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签定劳动合同时,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有什么区别
签定劳动合同时,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区别: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具体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合同效力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里所说的无确定终止时间,是指劳动合同没有一个确切的终止时间,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不能确定,但并不是没有终止时间。
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关系即告终止。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还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延长期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只要没有出现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就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一旦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同样能够解除。
_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㈡ 领导干部任职年限问题!!
目前来对省厅级领导职务在源任职年限上,没有具体的上限规定。但在具体操作上,对有的任职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副职(如副厅),不可能提拔到正职岗位(如正厅),那么就任一个巡视员(非领导职务),离开领导岗位。正职(如正厅),一般中高级干部还很少有未到退休年龄就离开领导岗位的,一般都干到退休。
省级干部年龄偏大的(60岁),一般是提拔或平职交流到省人大、省政协去工作一届再退休。
㈢ 关于《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任职期限的解读
学习了!感谢LZ
其实公务员没有转正时是属于还没录用状态,所以只要单位同专意,就可以走人属。而转正后的公务员要想辞职的话关键还是要单位放人,至于5年服务期,只要录用时没有签订最低服务年限的协议,也是可以辞职的。说白了,单位同意放你走你就能走,这个是可以人为操作的。
另外很多公务员招考公告上说“试用期内的公务员不得报考”,意思就是说在职公务员可以考。我很多同学就是在职公务员再考上别的单位公务员的,很多都只工作了一、二年。由于办理调动手续比较麻烦,所以很多人是先辞了再录。
除非像广东那样公告明确规定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其它的大部分省份都是可以的。
㈣ 一般法定期限是多少时间
法定期限即法律规定的期限。不同的法律关系、法律程序有不同的期限或时限。比如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定保护(支持提出诉求)的期限一般为三年,也有更短的为一年,还有更长的期限为二十年,等等。
㈤ 职称评定年限规定
正规的助理工程师师工作一年后可以参评,工程师是工作五年以后可以参评。高级工程师是被评为工程师后第五个年头才可以参评的。
㈥ 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时间或者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怎么计算
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时间,按下述办法计算:一、经评审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专,从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属之日起计算;二、经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从考试最后一天起算;三、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的从县(市、区)人社部门或市直主管部门审批之日起算;中级的从市人社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批之日起算。
对实行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任职时间从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聘任之日算起;
所指任职年限或取得资格时间均按周年计算,时间截止到申报上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当年的12月31日。
㈦ 任职年限怎么计算
此次只是先改革国标部分: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薪级工资由套改年限和任职年限的坐标点得回来。
套改年限=2006-参加答工作时间+1+学龄(毕业时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制年限)
任职年限=2006-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时间+1
两者交叉的坐标点就是你的薪级工资。
有两种计算方法:直接套改、低一职套改,其中低一职套改的任职年限计算公式为:低一职的任职年限+现任职称任职年限
㈧ 待岗期限规定为多久法律规定
广东胡律师:
补充回答:待岗职工目前适用于下岗职工的法律法规,目前法律对于待岗与下岗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相对在岗而言的,待岗不同于下岗,按照劳动部门的部署,近几年要实现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有的是上岗,有的转为失业,其中还有一部分我理解就是转为待岗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你单位发放你待岗工资的标准是正确的,但是青岛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你要到青岛当地劳动局去查访。
一是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企业下岗待业人员,由企业依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支付其生活费。”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生活费。
《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失业职工和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待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托管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其基本生活费原则上按略高于失业救济金的标准发放,并逐年递减。
失业职工失业救济金的标准,按照当地法定最低工资的80%确定。
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第一二年分别按当地失业救济金标准的1、2倍、1、1倍发放,第三年按当地失业救济金的标准发放;未实行医疗保险的地方,负担其基本医疗费。
待岗职工在托管期间两次以上无正当理由拒绝安排再就业、托管期满3年仍未再就业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的下岗职工在托管期间合同到期的,解除托管关系并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享受失业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