席德洛尔首专门委员再提三阶段建立经货联盟报告史称德洛尔报告19896月马德首脑议通该报告欧洲经货联盟始进入实质性建设期经货联盟第阶段19907月1始其目标要求员欧洲货币体系基础进步加强协调取消家外汇管制促进资本流通同各员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缩汇率浮 龋?span style="mso-bidi-font-weight:bold">第二阶段自19941月1始兰克福立欧洲货币局进步协调各员货币政策并加强欧洲货币单位确定统加入经货联盟标准间表;第三阶段晚于19991月1始逐步取消欧元区员货币逐步推广欧洲单货币直至完全建立经货联盟 19991月1欧洲经货联盟第三阶段式始欧元始银行、外汇交易公共债券等面式使 YJ_oneday 2009-09-03 23:37:09 关税同盟指两或两家缔结协定,建立统关境,统关境内缔约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关境外家或区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关税税率外贸政策 [编辑]关税同盟主要特征 关税同盟主要特征:员相互间仅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建立共同外关税说关税同盟员除相互同意消除彼贸易障碍外采取共同外关税及贸易政策GATT规定关税同盟立即立经段期间逐步完则应合理期限内完期限般超10 [编辑本段] 建立关税同盟前提条件 1、已建立关税同盟或签订临协定缔约非同盟或临协定参加所实施关税或其贸易规章体高于或严于建立同盟或签订协定前各组领土所实施相应措施般限制水平 2、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订立临协定各组领土非贸易集团或协定参加贸易所实施关税其贸易规章高于或严于组共同关税领土前所实施相应限制措施 3、述临协定应订合理期限内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计划进程表 [编辑本段] 关税同盟排性保护措施 关税同盟排性保护措施主要各项: 1、减低直至取消同盟内部关税达目同盟往往规定员同盟内部必须定期限内阶段、逐步各自现行外关税税率渡同盟所规定统关税税率直至取消员彼间关税 2、制定统外贸易政策外关税税率外面同盟员必须规定间内别调高或调低各自原外关税税率终建立共同外关税税率;并且逐步统各自外贸易政策外歧视政策进口数量限制等; 3、同盟外进口商品根据商品种类提供同征收共同差别关税特惠税率、协定税率、惠税率、普通优惠税率、普通税率; 4、制定统保护性措施进口限额、卫防疫标等等 [编辑本段] 共同外关税建立意义 1、避免自由贸易区需要原产原则作补充保持商品流问题代替原产原则筑起共同外壁垒意义看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排性更强些 2、使员家主权让给经济体化组织程度更些致旦家加入某关税同盟失自主关税权利现实比较典型关税同盟1958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编辑本段] 关税同盟类 关税同盟体两类: 类发达家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其目于确保西欧家市场抵制美产品竞争促进内部贸易发展积极推进欧洲经济体化进程 另类由发展家建立关税同盟其目主要维护本区各民族利益促进区内经济合作共同发展非关税同盟与经济联盟安第斯条约组织、加勒比共同体共同市场、西非家经济共同体、湖家经济共同体、非家经济共同体等 [编辑本段] 关税同盟具体内容 关税同盟欧洲始经济体化组织形式内产行减免关税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外实行统关税外贸易政策关税同盟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态效应 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指产由产本较高内产转向本较低贸易象产本其员进口产品所带利益贸易转移效庆指产品产本较低非员进口转向本较高员进口损失参加关税同盟代价贸易创造效应于转移效应参加关税同盟给员带综合效应净效应意味着员经济福利水平提高;反则净损失经济福利水平降 态效应 关税同盟仅给参加带静态影响给带某些态影响种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重要员经济增重要影响 关税同盟态优势: 1、关税同盟第态效应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员间产品相互口创造良条件种市场范围扩促进企业产发展使产者断扩产规模降低本享受规模经济利益并且进步增强同盟内企业外特别非员同类企业竞争能力关税同盟所创造市场效应引发企业规模经济实现 2、关税同盟建立促进员间企业竞争各员组关税同盟前许部门已经形内垄断几家企业期占居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利于各资源配置技术进步组关税同盟由于各市场相互放各企业面临着自于其员同类企业竞争结各企业竞争取利位必纷纷改善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意识断降低产本同盟内营造种浓烈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3、关税同盟建立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建立意味着自非员产品排斥同盟外家抵消种利影响能产点转移关税同盟内些家直接产并销售便绕统关税非关税壁垒客观便产种伴随产转移资本流入吸引量外直接投资 关税同盟态劣势: 1、关税同盟建立促新垄断形关税同盟外排性种保护所形新垄断技术进步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断新员加入断新刺激否则由产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容忽视 2、关税同盟建立能拉员同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关税同盟建立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区流没促进区平衡发展政策些家落区与先进区差别逐步拉 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体化两种形式战世界经济发展种重要现象 [编辑]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 根据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8款(甲)项规定:"关税同盟应理解单独关税领土代替两或两关税领土①同盟组领土间贸易或至少些领土产品实质所贸易实质已取消关税其贸易限制……;②同盟每员于同盟外领土贸易已实施实质同关税或其贸易规章"根据定义关税同盟两基本特征: ①同盟内取消切内部关税壁垒晨关税措施; ②同盟员采取统外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 根据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8款(乙)项规定:"自由贸易区应理解由两或两关税领土所组集团原产于些组领土产品贸易已实质取消关税或其贸易限制集团……"自由贸易区两特点面该集团内员相互间取消关税或其贸易限制;另面各员各自独立保留自外贸易政策尤其关税政策所自由贸易区称半关税同盟

