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夏军

马鞍山夏军

发布时间:2021-06-14 00:07:09

❶ 高分求隋末时期的人物资料

http://ke..com/w?ct=17&lm=0&tn=WikiSearch&pn=0&rn=10&submit=search&word=tag:%CB%E5
http://ls.nje.cn/qixia/WYK/new_page_2.htm
http://e.sina.com.cn/l/42-4-3882_yijun_map.jpg
http://202.121.7.7/person/donghu/2/cmap/tu70.jpg
http://e.sina.com.cn/l/3877.html
自己看

❷ 中国及世界古代著名战役

在春秋以前,主要有:逐鹿之战,传说是古华夏族由野蛮时代转向文明时代过程中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获胜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鸣条之战,即商军击败夏军,灭亡夏朝的一次战争;牧野之战,即周军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决战。 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齐鲁两国为争权争地而进行的长勺之战;宋楚两国争夺中原霸权的泓水之战;晋楚两国为争夺天下霸权而进行的城濮之战;春秋末期吴军攻克楚都的柏举之战;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孙膑智胜魏将庞涓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大败燕军收复国土的即墨之战。 在秦汉时期,主要有:秦将王翦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事业而率军实施的灭赵之战和灭楚之战;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和项羽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成皋之战;汉武帝时期,由卫青、霍去病等率军深入漠地进剿匈奴的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新莽时期,以绿林起义军为主体的玄汉军与王莽军主力进行的昆阳之战。 在三国时期,主要有:曹操与袁绍进行的官渡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赤壁之战;陆逊统帅吴军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内)一带重创刘备蜀军的夷陵之战。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的灭吴之战;东晋十六国时期,晋将谢石、谢玄率军击败前秦进攻的淝水之战;北魏拓拔焘率军远程奔袭漠北的破柔然之战。 在隋唐五代时期,主要有:隋文帝杨坚出兵攻灭江南陈朝、统一全国的灭陈之战;李渊为建立唐王朝奠定了基础的攻长安之战;李世民在唐朝建国头三年统军进行的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虎牢之战;后唐庄宗李在勖亲率大军奇袭汴州(现开封)的灭后梁之战。 在宋辽金夏时期,主要有:宋太祖赵匡胤遣军进击江南的灭南唐之战;西夏军在贺兰山北地区击退辽军进攻的贺兰山之战;金军南下攻灭北宋之战;南宋虞允文率领军民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阻止金军渡江的采石之战。 在元朝时期,主要有元朝丞相伯颜率军攻取临安(今杭州)灭亡南宋的取临安之战。 在明王朝时期,主要有:朱元璋派军北上攻克大都(今北京)的灭元之战;明成祖朱棣在十五年内五次亲率大军进剿蒙古贵族势力的远征漠北之战;明兵部尚书于谦率领明军击败蒙古瓦剌军的保卫京师之战;明嘉靖年间名将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率领东南沿海军民抗击倭寇入侵的抗倭战争。 在1840年以前的清代战争中,主要有;郑成功率军渡海登陆,驱逐荷兰殖民者的收复台湾之战,以及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为了消除封建割据势力,清军远征,与准噶尔部的几次作战。 『和尚原之战』→南宋吴玠、吴璘[兵数千]VS金没立、兀术[兵10余万];结果:重创金军主力,金兀术中箭负伤,狼狈逃走,俘获金军头目300余人,甲士800余人,缴获器甲数以万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顺昌之战』→南宋刘锜[兵3万余]VS金兀术[兵10余万];结果:金军大败,金兀术率军狼狈地撤回开封。 『郾城之战』→南宋岳飞[兵不详]VS金完颜宗弼、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兵1.5万];结果:沉重打击了金军主力,但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只图利用胜利,作为对金乞和的资本,遂下令班师,断送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陈家岛海战』→南宋李宝[兵3千、战船120艘]VS金帝完颜亮[兵7万、战船600余艘];结果:一举全歼金军水师。 『采石之战』→南宋虞允文[兵1.8万]VS金帝完颜亮[兵32万];结果:大败金军,完颜亮被部将杀死。 『厓山海战(崖门战役)』→元张弘范[兵约2万、战船五十余艘]VS宋张世杰[兵约20万、战船千余艘];结果: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陆秀夫背着8岁的皇帝赵昺跳海自杀。不少后宫和大臣亦相继跳海自杀。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后也赴海自杀。最终宋军全军覆灭告终。此次战役之后,宋朝也随之覆灭。 『鄱阳湖之战-<中国古代水战史上的典范>』→元末义军朱元璋[兵20万]VS元末义军陈友谅[兵60万];结果: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原陈友谅的所属地区。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明燕王朱棣[兵1O余万]VS明建文帝朱允文军李景隆率军[兵60万];结果: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李景隆率余众逃往济南。 『浑河之战』→明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兵80人(绵甲50人、铁甲30人)]VS明建州哲陈女真部[兵800];结果:敌兵张皇而逃。 『萨尔浒之战』→后金努尔哈赤[兵6万]VS明杨镐、李光荣、杜松、马林、叶赫、李如柏、刘綎、秉忠,朝鲜[兵12万];结果: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至少四万余人,缴获大量的驼马、甲杖和炮车等军用物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杜松、刘綎阵亡,马林、李如柏逃跑,朝鲜军投降。使后金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明军自遭此残败,在战场上完全陷入了被动,辽东局势日趋危急 『宁远之战』→明袁崇焕[兵不足2万]VS后金努尔哈赤[兵6万];结果:明军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历史,是我国的古代史。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这漫长的时期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和战争,其中比较著名的,可分期列举如下。 △春秋以前,主要有: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商军击败夏军的鸣条之战;周军大破商军的牧野之战。 △青秋战国时期,主要有:齐鲁长勺之战;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吴楚柏举之战;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齐燕即墨之战。 △秦汉时期,主要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灭赵之战和灭楚之战;楚汉成皋之战;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进剿匈奴的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新莽时期绿林起义军与王莽军的昆阳之战。 △三国时期,主要有: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军队的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 △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晋武帝灭吴之战;东晋谢石击败前秦符坚的淝水之战;北魏拓拔焘破柔然之战。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有:隋文帝灭陈之战;李渊攻长安之战;李世民的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虎牢之战;后唐李存勖灭后梁之战。 △宋辽金夏时期,主要有:宋太祖灭南唐之战;西夏军击退辽军的贺兰山之战;金军灭北来之战;虞允文率军阻止金军渡江的采石之战。 △元朝时期,主要有伯颜率军灭南宋的临安之战。 △明朝时期,主要有:朱元璋灭元之战;朱棣远征漠北之战;于谦率军击败蒙古瓦刺军的保卫京师之战: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率军民抗击倭寇入侵的抗倭战争。 △在1840年以前的清代战争中,主要有: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清军远征准噶尔部的几次作战。

