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谭德明的资料谁有
谭德明,男,土家族,1953年5月出生,湖北巴东县人,1985年11月入党,1976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经济师。
现任政协巴东县委员会副主席。
1976.03—1976.12 巴东县清太坪小学任教;
1977.01—1980.01 武汉大学学习;
1980.01—1980.06 巴东县信陵镇中学任教;
1980.07—1984.08 巴东县教育局教育股副股长;
1984.08—1985.02 巴东县人民政府政研室工作;
1985.03—1991.12 巴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1992.01—1999.01 巴东县人民银行行长;
1999.01—2004.01 巴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04.02—2006.11 中共巴东县县委常委;
2006.12— 政协巴东县委员会副主席。
工作分工:分管提案委员会工作,联系工商经济界和清太坪镇、野三关镇政协工作;协管全县项目工作,联系旅游产业,联系野三关镇、野三关麻沙坪村和石桥坪村、野三关镇中、县工商局;组织服务四星级宾馆建设项
❷ 我想知道中国最穷的地方 详细点 乡镇都要说出来 嗯 别太远 比如 新疆 西藏 那么远的 不要 谢谢了~
切 你这来样理解才错了的
中国最穷的源 并不是在你理解中的新疆西藏
而且这是单从物质层面上来说的穷
最穷的应该是在贵州的西南山区
六盘水市(3):盘县、六枝特区、水城县
遵义市(5):正安县、习水县、道真县、务川县
安顺市(4):普定县、紫云县、关岭县、镇宁县
毕节地区(5):大方县、织金县、赫章县、纳雍县、威宁县
铜仁地区(7):石阡县、德江县、印江县、沿河县、松桃县、江口县、思南县
黔东南州(1 4):从江县、施秉县、麻江县、台江县、天柱县、黄平县、榕江县、
剑河县、三穗县、雷山县、黎平县、岑巩县、丹寨县、锦屏县
黔南州(6):荔波县、三都县、长顺县、独山县、罗甸县、平塘县
但是请注意 他们的精神层面却不一定比上海北京穷
黔西南州(7):望谟县、睛隆县、兴仁县、普安县、册亨县、贞丰县、安龙县
❸ 高分征求人口出生核查工作总结或评估报告
自己写吧。。
❹ 求网教工商管理学习心得体会一篇
工商局“五五”普法心得体会
2006年以来,xx工商局按照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和省工商局关于“五五”普法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以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核心。以“法治工商”建设和行政执法“三制”为载体,本着“统一管理、分级实施、条块结合”的原则,在全系统扎实有序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全州系统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升,服务管理对象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也普遍增强,呈现出了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对照《xx“五五”普法暨“十一五”时期依法治州工作检查验收实施方案》,我局认真进行了总结。现将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作为政府对市场监管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权责增强的情况下,对我们能否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局上下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一五”规划的高度,把普法工作纳入本局的工作规则。
一是健全机构。我们根据全州系统实际成立了“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科室(分局)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设在法规科。各县市局按照州局要求,均单设了法制机构,并确保人员的相对稳定。目前,全州系统共有15名专职工作人员,分布在州局、县市局两级机关,并在基层分局(所)配备1名法制员。形成了州、县市局一把手亲自抓,法制科牵头组织,各科室、分局具体抓落实,基层分局(所)法制员、法制联络员积极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为开展普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领导重视。州局领导对“五五”普法工作高度重视,把普法和依法治州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五年来,领导班子坚持中心组学习,并定期要求每位成员结合实际写学习论文,做到定时学习、做好笔记、写出心得。领导班子认为,普法工作反映的效果,应在日常的行政执法工作中得到体现;要通过学法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将学到的法律知识真正运用到依法治州工作中,才能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要求各级要把普法工作贯穿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强调言必称法,行必用法,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做到一法一学、一学一考,使法治观念逐步融入日常的行为规范中。为切实保障普法经费落实到位,我局将其列入本局的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各项普法活动顺利进行。
三是落实规划。州局根据普法办和省工商局的“五五”普法工作要求,结合本局实际,印发了《全州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并分年度制定普法工作要点以推进普法工作,每年进行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必听“法”情、必查“法”效、必讲“法”题,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的落实。同时,加强对普法工作督导检查,把普法工作与绩效考评工作相挂钩,明确阶段性任务和要求,制定考核指标、完善评价机制,把普法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促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在保留传统的普法方法和形式的同时,我局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创新普法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使法制教育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2006年以来,全局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58期,参训人员3581人。全州系统利用“3.15”、“12.4”等宣传周、纪念日等宣传法律法规120余次,受众面达10万余人(次)。
