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教育公共教育服务供给

教育公共教育服务供给

发布时间:2021-07-24 08:49:25

⑴ 如何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教育供给侧改革本身就是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引入各方资源投入办学,对于老师们有什么影响呢?

尽管保障和发展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但是由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并不意味着必须由政府直接来办学校。换句话说,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也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主动对社会开放,允许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存在,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 如近年来,民办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的机制束缚着民办教育的发展。

一是对现有民办学校的限制,比如像公办学校一样对民办学校的生源进行划片,这对民办学校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二是对成立民办教育机构的限制 , 与发起设立公司相比,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家民办教育机构的难度还比较高 , 尤其是在用地等方面。

可以通过推行学券,促进公办学校之间展开竞争。

学券制度的要害是学校拨款机制的改变。政府可以给每位适龄儿童颁发学券 , 学校凭借最终的入学人数 ——也就是学券的多少来向政府申请办学经费。在这种制度下,各个学校就更有动力提高教学水平,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同。如果学生对学校不满意,可以转入其他学校。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有了选择权,学校失去了垄断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之间对学券的竞争,会在整体上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此外,可以通过教育集团化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

在现有的体系中,优秀的教育机构很难跨区域提供服务——既无法跨区域招收学生,也很难跨区域开设分支机构。假如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可以像教育培训机构那样,通过“连锁经营 ”实现跨地域经营,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尽管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在推进教育集团化,但并不普遍。需要指出的是,集团化不是很多人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而是通过优质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

人民对市场经济的满意,来自于市场竞争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相信教育供给侧改革也将给受教育者更多、更好的选择。如果能深入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相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会有很大改善。

⑵ 如何为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服务供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⑶ 什么是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是指政府供给或政府和私人部门联合供给的教育单位,是准公共产品

⑷ 关于县级政府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研究的书籍有哪些

《公共教育服务》、《知识技能培训》

⑸ 为什么教育由公共提供

确切得讲,高等教育是作为准公共品要由政府和受益者共同承担的,而义务教育则是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承担的。
参考答案:
1.公共产品的理论
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私人产品,——类是公共产品。在理论上,率先对公共产品作出严格定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萨缪尔森在2004年修订出版的第17版《经济学》(Economics)中,把公共产品定义为:“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享。”从中可以推知公共产品的两个重要性质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指的是在公共产品既定的效用下,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使得该商品的供给者所承担的成本有所变化,而增加消费者后也不会使得原有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降低,消费者之间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存在竞争。非排他性指的是既有消费者无法排除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享用,也无法将那些不付费的人排除在外,这可能是因为技术上无法实现或者是因为将付出较高的成本,这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意味着公共产品有较大的外部效应。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市场不能成为其有效的提供主体,因为公共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要大于个人边际收益,而消费者是根据自己的边际收益来决定自己所付的价格,而不会按照整个社会所得到的利益来定价,并且无法排除那些搭便车的人,理性的经济人不会生产这样的产品,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供应不足。公共产品的实际消费者是全部的理性人,必须由可以按照社会的收益对全部消费者进行强制收费的机构来提供,在现代社会,最具有这种强制力量的是政府,政府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威,可以运用强制的手段通过税收使得公共产品的成本被分摊到纳税公民身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主要任务“即提供那些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社会成本,从而不能通过市场有效供给的物品或劳务”。
严格符合萨缪尔森公共产品定义的产品很少,最典型的是国防。有些产品部分满足公共产品的定义,即或满足竞争性和排他性其中的一个,或某一部分满足定义,这样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2.高等教育的性质及政府的职能
对高等教育产品性质的探讨将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消费与高等教育产品的获益两个方面来进行。
高等教育产品的消费。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政策,由学生承担一定的费用,未交学费的学生不能入学,因而具有排他性。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的数量相比人民的需求来说,总量不足,就学机会有限,具有竞争性。而在学校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学生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原有教学条件的质量下降,学校需要投入成本以维持原有的教学质量,具有竞争性。
高等教育产品的收益。教育使受教育者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是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他人不可分享,因而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教育能使社会经济更快增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这是教育带来的社会收益,全体社会成员都可受益,对社会而言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无法排除其他成员得到这种利益,因而没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综上,高等教育在个人消费和收益上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高等教育的正的外部效应使社会收益也很多,而社会收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高等教育部分具有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性质,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前面在公共产品理论中已提到,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的主体,而准公共产品由于只是部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可以只承担其部分的成本,而由受益人承担其余的成本。对高等教育来说,由于其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政府要在其供给中起到一种基础性作用,在现阶段,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是高等教育资金的保障者,要保障资金供给的充足;政府是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督者,要保证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政府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守护者,要给贫困阶层子女提供资助,使其不因为经济原因而丧失入学机会。

⑹ 什么是教育公共服务能否下个定义。

教育公共服务一般是指依托教育公共设施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的服务

⑺ 什么是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为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由多个学专习中心组成,属其职能与试点高校直接建立的学习中心相同。公共服务体系协助试点高校进行招生宣传、技术支持、学生管理、考试管理等等,可以同时为多个试点高校服务。在公共服务体系所属的学习中心学习的学生,其注册的学籍是学生所选择的试点高校,毕业证书由该试点高校颁发,经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
目前教育部批准的公共服务体系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服务体系。此外,教育部批准两家公司与有关试点高校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

⑻ 急求!!!简述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主要方式。

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主要方式有:直接提供教育服务,或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方式间接提供公共服务。

阅读全文

与教育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