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吉卡有效期

吉卡有效期

发布时间:2021-03-20 22:16:01

A. 谁知道电影《四根羽毛》的下载有效地址我找不到啊

http://search3.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CB%C4%B8%F9%D3%F0%C3%AB&type=0

【伊甸园论坛】四根羽毛.The.Four.Feathers.2002.iNT.DVDRiP.XViD-DvF

◆原 名:The Four Feathers
◆译 名:四根羽毛
◆导 演:谢卡 卡普尔 (Shekhar Kapur)
◆演 员:威斯 班特里 (Wes Bentley) ...Jack Durrance
Mohamed Bouich ...Sudanese Storyteller
Campbell Brown ...Dervish Ansar
丹尼尔 卡尔塔吉龙 (Daniel Caltagirone) ...Gu
◆类 型:冒险/剧情/战争
◆片 长:126分钟
◆上 映:2002年
◆国 家:美国
◆语 言:英语
◆字 幕:波兰文
◆文 件:2 cd: 76x20 mb (1396 mb)
◆链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240510/
◆评 分:6.2/10 (5,374 votes)

-----------------------------------------------------------------
◆视频尺寸:640 x 272
◆压缩格式:XviD + AC3
-----------------------------------------------------------------

◆简 介:

美国派拉蒙、米拉麦斯两大电影公司,秏资亿万美金首度合作摄制。本片根据英国文豪梅逊(A.E.W. Mason)笔下最脍炙人口的战争冒险小说改编,该钜著被誉为20世纪前半期最重要的经典

由于气势恢宏,场景横跨欧、非两大洲,长久以来,一直被好莱坞视为拍摄难度最高的名著之一,这回史无前例地集合【 铁达尼号 】【 致命吸引力 】【 伊莉莎白 】等好莱坞最杰出的奥斯卡金奖制片班底联手监制,并找来影城当红新生代偶像明星主演,再为这出旷世经典赋与新意,并为影迷带来全新震撼。

剧情以19世纪末,全球最强盛的大英帝国军队,为维护霸业版图,远征北非决战当地回教圣战份子组成的血肉长城为史实背景,在成败关键的乱世惊涛中,勾勒出一段感人肺腑的英雄儿女情缘

全片结合【 阿拉伯的劳伦斯 】般的壮阔场景、磅礴气势,与【 英伦情人 】式的刻骨铭心爱情,被誉为2002年好莱坞影坛最具野心企图的战争爱情冒险史诗钜片,尚未推出,即被全美重要媒体视为竞逐明年奥斯卡奖的重量级大片。

本片是金奖导演谢科卡普继获奖连连的宫闱大片【 伊莉莎白 】后,费时三年全心投入的代表作,为求逼真重现千军万马,碧血黄沙的浩大战役场面,特地远赴环境险恶的北非摩洛哥沙漠实地拍摄,并动用上万临时演员与阿拉伯骏马、骆驼扎营进驻场景,为期五个月的沙漠外景拍摄期间

在烈日炙烤下,除遇上沙暴、流沙等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挑战外,一场英军与回教徒人海战术的终极决战大戏,甚至造成7位特技演员意外坠马重伤,2人不幸身亡。由此可见该片摄制之艰难,以及导演力求完美、毫不妥协的坚持。

■911历史关键
重回百年前 首度回教圣战 文明冲突现场

【关键时刻】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帝国主义霸权的强盛年代,当时欧洲强国为了自己利益瓜分非洲大陆,1884年,一名自称是 救世主 的回教领袖玛赫迪告诉支持他的群众,先知穆罕默德授命他发动圣战,奇迹将会发生!

他率领一群苏丹阿拉伯人起义反叛大英帝国统治,这是近代史上,回教徒首度有组织性、大规模的反抗殖民帝国主义回教圣战行动,也是非洲反帝斗争史上最重要的篇章,玛赫迪堪称是伊朗柯梅尼、阿富汗宾拉登等人的前身,日后更被苏丹人尊称为「独立之父」。

当时英国派遣曾来中国组织「常胜军」反击太平天国之乱的戈登将军,远征北非镇压这场回教叛变。但是戈登低估了叛军的实力,他和他的部队被迫困守在喀土木,最后该城于次年1885年被攻陷,戈登将军以及他的部队全数遭到歼灭。

【关键时刻】这部战争冒险史诗钜片改编自英国文豪梅逊的经典小说,故事于喀土木沦陷的十年前,也就是1875年揭开序幕,故事描写一支英勇的英国后援部队奉命前往北非,企图解救喀土木的围城之困,这也是对一群不怕死的年轻士兵的歌颂。

虽然【关键时刻】一片描绘的爱国情操和当今美国社会在发生九一一事件后激起的爱国主义相互呼应,但是片中主人翁却对于盲目地为大英帝国扩张版图的作为感到怀疑,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导演谢科卡普说:「当时的年轻士兵都视效忠国家以及英国女王为理所当然的事,因此男主角哈利对这种愚忠的想法产生疑虑使得整个故事更为有趣,因为他为了面对内心的恐惧,必须克服这些恐惧,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他退出军队的决定究竟是懦弱抑或是勇气的表现?」

「这部电影主要是一群男孩如何参战然后成为男人的过程,中心主题则是他们如何从天真的服从,正视内心的疑虑,最后获得成熟的自觉。片中的大英帝国是不容怀疑的霸权,但是我透过远征苏丹的这场战役,呈现一个一切都应当受到质疑的地方。」导演说。

对编剧迈可席佛以及胡森艾米尼两人而言,他们希望透过这部电探讨全剧灵人物哈利是如何对自己以及对他的国家为何急于征服苏丹提出质疑。

曾编写【 赤色风暴 】【 战略杀手 】等卖座名片的迈可席佛说:「当时的年轻人毫不迟疑就为了扩展大英帝国的版图而誓死奋战,这故事有趣的是这个年轻人决定与社会背道而驰,然后失去一切,包括他自己的名誉,最后却重获这一切,并且得到人生的领悟。」

另一名编剧艾米尼改编的作品【 欲望之翼 】曾为他赢得一项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他则认为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是哈利这角色成长的关键,他说:「当时的大英帝国面对它所不了解的世界和社会,片中的年轻士兵从英国乡间的宅邸来到酷热的沙漠,由于他们太过于自信,也太相信自己的优越感,因此导致他们最后的灭亡。这是一个很精采的故事。」

【关键时刻】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冒险钜片,故事探讨的是英雄的救赎、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为爱情的斗争。全片场景横跨欧、非两大洲,从华丽的英伦贵族宫廷到壮阔的北非 撒哈拉 沙漠,让观众一窥难得一见的异国风情,并且探索不同文明的鲜明对比。这部史诗钜作不但描述朋友之间坚定的情谊以及一名英雄的命运,并且阐述一个人为求生存所表现出来不屈不挠的精神。

■烈日炙烤 飞沙走石 最艰辛的拍摄过程

【关键时刻】在摩洛哥的壮阔沙漠以及充满异国情调的场景拍摄,场景遍及摩洛哥各地,包括境内延绵的高山以及一座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古城。除此之外,片中一望无际的沙丘场景则是在名为梅索格的小城外拍摄。

剧组在摩洛哥拍摄完毕后,便前往英国各地继续拍摄工作,拍摄地点包括邱吉尔的出生地布伦亨宫、海德克莱堡,以及英国各地的乡间豪宅。

对拍片经理马可吉卡隆尼来说,在摩洛哥拍片挑战性最高,他说:「虽然摩洛哥的风景非常壮观,但是拍起片来却不容易」。加上摩洛哥的夏天温度会高达华氏120度,因此他们只能在冬天进行拍摄,但是就算是冬天天气还是相当炎热,因此拍片时他们必须请当地的摩洛哥人不断送水给工作人员。当然,沙暴也是一大挑战。

吉卡隆尼说:「为了抵抗酷热的天气和严苛的拍片环境,工作人员必须在外景地点搭建临时营地,所以当观众看到壮丽的风景,绝对想不到后面有一大堆帐篷让工作人员和演员们休息。」制片经理罗伯托玛列巴说:「这些以帐篷组成的营地就像是在沙漠中的片厂,其中包括服装帐篷、主控帐篷、医护帐篷、化妆帐篷等等。」