一是强化工商干部自身学法用法。我局将学习法律知识纳入了党组理论中心学习组的学习计划,坚持中心组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做到了依法决算、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大力开展“一月一法一考试”、以案学法、岗位学法等,努力提高队伍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对新任命的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实行任前法律考试制度,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任职。坚持逢训必考制度,将考试成绩载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任职、定级、晋升、工作调动的考核依据及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目前,我局在册在编的1048名公务员全部取得了执法资格证。组织业务知识竞赛,提高全体执法人员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和自觉性。2009年5月,为适应“两费”停收新形势,州局组织开展了全系统“分局(所)长和执法骨干培训班”。来凤县工商局在选用公平交易执法人员时,请州工商局出题进行统一考试,择优录用。巴东县工商局在系统内广泛推行“法律法规一口清”,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精什么”的要求,坚持全员练兵、全面练兵、岗位练兵和科学练兵,使广大工商干部职工全面掌握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做到熟记熟背、熟练运用,全面提升工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
二是充分利用“3.15”、“12.4”等宣传周、纪念日等宣传法律法规。“五五”普法期间,我局分别以“消费与环境”、“消费和谐”、“消费与责任”为主题,连续五年在全州举行声势浩大的3.15宣传纪念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置法律咨询台、现场受理消费投诉、传授真假商品识别知识、提供义务服务等方式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及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2007年3月14日,我局投资8万元举办了“3.15”晚会,州四大家领导到现场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每年“3.15”前夕,在本地报纸上发布典型消费侵权案例,通过曝光典型案例,有效地震慑不法经营者,提高广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是大力开展“法律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全州工商系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农村、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采取下企业实地考察和到片区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私营企业主进行《公司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专题宣传。5年共上辅导课205堂,宣传达15000余人次。建始县工商局抽调专人,挤出近4万元资金,购买了放映设备,成立放映队,深入到农村或直接到田间地头宣传法律知识,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台、投诉台,受理法律咨询和消费者投诉,发放宣传资材料,宣传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在日常工作中,我局采取“三同步”的普法方式对广大经营者开展普法工作,即与注册登记同步,在经营者办理注册登记时向申请人讲解有关企业注册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提示教育;与巡查监管同步,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向经营者讲解有关保证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商标注册和使用、守合同重信用等法律知识,做好指导教育;与行政处罚同步,在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查处时向其阐明违法的事实以及作出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做好警示教育,使经营者及时了解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需遵守的法律法规,避免经营者由于不懂法而走弯路的现象,提高了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树立了依法维权观念,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在热情接待每个来访群众,耐心解答政策规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对来信、来访者的宣传达8000余人次。
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全州工商系统把“五五”普法与推行行政执法“三制”、与“法治工商”建设相结合,认真把好“定责、评责、追责”三个环节,积极推动干部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一是整章建制规范行政行为。要确保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是关键。几年来我局根据上级依法行政的的要求并结合本局工作实际,陆续出台了《xx工商局涉案财物管理暂行规定》、《xx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指导程序规定》、《xx工商局法律顾问管理制度》、《xx工商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及管理办法》、《xx工商系统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强制等方面,通过建章立制、严格落实,我局的依法行政水平得到长足提高,行政行为得到不断规范。在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共梳理出作为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136件,行政执法项目242项。
