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句法律条纹该怎么理解啊
意思是 第1个抵押人获得财产的归属权后 才能把财产进行第2次抵押~
B. 公安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法律依据
一、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二、详细条纹规定 :
《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 》
1.第二十九条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3.第三十条 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人民法院未办理延期手续的,查封、扣押、冻结的效力消灭。
C. 中国法律时效期多长
中国刑法也有时效。但是与日本不同的是,只要公安机关立案了,就没有时内效期限了。也就是说,除容非犯罪以后,公安部发现,逃了一定的年份,那才算过了时效。也就是说,成了悬案,逃在多年也没用。因为已经立案了。
此外还有一个兜底条款,只要检察院觉得有必要抓,一样能抓。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D. 法律如何规定权利行使的期限
法律主要规定了两类期限:第一、诉讼时效;第二、除斥期间。
根版据权利类型的不同,法权律对权利的行使主要规定了两类期限。第一类,诉讼时效,主要针对的是债权请求权,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第二类,除斥期间,主要针对形成权,比如撤销权,除斥期间并不都一致,具体由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5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E. 法律条文中的时间及期限如何计算
(1)期间以时计算的,开始的时不计算在内,而应从下一个小时算起。比如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受当事人诉讼保全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在计算期间时,接受当事人申请的那一个小时不计算在48小时之内,即如果提出申请是在8点,应从9点开始期间的计算。
(2)期间以日计算的,开始的日不计算在内,应从第二日开始算起。比如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间为15日,那么宣判的当天或者判决书送达的当天不计算在15日内,即如果5月10日送达判决书,应当从11日开始期间的计算,5月25日上诉期间届满。
F. 期限的法律含义
依《民法通则》规定的精神,期限分为法定、指定和约定三种。比如,合同约定借款于1988年10月30日返还,则债权人的请求权在该年的10月30日以前不发生效力,而到了10月30日,债权人的请求权和债务人的还款义务均于此确定之日同时发生效力。期限通常可以附加于法律行为,称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期限合同的期限,指当事人约定的作为合同生效或终止的条件的时间。
附期限合同期限的特征:
①是将来肯定发生的事实;
②是“能”的期限,而不是不能的期限。
③是约定期限,而不是法定期限、指定期限。
期限的种类:
①生效期限:指合同的效力自期限到来时才发生
②终止期限:指合同的效力自期限到来时消灭
固定收益证券的期限(maturity)
对于固定收益证券,所借金额全部返还的时间长度,也就是到清偿全部借款为止的时间长度。
民法中的期限是指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时间,分为期间和日期。期间是指从某一特定的时间到另一特定的点所经过的时间。它是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如1995年5月1日到1996年5月1日即是一个期间。期日,是指不可分割的一定时间。它是时间的某以特定的点,如1996年10月1日即是一个星期日。期间是时间某一动态的阶段,即期日与期日之间的间隔时间;期日则是时间的某一静态的点。
期限可以有法律规定,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判确定,还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在有些情况下还可以由当事人一方依法指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期限一旦确定之后,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
民法上的期限对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1)决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享有和消灭的时间。如自然人出生之日,即是其享有法定民事权利能力之时;智力健全的自然人成年之日,即是其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时;自然人死亡之日,即是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之时。法人成立之日,即是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之时。(2)决定某些事实的推定时间。如失踪宣告和死亡宣告中失踪人失踪时间的推定。(3)决定权利的取得和丧失时间。如专利权取得的时间、所有权丧失的时间等。(4)权力的行使和义务履行的期限。如使用商标专用权的期限、合同义务履行的期限等。(5)决定法律关系的效力的期限。如合同的有效期限、支票的有效期限等。
G. 关于法律追溯期
犯罪经过下列来期限不再追诉:
(一)自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1、如果已经立案就是过了多久都需要追诉。
2:刑法是预防犯罪的,要求主观有责性,才能起到让其他社会成员遇见自己法律后果从而起到预防犯罪作用,并通过刑法震慑其他潜在的罪犯。其次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也是防止本人再次犯罪的可能。
3、刑法需要体现人道,刑法是为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而制定的,不是为了对付某个恶棍单独订立的,所以在达到刑法本身功能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人道,因为社会类学科需要符合社会成员普遍的价值判断标准。
H. 百度搜出来的关于法律条纹在法挺上算吗
在法律官网上搜出来的关于法律的条文还是算数的,他们有权威保证,上面的都是法规上要求的。
I. 关于国家有什么法律条纹
看司法考试法律汇编,普通人知道一半就很不错了。
J. 关于法律期限的问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5条第3款规定,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最后内一日为期间容届满的日期。因此,你应当在今天(即2月1日)下班前就向法院提起上诉。
法律并没有规定节假日的时间可以扣除,因此以2月6日或者2月7日为期间届满日的回答都是错的,你千万别受到误导,以免耽误你大事。
但如果你今天去不了法院,你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递交上诉状。只要你在今天之内把诉状交邮的(以邮局的邮戳为准,这也是你今后向法院申明你没有超过上诉期间的证据),也不算过期。(参见《民事诉讼法》第75条第4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