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时间距气体检测时间不应超过多少分钟
根据《化复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制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时间距气体检测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min。
(1)进入受限空间有效期扩展阅读: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关于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监测的其它要求:
1、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2、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监测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监测时应采取规定的个体防护措施;
4、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5、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6、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7、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⑵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时间距气体检测时间不应超过多少分钟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时间距气体检测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min。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急救箱等相应的应急物资和救援设备应配备到位。根据需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可采取清空、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中和危害物、置换等方式对受限空间进行清理、清洗;
(二)编制隔离核查清单,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的外部来源,上锁挂牌并测试,按清单内容逐项核查隔离措施。
(2)进入受限空间有效期扩展阅读
作业人员是指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具体实施者,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直接责任,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一)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确认作业区域、内容和时间。
(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参加工作前安全分析,清楚作业安全风险和安全措施。
(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执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及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
(四)服从作业监护人和属地监督的监管;作业监护人不在现场时,不得作业。
(五)发现异常情况有权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六)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负责清理作业现场,确保现场无安全隐患。
⑶ 受限空间作业票的有效时间是多久
受限空间作业票的有效时间是24小时。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30min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检测;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应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作业单位应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票)、安全工作方案、应急预案、连续检测记录、管线设备隔离清单、进入人员名单、携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工具材料清单等文件存放在现场。
(3)进入受限空间有效期扩展阅读:
受限空间作业票有关规定:
1、对进入受限空间危险性进行分析
2、所有与受限空间联系的阀门、管线加盲板隔离,列出盲板清单,落实了盲板抽堵负责人。
3、设备经过置换、吹扫、蒸煮。
4、设备打开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温度适宜人员作业;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或佩戴隔离正压防护面具,不得用通氧气或富氧空气的方法补充氧。
5、相关设备进行处理,带搅拌机的设备已切断电源,电源开关处加锁或挂“禁止合闸”标志牌,设专人监护。
6、检查受限空间内部已具备作业条件,作业是(无需要/已采用)防爆工具。
7、检查受限空间进出口通道,无阻碍人员进出的障碍物。
8、分析盛装过可燃有毒液体、气体的受限空间内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9、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清楚受限空间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明确作业风险,如内部附件、集渣坑等。
⑷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有效期为24小时,每间隔多少小时进行气体检测
如果是进入了有限空间,作业有效性24小时的话,应该是每小时都要进行气体检测
⑸ 受限空间氧气含量标准 国标,需要国标及条款
一、含量标准: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的氧含量20.93%(体积百分比)。
二、国标是进入受限空间的氧气含量大于19.5%且小于22%。
在受限空间作业低于上述含量值人类呼吸将很困难,所以必须按有关规定或标准进行检测,低于上述含氧量则必须进行空气置换,直到合格为止。
三、需要国标及条款
Q/SY1240-2009《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范》 Q/SY1242-2009《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氧气百分比
危害后果
1、23.50%
最大的允许氧气规程(OSHA)
2、20.90%
正常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3、19.50%
最小的允许氧气含量
4、15%-19%
降低员工的作业能力,有缺氧感觉,可引发身体冠状动脉、肺、循环系统等出现问题
5、12%-15%
呼吸和脉搏跳动加速,协调力、感觉及判断力削弱。
6、10%-12%
呼吸困难,判断力微弱,嘴唇发篮
7、8%-12%
记忆力丧失,不省人事,神志不清,脸色灰白,嘴唇变篮,恶心呕吐
8、6%-8%
8 分钟 - 死亡;6 分钟 - 50% 生存希望;4-5 分钟 - 治疗后可恢复
9、4%-6%
40 秒内昏迷、痉挛、呼吸停止至死亡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
下列要求:
4.3.1 氧含量一般为 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 23.5%。
4.3.2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 GBZ 2 的规定。
4.3.3 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 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 0.5%(体积百
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 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 0.2%(体积百分数)。
4.4 通风
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4.4.1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4.4.2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4.4.3 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4.4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4.5 监测
4.5.1 作业前 30 min 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4.5.2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5.3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4.5.4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 2 h 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
作业中断超过 30 min 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
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4.5.5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4.5.6 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 4.6 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4.6 个体防护措施
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不能达到 4.3 的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作业。
4.6.1 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4.6.2 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
花的工具。
4.6.3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4.6.4 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4.7 照明及用电安全
4.7.1 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 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 12V。
4.7.2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
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4.7.3 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按 GB/T 13869 规定架设和拆除。
4.8 监护
4.8.1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4.8.2 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4.8.3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4.8.4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4.9 其它安全要求
4.9.1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9.2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4.9.3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4.9.4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4.9.5 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4.9.6 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4.9.7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4.9.8 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 AQ××××-××××《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⑹ 简述进入受限空间五规定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专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 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⑺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1、受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警示线。
2、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作业;进入受限空间如涉及用火、高处、临时用电等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3、作业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使之清楚作业存在的危害、风险及注意事项。
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应急处置措施和配置必要的救援设施和消防器材等。
5、作业前半小时应对受限空间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6、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部位取样。
其它安全要求:
1、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3、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4、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5、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6、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8、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 AQ××××-××××《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7)进入受限空间有效期扩展阅读:
物理条件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受限空间:
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
a)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b)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c)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危险特征:(符合任一项或以上)
a) 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b) 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c) 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d) 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