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国际初步审查的目的是什么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是PCT申请国际阶段中的一项重要程序。申请人可在获得国际检索报告后,根据国际检索单位出具的国际检索报告及其书面意见的内容决定是否需要启动该程序。若成功启动该程序,申请人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中有机会针对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做出答复并对申请进行修改,最终会获得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在该报告中,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会考虑申请人的意见和修改,更为详细地解释国际检索报告所引用文件的相关性,以及对其他问题发表评论意见,如请求保护发明的清晰性或缺乏支持等情况。
有的申请人可能会有疑问,国际检索单位在出具国际检索报告的同时就已经针对申请是否具有可专利性出具了一份书面意见,为什么还要设立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再一次出具审查意见呢?
这是因为,国际检索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程序,原则上申请人没有对申请文件进行实质性修改以及与审查员进行沟通的机会,审查员能够不受干扰地独立理解PCT申请并做出报告。而国际初步审查则是一个开放性的程序,给予了申请人与审查员进行更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它允许申请人修改申请文件,给予申请人答复国际检索单位审查意见的机会,鼓励申请人充分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允许申请人提出与审查员进行会晤等。
因此,国际初步审查程序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开放和交流、答复和修改,为申请人进一步完善申请、与审查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机会和渠道。
合理利用程序
基于这样的程序设计,在实践中,申请人应根据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申请的具体情况、进入国家阶段的需要、其他程序的运用、资金、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并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中尽可能地提交修改文件及意见陈述,积极与审查员进行沟通以充分利用该程序。
第一,申请人要珍惜与审查员沟通的机会。前文已经提及,国际初步审查程序是一个开放的程序,给予了申请人陈述意见和观点的机会。因此,若申请人启动了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应尽可能地提交意见陈述,说明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沟通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沟通有利于审查员了解申请人对于申请的构思和观点。以此为基础,审查员可以帮助申请人更好地完善申请内容,以期获得相对“正面”的国际初步审查报告,提高国家阶段的授权几率,甚至可以实现国家阶段的加快审查。毕竟一份具有肯定性的初步意见的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可以帮助PCT申请在国家阶段驶入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另一方面,在沟通过程中,审查员的意见和观点也可以帮助申请人对于申请进行更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综合考虑申请是否有必要进入国家阶段,进入国家阶段后是否还需要再依据各国的相关法律修改申请文件。
第二,建议申请人在收到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后,再考虑是否需要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国际检索程序是每一件PCT申请的必经程序。正常情况下,申请人都将收到国际检索单位出具的国际检索报告及其书面意见。申请人只有在获得了上述审查意见之后,才需要针对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考虑是否需要陈述意见或者修改文件,是否需要审查员在陈述意见及修改文件的基础上重新对申请的可专利性作出评述。如果还没有获得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申请人就启动了国际初步审查程序,那又何谈针对国际检索报告及书面意见提出意见陈述、修改申请文件。
此外,申请人在收到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以后,再考虑是否需要启动该程序的意义还在于:如果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相对较为积极,审查员也未指出申请中存在任何需要修改的内容,那么申请人是无需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此时,申请人可以开始考虑进入国家阶段的相关问题。如果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相对较为消极,申请的授权前景很低。理论上,申请人此时就可以考虑是否需要终止该申请的后续程序,以避免后续产生更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
第三,申请人要合理利用国际阶段修改申请文件的机会。在PCT申请的国际阶段,申请人可以分别依据《专利合作条约》第19条和第34条对申请文件进行实质性修改。两者的区别在于,依据第19条的修改仅可以修改权利要求书,修改内容将进行国际公布;依据第34条的修改可以修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修改不会进行国际公布,但会作为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附件传送至各缔约国。
充分了解并灵活运用国际阶段修改申请文件的机会,对于是否需要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也有很大帮助。一方面,如果申请人认为仅仅修改权利要求书就可以使申请更加完善,并且也不需要审查员再基于修改重新对于三性进行评述,那么申请人是无需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的。此时,申请人只需要依据《专利合作条约》第19条在期限内按规定修改权利要求书即可。另一方面,如果申请人在国际阶段希望修改说明书或者附图,那么就必须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这是因为依据《专利合作条约》第34条的修改是申请人启动国际初步审查之后才可以利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申请人是不可以依据《专利合作条约》第34条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进行修改的。
第四,申请人要合理利用国际阶段其他陈述意见的机会。在PCT申请的国际阶段中,申请人若希望针对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或提交意见陈述,除了利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外,还可以提交“非正式意见陈述”。各缔约国都可以查看到申请人在国际阶段提交的非正式意见陈述。但非正式意见陈述在国际阶段不会得到任何主管国际单位的审查或答复,申请人也不会得到任何主管国际单位基于非正式意见陈述再次作出的书面意见。申请人提交非正式意见陈述的意义在于:在进入国家阶段后,国家阶段的审查员在审查时可以参考国际阶段提交的非正式意见陈述的内容,可能会对其判断及审查带来影响。因此,申请人应根据申请的情况、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资金、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决定该如何运用各种途径提交意见陈述以最终影响国家阶段的授权结果。
避免三种情形