满意请采纳

❺ 罗马条约有哪些规定

《罗马条约》规定,共同体的目标是促进成员国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成员国间发展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条约规定,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关税和定量限制,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运输政策,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贸易政策,建立保护竞争的制度。

根据条约规定,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机构,前者的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是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执行委员会,是部长理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欧洲议会,是咨询和监督机构;欧洲法院,是仲裁机构。1967年,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的机构,与经济共同体机构合并为单一机构,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随后爱尔兰、丹麦、挪威三国也申请加入。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与美国的关系过于密切,英国加入欧共体会引来美国对欧共体的控制,因此否决了英国的申请。1967年英国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又被法国否决。1969年戴高乐下台,新任法国总统蓬皮杜决定不再阻止英国加入欧共体。1973年1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麦三国正式加入欧共体。欧共体九国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外汇储备等,都超过美国,美国惊呼“遇到了梦想不到的挑战”。

此后,欧共体进一步扩大。1981年1月1日,欧共体接纳希腊为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正式加入欧共体;1995年1月1日,瑞典、挪威、芬兰加入欧共体。

1968年7月,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工业品的关税和限额,实现工业品在共同体内自由流通,并建立对外的关税同盟。这比《罗马条约》规定的期限,提前了一年半。1969年,欧共体又实现共同的农业政策,并基本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这些成就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❻ 二战之后欧洲联合起来形成共同体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彼此之间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经济上生产高度发达,各国之间的经贸交往密切。

一、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这时经济协作范围更加广阔,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这就使西欧六国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需要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二战后,各国为协调经济,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干预经济的体制日趋完善,这就为国际间的协调准备了条件。国际间的协调实际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原则在国际间的运用。

三、战后国际形势与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战后初期西欧各国痛感苏联的威胁,不得不依赖美国的保护,这又导致了西欧与美国之间的政治的不平等,经济上受约束,失去了往日的大国地位。他们认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与美苏相抗衡,因此只有加强各国之间的联合,才能维护他们在欧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迅猛发展,使得要求联合的呼声更为强烈。

四、美国战后初期的对欧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主要是指战后初期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条件,要求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向美国提出一个总的援助计划,并且要求承诺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政治上允许西德加入北约,在大西洋内部解决了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解了法国对重新武装德国的恐惧感,使法德之间的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无意的加速了欧洲的联合。

1957年3月29日法、意、荷、比、卢、西德六国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了两个条约,即《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统称《罗马条约》;六国先后批准,于1958年1月生效。《罗马条约》没有规定期限和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国家加入这一条约的条文,这是开放性的条约,这也说明西欧六国把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的基础和起点。

❼ 欧盟委员会的选举换届时限

欧盟议会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当时的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1886年-1963年)代表法国政府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这个倡议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6国的响应。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2002年 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入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 ”。