在沙漠拍这种战争冒险片可以说是工程浩大,尤其是最后那场大决战的高潮戏,工作人员必须动用上万名临时演员和数千只阿拉伯骏马、骆驼,所以要准备的食物和用品数量更是惊人。

玛列巴补充说:「我们也必须尊重当地的回教文化。」他记得有一个小村落非常不欢迎大批工作人员前来,因为他们怕村里的年轻女孩会爱上工作人员,对村里的男孩失去兴趣。

但是为了在银幕上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千军万马、日落黄沙等独特的沙漠征战风景,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而曾于1995年以【 谁杀了甘乃迪 】一片荣获奥斯卡奖,并分别以【 爱在冰雪纷飞时 】、【 七月四日诞生 】及【前进高棉】等片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金奖摄影指导劳勃李察森,就是捕捉这些壮丽画面的幕后功臣。

他说:「我在沙漠主要的拍摄技巧就是面对著太阳以背光拍摄,这样才能让人物和背景产生强烈的对比。」导演卡普说:「全片以这种风格拍摄的确是很不常见,但是却让整部电影呈现一种完全真实的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军事顾问亨利卡莫拉利的重任则是营造出充满戏剧性和真实感的战争场面,虽然许多临时演员都是职业军人,但是要重现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军队严谨的攻击动作却不是件易事。卡莫拉利说:「当时士兵冲锋的动作跟现在完全不同,所以充当临时演员的职业军人必须忘掉他们所学的一切,重新学习十九世纪的作战方法。」

服装设计师露丝梅尔负责片中真实的英军制服、凯特哈德森穿著的维多利亚时代礼服,以及回教圣战份子穿的服饰。曾以【爱玛姑娘要出嫁】及【 阿达一族 】二度入围奥斯卡奖的梅尔观察到片中的军官都是贵族出身,他们都是自己购买军服,所以就会在服装上添加细微的装饰,突显出不同的个性。

当这些军人踏上异国土地便进入一个混乱的状态,因此他们的服装打扮也应该反应这种改变,尤其是一场群众集结的戏,导演希望突显每一个人的不同,所以梅尔就为每一个角色添加不同的小细节,突显这些年轻士兵离家背井的混乱心情。

B. 谈农村信用社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近年来的支农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巩固了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主导地位。然而,在面临当前经济和金融形势、县域内八家金融机构竞争局面,以及国家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农村信用社未来的经营发展面临挑战和考验。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获得更多利润增长点。 一、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一是继续完善“三会”制度,明确划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权力、责任和利益。二是进行清产核资,对模糊的资产认真界定。通过提高入股门槛,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局面,增强其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其“合作、守信、服务、互惠”意识,要积极动员富农、城镇个体工商户、个体承包户和私营业主取得社员资格。三是正确认识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法人治理结构中,正确认识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经营管理上要倡导走市场化机制,同时要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和短期行为,构建多元化的激励与约束体系。 二、继续依托传统存贷款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实现方式 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我们带来的收益是无可非议的,并且由于自身的体制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发展模式,我们还将在很长的时间里继续依靠存贷款业务来达到既定目标。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做好存贷款业务是满足“三农”正常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然而,金融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一味依靠传统业务可能就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为了扩大发展空间,各商业银行都在守住传统业务阵地的同时,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因此我们应紧跟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步伐,拓展业务领域,有效调整业务结构,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以创造更大的利润收益。 1、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以及商业银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必须大力推进中间业务。纵观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大量的不争事实和数据似乎都正在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中间业务已成为金融竞争的新战场。近几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为适应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形势和增加收益,纷纷将战略目标转向了中间业务,目前已与资产、负债业务共同构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业务。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传统银行存贷款业务利差将逐渐缩小,我行要在竞争中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作为金融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中间业务,将是我行拓展业务空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可见,我们大力推进中间业务确实能带来巨大的收益,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代理类中间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开办代理业务不但能够实现一定的手续费收入,而且能够争取到大量的客户资源,辅助资产负债类业务发展,对打造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具有巨大作用。 2、积极开办银行卡业务。吉卡发行以来,方便、快捷的服务功能满足了广大客户的要求,有力的提升了吉林农信的社会形象,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度。一是我们可针对吉卡持卡人展开一系列的宣传、促销活动,如刷卡消费双倍积分、存款赠送礼品等。尽可能提高存量卡片的复活率,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吉卡的品牌形象。二是为持卡人提供增值服务。开通VIP金融通道,可以是收费型VIP,即收取一定服务费获得VIP客户的权利,也可以是大客户型VIP,即大的存、贷款客户,免费为其提供VIP服务。三是免费提供金融咨询服务,为吉卡持卡人提供柜面等咨询服务。四是借助白金卡的发型,提升客户社会地位和档次。 三、做好中小企业贷款工作,有效防控风险 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中小企业贷款准入条件是宽松的,手续也是简化的。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势必要通过贷款融资的方式促进生产,以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农村信用社拓展中小企业贷款是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我们的盈利模式还较为粗放,主要是向大客户放款,将眼光投向中小企业是对发展战略的适度调整。农村信用社拓展中小企业贷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完善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贷款投向大客户或某些集中行业,容易造成集中度风险。包括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在内的整个贷款风险问题是我们经营发展中的致命问题,不能有效防控风险,就会造成资产流失,失去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后果将会极其不堪设想。首先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用制度来约束人为的风险的产生。其次加强职工道德教育,从思想源头上遏制人为风险产生的念头。再次构建风险评价体系,使职工对贷款的风险评估有据可依。最后严惩恶意造成资产损失的职工,以达到警示目的。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全体员工是农村信用社辉煌历史的缔造者,只有牢牢抓住员工的心理,辅之以正确的激励,才会任劳任怨的为信用社工作。因此,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为我们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一要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树立“以社为家、爱社如家”观念。二要增强服务意识,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视作自己的亲人。三要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形成“人人向上”的竞争局面,优胜劣汰。四要发挥领导带头的作用,以领导为楷模,形成全员一心、上下一心的磅礴气势。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金融形势已经今非昔比,包括农行在内的几家金融机构业已看好农村这个大市场,如何在新一轮的金融变革中胜出是摆在我们全体农信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是认真研究当前形势和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份额,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及对策。二是发挥网点和六十余年的社民感情的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科学制定让利政策。三是加强业内交流,借鉴总结发达省、市或地区的成功经验,知己知彼的与其竞争。四是把握和领会国家关于农村金融的政策,未雨绸缪,抢占市场先机。 五、大力清收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的沉重包袱已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必须加大力气清收不良贷款才能为自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责任清收。对内部员工发放的违规贷款给予清收期限,对造成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坚持依法清收。对有偿还能力却不履行偿还义务的借款人、保证人实行依法清收,切实维护债权。三是保全清收。对有偿还意愿,但暂时缺少资金偿还的贷户要对其资产进行保全,防止信贷资金损失。

C. 信用社支持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美元的走弱和人民币升值,国际石油、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以及融资成本、用工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都不断增加,使我国不少外贸企业陷入了困境。
(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二)企业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更小
(三) 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猖獗
(四)税费负担重
(五)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六)创新能力弱

D. 农信卡原始密码不能取钱在外地可以重置密码吗

农信卡原始密码不能取钱,在外地可以重置密码。首先得持有效证件办理挂失。挂失期满,然后才能重新办理银行卡,重置密码。现在的银行都是全国联网的。到哪都可以办理。

E. 四大银行信用卡比较,你认为哪个好啊

浦发可以在任何ATM机上取款
不收手续费在任何地方向任何地方汇任何款项都不收手续费免年费
免卡费.....免查询费.....免管理费.....浦发网点通常免等候...免口渴...有口香糖和薄荷糖....态度较亲切....允许储户进入银行技术部咨询问题...有技术部主管接待这都是我经历的.......