当申请人决定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后,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情形。
第一,申请人不要仅提交修改文件或意见陈述,而不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是一个可选的程序,也就是说,需要申请人主动启动才可以进入国际初步审查程序。而启动该程序的条件是申请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主管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提交合格的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并按规定缴纳手续费和初步审查费。因此,仅仅提交修改文件或意见陈述,并不会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
第二,不要仅提交初步审查要求而不提交任何修改文件或意见陈述。
若申请人仅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而不提交任何修改文件或意见陈述,那么国际初步审查报告的实质内容将和国际检索单位制定的书面意见的内容基本相同,这就失去了启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的意义。
第三,不要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中修改摘要。
摘要不属于依据《专利合作条约》第34条进行修改的范围。在制定国际检索报告时,若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员认为有必要,会在国际检索报告中对PCT申请的摘要做出必要的修改。若申请人在收到国际检索报告后,对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员制定的摘要有异议,可以在国际检索报告发文日起一个月内向国际检索单位提交意见陈述,要求其重新制定摘要。因此,申请人不需要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中对摘要进行处理。
合理利用PCT申请中的国际初步审查程序
㈡ 专利缴费时间如何查询
可以登陆中国专利网查询。
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中国专利网,提供给电子申请用户查询应缴费用、填写缴费清单、生成订单并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联在线支付)完成实际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四条规定: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费用,可以直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缴纳,也可以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付,或者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方式缴纳。
作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国家知识产权局第172号公告《关于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缴纳专利费用的公告》、第180号公告《关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开通对公账户网上缴费业务的公告》规定了网上缴费这种新的缴纳专利费用的方式。
网上缴费与直接缴纳、邮局汇付或者银行汇付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缴纳专利费用的标准、要求等,均与现行缴费方式相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第四十三条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2)国际初步审查交费期限扩展阅读:
国家对部分专利收费进行调整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272公告》要求,为进一步减轻社会负担,促进专利创造保护,即日将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
《公告》称,停征专利收费(国内部分)中的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著录事项变更费(专利代理机构、代理人委托关系的变更),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收费(国际阶段部分)中的传送费。对于缴费期限届满日在7月31日(含)前的上述费用,应按现行规定缴纳。
对符合《专利收费减缴办法》(财税〔2016〕78号)有关条件的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专利年费的减缴期限由自授权当年起6年内,延长至10年内。
对于之前已准予减缴的专利,作如下处理:处于授权当年起6年内的,年费减缴期限延长至第10年;处于授权当年起7-9年的,自下一年度起继续减缴年费直至10年;处于授权当年起10年及10年以上的,不再减缴年费。
对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答复期限届满前(已提交答复意见的除外)主动申请撤回的,可以请求退还50%的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
㈢ PCT申请国际阶段是由哪个国家受理
一个PCT专利申请要经历国际阶段和国家阶段。国际申请先要进行国际阶段程序的审查,然后进入国家阶段程序审查。申请的提出、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在国际阶段完成,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工作在国家阶段由被指定的各个国家局完成。
国际阶段
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一阶段是国际阶段。他包括国际申请的受理、形式审查、国际检索和国际公布等必经程序以及可选择的国际初步审查程序。
中国个人或单位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的国际申请,国际阶段中除国际公布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统一进行外,其它程序都在中国专利局里进行。
1、接受专利申请和对专利进行专利性审查;
PCT受理局将对受理的PCT申请的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则将国际PCT申请文件分别送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和国际检索单位。
2、国际检索
PCT专利申请提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受理国的专利局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将对PCT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并做出国际检索报告。
其中,国际检索PCT专利申请提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中国专利局作为国际检索单位将对PCT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并作出国际检索报告。该检索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尽快送交PCT专利申请人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
自国际申请日(或优先日)起满18个月后,国际局将公布PCT国际专利申请和国际检索单位做出检索报告,并将该申请连同检索报告送交该PCT专利申请要求的“指定国”的专利局。
3、国际初步审查
《专利合作条约》规定,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不是强制性的。参加条约的国家如果是受PCT第二章约束的,其申请人可以请求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对其申请进行国际初步审查。
