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职业年金在"视同缴费年限"时是怎样处理的
在视同缴费年限里,因为你实际没有交纳,所以在你个人帐户里就没有余额,到实际交费以后才开始有反映。
2. 如何确定年金险缴费期
年金险有一次性缴费的,也有期交5-10年的,如何选择缴费期,其实要根回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的答做生意的老板,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就可以选择在自己手头有钱的时候,一次性存起来。大部分工薪阶层,收入是相对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就可以在保证生活必要开支的前提下,将结余的钱每年定存。
3. 什么是企业年金缴费年限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及其版职工在国家政权策的指导下,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愿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怎么缴费?
企业缴费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规定比例计算的数额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帐户;职工个人缴费额计入本人企业年金个人帐户。
什么时候能取?
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帐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职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不得从个人帐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出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帐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4. 折算的工龄能否视着职业年金的缴费年限
不能,特殊工作有时会加工龄,折算后的工龄不能视为年金缴费年限。
5. 职业年金从哪年交的,交多少年可以领取
年金和养老金并轨时间上是同步的,从2014年10月1日起执行,具体何时开始扣费,缴费按单位和版个人都有自权己的分摊比例,退休后才可领取。
职业年金至少要累计交够1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才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如果现在不再交纳了,那么,已经交的保险也要等到够退休年龄的时候把进入个人账户的保险金额一次性领取。
对于月工资收入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职工,企业缴费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与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之和,超过费用扣除标准的,其超过部分按前述规定计税;未超过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5)年金缴费年限扩展阅读: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其中工作人员退休后,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一种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另一种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
6. 退休中人前面几年没缴职业年金,按视为缴费年限,退休后能否发给职业年金
退休金来不是看你的工资算的,看你自们那市平均工资算,大概只要平均工资的20%,假如某市社平工资8000元*20%=1600元。加个人所有缴费金/37年*12月(其实不合理,应该就除180个月月)+当地政府补助。职业年金是单位发给你的,这要看单位交了多少了。(以上这种算法不准确,各地都有自己算法,仅供参考)
7. 社保交多少年可以退休金最低缴费年限是多久
社保交满来15年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自以领取退休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需累计缴费满十五年,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社保养老金即是按照这两个年龄段进行领取。相比之下,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则灵活得多,提供了领取时间的多种选择,并且在没有开始领取之前可以更改。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
8. 企业年金只交一年就退休后能拿多少年
如果单位的企业年金方案规定退休后企业年金按月领取的话,那退休后就领一回年,因为就答交了一年。但是企业在建立年金计划初期一般会同时出台配套的“企业年金补贴”政策,这个政策是为了保障“老人(在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前退休的人员)”、“中人(在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后退休但缴费不足10年的人员)”待遇和“新人(在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后退休且缴费满10年的人员)”待遇之间的平衡。
比如说年轻人(属于新人)到退休时可能年金缴费交了30年,那退休时分10年领取年金,可是你只退休时只交了一年,那么让你单纯的领取一年的年金就显得不够公平,所以剩下的九年会发给你们年金补贴。这个年金补贴是企业在建立年金计划第一年缴费时“企业缴费部分”的月平均数,是个固定数,一次核定,不再更改。如果你的单位在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时也出台了配套的企业年金补贴政策,那你(属于中人)退休后就应先领取一年的“企业年金”,再领取九年的“企业年金补贴”。“老人”就直接享受10年的“企业年金补贴”,不享受“企业年金”。
9. 什么是企业年金要缴多少年什么时候才能领取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
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1]企业年金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我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二支柱”。
基本性质
企业年金源自于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
企业年金,即由企业退休金计划提供的养老金。其实质是以延期支付方式存在的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是职工分享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建立条件和程序
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
( 一 ) 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 二 ) 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
( 三 ) 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并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资金来源
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建立个人账户,与企业资产实行分账管理。雇主和雇员分担缴费义务的比例,有的是1:1,总体上雇主多缴、雇员少缴或不缴的情况比较常见。
列支渠道
企业缴费的列支渠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
列支的渠道方面,2006年春节前夕,财政部下发《财政部关于国有金融企业试行企业年金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到二十几家财政部直属金融机构,《征求意见稿》为直属金融机构开辟的企业年金列支渠道,恰恰正是市场所期待的,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此稿与2005年8月间,国资委分配局下发至各中央企业的《关于中央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资发分配〔2005〕135号)如出一辙,国资委的135号文件表示,社会保障试点地区,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其他省份企业缴费列入成本的部分,原则上不超过工资总额的4%。当然,国资委毕竟不是税收政策的直管部门,而财政部作为职能部门,其决定将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缴费的总量控制
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相当于工资总额的8.33%)
企业缴费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工资总额的16.7%)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给“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