F. 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用农村信用社的银联卡啊,而不用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卡

农村信用社 省钱 。。办理贷款 。。。什么业务的都比他们省 。。由于他们名气响的 缘故 每天都需要排队 而农村信用社不需要排队 。。而且农村信用社节假日不休息的

G. 有关于'眼药水

珍珠明目液滴眼,2小时一次.
润洁什么新乐敦一类的,不要用红霉素等一类效果强烈的
氧氟沙星滴眼液,(抗生素眼药水)
其实用眼药水不如平时好好保护眼睛。用眼药水中就是对眼睛不好的哇。

H. 刚果(金)

刚果民主共和国(旧称扎伊尔共和国),简称刚果(金)。首都金沙萨。位于非洲大陆中部,大西洋东岸,赤道横贯北部,长约 1300 多 km。南北相距 2190 km,东西相距2110 km,陆地边缘长约 9375 km,东邻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北邻中非、苏丹,西邻安哥拉飞地卡宾达、刚果(布),南邻赞比亚、安哥拉,被称为“架锁国”。面积234.5万km2 ,在非洲仅次于苏丹和阿尔及利亚。

人口5500万,班图族人约占84%。官方语为法语。民族语为刚果语、林加拉语、斯瓦西里语和卢巴语。大部分刚果人信奉泛灵教、基督教,小部分人信奉金邦古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

刚果(金)北部属赤道型气候,高温、潮湿、多雨。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两季,旱、雨季交替。东部海拔较高,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为 1500~2000mm。年均气温为27℃。

海岸线37km,沿岸有巴纳纳、博马和马塔迪三港,马塔迪为主要海港,辟有通往北欧、法国、地中海、美国、日本5条定期航线,年吞吐量约为 80多万t。金沙萨恩吉利国际机场连接世界主要大洲,还有金沙萨、卢本巴希、基桑加尼和戈马4个国际机场、35个普通机场和 100多个小机场及起降跑道,设有比利时、喀麦隆、肯尼亚、安哥拉、几内亚和埃塞俄比亚6家外国航空公司办事处,LAC和 CAL 两家国内航空公司,洲际航线约为 2.7 万km,非洲航线约为 1.4万km,国内航线约为 3.9 万km。边境城市迪洛洛连接安哥拉的洛比托,卡莱米可通坦桑尼亚的达斯港,萨卡尼亚连接赞比亚,戈马连接卢旺达,阿鲁连接乌干达,宗戈连接中非共和国,金沙萨的恩戈比拉码头连接刚果(布)的布拉柴维尔。拥有公路 15万km。实际上 85%为土路。铁路长约 5254km,其中金沙萨-马塔迪干线,总长 365km。年设计承运能力为600万t,但目前实际能力仅为 120万t。全国河流总长2.3万km,其中1.5万km可航行150~400t的船只,2785km可航行 800~1000t的船只。

金沙萨(首都)、卢本巴希(加丹加省省会)、基桑加尼(东方省省会)、班顿杜(班顿杜省省会)、戈马(北基伍省省会)、布卡武(南基伍省省会)、金都(马尼埃马省省会)、姆班达卡(赤道省省会)、卡南加(西开赛省省会)、姆布吉~马伊(东开赛省省会)、马塔迪(下刚果省省会)。

人均国民收入127美元。

货币:1998年6月30日,刚果(金)发行新货币——刚果法郎。当时官方比价:1刚郎=10万新扎伊尔,1美元=3 刚郎。因受内战的影响,经济每况愈下。1998年,经济负增长约为-3.5%;1999年,达到-14%,创历史新低。至2001年4月官方比价1美元=53.5刚郎,平行市场比价1美元=230刚郎。通货膨胀率突破500%大关。

14世纪,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刚果王国。15至18世纪,葡、荷、英、法、比相继入侵。19世纪,比利时国王将其划为“私人采地”。1956年,民族主义者发动独立起义。1960年6月30日,刚果(利)共和国成立。卡萨武布为第一任总统,卢蒙巴为第一任总理。1965年11月24日,蒙博托执政,成立第二共和国。1971年改国名为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5月17日,卡比拉领导的解盟推翻蒙博托政权,成立第三共和国,更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中刚外交关系:1961年2月20日中刚建交,同年9月18日两国断交,1972年11月24日复交。

国家元首:总统:约瑟夫·卡比拉。

执政党:解放刚果民主力量联盟(简称:解盟)。

政治制度:根据第三共和国宪法草案,实行参众两院和总统内阁制。

一、矿产资源

刚果(金)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铜(评价时间久远,须重新评价)、钴、金刚石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表1),其他矿产还有石油、天然气、煤、锌、金等。

表1 刚果(金)矿产储量

2.铜、钴

吉卡矿业(Gecamine)是刚果(金)最主要的铜、钴生产者,2002年产铜19495t,比2001年的20621t下降5.46%;产钴2209t,比2001年的3875t下降42.99%。2002年佛瑞斯特金属集团(Malta Forest Group)、奥托昆普采矿集团(Outukumpu Mining Group)和吉卡矿业参与组成的风险组织卢布姆巴西特瑞尔协会(Societe des Terris de Lubumbashi)产铜1298t,氧化钴1930t。吉卡矿业和佛瑞斯特金属集团参与创建的卢韦希西(Lwishishi)选矿工程,2002年产铜5597t(精矿金属含量),钴5499(精矿金属含量);2001年分别是12236t,5506t;买主是奥托昆普采矿集团(OMG)。社会政治问题、战争、劫掠是矿山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管理差、缺少资金、缺少能源、运输设施陈旧导致矿山超负荷生产。吉卡矿业采取了一些挽救措施,包括关闭亏损工厂,恢复与国际机构的联系等。最近世界银行同意提供4500万美元,助其解决1万名冗余雇员的问题。

其他的主要国有生产者,刚果工业协会的索迪姆科公司(Sodimco)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估计其所属的姆索西(Musoshi)和金森达(Kinsenda)两个铜矿储量240万t,平均品位Cu3%。

美国菲尔德矿产(American Mineral Fields)公司、英美公司(Anglo-American)和吉卡矿业组成的风险组织刚果矿产发展组织(CMD)打算利用科尔韦兹矿山(Kolwezi)的尾矿生产铜和钴,尾矿储量11200万t,平均品位Cu1.48%,Co0.32%,一期工程产能铜4.2万t/a,钴0.7万t/a。

菲尔普斯道奇公司(Phelps Dodge)与澳大利亚BHP公司协议共同承担勘查坦科夫古鲁米(Tenke Fugurume)的工程,估计矿石储量54700万t,平均品位Cu3.5%,Co0.27%,一旦开采,生产能力可达铜10万t/a,钴0.7万t/a。

第一昆藤矿物公司(First Quantum)拥有里卡西(Likasi)和金阿米阿姆布博(Kingamiambo)矿山尾矿坝51%的控制权。计划开发迪库卢西(Dikulushi)铜银矿,估计矿石储量190万t,平均品位Cu8.6%,Ag266g/t。初期送赞比亚的穆夫里拉(Mufulira)选矿厂生产精矿。

3.锌

2002年1月美国菲尔德矿产(American Mineral Fields)公司和因科公司(Zincor)达成一致协议,因科公司是库姆巴资源公司(Kumba,前身是埃斯科公司(Iscor),共同管理恢复基普希(Kipushi)锌矿的生产,该矿1929年开始投产1993年基本停产,1994~2000年平均年产锌1700t。生产能力研究报告表明,产能可达到生产锌精矿10t/a(金属量),寿命20年。矿山1150~1500m水平段矿石储量1700万t,平均品位Zn16.7%,Cu2.23%;1500~1800m水平段矿石储量900万t,平均品位Zn23.3%,Cu1.93%。

4.金

许多地区都有金矿分布,最主要是在上刚果区。政府没有控制金的开采和生产,因为叛军控制国家的东部地区。2002年未见有产量的报道。

过去加拿大班罗资源公司(Banro)控制的萨吉玛公司(1997年成立,包括控制区内金、锡、钽开采权)93%的产权,政府控制7%,控制区面积10271km2,10个允许采矿矿区和47个可转让区。由于战争基伍(Kivu)省布卡武(Bnkavu)西南的金矿包括卡米图加-墨堡(Kamituga-Mobale)、卢圭什瓦(Lugushwa)、纳莫亚(Namoya)、提万兹戛(Twanziga)于1997年被迫关闭。加拿大班罗资源公司提出诉讼,政府败诉,2002年4月18日归还班罗资源公司在卡米图加、卢圭什瓦、纳莫亚、提万兹戛100%的产权,恢复生产30年的惯例。

