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册公司时怎么选择行业类别
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取消对一般性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及注册资本实缴的限制,让创业者们拥有自己创业公司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不同的公司形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制度限制,对创业者来讲,在注册公司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司形式尤为重要。创业者更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其具备的法人企业的一系列优点。
首先,有限公司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有限公司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范围是其公司所有的全部财产,不会涉及牵连到股东个人的财产;
再次,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每个股东的责权利很明确。
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和多股东的公司相比,合伙企业的设立没有公司制企业设立的繁琐,且合伙人之间可以用于合作出资的筹码更多,可以更好的吸收创业伙伴。比如管理经验、技术优势、人脉资源、客户订单等等都可以作为软性资源投资,而这些软性投资在设立公司制企业时不好评估入股、难以在财务报表中反映,但是在合伙企业里,却很好解决,只要合伙人之间通过合伙协议约定,就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但是,合伙企业的缺点就是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且对外互相承担连带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是介于个体工商户和一人制公司之间的组织形态。相比于个体工商户而言,在市场上有更好的信誉保障;相比于公司制企业的建立与解散程序简单。经营管理灵活自由。企业主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意志确定经营策略,进行管理决策。业主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当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时,业主以其个人财产偿付企业债务。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独资企业不适宜风险大的行业。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最小最基本的经济形态了,登记简单,没有严格的管理制约,经营和决策灵活,管理成本低。但是难以在市场中得到认同,特别是大的商品交易和商业谈判场合,且以个人和家庭财产承担无限责任。创业初期可以个体工商户的形态经营,建立起技术和产品的内核,待技术或产品在市场上成熟时,再通过设立公司制企业来发展已有的商业模式。
一人有限公司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第57条),这种形式的公司出现的比较少,但其具备自身的优势,也有很多弊端,属于比较特殊的公司形式。
优点:组织结构简单,既不存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只有一个股东,不存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函数的差异,决策迅速灵活,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
弊端:1)股东权利缺乏约束,股东可以“为所欲为”地混同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将公司财产用作私用,给自己支付巨额报酬,同公司进行自我交易,以公司的名义为自己担保或借贷,甚至行欺诈之事逃避法定义务、契约义务或侵权责任等。2)让债权人或相对人承担更大大的风险。3)股东自身的风险。《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❷ 个体工商户开展经营活动的行业类别有哪些
根据2011年国家工行总局颁布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的类别标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范围。
该管理办法没有限制条款,个体工商户在工商注册登记时的经营范围都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公司一样的。
但是,有些行业,例如,商务车制造,有注册资金要求,同时要进行行业准入批准(省级以上的发改委批准)。所以,个体工商户的行业限制,不是工商登记时的要求,而是前置或后置审批的要求。
注:“前置”是指工商注册登记前要经过的行业准入批准或具备条件的批准(如饭店要卫生部门批准);“后置”是指工商注册登记后要经过的上述批准。
❸ 工商行业分类是怎样分的
其实有一些字号跟注册的名称并不一致,你可以先到工商局咨询登记名称预约,看你需要的名称是否被注册过。行业分类是一样的,同属服务业。
❹ 企业进行工商登记的类别是什么
依据法律规定和企业设立登记的程序不同,分为下面几种企业:
有限责回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答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设立的法人分支机构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设立的法人分支机构的营业登记单位
全民所有制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营业单位
集体所有制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营业单位
合伙企业(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有限合伙)
合伙企业的分支机构
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的分支机构
个体工商户
❺ 工商的行业分类怎么分具体怎么分工商注册的经营范围具体怎么分
营业执照抄经营范围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一种或多种小类、中类或者大类自主提出经营范围登记申请。依据如下:
1、《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第三条:经营范围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应当依法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
2、申请人应当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选择一种或多种小类、中类或者大类自主提出经营范围登记申请。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没有规范的新兴行业或者具体经营项目,可以参照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等提出申请。
3、企业的经营范围应当与章程或者合伙协议规定相一致。经营范围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章程或者合伙协议进行修订,并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4、常见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分为以下14个方面:
互联网科技、医疗器械、本地生活、广告文化、游戏、餐饮、金融服务、商贸、电影休闲娱乐、职业人才中介、注册进出口公司类公司、建筑、旅游、教育。
❻ 如何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工商注册企业属于哪个国民经济行业的企业
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内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容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根据企业主要经济活动来判断企业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类型。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