欧盟的主要出版物 有:《欧洲联盟公报》、《欧洲联盟月报》、《欧洲文献》、《欧洲新闻—对外关系》和《欧洲经济》等。

欧盟的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
欧盟的统一货币 为欧元 (euro)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2003年以前组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2006年7月11日,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亚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这将是欧元区的首次扩大。同时该国将成为新加入欧盟的10个中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欧盟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存在较大差距

欧盟的主要组织机构有:

——欧洲理事会 (European Council),即首脑会议,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负责讨论欧洲联盟的内部建设、重要的对外关系及重大的国际问题。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欧洲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德国,任期为2007年1月1日至6月30日。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决策过程中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原则。理事会下设总秘书处。

——欧盟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欧盟委员会 (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 ,是欧洲联盟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洲联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联盟的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等。在欧盟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范围内,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200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自1995年起,欧盟委员会任期为5年,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该委员会由来自不同成员国的25名代表组成。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04年11月上任;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1999年任职。

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由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征询欧洲议会意见后共同提名,欧盟委员会其他委员人选由各成员国政府共同协商提议。按此方式提名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和其他委员需一起经欧洲议会表决同意后,由欧盟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

——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ment) ,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现任议长是来自德国的资深议员汉斯-格特·珀特林,2007年1月当选。
此外,欧盟机构还包括设在卢森堡的欧洲法院和欧洲审计院。

——欧洲法院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

——欧洲审计院负责欧盟的审计和财政管理。审计院1977年成立,由12人组成。

❽ 《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罗马条约》的主要内容
1957年3月25日,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6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罗马条约》共有6大部分248条;,并附有11份议定书和3个专约,以及若干清单。《罗马条约》 在序言中开宗明义的强调它的目的是: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在欧洲各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的基础等。与一般国际条约不同,《罗马条约》是元期限的,而且没有规定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欧洲国家参加共同体的条款。这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倡导者要把6 国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罗马条约》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其中心内容是建立关税同盟和农业共同市场,要求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关于工业品关税同盟,条约规定在12年过渡时期内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成员国的现有一切关税和贸易限制。

《条约》规定了对一些特殊商品允许采取例外措施,制定了保护条款,同意对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员国,可以对第三国,甚至在较小程度上对成员国实行贸易限制,或者对那些有经济困难的部门或地区实施保护措施。关于农业共同市场,《条约》规定共同市场应扩大到农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但对共同农业政策,只是规定了一些原则)要求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制定这项政策。至于具体细则规走在条约实施后两年内再草拟。《条约》还规走:在过渡时期结束前应实现人员: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通。此外,对运输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的接近和一致,对国内税率:竞争规则、财政收入等也作了规定。

在社会政策方面,《条约)要求各成员国之间在社会问题上密切合作。决定设立欧洲社会基金,作为欧同体的社会政策的了部分,旨在改进共同体内工人就业的机会和帮助工人流动。《条约》还决定设立欧洲投资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促进萧条地区的经济和促进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和改造,以及对单独一国不易举办的新工业企业提供资金。《罗马条约》与一般只规定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的国际条约不一样,它规定建立一个拥有一定独立权力的缔约国联合组成的共同体,设置了一套具有一定权限的共同体机构,这套机构是实现条约规定的目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组织保证,也提供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所特有的政治发展的可能性。《罗马条约》确定的共同体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条约还规定设置一系列附属机构和专门

❾ 请简述罗马公约的演变历程和国际地位

1957年3月25日, 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的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同年7月19日到12月4日,6国议会先后批准了《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该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罗马条约》共有6大部分248条;,并附有11份议定书和3个专约,以及若干清单。《罗马条约》 在序言中开宗明义的强调它的目的是:消除分裂欧洲的各种障碍,加强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结,保证它们的协调发展,在欧洲各国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盟的基础等。与一般国际条约不同,《罗马条约》是元期限的,而且没有规定退出条约的程序,却有欢迎其他欧洲国家参加共同体的条款。这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倡导者要把6 国共同体看作是一个更加广泛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基础和起点。

阅读全文

与罗马条约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