南非的安格鲁(Anglo)黄金公司和加拿大巴瑞克(Barrick)黄金公司等风险开发公司控制着刚果(金)北部布尼阿(Bunia)地区基罗-莫托(Kilo-Moto)金矿田的57000km2的勘查权,因战争原因2000~2001年没有进行勘查工作。

5.金刚石

据报道(Mining Journal Ltd.,2003),2002年产量2170万ct,比2001年增长19.23%,价值3.96亿美元。

刚果(金)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刚石生产国之一。最大的金刚石富集区分布在东开赛省的姆布吉-马伊(Mbuji Mayi)到西开赛省的缇西卡帕(Tshikapa)和上刚果区的基桑加尼(Kisangani)。主要开采者米尼尔巴克万伽(Miniere Bakwanga,简称Miba),国家占80%,比利时西贝卡(Sibeka)公司占20%。Miba开始对恢复森迦矿山35%占有权的谈判,估计该矿拥有3500万ct的储量。另外,还有一些小规模的开采商和经营商。政府最近批准了7个贸易场所,还引入寻找金伯利岩筒的国际规则,开展反对战争地区的走私工作。

6.矿产品贸易

刚果(金)于1971年加入关贸,1995年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已同世界(包括中国)44个国家签订了双边经贸协定,参加了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9个地区性组织,还参加了国际锡协和ACP等14个国际和多边经贸组织。主要矿产品贸易对象是美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日本和南非。

三、矿业政策

1.矿业法

刚果(金)政府为进一步促进本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开采,2002年7月11日颁布了新的矿业法。勘查许可证的主要内容有:

(1)勘查许可证期限2年,可续期3次,每次最多为2年。

(2)一般同一人获得的勘查许可证不得超过20个。

(3)符合下列条件者勘查许可证可续期:①证明上一期勘查期间遵守了有关合约;②提交上一期勘查工作的技术报告、附详细图件和资料;③提交初步的工作及相应的费用计划;④负责官员对技术报告和工作计划的批准书。

(4)在勘查许可证面积范围内,许可证持有人在履行有关条例后有权获得采矿许可证或出让许可证。

采矿许可证的主要内容有:

(1)采矿许可证允许许可证持有人在地面面积已定、深度不限的范围内从事许可证所授予的所有勘探、普查和开采所属矿产资源活动的专届权利。

(2)采矿许可证也授予持证人以从事选矿、冶炼、加工、化学处理等所有一切与矿产有关活动的权利。

(3)采矿许可证期限5年,在前一有效期内履行合法的和规定的义务之后,可续期,续期最多3次,每次期限也是5年。

(4)下列诸种情况不授予采矿许可证:①不执行勘查许可证,或开采许可证所定范围确定的义务;②没有发现可采矿床;③未提交与矿床规模相应的生产和投资计划书、未提交就执行委员会所定开发目标的活动计划书和未确定实施计划的充分的技术和金融手段。

2.鼓励投资法

刚果(金)投资法产生于1986年。此法目前正在修订中。该投资法规定了3项优惠制度:①一般优惠制度。凡投资不少于1000万扎币(金额为旧扎币,下同。根据购买力变化,可作适当调整)的企业,如投资者系外国人,投资总额80%来源国外,投资借款低于70%,可申请享受一般优惠制度,可免交注册比例税或固定税,免交股息所得税(免交期为5年),免交占用地皮税(免交期为5年),免交设备、材料和零配件等进口关税,免交工资税(免税期视雇工人数,1~5年不等),对帮助实现干部当地化的外籍人员,予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免交期为5年),对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的出口产品,予以免交出口关税,对设在外省的外商企业,予以免交地方税(免交期为5年)。②协议优惠制度。凡符合上述一般优惠制度规定的投资,如系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投资特别巨大(超过5亿扎币),可申请享受协议优惠制度。刚果(金)给予上述一般优惠待遇外,还可予以减免多种直接、间接税和其他附加税,减免期为10年。详见刚果(金)投资法。

3.税收管理法

刚果(金)视税收政策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少预算赤字。刚果(金)税种大体如下:

直接税:

(1)属物税

①土地税(修订中);②矿区、林区和石油区土地税(待定);③车辆税(修订中)。

(2)所得税

①租房税(35%);②不动产税(20%);③职业活动税。

A.公司利润税(40%)B.自由职业固定税(35%)C.工资所得税(35%)D.外籍人员工资特别税(33%)

间接税:

(1)关税

①进口税5%~30%不等(+进口营业税3%~13%不等+统计税+行情税+罚款等);②出口税0.7%~10%不等(+出口营业税0.25%~3%不等+统计税+罚款)。

(2)营业税

①销售营业税(3%+13%不等);②服务营业税(6%+18%不等);③房建营业税(18%)。

(3)工业促进税

(4)市政税等

4.工商登记

在刚果(金)组建公司,需要办理下列手续:①在所辖市区公证部门对公司章程进行公证;②在所辖地法院进行商业注册号登记;③对外国公司进行商业注册号登记时,还须在指定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并冻结账户存款;④在公司组建或改组时,需要在政府的每日公报上公布公司章程,缴纳固定税或比例税和登报费;⑤如系股份有限公司,须报请总统批准,并缴纳保证金;⑥在经济工业部办理国家鉴定号;⑦在刚果(金)央行办理进出口商名录登记;⑧在环境保护部等办理环境保护许可证等证书

5.劳动管理法

刚果(金)劳动法产生于1967年,1989年作了重要修改,条文规定了企业与工人从雇佣到合同完结过程中的关系。劳动法的主要内容是:①确定工资级别;②工人的雇佣和解雇手续;③休假和事假的期限;④中止合同的规定,预先通知的期限;⑤劳动场所的安全;⑥医疗费、交通费、住房津贴。关于工资:刚果(金)政府保护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工人按规定的工资级别领取工资,工头和干部的工资按企业与个人签订的合同执行。工资中不包括应由业主承担的交通费、住房津贴、家庭补助及医疗费用。关于外国人就业:刚果(金)法律明显保护本国人的就业机会。外国人须获得工作证后方能就业。获取工作证的条件繁多,雇主将为获证者支付250美元至750美元不等的税费。关于社会保险,劳动法规定雇主须向社会保险机构登记并缴纳工人退休或事故保证金。保证金为工人月工资的7.5%,其中4.5%由雇主承担,3%由工人自己承担。关于职业培训,雇佣5人以上工人的企业每年必须向国家职业培训学校缴纳一笔保证金作为对工人进行职业培训的经费。金额为企业上一季度工资总额的1%。

四、重要事件

(1)自从卡比拉执政以来,部族战争不断。1998年8月爆发的战争,先后有7个非洲国家的军队卷入。卢旺达和乌干达分别出兵支持反政府武装“刚果民主联盟”和“刚果解放运动”,而安哥拉、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则出兵支持刚果(金)政府。刚果(金)成为非洲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场所,至今已夺去了大约300万人的生命,200余万人沦为难民。战争同时殃及周边国家,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包括南非在内的许多国家一直在进行外交斡旋,以早日结束这场战争。2002年4月15日,其东北部的兰杜族人和赫马族人为了争夺土地和自然资源再度发生部族冲突。2002年7月22日,在南非副总统祖马的调停下,刚果(金)和卢旺达代表在比勒陀利亚经过5天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但是2003年6月东方省伊图里县县府布尼亚市的伦杜和赫马两个部族的民兵再次发生激烈武装冲突。2004年3月27日午夜至28日中午,一伙武装分子突袭了首都金沙萨的多个军事目标,企图发动军事政变。

(2)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中国政府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2003年4月中国首次派遣维和部队赴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3年12月3日中国第二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官兵前去替换第一批维和部队。