二是强化监督落实执法责任。我局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行政执法案件实行集体合议制度和主办人负责制,成立了案件审委员会;主办人依法行使调查取证权并提出案件处理意见,为该案件第一责任人;基层法制员承担本单位案件初审职责;法制科为内设法制监督和案件审核机构,负责对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全面审核把关。在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同时,我局还通过建立案件回访制度,聘请行评代表、廉政监督员、畅通投诉举报网络等途径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开拓创新促进依法行政。创新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动力和不竭源泉,我局在开展依法治理过程中注重制度、机制、措施的创新,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行政执法方面,我局通过推行案件合议制度、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度,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研究决定,提高案件查处的透明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并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要求在文书中必须写明量罚的幅度和依据并详细说明采纳和不予采纳当事人陈述意见的理由,赋予当事人更多的知情权,以达到知情、知理、知法的行政处罚目的。宣恩县工商局实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平。咸丰县工商局局对复杂登记事项实行会商制度,确保登记工作的规范性。
(一)“五五”普法取得的成效。普法是手段,建设法制社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五五普法的教育、宣传工作,我局依法行政的部门形象初步形成。
一是依法行政有力度战果不蜚。第一,依法行政,加大了经济案件查处力度。5年来,共办理各类经济案件8070件(截止2009年底),罚没款3413万元,所办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理适当,程序合法,文书规范。第二,投入100多万元完善了“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网络设施。“12315” 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服务,使消费者的投诉纠纷、受到的损害能及时得到解决,保护其合法权益。第三,广泛开展了“信得过企业”和“消费者满意商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和评选活动。
二是依法行政效果显著。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我局普法工作多次得到上级认可。五年来,xx工商系统受到省局、省、州、县人民政府表彰达32项次。其中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4项次,县市党委政府表彰28项次,全系统57个文明创建主体已经各级文明办检查验收,已被各级党委正式命名51个单位。来凤县局、宣恩县局、巴东县局、建始县局等被当地政府作为“两提高、两满意”活动示范点;州工商局政务公开工作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
(二)“五五”普法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措施。通过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促进了我局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推进我局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州系统普法工作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体现在:普法宣传教育不够深入,不够广泛,形式较单一,存在普法的受众面不平衡问题;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普法工作的效能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依法治理的实践;普法工作制度和措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普法的实际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是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能力。首先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我州工商干部能够熟练掌握工商法律法规,能够从立法宗旨和法律精神高度来理解法律规定,以达到融会贯通。其次是创新学习方法方式,采取邀请法学专家教授讲座,组织开展优秀办案能手,优质案件评选、典型案例评析交流会、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再次,积极组织开展与公安、法院、质检等系统的工作研讨活动,探索增强执法办案技能的新途径。
二是加大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依法治理环境。继续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法律法规咨询、培训、建立义务法制宣传员队伍等,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使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认识、理解、支持工商行政的执法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宣传作用,与新闻宣传机构建立定期联系机制,邀请新闻单位对专项执法行动进行跟踪报道,对大要案及时予以曝光,以宣传工商执法成效,为工商机关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对工商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软环境。
