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纪委询问取证的时间最长是多久
这要视被询问人的身份而定。
如果被询问人是案件关键人员,而纪委又掌握了一定证据,纪委可以根据合法程序,采取“双规”、“双指”措施,询问取证时间最长为3个月。一般调查询问取证不超过半天。
⑵ 被中纪委调查,多长时间能有消息
被中纪委调查,一般是两到三个月。但是如果案情复杂,时间会在半年以上。
纪委办案,需经过案件线索管理、初步核实、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处分执行、被调查人的申述、案件监督管理8道办案程序。时间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如有足够的证据,可能是半年之内;如证据不足,需要补充侦查,可能需要花一年至两年。要看具体案情来确定调查时间。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纪委或中纪委)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检查监督机关,具有维护党风、党纪和反腐职能,实行书记负责制。
1993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监察部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1993年起,地方各级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委合署办公。
⑶ 纪检委调查一般几天
一般的省级官员,现在3-5天就可以公布结果了
望采纳
⑷ 纪委找人调查情况最长的滞留时间是多久
1.如果是没有掌握犯罪事实,只是找人调查取证,一般不超过12个小时,但是并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
2.如果是已经掌握部分犯罪事实,专业术语称之为“留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纪委调查情况时,对于人员的“留置”时限最长为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三条: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4)监察委调查期限扩展阅读:
纪委调查情况,滞留人员的相关规定: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⑸ 纪检委调查能扣留多长时间
我国可以长时间拘留审查疑犯。但是后来扣留不能超过24小时。但是对于一些政府官员来说,如果24小时一到就放人,他们可以销毁证据,串联同谋。这个漏洞是通过双规来弥补的。对于共产党官员,规定地方,规定时间交待问题。
纪检委调查即双规,“双规”由承办案件的调查组负责执行,一般从办案的纪委机关抽调两名工作人员来“陪护”被“规”人员。名义上是照顾被规人员的饮食起居,实际上是看守被规人员,防止其与外界联系或自残、自杀等行为的发生。
“双规”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城市郊区,交通方便,环境清静的小招待所、小旅店甚至具备上述条件的居民家中。根据中纪委的规定,司法机关的羁押场所是严禁使用的。
“两规”的费用因地区经济水平、“双规地点”的条件以及涉案人员的级别而有所不同,市县级一般控制在每天100至200元的标准。费用的负担按照“个人问题个人负责,单位问题单位负责,没有问题纪委负责”的原则处理。
被规人员在被“规”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回忆违纪问题,写交代材料。在闲暇时也能看电视,伙食水平与陪护人员一样,除失去自由不能与外界联系外,被“规”人员的待遇与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司法强制措施的人员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被规人员被“两规”后,办案的纪检机关应当告知被“规”人员所在单位的纪检部门。并由单位纪检人员通知被“规”人员家属,但“双规”地点与时间理应保密。被规人员的人身安全由办案机关负责(全国已有多起因被“规”人员自杀,由纪检机关进行经济赔偿的案例发生)。
(5)监察委调查期限扩展阅读:
纪检监察机关不会也不能够随意对调查对象采取“两规”措施,
一、只能对已掌握一些违纪事实及证据,具备给予纪律处分的涉嫌违纪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使用;
二、限制适用阶段,只能在案件调查阶段使用;
三、限制使用主体,只有一定级别的纪检监察机关才能批准或使用;
四、限制使用时限,从没有统一规定到从严掌握,并在申请使用时报批具体时限;
五、限制使用地点,从无硬性要求到有具体规定。
随着体制改革和措施改进的稳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行使“两规”、“两指”措施不仅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适用范围对象也会越来越小,适用频率会越来越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双规
⑹ 《行政监察法》对监察机关办案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正常6个月,可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报上级备案。