(3)2003年3月初刚果(金)政府有关部门在首都金沙萨查获一批走私的核材料。这是4年来第五次查获走私核材料。这批走私核材料不能用来制造核武器,最多只能用于生产放射性“脏弹”,制造放射性污染。情报机构已经采取措施,努力遏制在本土上进行的核材料贩卖活动,尤其是在大城市金沙萨、基桑加尼及矿产丰富的加丹加省。

I. 请教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历史沿革

班玛县的历史沿革 唐代以前属羌地,唐属“羁縻州”辖地,后属吐蕃政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师府辖,明属朵甘思宣慰使司地,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清属下郭罗克百户地。青海建省后曾隶果洛行政督察区、白玉设治局。1955年建班玛县,隶果洛藏族自治州。 2000年,班玛县辖10乡,县府驻赛来堂(在莫巴乡境内)。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08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达卡乡 2404 吉卡乡 1814 知钦乡 1888 玛柯河乡 1454 多贡麻乡 2045 莫巴乡 1958 江日堂乡 2559 亚尔堂乡 2061 班前乡 1362 灯塔乡 1709 赛来塘未批镇 2834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4号文批复:撤销莫坝乡,设立并命名为赛来塘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班前乡,并入灯塔乡。 2001年底,班玛县辖1个镇、8个乡,31个牧委会。 赛来塘镇 驻吉达,辖3个牧委会(班闹、德昴、合科)。 达卡乡 驻多拉昴松多,辖4个牧委会(多娘、东中、佐洛、兰木青)。 吉卡乡 驻吉要当吾达,辖3个牧委会(当吾、贡麻、玛尼)。 灯塔乡 驻青木达,辖6个牧委会(要什道、科培、格日则、忠知、仁青岗、班前)。 江日堂乡 驻贝扎贡巴,辖3个牧委会(尕日麻、多日麻、阿羌)。 亚尔堂乡 驻热木卡,辖3个牧委会(王柔、日合洞、果芒)。 知钦乡 驻赤米达,辖3个牧委会(开迈、赤沟、知钦)。 玛柯河乡 驻泽达,辖3个牧委会(泽多、玛洛列、泽达)。 多贡麻乡 驻索华塘,辖3个牧委会(玛当吾、满掌、多贡麻)。 班玛县位于州境东南部,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总面积6452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2004年)。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还有汉、回、土等民族。 班玛县辖1个镇、8个乡:赛来塘镇、多贡麻乡、玛柯河乡、吉卡乡、达卡乡、知钦乡、江日堂乡、亚尔堂乡、灯塔乡。县人民政府驻赛来塘镇,距州府驻地315千米。邮编:814300。代码:632622。区号:0975。拼音:Banma Xian。唐代以前属羌地,唐属“羁縻州”辖地,后属吐蕃政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师府辖 ,明属朵甘思宣慰使司地,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清属下郭罗克百户地。青海建省后曾隶果洛行政督察区、白玉设治局。1955年建班玛县,隶果洛藏族自治州。 地处青南高原东部、巴颜喀拉山东北麓,地势东南低西北高。马可河、多柯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东部和西部,是著名的大渡河之源。属高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均温2.4℃,年均降水量638.4毫米。 省资源开发重点县,州经济开发实验基地。位于州境东南部,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县府驻莫巴乡(赛来堂),距州府驻地315公里。人口1.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以上, 还有汉、回、土等民族。面积6376平方公里,辖 10乡。地处青南高原东部、巴颜喀拉山东北麓,地势东南低西北高。马可河、多柯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东部和西部,是著名的大渡河之源。属高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均温2.4℃,极端最高气温28.1℃,极端最低气温-29.7℃,无绝对无霜期。年均降水量638.4毫米。 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为砂金,另有天然森林1.3万公颂。工业以采金、畜产品加工为重点。农牧兼营,以牧为主。畜牧业以牧养牦牛、藏系羊为主。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 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与果洛州其他各县相比,班玛县平均海拔4093米,低于州内其他各县。由于海拔较低,加上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巴颜喀拉山的支脉仁玉山横贯东西形成群山环抱的盆地地形等原因,造成了县内独特的“小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2.4℃,气候条件好于州内其他各县。同时,境内年平均降水量638毫米,年蒸发量1281毫米,年降水量仅次于久治县,为全省第二。夏秋季的班玛,青山绿水,气候湿润,景色分外迷人。因此,班玛县也素有“果洛小江南”的美称。 青(海)川(四川)公路横穿境北,北达省会西宁,南至四川成都。县设民族中学、藏文中学。各乡设一至两所乡寄宿小学,民族教育初具规模。县有医院、藏医院、卫生防疫站,各乡有卫生所,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1936年红军长征曾经过班玛县,在亚尔堂乡子木达沟的岩石上留存有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牧民群众把红军走过的子木达沟改名为“红军沟”,把红军走过的桥更名为“红军桥”,已成为纪念红军和游览胜地。子达木红军长征标语和亚尔堂乡扎洛村红军哨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辖区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班玛县总面积6343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9.56%,是全州六县中国土面积最小的一个县。现辖8乡1(镇)、32个行政村(牧委会)、112个合作社。2007年初,全县总人口为6588户24184人,其中,藏族人口22724人,占94%;农牧民人口20365人,占84.2%。 班玛是“三果洛”的发祥地,是果洛藏族人民的老家。就果洛而言,班玛县藏传佛教寺院最多,而且大多数寺院建筑历史悠久、特色独具,藏传佛教文化在全州有一定的影响。全县共有藏传佛教寺院23座,分属三种派系,即宁玛派、噶举派、觉囊派。 班玛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至今,在亚尔堂乡子木达沟口的石崖上,红军当年书写的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十二个大字保存完好、历历在目。因此,子木达沟也叫“红军沟”。目前“红军沟”已成为该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主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2005年班玛县修建了红色旅游展览馆,使之成为我省第二个红色旅游纪念馆。该县在红军沟景点的基础上,新增红军泉、红军路、红军墓等景点,为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县内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水能资源。县内玛可河、多柯河两大“姊妹河”纵贯全境,属长江上游大渡河支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9.834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17.489万千瓦。二是农林牧资源。班玛是全州唯一农林牧资源齐全的县。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玛可河林区”就在班玛。县内森林面积372万亩,优势树种为云杉、园柏、白桦、落叶松等。同时,全州除玛沁县外,只有班玛有小块农业区。现有耕地面积约1.1万亩,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全县草场面积817.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50.49万亩。牲畜以牦牛为主,2006年初,各类牲畜存栏290223头(只匹)。三是野生动物资源。县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雪鸡、狐狸、狼、豹、熊、鹿等。国家珍稀鱼类“川陕哲罗鲑”就产于该县玛可河流域,已建立“川陕哲罗鲑”保护救护中心。四是中藏药资源。主要有大黄、黄芪、贝母、秦艽、羌活、冬虫夏草等约400余种,其中大黄总储量近3000吨,系全州之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们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先后实施了“畜牧稳县”、“生态立县”、“项目建县”、“资源富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等六大战略,振兴县域经济,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加快发展。据统计,2000年以来,该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农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8992万元;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广播、电视、通信、通讯等社会各项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5家,卫生技术人员176名;有各级各类学校15所,在校生达2514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3.5%;以赛来塘镇为中心,辐射全县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实现通车里程750公里。 通过几年的努力,班玛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县今后的改革、发展、稳定积累了经验,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后工作中,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立足县情,按照县委提出的围绕一个任务(脱贫致富,富民强县),实施六项重点工作(生态立县、畜牧稳县、项目带县、资源富县、依法治县、科教兴县),抓好两个重点突破(在城镇化建设上要有新突破,在发展第三产业上要有新突破),达到一个目标(逐步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班玛)的总体目标,抢抓机遇,狠抓项目打基础,调整结构抓生态,认真抓好社会主义新牧区,“平安班玛”、“和谐班玛”建设,努力促进全县经济更快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J. 尼罗河的综合开发,以及纳赛尔水库的利弊

尼罗河的综合开发
河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尼罗河流域就全流域平均而言,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限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水资源的利用仍以农田灌溉为主,而且除埃及以外,水资源短缺问题尚不突出,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入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源将严重不足,需要流域内各国加强合作,合理、充分开发尼罗河水资源。为了动态地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范围扩大的全过程,下面按时间顺序,以利用河水的主要途径为标志划分5个阶段加以叙述。