三是完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水平。继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创新完善办案机制,约束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外全程监督,完善行政执法质量评议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工商机关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的职能到位。
四是加强部门协调,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合力。积极主动向各级政府、人大、政协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理解与支持;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行政庭、执行庭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增强执法办案工作力度;与质检、文化、物价等执法部门建立专项工作长效联络机制,互通监管信息,整合执法力量,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以形成依法治理合力。
❺ 薛昌斗的履历
1981.07——1983.08,湖北省巴东蔡家中学工作,抽调到县地名志编纂办公室任编辑;
1983.09——1984.08,湖北省巴东县火峰中学任教;
1984.09——1986.08,湖北省巴东县火峰中学校长;
1986.09——1988.10,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教育站中小学教育辅导员;
1988.11——1992.07,湖北省巴东县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
1992.08——1993.02,先后任湖北省巴东县政府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科长;
1993.03——1996.02,湖北省巴东县政府办公室副区级秘书;
1996.03——1998.02,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1998.03——1999.11,湖北省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局长;
1999.12——2000.04,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县直综合战线党委副书记;
2000.05——2003.11,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2003.12——2006.12,湖北省中共巴东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2006.12——中共湖北省巴东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后任巴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
现任湖北省恩施州水利水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❻ 个体户店门头广告牌需要去审批吗
1、需要。法律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章
第十一条在城市中设置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等,应当内容健康、外型美观,并定期维修、油饰或者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的设置必须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2、按规定个体户店门头广告牌审批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①门店营业执照或工商名称核准字号复印件2份;
②租赁合同复印件2份;
③户外广告牌效果图2份(效果图需彩色,拍摄时要把门口上下80CM左右的情况都拍下来);
④申请报告(包括设置地点、发布时间、内容、形式、规格、数量;壹式两份);
⑤产权证复印件2份;
⑥门店方位图1份。
(6)巴东县工商局扩展阅读
1、《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四章 第三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经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影响市容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章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一)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二)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使用的;
(三)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四)在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的建筑控制地带,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设置的。
❼ 交通事故鉴定问题
先要由交警队鉴定是否属于刹车失灵导致的事故,责任层面的;再由厂家鉴定一下失灵的技术故障,技术层面的。
厂家的鉴定你不满意就去当地技术监督局申请鉴定,不过可能要花些银子了。
如果你车有全险,那就交给保险解决阿,独立事故保险要给你赔钱的,但是如果是由于质量问题保险就不会吃这个亏的,那保险就会主动帮你解决这个事儿的。
交警队那边出事故鉴定很容易的,不需要什么资料,当时接案的交警出面交由专门负责事故的交警处理即可。就需要驾驶证、行驶证。
❽ 湖北巴东工商局的电话是多少
办 公 室 4332595 监 察 室 4332842 人 教 股 4332840 消 保 股 4334315 财 务 股 4331661 法 规 股 4332841 商 广 股 4332843 公交分局 4331456 市场分局 4332845 注册分局 4336610 个私协会 4332385消协 4332102信 陵 镇 4335432沿 渡 河 4413715官 渡 口 4462157茶 店 子 4612124野 三 关 4714315水 布 垭 4860315
