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使用年限法估测机器设备成新率时,有哪些方法可以测算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其
固定资产在一抄定时间计提折袭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便于计算折旧,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
⑵ 固定资产计算累计折旧额需不需要计算尚可使用年限
如果固定资产是旧的或要更新改造是需要的。
假如固定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10年,已经回使用2年,然后答开始更新改造,改造进行了3个月。
(1)改造完成后,告诉尚可使用年限是5年,那么计算折旧就是用新账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5年,计算出的就是年折旧额,当年有几个月需要折旧,就再算这几个月的即可。
(2)改造完成后,告诉原预计使用寿命不变,由于原使用寿命不变,但是已经过了2年3个月了,因此尚可使用年限就是10年-2年3个月=10×12-(2×12+3)=93,那么计算折旧就是用新账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新账面价值/93计算出每个月折旧额,当年有几个月需要折旧,就再算这几个月的即可。
(3)改造完成后,原预计使用年限变更为8年,那么尚可使用年限就是8年减去过去了的2年3个月,即8×12-(2×12+3)=69,那么计算折旧就是用新账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新账面价值/69计算出每个月折旧额,当年有几个月需要折旧,就再算这几个月的即可。
⑶ 如何求尚可使用年限,有人会么资产评估
一般根据资产的经济耐用(寿命)年限减已使用年限,确定尚可使用年限。
⑷ 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怎么确定尚可使用年限
这个折旧年限复不是平常意义制上的“到时候还能用多久”,年限的确定在确定折旧方法的时候就要确定。
年数总和法的公式是
第n年折旧额=(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n)/(1+2+。。。+预计使用年限)]
式子中的预计使用年限不是根据时间变化的,在计算折旧的时候一直是按照最开始的估计,也就是“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不变,变化的只有n。
⑸ 总使用年限如何确定
总使用年限是已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之和,尚可使用年限是根据资产目前的状况和将来的使用状况预计的可继续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的预测在一般情况下都带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因素。通常,总使用年限或尚可使用年限可以借助于统计资料和技术鉴定方法确定。
统计资料可以由两条途径取得。一是收集国家规定的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一是评估人员自行收集资产的总使用年限资料进而统计确定。一般情况下,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虽然不能完全代表评估资产的总使用年限,但毕竟反映了资产总使用年限的普遍规律,是总使用年限的重要参考数据。并且,当国家有明文规定要限期淘汰或禁止超期使用的资产时,其尚可使用年限的估算必须以国家的规定为约束条件。如果评估人员欲自行统计确定某项资产的总使用年限,则必须在具有该项资产的详细使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评估企业的某种设备时,由该企业收集到这种设备的使用年限的资料为:近二年该设备共报废10件,其中总使用年限为5年的6件、4年的3件、3年的1件。这时,该设备的统计总使用年限可采用件数加权的方式进行估算。即:
(5×6+4×3+3×1)/10=4.5(年)
如果条件允许,采用工程技术鉴定手段现场检测资产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资产的实际磨损程度,据此推测尚可使用年限。例如,石油化工企业使用的罐,可以实地测量其壁厚,并由壁厚的性能指标判断推测其尚可使用年限。
⑹ 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税法规定
(34000-12000)×30%是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抵减的所得税额
⑺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什么区别
朋友您问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什么区别?
答:固定资产预内计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有容区别,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是会计制度上用“用预计”使用年限作为假定使用寿命,作为计算各期折旧的依据,目的是为了各期折旧额稳定;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是按照现在固定资产的现状以及社会进步的情况,确定的实际使用年限,
前者是法定的,后者是实际的。
⑻ 关于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中“尚可使用年数”的问题。
折旧是当年的折旧,第一年初还没有使用呢,所以尚可使用年限是五年,当年的折旧计算的就是使用这一年的折旧,这一年过去后剩下四年,所以第一年折旧是五年,折旧比例是5/15.
⑼ 税法使用年限八年已使用年限三年尚可使用年限六年对吗
八年的使用年限,已经使用三年,剩余的使用年限应该是五年
⑽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的公式中有个尚可使用年限指得是什么年限
因为零三年末买入.零四年开始计提折旧.
零四年时是5/15.这一步你是明白的吧.
零五年时就是4/15了.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