公元前三四千年至19世纪20年代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主要发展引洪漫灌,也开始修建蓄水水库,采用自流引水和提水灌溉。

尼罗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沙漠失水区。在埃及,水文测量和河水开发利用至少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400年,埃及就掌握了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沿尼罗河谷地引洪漫灌,发展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灌溉方法一圩垸灌溉(Basin lrrigation)。每年汛期通过水渠将洪水引入面积不等的圩垸,水深1~2m,停留40~60天,淤积的泥沙成为一年一度的宝贵肥源。当河水位下降时,潴水流回尼罗河,即行播种小麦、豆类等作物。除引洪漫灌的方式,也修建过灌溉水库和采用提水灌溉的。据说,在公元前2700~2600年间,埃及曾在开罗东面30km的一条称为瓦迪加拉瓦的河上修建了一座叫埃尔发拉的坝,以拦蓄山区的洪水。很早以前,埃及就出现了吊桶汲水灌溉,但是灌溉面积不大,而且冲积物含量很低,因而不能肥田。除埃及外,苏丹北部尼罗河沿岸也发展了类似的传统灌溉农业。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初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在继续引洪漫灌的同时,建闸壅水,引枯水灌溉,提高农田复种指数。

初具规模的常年灌溉始于1 9世纪20年代,1826年进行了尼罗河岸改善丁程并开挖了深渠系统,从而增加了灌溉面积。1843年埃及决定在尼罗河上建闸,以控制、抬高枯水位进行常年灌溉井宜泄洪水。1861年舀先在开罗以北23km罗塞塔和杜姆亚特支流上建成2座水闸,即三角洲(Delta)闸。这是尼罗河最早出现的大型壅水工程.标志着埃及的灌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至20世纪初又陆续兴建了齐夫塔(Zi{ta)、阿西尤特(Assyut)、伊斯纳(1sna)等水闸,壅水工程的建成和使用,使埃及在枯水期获得灌溉用水,从此传统的圩垸灌溉开始向常年灌溉过渡。埃及的灌溉面积从1820年的126万hm2增至1907年的227万hm2,相应的复种指数也由1提高到1.43。

20世纪初至60年代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修建年调节水库,调节年内径流,提高年径流利用程度,并开始河流的综合利用。

随着常年灌溉的扩大,复种指数的提高,复种作物需水量的不断增加,自然径流已不敷灌溉需要,于是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目标就转向主要来自季节丰水区的大量汛期洪水。为了蓄洪济枯,1902年埃及在阿斯旺建成尼罗河上的第一座水坝一阿斯旺老坝,库容l0亿m3,灌溉面积16.8万hm2,这是尼罗河最早出现的现代化蓄水工程。老坝先后两次加高,1912年加高6m,库容增至25亿m3,新增灌溉面积8万hm2,1932~1933年第二次加高8m,库容达到50亿m3,坝高达到83m,增加灌溉面积。万hm2,目前灌溉面积有32.8hm2,左岸有一座水电站,该坝还设有通航船闸。1937年埃及又在苏丹境内喀土穆以南48km的白尼罗河上建成杰贝勒奥利亚(JebelAulia)水坝,库容35亿m3,枯水季节向埃及放水,灌溉面积33.7万hm2。

除了兴建上述水坝外,埃及还增建了纳贾哈马迪(NagHammadi)闸(1930年)和伊德费纳(Edfina)闸(1950年),并对其它水闸进行加固、改造或重建。

这样,自阿斯旺老坝以下沿尼罗河谷至三角洲,埃及已具备完整的灌溉系统。伊斯纳闸左岸为阿司风渠,长125km,右岸为卡拉比亚渠,长225km。纳贾哈马迪闸以上则分东一西纳贾哈马迪渠。阿西尤特闸左岸有易卜拉希米亚渠,长317km,夏季流量30~80m3/s,洪水期达500—900m3/s,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渠之一。此外,另有优素福河从该渠引水至法尤姆绿洲。这些渠与尼罗河大致平行,灌溉尼罗河西岸的狭长地带。三角洲地区共有4条干渠,伊斯梅利亚渠、陶菲克渠、米努夫渠和布梅拉渠。其中伊斯梅利亚渠长123km,流量100m3/s,东接埃及苏伊士运河,除了用于灌溉还可通航。所有十渠又依次分出众多支渠,组成严密的灌溉网。1966年灌渠总长已达25500km。

灌渠每年2-12月放水,1月份停水进行岁修,灌溉方式为轮灌,轮灌期随作物而异。

此外,埃及对于排水也十分重视,1964年排水渠总长达22000km,其中暗管排水总长为12000km,捧水干支渠已初步形成系统。同时埃及还大力发展提水灌溉并控制自流灌溉。

苏丹的常年灌溉始于20世纪20年代。青、白尼罗河之间广大的杰济拉平原具备发展大面积自流灌溉农业的优越条件。]925年青尼罗河建成森纳尔(sennar)水坝,库容7.8亿m3,从此自流灌溉取代了机泵提水灌溉,植棉面积迅速扩大,1951—1952年森纳尔水坝加高扩建,库容增至9.3亿m3。1988—1959年杰济拉灌区面积已达42万hm2。

苏丹独立后又在杰济拉灌区(MainGezira)西酉开辟曼吉尔灌区(Mangil Extension)。自1957年起至1963年分五个阶段建成,总计发展灌溉面积25万hm2。为了满足新增灌区的农业用水,1960~1966年又在森纳尔水坝上游兴建规模更大的罗塞雷斯(Ro-seires)水坝,初期坝高57m.库容达20亿m3,后加高至68m,库容增至74亿m3,灌溉面积553hm2。

1964年苏丹还在阿特巴拉河建成哈什姆吉尔巴(KhashannGirBa)水坝,开辟新的自流灌区以安置因阿斯旺高坝蓄水而迁居的5万苏丹入。水库库容为13亿m3,可灌溉农田21万hm2,60年代第一阶段竣工,灌溉面积已达S万hm2。

上述自流灌区均具有配套的灌溉系统,水渠纵横,井然有序。如杰济拉主灌区和曼吉尔分灌区各有一条总干渠4m、流量168m3/s;曼吉尔总干渠宽50m、深4m、流量186m3/s。两条总干渠分别向若干条干渠(Major Canal)供水,每条干渠又向支渠(MinorCanal)输水,杰挤拉和曼吉尔两大灌区总面积超过80万hm2,由于管理严密、产量稳定、灌溉成本低,已成为非洲发展大面积自流灌溉农业的范例。

在这一段时期,尼罗河流域各国修建了一系列工程,虽然主要是为灌溉服务的,但一些工程也有一定的发电效益。

不过,在这一时期所建的水库均屑年内调节水库,为了防止泥沙淤积,一般采用排浑蓄清运用方式,只能蕾存当年洪水期的部分余水以补充翌年枯水期之不足,尽管如此,库内淤沙仍然逐年增加,蓄洪能力每况盒下,一旦遇到枯水年份上述水库就显得无能为力。

此外,在本阶段由于苏丹现代灌溉农业的兴起,影响到埃及夏季灌溉用水。为此,1929年埃及与英国签订了尼罗河水协议(Nile Water Agreement),对苏丹杰济拉农场的用水量和森纳尔水库的蓄水时间作了严格限制,埃及占有480亿m3,苏丹可占有40亿m3(均以阿斯旺计算)的用水份额。这说明埃及、苏丹开始出现用水矛盾。

为充分开发利用尼罗河水资源,埃及和苏丹于1959年11月签定了新的尼罗河水协议。该协议承认埃及、苏丹的既得利益;同意在埃及兴建阿斯旺高坝,高坝每年净效益为220亿m3,埃及享有75亿m3,苏丹则获得145亿m3,这样埃及、苏丹两国的份额分别增至555亿m3和185亿m3;此外,两国还同意在苏丹兴建招泽分水工程从而增加尼罗河水量,费用和利益均由两国平分,并成立常设联合技术委员会监督执行。新的协议体现了开发利用尼罗河水资源所出现的国际协作。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以修建阿斯旺高坝为标志,开始径流的多年调节,提高枯水年的用水保证率,河流的综合利用已初具规模。