❾ 驻京办事处的整改意见
国办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的意见
(2010年1月19日印发)保留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北京办事处,经济特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已经设立的地级市、地区、盟、州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核准后可予保留。
撤销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
撤销县、县级市、旗、市辖区人民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撤销驻京办事机构的工作要在意见下发后6个月内完成。
撤销名单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2010年,共撤销驻京办事机构625家。本着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的原则,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日前公布了此次被撤销的驻京办事机构名录。具体名单如下:
天津(4家)
市旅游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天津港保税区、市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河北(33家)
承德市、廊坊市、省外经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石家庄市发展改革委、张家口市信访局、武安市、辛集市、肥乡县、怀来县、平山县、高邑县、永年县、张北县、滦南县、香河县、鹿泉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迁西县、临漳县、怀安县、宣化县、涉县、省师范大学、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山海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唐山市海港开发区管委会、唐山市高新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山西(25家)
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扶贫开发局、省煤炭销售办公室、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省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局、运城市发展改革委、侯马市、运城市、孝义市、河津市、芮城县、繁峙县、河曲县、襄汾县、沁水县、襄垣县、朔城区、省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驻京联络处,省驻京劳务管理处、文水县驻京劳动力管理处、晋卫招待所(省卫生厅批准设立)
内蒙古(19家)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粮食局、自治区交通厅、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自治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牙克石市、乌兰浩特市、阿鲁科尔沁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额济纳旗、九原区、海拉尔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驻京联络处
辽宁(10家)
阜新市、省公安厅、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开原市、金州区、新抚区、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吉林(20家)
省经贸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延吉市、洮南市、集安市、珲春市、梅河口市、德惠市、双辽市、临江市、大安市、汪清县、长岭县、安图县、铁东区、镇赉县、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通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黑龙江(22家)
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监狱管理局、省经济委员会、省林业厅、哈尔滨市外事办公室、佳木斯市财政局、肇东市、庆安县、虎林市、兰西县、阿城市、双城市、穆棱市、绥芬河市、五常市、鸡冠区、梨树区、黑河市经济合作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上海(8家)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松江区、嘉定区、金山区、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市文化广播影视集团驻京联络处
江苏(31家)
省建设厅、海门市招商服务中心、泰州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南通市崇川开发区招商局、南通市建设局、淮安市建工局、江宁区、昆山市、宿豫区、亭湖区、常熟市、张家港市、宜兴市、如东县、如皋市、吴江市、锡山市、武进市、溧阳市、太仓市、海安县、启东市、通州区、射阳县、句容市、丹阳市、泰兴市、海门市滨海新区、高港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南通开发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浙江(54家)
省外办、省交通厅、省外经贸厅、舟山市发展改革委、宁波市信访局、富阳市招商局、临安市外经贸局、西湖区招商局、萧山区、余杭区、余姚市、慈溪市、镇海区、鹿城区、瓯海区、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泰顺县、长兴县、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上虞市、东阳市、永康市、温岭市、临海市、玉环县、景宁县、鄞州区、龙湾区、文成县、平阳县、苍南县、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新昌县、浦江县、普陀区、青田县、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淳安县、宁波市开发区管委会、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省重点项目前期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驻京联络处,省人才工作驻京联络处、下城区驻京商务联络处、舟山市驻京信访工作联络处
