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按劳动法临时工使用期长为多久
2013年7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政最大的亮点是,明确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
所谓临时工应该说指的是短期合同工、非全日制合同工或者以完成某项任务为期限的合同工。《劳动合同法》的修订案针对的是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合同,由劳务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单位是指的这样一种。劳务派遣工跟所谓的我们习惯称的临时工还不完全一样,因为他跟用工单位没有劳动关系,他的在劳务派遣公司。而所谓的临时工的劳动关系在他自己所在的单位,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临时招聘的工人,与正式工相对。临时工就是暂时在单位工作的人员,临时工指单位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也有至期延续可能,但要有双方达成共识的前提。
《劳动法》第二条中"劳动者" 其范围是很广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职工,也包括了临时工。因此,正式工也好,临时工也罢,只要一旦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这种关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时间,凡正式工享有的权益,临时工也均应享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不要认为自己和正式工有多少差别,而在享受《劳动法》所赋予的权益上不能依法去争取。
Ⅱ 季节性用工制度
我国现阶段有哪几种用工制度?各有什么特点?
2006-6-20 15:11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我国用工制度的种类是随着用工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一直实行“铁饭碗”式的用工制度,即以固定工制为主,以临时工制为辅的单一的用工制度。其基本特征为:国家对企业的用工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企业没有用工自主权,国家依靠行政手段控制企业的用工数量、用工形式、用工办法,推行以固定工为主体,以临时工为补充的用工制度种类,将经济和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演变为行政管理关系。劳动者的工作由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分配、调整,一旦成为某个用人单位的固定工以后,就同所属单位形成了终身的、固定的劳动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的用工制度也逐渐实行改革,其改革目标是:把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逐步改变为多种形式并存的劳动合同制度,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行劳动合同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着重作用。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用工制度:
(1)固定工制。固定工制是我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用工制度。固定工是固定职工的简称,也称长期职工,它是由劳动人事部门分配、安排和批准招收录用的,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劳动关系的职工。其特点是:职工的工作期限没有限制,除了特殊情况外,劳动者就业后长期在一个单位内工作,职工不能无故离职,单位也不能无故辞退职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保持着终身的固定的劳动法律关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固定工有不同的分类。如按照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或劳动的的性质不同来划分,固定工可分为工人、职员两类。工人是直接从事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体力劳动者;职员是担任行政、经济管理和技术业务工作的人员,一般是脑力劳动者。按照职工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不同来划分,固定工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等。
(2)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制是我国目前推行的一种用工制度,即无论长期工、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都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特点是:用人单位同劳动者之间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工作期限。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一旦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3)临时工制。临时工制是企业等用人单位临时使用劳动者,到期可以辞退的用工制度。其特点是:企业为了完成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以合同的方式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所要完成的生产任务或工作,自主决定用工数量、用工期限,工作完成后即解除合同。季节工是临时工的一种,它是从事季节性生产劳动的工人,具有临时工的特点。
(4)农民工制。农民工是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国家下达的劳动工资计划之内,用于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需要从农村中招用劳动力从事某种工种的用工制度。其特点是:从农村中招收,不转户口和粮食关系(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不改变农民身份,由企业直接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民工在企业工作期间,是企业职工中的一员。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即行解除,农民工返回农村。如果企业需要续定合同,必须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劳动部门批准。
Ⅲ 季节性临时用工属于劳动关系么
雇佣劳动者劳动就形成是劳动关系,与季节性、临时无关。
Ⅳ 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吗
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由于单位的原因,工作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Ⅳ 请问季节性用工在每年5月至8月未有工作的时间段中,用人单位是否仍需为其缴纳社保
1、是否属于雇佣关系,或者劳务派遣合约
2、如果签约则应该缴纳,没有签约则没有义务,但是之前季节性用工停工期也有缴纳的,应该比照缴纳。
3、具体可咨询社会保障部门。
本人认为该公司应该有缴纳的义务。
Ⅵ 什么是季节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是有什么区别
季节工是指按照季节性生产的特点而使用的一种临时工。这主要是指生产季节性比较强,用工期比较集中的企业在生产旺季时招用的临时工。
一般用劳动合同确定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在带有季节性生产的企业里,除少数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使用固定职工外,一般都是适宜于使用季节工。为了保证季节工有比较固定的来源,这类企业一般与附近街道组织或农村乡镇建立较固定的协作关系。
季节工是可以续约的,但是要甲方提出,季节工是三个月的期限。
因为《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季节工和职工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一般季节工跟职工的福利、权利、义务、全勤都是同等的,但是个别的年度福利奖没有,有些福利奖是年度工才有的。
(6)季节用工期限扩展阅读:
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期限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三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所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根据双方的需求来协商确定劳动合同的期限。
同时,如果有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若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并且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该情形不得约定试用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季节工
Ⅶ 劳动法里有季节性用工一词吗
劳动法里没有,但是对于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的相关规定中有类似的描述。
劳动合同法里对于劳务派遣有相关类似的描述:
第六十六条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规定的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Ⅷ 季节性用工算工龄么
目前我国已没有工龄已说,现在退休看交费年限,交费是按月交所在只要一直交社保,交费年限就一直累积计算。
Ⅸ 季节性用工要求的时间间隔
不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