前已述及,尼罗河水资源年际变化很大,有丰水年和枯水年之分,年径流量最多曾达1510亿m3,最少却只有420亿m3,相差悬殊,有的年份大量河水未经利用白白泄流入海,有的年份又远远不敷灌溉需要,解决上述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在尼罗河兴建多年调节水库,容蓄丰水年的多余水量以备枯水年所需。

尼罗河流域各国曾研究过“世纪蓄水计划”,计划在尼罗河上游干支流上修建一系列蓄水工程。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程:①修建蒙博托湖多年调节水库,与维多利亚湖水库共同调节径流;②修建绕过苏德招泽地的琼莱渠以减少蒸发损失;③修建塔纳湖多年调节水库;④在阿特巴拉至瓦迪哈勒法之间的尼罗河干流上修建一座年调节水库(第四瀑布坝)。该计划与修建阿斯旺高坝方案进行过比较。由于前者规模太大,实现的时间长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没有采纳,而决定先修建阿斯旺高坝。

大坝子1960年1月9日开工,1967年大坝基本建成,1970年工程全部竣工。

阿斯旺高坝建在老坝上游7km处的萨德埃阿利河谷,在开罗以南800km。最大坝高lllm,水库总库容1689亿m3,有效库容900亿m3。水库回水长500km,在埃及境内长约300km,称为纳塞尔湖,在苏丹境内约200km,称为努比亚湖。水库平均宽度10km。水电站装机12台,总装机容量210万kW,年发电量100亿kW·h。

高坝建成后有效地消除了尼罗河水位的季节性能落。除去100亿m3的平均蒸发、渗漏损失外,尼罗河每年可提供740亿m3的稳定水量为埃及、苏丹所用,比建坝前增加了220亿m3。

高坝给埃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①保证了灌溉用水需要,可扩大耕地55万hm2,并使上埃及尚存的38万hm2耕地由圩垸灌溉变成常年灌溉。提高厂耕地夏种指数,使埃及农业增产25%,并在1 972~1973年、1980~1987年极枯水期挽救了农业。②控制洪水、消除水灾。大坝建成后,埃及已战胜了1964、1967、1975年3次大洪水。③高坝建成非洲大型水力发电站,为埃及提供廉价的电力,从而减少热电站的燃料消耗。④改善航运条件,使尼罗河(埃及段)货运量增至1000万t。③减少下游灌渠的清淤工作,节约疏浚费用。⑥纳赛尔湖发展为大型淡水渔场,渔获量逐年增加,渔业资源潜力很大。⑦阿斯旺地区旅游业得到发展,增加政府收入。⑧促进城镇繁荣、增加就业机会。

埃及利用高坝增加的尼罗河水份额制订了1960~1980年土地开垦计划。计划共12项,其中7项在下埃及三角洲周围和西奈半岛,另外5项在上埃及尼罗河谷地。总共计划扩大耕地52.5hm2,至1980年埃及利用新增的尼罗河水份额已开垦土地47万hm2。另外,从60年代起埃及通过扩建灌渠、兴建抽水站分两个阶段将上埃及尼罗河谷32万hm2耕地由季节灌溉改为常年灌溉。

但另一方面,高坝对生态环境和社会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影响:①从库区内远迁和安置了13万入,移民投资占总投资的25%。②泥沙淤积库内,不但使下游失去一年一度的天然肥源,同时还引起下游河床刷深。③破坏三角洲北缘冲淤平衡,引起尼罗河三角洲的侵蚀后退。④下泄淡水减少,导致三角洲地区水质变化。梅水倒灌,尼罗河口外沙丁鱼严重减产。⑤常年灌溉面积扩大导致三角洲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血吸虫发病率上升。

当然,高坝的兴建是出于埃及国民经济的需要,尽管总费用高达5.9亿埃镑,但每年的经济收益却超过2.3亿埃镑。高坝建成运行以来,累计收益早已超过投资和损失。全面加以衡量认为利大于弊、得多于失。

苏丹在这一时期继续致力于尼罗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70年代仍优先发展灌溉、水电,增加对尼罗河水份额的使用。大型项目主要是兴建赖哈德和凯纳纳灌区。

赖哈德(Rahad)灌区位于杰济拉灌区东南赖哈德河岸,南北长160km、东西宽15—25km,总面积3160km2,可开垦27万hm2土地。该灌区利用赖哈德河的青尼罗河水,采取提水灌溉和自流灌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灌溉。1973年在赖哈德筑坝蓄洪。由于该河为季节性河流,旱季河床干涸,水库蓄水不敷旱季灌溉需要,为此在青尼罗河畔的米拉兴建一座非洲最大的电泵站,抽取青尼罗河水,通过一条长84km,深2.5m的干渠送往灌区。此外该工程还包括修建10座大桥,108座中小桥梁,9座泄洪站以及52个灌溉闸门。

凯纳纳(Kenana)灌区位于喀土穆以南约300km。青、白尼罗河之间的广大热带灌丛草原,计划从罗塞雷斯水库开始沿青尼罗河西岸修筑运河,发展自流灌溉,开垦土地50万hm2。目前利用白尼罗河水进行提水灌溉。工程包括兴建四座大型水泵站,干渠29km,支渠279km以及配水建筑物500处。提水高程40m,干渠引水流量4.2立方米每秒。

地处季节丰水区上游的埃塞俄比亚则继续着手开发青尼罗河的水力资源。1973年在沃累加省青尼罗河支流建成芬恰(Finchaa)坝,装机容量10万kW,最大年发电量5.32亿kW·h。

此外,位于东非高原全年丰水区的坦桑尼亚1 978年在维多利亚湖南岸姆万扎地区建成尼卡卡达水电站,发电能力1.8万kW。

到目前为止,尼罗河流域已有大型水闸7座,大坝10座,水电装机容量290.1万kW,全流域灌溉面积454.8万hm2,其中尼罗河水所灌溉的耕地面积达446.8万hm2。

20世纪80年代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在继续修建多年调节水库的同时,采取增水、保水、省水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进行河流的综合利用。

(1)供需矛盾。随着尼罗河流域各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尼罗河水的需求在逐步增加,水源不足的矛盾日趋严重。

埃及地处沙漠失水区,尼罗河水对于埃及经济乃命脉所系。一个多世纪以来,埃及的耕地面积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仍赶不上入口增长速度,以致入均耕地面积及种植面积反而逐年减少,并且这种趋势仍将继续。耕地缺乏、粮食不足是埃及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开发水源、扩大耕地一向是埃及的既定国策。目前,阿斯旺高坝为埃及提供的尼罗河水份额已不能满足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的紧张程度日益加深。因此,保护和开发尼罗河水资源已成为埃及制订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苏丹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丰富。尼罗河流经苏丹国境约3300km,几乎为全长之半,差不多所有重要支流均在苏丹境内汇集,土地辽阔,可耕地面积达8400万hm2,已耕地不到1000万hm2,农业生产潜力很大。苏丹经济一向以农业为基础,重点是发展灌溉,增耕地。灌溉用水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渐趋尖锐。扩大水源、增加尼罗河水份额亦大有必要。

埃塞俄比亚位于季节丰水区上游,本身却季节性缺水,按照气候条件,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作物,高原上普遍可以一年两熟,农业甚至可以一年三熟,但由于灌溉不发达,因此极少复种。有限的灌溉面积主要集中在阿瓦什河流域和厄立特里亚(现已独立),尼罗河流域几乎空白。1978年埃塞俄比亚决定在阿特巴拉河、特克泽河和青尼罗河支流丁德尔河、伯莱斯河筑坝拦水,发展灌溉,以改变目前水土流失、旱季缺水的状况。过去未参加签订尼罗河水协议的埃塞俄比亚迫切要求分享尼罗河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程度。