1、《行政监察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2、所谓办案期限,是指监察机关自政纪案件立案之日起至作出处理决定之日止所应遵守的期限。本条规定监察机关的办案期限为六个月,即自立案之日起至作出处理决定之日止,限定的时间为六个月。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予以结案。
3、为何可以延长:由于监察机关所办的案件复杂程度、难易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案件在六个月内能如期结案,但有的案件因特殊原因,例如涉及多人、多地、数种违纪行为,需要异地调查取证等等,在六个月内不能如期结案,需要适当延长办案期限,以确保办案质量。因此,本条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⑺ 纪委调查人的时间最长是多久调查了一年多了,家人都不能见,什么情况
一、纪委进行对涉案嫌疑人进行调查的时间要看具体情况,一般在三个月内,但有可能是几个小时或几天甚至一年以上。根据有关规定,如果是对案件进行初核,初步核实的时限为两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重大或复杂的问题,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核完毕的,经批准后可再适当延长。
二、立案调查。如果初核后确定当事人存在严重错误事实,需要立案调查的。从立案到查处的时间一般需要3-7个月左右。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举报线索清晰,容易调查核实其错误事实则会很快处理完毕,不一定要三个月。若案情复杂,则调查核实时间会延长,有的案件调查处理过程甚至达到一年或更长时间。
三、关于双规时限,如果纪检机关对当事人采取了“两规”措施,根据《关于完善查办案件协调机制,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两规’措施》(中办发[2005]28号)规定,实施“双规”措施不得超过案件调查时限。即案件调查时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另外规定了实施双规需向上级备案,双规最长不得超过四个月,部属高校不得使用双规,力保被查者人身等权利。
四、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纪委收到举报信后,需经过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处理等环节。其中初步核实的环节,一般时限为两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立案审批的环节,时限不得超过一个月。案件调查的时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案情重大或复杂的案件,在延长期内仍不能查结的,可报经立案机关批准后延长调查时间。
⑻ 中纪委规定协助调查为多久
中纪委没有规定协助调查为多久。
“协助调查”并不是一个具有非常严格定义的法律术语。《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实际上,纪委的办事过程中,往往需要找到相关当事人进行问话,并带走“协助调查”,并非启动正式针对个人的调查程序。其实纪委谈话有时候也是例行的诫勉谈话,为了打消官员顾虑,让谈话更有成效,杭州拱墅区纪委还将类似的谈话地点放到了离区政府不远、紧邻运河、环境优雅的钱运茶楼里,“拱墅一杯茶”这种看似温和的问讯手段还曾引起过“作秀”的争议。
必须要厘清的一点是,官员一旦被纪委盯上,凶多吉少的概率远大于平安无事,有的即便一时侥幸逃脱,最终仍难逃党纪国法的惩处,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宋晨光就是最好的例子:2010年7月他在办公室被中纪委带走“双规”前,已接受过三轮调查,“三捉三放”宋氏均安然过关。每次过关后,其均曾高调示人,并“常在常委会上炫耀,以证明自己上面有人,关系牢固”。但最终未能涉险脱身。
⑼ 纪委监察委受理实名控告信的期限
应在三个月内答复举报人。
对署名检举、控告问题,应将处理结果在三个月内答复举报人。对匿名的检举,视具体情况,适当向有关组织答复。如在三个月内不能办结的,需说明理由,并告知检举、控告人。对申诉的问题,自受理申诉之日三十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六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承办人员收到来信、来访、举报电话、电子邮件后要认真填写《信访拟办单》,按照登记规定的项目做好登记,摘录其主要内容并附相关材料,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提出拟办意见,呈报分管领导阅批。
(9)监察委调查期限扩展阅读
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程序
1、受理:
接受反映违纪或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的线索和材料,并予以处理。
2、问题线索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对受理的问题线索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办理。
3、初步核实:
按照规定对受理的反映违纪或职务违法犯罪问题的线索进行了解、核实。
4、立案审查调查:
按照管辖权限经初步核实认为确有违纪违法事实,并需追究党纪责任或法律责任的,依照规定决定立案审查调查,收集证据,查明违纪违法事实。
5、审理:
对经过立案审查调查并需要追究党纪责任或法律责任的案件,在审查调查结束后向案件审理部门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