❸ 隋朝与周边原是中国的国家合起来有多大

隋炀帝(569~618)

中国隋代皇帝。即杨广。604~618年在位。杨坚次子 。一名英。开皇元年(581)封晋王 。八年冬 ,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开皇二十年十一月 ,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 )七月文帝,相传为杨广暗害。杨广即皇帝位。炀帝即位后,发展科举制,设置进士科。下令进行貌阅、括户,扩大了国家的赋役对象。大业五年(609) ,隋炀帝亲征 ,平定吐谷浑。隋炀帝仗恃国力富强,骄奢淫逸,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 。 他为营建东都洛阳 、 开发运河、修筑长城,10余年间调发扰动不下1000万人次,造成天下于役的惨象。隋炀帝年年远出巡游,每次出游都大肆营造离宫,扰掠地方,浪掷人力物力财力,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炀帝亲征吐谷浑后,又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位于今朝鲜半岛)。大业八年至十年 ,曾3次向高句丽出兵 ,由于当时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大业七年,王薄率领民众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义,隋末农民战争终于爆发。十三年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隋炀帝10大罪状 。十四年(618)三月 , 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和监门直阁裴虔通等,煽动军士进入宫中,缢杀炀帝。

何稠(约543~约622)

以擅长工艺机巧著称于隋朝。字桂林。其祖本西域人,通商入蜀,遂家郫县(今属四川),号为西州大贾。其父何通,善斫玉。梁承圣三年(554),稠十余岁时,西魏攻陷梁朝江陵,杀梁元帝,他随叔父何妥北上长安。后仕北周,为御饰下士,又补为参军,兼掌细作署。隋代历任御府监、太府丞、守太府卿兼领少府监,多年为皇室掌管舆服羽仪、兵器甲仗和玩好器物等制造,以及宫室、陵庙等土木营建。