此外,位于东非高原全年丰水区的一些国家也纷纷拟订了开垦沼泽、发展灌溉的计划。如乌干达准备开垦基奥加湖南部沼泽种植水稻;肯尼亚打算开垦维多利亚湖附近的亚拉河沼泽;坦桑尼亚拟在维多利亚湖岸发展提水灌溉,扩大棉花、水稻种植面积,同时还与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合作开发卡盖拉河沼泽,发展农业。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尼罗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当初签订尼罗河水协议时仅涉及埃及、苏丹两国之间的用水分配问题,而现在尼罗河水资源不仅为多数流域国家所关注,甚至还为流域以外的国家所瞩目,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2)开源节流的主要措施。挖掘尼罗河水资源潜力的关键在于减少河水的蒸发损失,包括湖面、河面、水库面和沼泽的蒸发。比较可行的是减少沼泽的蒸发损耗,尤其是减少苏丹境内大面积沼泽的蒸发损失。

旨在减少杰贝勒河在苏德沼泽失水的琼莱(JongLei)运河计划几经修改后已开始付诸实施。该工程于1976年7月由法国国际建筑公司承包,采用巨型斗轮式挖掘机施工。以琼莱以南70km的博尔作为起点,运河全长350km,底宽46~52m,深4.5m,边坡l:2,总共挖掘土方8700万m3,引水能力830m3/s,相当于杰贝勒河在蒙加拉平均流量的四分之一。运河于1978年6月破土动工。除了开挖运河外,还在运河首尾分别建节制闸以控制进出水量。分水运河竣工后由于沼泽:地区蒸发失水减少,尼罗河在马拉卡勒的年径流量将啬47亿m3,相当于在阿斯旺每年净增水量38亿m3,由埃及、苏丹平分。

琼莱分水运河工程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①净增水量可扩大埃及和苏丹的耕地30万hmz,井可增加下游水电站的发电量;②运河和宰拉夫河之间地区可免遭河水泛滥淹没;③改善沿河地区牧草生长,并提供永久性水源,从而扩大放牧面积;④开辟新的内河航线,缩短朱巴—马拉卡勒的航程约300km。

除了琼莱第一期工程外,已拟订的沼泽引水计划还有:①琼莱二期工程:开挖一条新运河或加宽第一期运河使引水能力从230m3/s增至500m3/s。预计尼罗河在马拉卡勒的年径流量最终可增至90亿m3,相当于在阿斯旺每年净增水量73亿m3。②加扎勒沼泽引水工程:修建两条分水运河,一条将东南部耶伊河、纳姆河、马里迪河和通杰河引入善贝以南的杰贝勒河;另一条将西北部朱尔河、吉提问、逢戈河、洛尔河和阿拉伯河引入白尼罗河。同时准备在某些土河道上游筑坝。迄今已选定的坝址有:苏埃河卜游9km处(库容10亿m3),耶伊河阿加瀑布(库容3.3亿m3),布塞里河口以南50km处(库容10亿m3)。加扎勒工程预期每年净增水量70亿m3,③马查沼泽引水工程:从巴罗河经阿达尔河至白尼罗河开挖一条分水运河。在巴罗河上游甘贝拉建一座水库调节流量,并从吉卡至马查沼泽泄水处修建护岸丁程。工程预期每年净增水量40亿m3。

上述沼泽引水计划一旦实现,每年总共可增水 200亿m3,开发潜力较大。

“世纪蓄水计划”虽因让位于阿斯旺高坝工程而推迟实施,现在沼泽地区分水工程的实现实际上是“世纪蓄水计划”的启动,是进一步充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所必要的重大措施。

世纪蓄水工程由于能控制东非高原丰水区全年水量并进行多年调节,竣工后将为下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自然径流,从而保证沼泽分水运河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利用沼泽分水运河,世纪蓄水工程才具有实际意义。

除沼泽之外,每年水库、湖泊的蒸发耗水量非常可观。一旦招泽地区潜力开发殆尽,可以预见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设法减少水库、湖泊的蒸发损耗以增加尼罗河水量。

除了上述措施外,其他措施还包括提高灌溉技术,节约用水,增加水的重复使用串等。例如,埃及迫于入口增长的巨大压力,必须继续扩大耕地,以使粮食增产。然而埃及本国境内的尼罗河水资源潜力几于已开发殆尽。对于如何解决国内用水问题已采取以下对策:一是积极扩大尼罗河水以外其它水资源的利用;二是提高灌水技术,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有效利用耕地,走精耕细作道路。在这方面已采取的措施有:改善排水系统,将露天排水改为暗管排水;提高河水重复使用率;发展提水灌溉、喷灌和滴灌。

(3)重视环境牛态问题。随着入口增长、经济发展,流域各国对尼罗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入类活动对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冲击愈来愈大,由此引起的牛态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为入们所重视。这一点在开发利用历史最悠久、程度最深的埃及表现尤为突出。

一个多世纪以来,埃及常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渠道长期输水,灌水下渗,地下水位显著上升,从而导致三角洲地区上壤沼泽化和次生盐碱化,肥力下降,影响作物产量。这是开发利用尼罗河水资源引起农业牛态环境退化的事例,为此埃及采取了相应的整治措施: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加强田间排水,推广提水灌溉,控制农业用水。这些措施既节约了宝贵的灌溉用水,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展,使农业牛态环境得到保护。

阿斯旺高坝的建成运行给埃及带来厂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工程对埃及的环境、社会也产生了一系列副作用,这充分说明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时不仅要考虑技术经济效果,同时还必须兼顾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事先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权衡利弊、防患未然,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发尼罗河水资源来说至关重要。

苏丹琼莱运河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工程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产生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工程兴建后,使沼泽地区原来的水文情况发生了变化,对渔业、水生生物等具有长期影响,改变了沼泽地带的相对比例和面积,影响了当地部落的游牧生活。因此,规模宏大的运河工程在全部竣工前仍需对其环境、社会影响作出相应的评价,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使运河兼具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质量效果。

埃塞俄比亚林地面积小.森林覆盖率不高,降雨强度和河床比降都很大,加上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因此今后在开发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时必须重视水七保持,开发和整治都不可偏废。

(4)加强国际合作、统一规划、共同开发、合理分配水资源。尼罗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随着流域各国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的分配已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政治问题。因此,流域各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合理地开发水资源。另外,尼罗河流域是一个涉及许多国家的地理单元,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尽管矛盾和困难很多,但是流域各国已有经过协商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先例,今后只要进一步加强协商合作,存在的矛盾可望得到解决。

(5)加强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如上所述,在前几个河流开发和水资源利用阶段,多数为灌溉工程,仅有部分工程有一定的发电效益。这是由于尼罗河流域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并且是农业国,投入资金有限,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处于低的水平,特别是发电、航运、旅游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很大。见尼罗河流域内已建成闸、坝表。目前,流域各国都在计划修建水电站。如埃及计划兴建的纳贾哈马迪拦河坝以取代老坝,新坝位于老坝下游3.2km处,由船闸、泄水道和厂房3部分组成,目的是确保长期、持续地将尼罗河水引入2条灌渠,以灌溉31.5万hm2农田;稳定河水位以确定该河段全年通航;安装4台单机容量16万kW的灯泡式机组,确保年发电量4.6亿kW·h。苏丹计划在2010年修建5座水电站,装机容量71万kW。乌干达境内的维多利亚尼罗河有巨大的落差,从维多利亚湖到基奥加湖落差103m,从基奥加湖到蒙博托湖落差为413m,上游有维多利亚湖的调节,径流均匀,开发条件优越。在其下游规划可建6级电站,共计装机容量200万kW,1级即为布贾加利电站。埃塞俄比亚查勘了184处坝址,将其中18处列为2020年开发计划,年发电量达到439亿kW·h。

纳赛尔水库及阿斯旺水坝利弊分析

利:
a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

b为工农业提供电力资源

c 防止旱涝灾害

d发展湖水养鱼业

弊:
a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原有下游水利设施作用减弱

b地下水位抬升,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

c尼罗河的泥沙被拦,失去宝贵的肥源

d下游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

阅读全文

与吉卡有效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角色版权保护 浏览:72
密蜜直播投诉 浏览:701
马鞍山博望天气 浏览:352
成都唐邦知识产权 浏览:73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测算 浏览:898
暴走漫画有版权么 浏览:512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