国际初步审查的目的是为了就该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提出初步的意见。该审查意见对各个“指定国”没有任何约束力。但是,PCT规定的标准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而且该审查意见是由为数不多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国际检索的基础上做出的,所以该报告应当是比较可靠和可以依赖的。
在参加《专利合作条约》时,有些国家不受PCT第二章约束。申请人请求国际初步审查时,只能从受PCT第二章约束的指定国中选定一些使用国际初步审查结果的国家,这些国家被称为“选定国”。
中国专利局作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对国际申请进行审查后,将提出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送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并由国际局转交申请人,同时国际局还将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送交该申请的“选定国”。
申请人可以依据中国专利局作出的国际检索报告、国际初步审查结果,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即是否进入国家阶段(向其他国家申请)。
国家阶段
进入国家阶段的程序不是自动发生的,必须由申请人来启动。申请人必须在自优先权日30个月(在某些国家可能是20个月)内办理进入指定国(或选定国)国家阶段的手续:缴纳国家费用,递交翻译成该国语言的国际申请的译文。有些国家的国家法规定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晚于30个月(或20个月)。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是必须遵守的,即使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尚未得到。在国际阶段中没有在自优先权日起十九个月内要求国际初步审查的国际申请,其进入国家阶段(指定局)的期限是自优先权日起20个月;在自优先权日起十九个月内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国际申请。
国家阶段在申请人希望获得专利权的国家的专利局里进行。他包括办理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和在各指定局或选定局里进行审批程序。
进入国家阶段后,需要根据各国规定递交国际申请文件的译本(该国的官方语言)和缴纳规定的国家费用。然后由各国专利局按其专利法规规定对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㈣ pct国际申请什么时候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是PCT申请国际阶段中的一项重要程序。申请人可在获得国际检索报告后,根据国专际检索单位出具属的国际检索报告及其书面意见的内容决定是否需要启动该程序。若成功启动该程序,申请人在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中有机会针对国际检索单位的审查意见做出答复并对申请进行修改,最终会获得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在该报告中,国际初步审查单位会考虑申请人的意见和修改,更为详细地解释国际检索报告所引用文件的相关性,以及对其他问题发表评论意见,如请求保护发明的清晰性或缺乏支持等情况。
提交国际初步审查要求的最晚期限是自国际检索单位传送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之日起三个月,或者自国际申请的优先权日起22个月,以后到期为准。
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时,申请人可对检索单位的书面意见正式答复,同时还可根据PCT条约对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或)附图提出修改。
㈤ 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和手续是什么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四条规定,
申请人依照本细则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办理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手续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
以中文提交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书面声明,写明国际申请号和要求获得的专利权类型;
(二)
缴纳本细则第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申请费、公布印刷费,必要时缴纳本细则第一百零三条规定的宽限费;
(三)
国际申请以外文提出的,提交原始国际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中文译文;
(四)
在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书面声明中写明发明创造的名称,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发明人的姓名,上述内容应当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以下简称国际局)
的记录一致;国际申请中未写明发明人的,在上述声明中写明发明人的姓名;
(五)
国际申请以外文提出的,提交摘要的中文译文,有附图和摘要附图的,提交附图副本和摘要附图副本,附图中有文字的,将其替换为对应的中文文字;国际申请以中文提出的,提交国际公布文件中的摘要和摘要附图副本;
(六)
在国际阶段向国际局已办理申请人变更手续的,提供变更后的申请人享有申请权的证明材料;
(七)
必要时缴纳本细则第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申请附加费。
符合本条第一款第(一)
项至第(三)
项要求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给予申请号,明确国际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日期(以下简称进入日),并通知申请人其国际申请已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国际申请已进入中国国家阶段,但不符合本条第一款第(四)
项至第(七)
项要求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期满未补正的,其申请视为撤回。
㈥ 初步审查需要多久时间拿到了申请受理通知书了,网上可以查询吗
初步审查时间是一年左右,前半年是无法在商标网上查询到审查状态的,快的话10~11个月就会初审公告,然后就是3个月的公告期,如无人提出异议,就注册成功,2个月左右的时间拿到证。
㈦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是自动进行吗,如何进行国际初步审查
国际初步审查是指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根据申请人请求对国际申请进行审查,并对请求保护的发明看来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提出初步的、无约束力的意见。根据《专利合作条约》规定,国际初步审查程序不是强制性的,参加条约的国家如果是受《专利合作条约》第二章约束的,其申请人可以请求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对其进行国际初步审查。
虽然国际初步审查的审查意见对各个指定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但是PCT规定的标准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而且该审查意见是由为数不多的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在国际检索的基础上作出的,所以该报告应该是比较可靠和可以依赖的。
国际知识产权局作为国际初步审查单位,对国际申请进行审查后,将国际初步审查报告送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