安徽(14家)
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监狱管理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金寨县、宿松县、怀宁县、利辛县、肥东县、桐城市、泾县、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福建(20家)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省交通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林业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福鼎市、永安市、长乐市、石狮市、晋江市、福清市、福安市、清流县、闽侯县、宁化县、周宁县、柘荣县、连江县驻京联络处,省财政厅北京东海智企业管理中心(省财政厅批准设立)
江西(47家)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防科工办、省财政厅、省信息产业厅、省农牧渔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监狱管理局、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粮食局、省广播电视局、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井冈山市、瑞昌市、永丰县、瑞金市、金溪县、鄱阳县、婺源县、于都县、进贤县、赣县、丰城市、万载县、袁州区、奉新县、都昌县、万安县、泰和县、彭泽县、修水县、高安市、铜鼓县、黎川县、永新县、余干县、樟树市、宜丰县、湖口县、靖安县、安远县、浔阳区、会昌县、上高县、浮梁县、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山东(46家)
潍坊市、菏泽市、省交通运输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工局、泰安市财政局、章丘市、即墨市、莱西市、蓬莱市、龙口市、莱州市、海阳市、招远市、宁阳县、文登市、蒙阴县、乐陵市、牡丹区、牟平区、荣成市、平度市、栖霞市、莱阳市、新泰市、东平县、乳山市、临朐县、苍山县、费县、阳谷县、高唐县、莱城区、兰山区、成武县、巨野县、鄄城县、芝罘区、福山区、阳信县、沾化县、东营经济开发区、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烟台市开发区管委会、山东省经济技术开发中心驻京联络处、阳信县驻北京招商引资办事处
河南(34家)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鹤壁市财政局、光山县、扶沟县、偃师市、林州市、禹州市、鹿邑县、伊川县、魏都区、巩义市、商水县、项城市、许昌县、宜阳县、殷都区、睢县、洛阳市郊区、登封市、荥阳市、新郑市、洛宁县、范县、温县、沁阳市、孟州市、襄城县、柘城县、上蔡县、淮阳县、郸城县、太康县驻京联络处
湖北(66家)
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厅、省水利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粮食局、省农业厅、省建设厅、东西湖区、孝昌县、石首市、监利县、汉川市、应城市、谷城县、大悟县、麻城市、蕲春县、沙洋县、丹江口市、嘉鱼县、红安县、巴东县、南漳县、枝江市、房县、沙市、沙市区、咸安区、宜城市、咸丰县、鹤峰县、老河口市、黄梅县、阳新县、大冶市、洪湖市、公安县、松滋市、钟祥市、赤壁市、荆州区、江陵县、宜昌市、襄阳区、樊城区、孝南区、京山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崇阳县、广水市、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荆州市开发区驻京联络处,江岸区、江汉区、汉阳区、武昌区、新洲区、青山区、黄陂区、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区、江夏区、十堰竹溪驻京群众工作临时专班
湖南(48家)
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教育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省监狱管理局、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中国贸促会湖南省分会、邵东县信访局、浏阳市、华容县、资阳区、新化县、耒阳市、永兴县、长沙县、祁阳县、汨罗市、湘乡市、武冈市、岳阳县、双峰县、平江县、祁东县、望城县、常宁市、宁乡县、衡南县、衡山县、双清区、隆回县、新邵县、君山区、桂阳县、嘉禾县、东安县、新田县、江永县、溆浦县、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广播影视集团驻京联络处,邵阳县维稳工作组
广东(12家)
汕头海洋局、省人民政府外事办、省农垦总局、增城市、台山市、三水市、潮阳市、番禺市、高要市、南海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驻京联络处
广西(3家)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财政厅驻京联络处
海南(2家)
省农垦总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驻京联络处
重庆(13家)
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城乡建委、九龙坡区、涪陵区、黔江区、南川区、永川区、酉阳县、綦江县、大足县、开县、武隆县驻京联络处
四川(10家)
省交通厅、省发展改革委、仪陇县、双流县、都江堰市、三台县、高坪区、阆中市、仁寿县、渠县驻京联络处
贵州(1家)
仁怀市驻京联络处
云南(6家)
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省农业厅、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人民政府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驻京联络处
西藏(10家)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电力工业局、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驻京联络处
陕西(11家)
