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有效时间段与扣除年度无交叉,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年度”是如何定义的。
根据政策规定,填写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所属年度。
例如:填写“2020年度”,代表着即将在2020年度里面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待遇。
其次,专项附加扣除有效时间段与扣除年度无交叉,指的是:纳税人填报的项目起止时间跟“扣除年度”无关。
51个税管家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人在2019年度申报了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取得的相关证书也是2019年的。
那么,他在确认2020年度专项附加扣除时,就会显示“已失效”,原因便是:专项附加扣除有效时间段与扣除年度无交叉。
根据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规定,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年3600元定额扣除。
这意味着:他已经在2019年一次性抵扣掉了3600元,2020年不能再享受相关待遇,这是一个与“扣除年度”无关的项目。
具体可以查看政策规定,哪些是“按年”享受的。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是为2019年度填报信息不谨慎“埋单”。
有不少纳税人在2019年年初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随意输入起止时间。
例如:某人在填报2019年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9月。
很显然,他在确认2020年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面临项目“已失效”,此时,可以据实修改起止时间即可。
最后,51个税管家建议大家,如果系统提示填写信息“已失效”,则说明事项不在扣除有效期,需要据实修改扣除有效期。如果2020年已无法扣除,则需要删除。
Ⅱ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通过扣缴义务人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怎么选择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方式有两种:一种由扣缴单位按月申报、另一种须等到年终汇算清缴时自行申报。
如果您选择申报方式为“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单位可以使用扣缴端软件,获取您填写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按月计算应预扣预缴税款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全员全额纳税申报。
在这种方式下,您可以在预扣预缴期间享受扣除。如果您未能及时报送,也可在以后月份补报,由单位在当年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扣,不影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期限扩展阅读:
自行纳税申报是指以下两种情形:
(一)纳税人取得应纳税所得后,根据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项目、数额,计算出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并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报送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终了后,根据全年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项目、数额、应纳税额、已纳税额、应补退税额,在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报送税务机关、办理相应事项。
Ⅲ 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专项附加扣除是否在2018年10月1日后就可以依照规定申报扣除
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完成第七次修法,采取“一次修法,两步实施”的方式落实税改红利,2018年10月1日起先行执行每月5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并适用新税率表,2019年1月1日起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新税制全面实施阶段。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文件规定,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纳税人自2019年1月起就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改革红利。
Ⅳ 2021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什么时候开始确认
2020年12月4日,个人所得税APP显示,2021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根据政策规定,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需于每年12月进行确认。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2021年度的专项附加扣除仍为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6项。纳税人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项填报,如果扣除项目无变化,也可选择快捷操作。
根据操作指引,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可以快捷操作:选择扣除年度2021年,一键带入,如有变动,还可以点击修改,然后一键确认完成该项操作。
(4)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期限扩展阅读: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出台背景
2018年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为广大群众减负。会议指出,要在确保2018年10月1日起如期将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适用新税率表的同时,抓紧按照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
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使群众应纳税收入在减除基本费用标准的基础上,再享有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确保扣除后的应纳税收入起点明显高于5000元,进一步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2018年9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出席201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提问时表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体现公平简便原则。
Ⅳ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提交成功了,要几个工作日才能审核通过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提交成功后,通常在一到两个工作日就可以审核通过。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全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是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之一。
(5)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期限扩展阅读:
专项附加扣除折算到月收入的个税计算方式如下: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税扣除的意思就是将三险一金等专项费用进行扣除之后在计算更所得税的额度,需要用月收入减去5000再减去专项扣除等费用就等于应缴纳所得额
Ⅵ 专项附加扣除是每年都要申报吗
专项附加扣除是每年都要申报。
2018年9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为广大群众减负。会议指出,要在确保2018年10月1日起如期将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并适用新税率表的同时,抓紧按照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要求。
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使群众应纳税收入在减除基本费用标准的基础上,再享有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附加扣除,确保扣除后的应纳税收入起点明显高于5000元,进一步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6)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期限扩展阅读
纳税人选择纳税年度内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纳税人通过远程办税端选择扣缴义务人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根据接收的扣除信息办理扣除。
(二)纳税人通过填写电子或者纸质《扣除信息表》直接报送扣缴义务人的,扣缴义务人将相关信息导入或者录入扣缴端软件,并在次月办理扣缴申报时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扣除信息表》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签字(章)后分别留存备查。
纳税人选择年度终了后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既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也可以将电子或者纸质《扣除信息表》(一式两份)报送给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
报送电子《扣除信息表》的,主管税务机关受理打印,交由纳税人签字后,一份由纳税人留存备查,一份由税务机关留存;报送纸质《扣除信息表》的,纳税人签字确认、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签章后,一份退还纳税人留存备查,一份由税务机关留存
Ⅶ 个人所得税app 确认2020年度专项附加扣除 一键确认 提示扣除有效期起止不能为空怎么处理
据了解,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理时间是有政策规定的,且肯定是不能为空的。
下面51个税管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专项附加扣除有效期起止时间的规定。
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起止时间
(1)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2)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教育结束当月
特别提示: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连续扣除。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起止时间
(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
特别提示: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
此外,同“学历教育”一样,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连续扣除。
(2)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上载明的发证(批准)日期的所属年度,即为可以扣除的年度
特别提示:由于专项扣除政策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证书也应当为2019年后取得才可以生效。
3、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起止时间
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
特别提示: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4、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起止时间
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
特别提示: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
5、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起止时间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6、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起止时间
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不超过8万元的限额内,可以据实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