何稠生性机巧,多有智思,用心精细周密。隋文帝时,波斯国进献一件织造华丽的金绵锦袍,文帝命他仿制,其仿制品比原件更精美。隋时,造琉璃法久已失传,何稠用绿瓷制造,与真琉璃无异。现经考古发掘的隋代十三件琉璃器皿中,除一件为蓝色外,其余十二件均为绿色,与史籍记载相应。大业八年(612),隋炀帝攻高丽,命何稠在辽水上造桥,两天而成。他还设计制造“行殿”及“六合城”,一夜之内在前线合成一座周围八里、高十仞的大城,四隅有阙楼,四面有观楼,城上布列甲士,立仗建旗。次晨高丽人看见,惊奇以为是神功。

隋末,宇文化及杀隋炀帝,以何稠为工部尚书。窦建德败化及,复以稠为工部尚书。建德败,何稠入唐为将作少匠,后卒。

魏刀儿(?-618) 刀一作刁。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大业十一年(615年)与上谷(今河北易县)人王须拔同时起义,部众发展到十余万人,自称历山飞。616年,遣部将甄翟儿率军10万攻打太原,杀隋将潘长文。不久,王须拔再攻幽州时,中流矢亡,部众归魏刀儿统率。占据深泽(今河北深泽),活动于冀(今河北冀县)、定(今河北定县)二州之间,称魏帝。唐武德元年(618年),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伪与联合,他麻痹轻信,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为窦建德部所袭击,部下将他执送窦建德,被杀。其部众为窦建德所兼并。

王世充(~621)

中国隋末割据者之一。字行满,本姓支,出自西域。世充利口善辩,涉书传,好兵法,且明习法律。隋开皇中,为左翊卫,以军功拜仪同,转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累迁江都(今江苏扬州)丞,兼领江都宫监。他阿谀顺旨,获得炀帝宠信,背地里阴结豪强。大业十二年(616)迁江都通守,镇压河北格谦余部及南阳卢明月。次年瓦岗军占领兴洛仓,进逼东都。炀帝命世充为将军,统率诸军10余万屯洛口拒战。十四年,世充领兵数万渡洛,被起义军击败,只剩千余人,走保河阳(今山西沁阳南)。隋越王杨侗召令他还洛,屯含嘉城。炀帝后,世充与元文都、卢楚等奉杨侗为帝(史称皇泰主),杨侗以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同年七月,世充杀文都、卢楚,专制朝政。时李密虽破宇文化及,还屯金塘(今河南洛阳市北),但兵力损失很大。世充乘机进击,大败之,李密势蹙降唐。唐武德二年(619)四月,世充废皇泰主,称帝即位,建元开明,国号郑。三年,唐高祖李渊遣秦王李世民攻郑,进逼东都,世充乞援于夏主窦建德。四年五月,李世民败夏军于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建德被俘,世充以洛阳降,郑亡。七月,世充为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杨坚(541~604)

中国隋代开国皇帝。隋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 。世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大象二年(580)五月,北周宣帝,子宇文阐(静帝)即位。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颎假传遗诏,召杨坚入宫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揽军政大权。杨坚辅政后,为防止分封在外的北周诸王变乱,先后平定了三方叛乱,诛杀周室诸王,于大定元年(581)二月代周称帝,国号隋。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改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为州县两级体制。后来又规定六品以下官员也由吏部选授,地方官员不得自用僚佐,彻底废除汉代以来为豪强士族垄断的辟举制度。开皇元年,文帝命高颎等人制订《开皇律》。三年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他还采取许多经济措施以巩固其统治。他分官牛给贫人,助其生产;颁布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作出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使隐漏户口复归户籍,又采纳宰相高颎建议,实行输籍之法,扩大剥削和征发的对象。隋文帝十分重视仓廪的建置和漕路的开通。他创置的义仓制度是封建国家保障社会生产力的一项措施,以后沿用到清代。开皇初年,突厥骑兵经常扰掠隋代北方地区。隋文帝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并派重兵出击,打败突厥,使北方暂得安宁。隋文帝开皇前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南下灭陈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开皇九年正月隋军渡过长江,攻占陈都建康,俘陈后主,陈朝灭亡 。西晋末年以来延续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开皇十年,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改革。令所有的军人都在州县落籍,这一改革取消了兵民异籍制度,适应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隋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仅见。文帝晚年崇信佛教,但仍重视儒学对于思想统治的作用。他勤于政务,自奉甚俭,在封建帝王中颇不多见。但后来他营建仁寿宫,相当奢费,累丁夫上万人。所以史籍说,隋朝的“乱亡之兆”虽然成于炀帝,但在文帝时已开其端。仁寿四年(604)七月,病中的隋文帝在杨广、杨素控制下猝然去。

