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怎么理解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1、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3、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4、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1)年限总和法在书中哪里扩展阅读:
年数总和法原理:
1、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2、把这个式子展开如下:
折旧率总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㈡ 年数总和法是怎么计提折旧的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折旧基数×逐年递减的折旧率=(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2007年12月,长江公司购入一台设备,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的原值为15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
第一年年折旧额=(158000-8000)×5/(1+2+3+4+5)=50000(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158000-8000)×4/(1+2+3+4+5)=40000(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158000-8000)×3/(1+2+3+4+5)=30000(元)
第四年年折旧额=(158000-8000)×2/(1+2+3+4+5)=20000(元)
第五年年折旧额=(158000-8000)×1/(1+2+3+4+5)=10000(元)
(2)年限总和法在书中哪里扩展阅读:
年数总和法,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年数总和法的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
(一)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
(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㈢ 年数总和法是怎么计提折旧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3)年限总和法在书中哪里扩展阅读:
年数总和法的优缺点:
优点:因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还有,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因此,加速折旧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趋于现金收支规律的一种方法。
缺点:对影响折旧分配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虑并体现。
年数总和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的适用范围:
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
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㈣ 年数总和法计算
计算公式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4)年限总和法在书中哪里扩展阅读:
原理
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则,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结束时,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全部转到产品成本中。那么转移的价值应为100%,简化为1。简单地说当某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全部折旧结束时,其折旧率总和应为1,用数学式子表示为:折旧率总和=1。
现在我们把这个式子展开如下:
折旧率总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假如某企业实行加速折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是10年,那么它的第一年折旧率我们就可以规定为10÷55,第二年规定为9÷55,第三年规定为……,第10年规定为1÷55,10年使用期结束就正好是折旧100%。
以上是使用期为10年的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折旧法的折旧率式子的来源过程,如果是20年的话,我们只要用式子:
折旧率总和=1
=(1+2+3+……+20)÷(1+2+3+……+20)
=(1+2+3+……+20)÷210
=1÷210+2÷210+3÷210+……+20÷210
同样可以求得20年中各年的折旧率。
扩展文件;《会计资料大全》
㈤ 年数总合法的计算问题
书上的公式及例题都是对的,年数总和法就是把所有年数的和加在一起作为分母,例如5年就是1+2+3+4+5=15。对于你理解的那个100%,是这样的,对于公式来说,他要告诉你的是一个原理,即折旧率*应计折旧额,那作为一个比率必然是要用百分比来表示,所以要乘以一个百分比。实际中你可以理解为100%,也就是100/100,也就是1。这样你就可以明白了吧。
㈥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的公式中有个尚可使用年限指得是什么年限
因为零三年末买入.零四年开始计提折旧.
零四年时是5/15.这一步你是明白的吧.
零五年时就是4/15了.明白了吧.
㈦ 财务会计中所得税题目。年数总和法。9/15哪里来的 谢谢
(5+4)/(5+4+3+2+1)
年数总和法意思就是当年的折旧=总折旧额*当年的已经使用年限/能用的总年限
㈧ 财务会计中年数总和法最后一步到哪为止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折旧基数×逐年递减的折旧率
=(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
第一年年折旧额=(900000-100000)×6/(1+2+3+4+5+6)=228571.43(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900000-100000)×5/(1+2+3+4+5+6)=190476.19(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900000-100000)×4/(1+2+3+4+5+6)=152380.95(元)
第四年年折旧额=(900000-100000)×3/(1+2+3+4+5+6)=114285.71(元)
第五年年折旧额=(900000-100000)×2/(1+2+3+4+5+6)=76190.48(元)
第六年年折旧额=(900000-100000)×1/(1+2+3+4+5+6)=38095.24(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每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 折余:折旧以后的余额
第一年年折旧额=2/6×900000=300000(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2/6×(900000-300000)=200000(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2/6×(900000-300000-200000)=133333.33(元)
第四年年折旧额=2/6×(900000-300000-200000-133333.33)=88888.89(元)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即:倒数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折余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剩余价值在两年间平均摊销
第五年、第六年每年年折旧额=1/2×[900000-100000-(300000+200000+133333.33+
88888.89)]=38888.89(元)
【注意】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范围: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下月见效)。——当月增加,当月不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
例如本题中,从2005年3月开始计提:
第一年:2005年3月—2006年2月
第二年:2006年3月—2007年2月
第三年:2007年3月—2008年2月
第四年:2008年3月—2009年2月
第五年:2009年3月—2010年2月
第六年:2010年3月—2011年2月
㈨ 年数总和法到底怎么算呀
年折旧率是用5除以15再乘77000,但是算折旧额的时候用的是固定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题中资产可使用五年,
第一年算折旧时,固定资产距离报废时间还有五年,也就是还可以再使用5年,折旧额为:77000*5/15=25 666.67 ;
第二年资产距离报废还有四年的时间,也就是尚可使用年限为四年 ,折旧额为:77000*4/15=20 533.33
以此类推
㈩ 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