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科技厅、横山县、周至县、户县、神木县、临潼区、蓝田县、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驻京联络处
甘肃(28家)
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粮食局、省烟草专卖局、省商务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卫生厅、省外事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工商局、省信访局、省供销合作社、华亭县、崆峒区、临洮县、永登县、榆中县、凉州区、武都区、广河县、渭源县、陇西县、岷县驻京联络处
宁夏(7家)
固原地区、吴忠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对外经济贸易厅、自治区农垦事业管理局、自治区水利厅、青铜峡市驻京联络处
青海(14家)
果洛州、省发展改革委、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粮食局、省农牧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扶贫开发局、省经济委员会、省外事办、省信访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驻京联络处
新疆(7家)
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阿勒泰市、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驻京联络处
整改进展正规县级驻京办可“如期撤离”
据记者调查,面对国务院的禁令,436家登记在册的县驻京机构已基本完成注销,部分暂未注销的机构也声称“正在走程序”。各省政府在回应驻京办的撤离进度时,答复也是“如期撤离”。记者在网上查询驻京办信息时发现,此前对外公布的县级驻京办网页已经撤下,电话也极少在网上挂出。少数名为某县驻京办的电话,要么无法打通,要么打通后是宾馆前台的电话。
2010年6月18日,以商谈合作项目为由,致电河北张家口市、邯郸市,山西大同市、晋城市等多个地区的驻京办,均得到县级驻京办已撤离的答复。
“黑驻京办”仍活跃京城
在外界看来,此次驻京办的整顿最后会以“雷声大雨点小”收场。
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央已经看到了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先期采取严厉措施进行了规避。不过,这只适用于登记注册的驻京办,对于一些压根就没登记,甚至连正当办公场所都没有的“黑驻京办”,有关部门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记者在暗访调查中发现,这些驻京办多以家庭为单位,人数极少,无需办公楼,仍然活跃在北京西站、北京站、三元桥等距离火车站或机场较近的小区。
19日,记者走进北京西站附近的北蜂窝路一小区,此前,该区域密集驻扎着10多家“黑驻京办”,随着风声趋紧,挂出的驻京办牌匾早已不见踪影。但小区居民透露,这些人还没有撤,经常抛头露面的驻京办已经转入地下。
根据知情人指引,记者在小区楼道发现了江西省一县级驻京办的负责人。据他透露,该县仅派俩人驻京,就是他们夫妻,因此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机构,“只能算是一个家庭联络点吧”。他说,平日里主要负责一些领导接待、有一定层次的老乡关系维护,以及部分维稳工作。据悉,由于驻京以来积累了不少企业资源,这个没有挂牌的驻京机构基本上可以自负盈亏,仅需县政府报销来往两地的交通费、住宿费即可。因此,在这个“驻京办”主任眼里,“我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官员,就是个跑腿的,也没花国家的钱办自己的事,不亏心”。
在距离首都机场只有30分钟车程的三元桥,也是县驻京办聚集的一个地区。在新源里小区就发现,中部某省的农业厅驻京办就藏在居民楼中。尽管国务院、省政府三令五申,严禁以各种方式存在,但该驻京办仍然抱有幻想,期望和省发改委驻京办一样加入到省驻京办的行列。该驻京办没见丝毫的动静,所有驻京资产、职能均没有变动,人员也未撤离,一切工作照旧,正如小区居民笑称的“管它刮风下雨,我自独享一隅”。
中国古代
驻京办因数量众多及其去留争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驻京办事处并不是近代才有的事物,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我们就已经能够追寻到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影子——进奏院。
进奏院是唐后期地方藩镇设置在当时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的驻京办事机构,最早出现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 )。进奏院之前,早在战国秦汉时代,其实就已经有了“驻京办事处”的影子——邸。但邸仅仅是地方官员进京时的起居之地,还没有固定的驻京代表来主持这些邸的日常工作,尚不具备联系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因此它还只能算作是“驻京办事处”的雏形。进奏院和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设置之初就有地方指派的进奏官主持日常工作。进奏官常驻京城,作为藩镇的代表同朝廷进行沟通、交流,处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各种事务。驻京机构——进奏院,驻京代表——进奏官,两者的结合以及进奏院在信息上传下达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使其具备了现代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基本性质。
唐代长安城规划严整,除去宫城、皇城以及居民居住的坊之外,还有东、西两市作为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的场所,发挥着对长安城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作用。唐代进奏院就集中分布在东市周边的几个坊内,其中尤以最为繁华的崇仁坊和平康坊为多。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崇仁坊)北街当皇城之景风门,与尚书省选院最相近,又与东市相连……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长安志》卷8《崇仁坊》,《丛书集成初编》第3210册)平康坊则是“诸妓所居之聚也”(孙棨:《孙内翰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丛书集成初编》第2733册)。而且现今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随着大明宫和兴庆宫的修建,以东市为中心,朱雀街东形成了贵族和官僚集中居住区。这就使以东市为中心的一片区域,成为唐后期长安城各种信息,尤其是政治信息的集散地。所以,进奏院选址于此,不仅便于进奏官的日常生活,而且便于他们搜集情报,交通权贵,开展日常工作。
进奏院不仅可以为来京的地方官员提供住宿之处等各种方便,而且由于唐后期中央式微,地方藩镇势力崛起,进奏官在京城也会狐假虎威,代表地方政府同中央斡旋,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尤其是势力较强的藩镇,其进奏官会更加有恃无恐。《资治通鉴》卷二四四载: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朝廷加卢龙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杨志诚为检校吏部尚书,杨志诚的进奏官徐迪便用略带威胁的口吻向朝廷抗议:“军中不识朝廷之制,唯知尚书改仆射为迁,不知工部改吏部为美,敕使往,恐不得出。”这是卢龙镇的进奏官公然地和朝廷谈条件、邀利益。在当时藩镇势力强大的背景下,进奏官“作为藩帅的心腹,主要还是作为藩镇对付朝廷的工具”(张国刚:《唐代进奏院考略》,《文史》第18辑,1983年)而存在,唐王朝对进奏官进行有效管理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若遇地方发动叛乱或拒命不遵,唐王朝也会拿这些地方政府代表——进奏官开刀,并加强对其进奏院的监管。文宗太和元年,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擅据沧、景,拒命不遵,朝廷便下诏:“(其)进奏官皇测等七人,并锢身分配羊、阆等州”(《册府元龟》卷925《总录部》,中华书局,1960年)。同时,因为成德节度使王庭凑暗助李同捷叛乱,朝廷也下诏:“其上都进奏院,宜令御史台、京兆府切加守捉,禁其出入,待敕后处分。”(《册府元龟》卷123《帝王部》)
进奏院除了作为地方政府同中央博弈的工具存在而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两者之间信息交流、往复的渠道而存在。安史之乱后,在唐前期中央与地方交流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朝集制度废止,当时社会迫切需要一个沟通上下的新渠道。进奏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当时的进奏官通过进奏院状报向藩镇长官传达其在京城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广泛,包括官员任免、朝廷及他镇的政治军事动向等等,其中还包括一些通过非常规手段刺探而来的信息情报。因为进奏院向地方传达信息的速度较快,所以朝廷也会通过进奏院向藩镇长官下达相关文书、传达政令。地方奏章、上贡、进奉等也以进奏院为中转站上传中央。中央与地方之间以进奏院为媒介,形成一个信息往来的通道,发挥了联系上下、沟通中央与地方的重要作用。
史料中可考的唐朝进奏院的数目为五十余家,这与唐后期藩镇数目基本一致。马端临《文献通考》载:“五代以来,支郡不隶藩镇,补人为(上都知进奏院官)者,听其置邸,隶藩镇者兼掌焉。”(《文献通考》卷60《进奏院》,中华书局,1986年)也就是说,从五代开始,不隶属于某个藩镇的州也开始在京师设置进奏院。到宋初,随着藩镇的解体,进奏院设置权限随之下移,“逐州就京师各置进奏院”,进奏官皆由“本州镇补人”为之(同上),从而使进奏院的数目激增,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不便。而且,随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重新走向正轨,作为州一级政府代表的进奏官,其地位同唐后期作为藩镇代表的进奏官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地方将吏多不愿背井离乡,常驻京城担任进奏官。地方政府转而招募京城本地人担任进奏官。这些京师人以私宅作为办公地点,不仅不利于朝廷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而且使朝政信息毫无保密性可言。因此,对进奏院进行改革迫在眉睫。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政府对进奏院进行一系列改革,主要举措为设置都进奏院对各州进奏院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对众多进奏官进行厘选,从中挑选出一百五十名继续担任进奏官,每人负责“二三州军”的联络沟通事宜。这样,北宋朝廷不仅规范了对进奏院的管理,而且把进奏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了对进奏院的控制。虽然进奏院存在直至南宋灭亡,但自此开始逐渐失去了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性质,转而成为朝廷控制下的、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
❿ 个人所得税服务热线电话号码是多少
12366纳税服务热线。
湖北税务局热线
1、恩施市税务局0718-8456689
2、利川市税务局0718-7263009
3、建始县税务局0718-3224163;0718-3232251
4、巴东县税务局0718-4451271
5、来凤县税务局0718-6277548;0718-6277584
6、咸丰县税务局0718-6822191
7、宣恩县税务局0718-5831258;0718-5821251
8、鹤峰县税务局0718-5281278
9、恩施州高新区税务局0718-8412285
10、恩施州税务局0718-8277859
12366热线受理范围
(一)国税系统税收政策、征管程序等涉税业务的咨询。
(二)国税管辖范围的纳税人基本信息等涉税查询。
(三)国税管辖范围的一般税收违法举报(包括发票违法举报、税务登记违法举报等)。
(四)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意而进行的投诉。
(五)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质效不满意而进行的投诉。
(六)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侵害其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投诉。
(七)对国税机关在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服务质效等方面提出的合理化意见与建议。
以上内容参考: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咨询电话、网络-12366纳税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