杨素(?~606)

中国隋代将相。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北周大象二年(580),相州(今河南安阳南)总管尉迟迥反,荥州(今河南荥阳西)刺史宇文胄响应。丞相杨坚以杨素为大将军讨平宇文胄。隋代建立后,他几次上攻取陈王朝的计策,隋文帝杨坚任命他为信州(今四川奉节东)总管,令他监造战船。开皇八年(588),隋出兵大举伐陈,杨素为行军元帅,率水军屡败陈军,威震江南。十年,旧陈境内沈玄、高智慧等许多地方势力起兵叛隋。文帝以杨素为行军总管,逐一讨平,巩固了南北统一的局面。十二年,晋升尚书右仆射,与高颎专掌朝政。次年,受命监造仁寿宫,督役严急,役者甚众。十八年,为行军总管,大败西突厥达头可汗;仁寿二年(602),又率兵大败东突厥思力俟斤。文帝废太子勇,立次子广为太子,杨素参与其事。四年,文帝病重时,察觉杨广行为不端,欲重立杨勇。时杨素侍疾宫内,闻讯即更换宿卫,控制宫中出入。文帝,隋炀帝即位。文帝之,或疑是杨广勾结杨素等所下的毒手。八月,并州总管汉王谅举兵反,炀帝以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讨平汉王谅。大业元年(605), 杨素为尚书令,与宇文恺等奉诏营建东部。次年又进位司徒,改封楚公,同年病。杨素工草隶书,善属文,有集10卷,今不存。子杨玄感,大业中反隋,兵败被杀。

窦建德(573~621)

中国隋末河北起义军前期领袖。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世代务农。大业七年 (611),参加高士达起义军。士达自称东海公,以建德为司兵。大业十二年,高士达以窦建德为军司马 ,建德用计袭杀隋涿郡通守郭绚 ,声势大振。同年末,士达阵亡。建德为士达发丧,招集散亡,重又组织起队伍 。十三年正月 ,建德称长乐王。唐武德元年(618)十一月,建德定都于乐寿(今河北献县),国号大夏,改元五凤。隋将宇文化及先已杀炀帝,这时引军西归关中。二年闰二月,建德攻宇文化及于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生擒化及。聊城大捷后,起义军发展迅速,拥有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隔河与据有洛阳的王世充对峙。但主要敌手却是据有关中、向东发展的李渊。四年三月,唐兵进攻洛阳王世充 ,建德亲自统兵10余万援助世充,和唐军相持于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一带。五月初,李世民袭击得手,夏军溃散,建德被俘。七月中,窦建德于长安被杀。

宇文化及(~619)

中国隋代末年叛军首领 。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隋大将宇文述之子。杨广为太子时,他领禁军,很受宠信。隋炀帝即位,授他为太仆少卿,又以其弟士及娶南阳公主。大业年间,义军、叛军蜂起,炀帝的随从禁卫多关中人,不愿从炀帝久驻扬州,打算自行回本土。统领骁果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等得知此状,便集兵数万,于大业十四年(618)发动叛乱,推化及为主,缢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化及自称大丞相,引兵10余万西归。时东都群臣奉越王侗继帝位于洛阳,招瓦岗军领袖李密为太尉,使讨伐化及。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化及屡败,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将士屡叛归李密。化及自知必败,叹曰:“人生固当,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毒杀杨浩,即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元天寿。武德二年(619),唐遣李神通攻化及,化及东走聊城。时窦建德已立夏国,遂以讨逆为名,往攻聊城,神通退兵。同年建德擒化及,槛送襄国(今河北邢台),与其两子同时处斩,其所建政权许灭亡。

李密(582~619)

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后期领袖。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大业九年(613)参与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起兵反隋。玄感败,李密逃亡。十二年,入瓦岗军。同年十月,因李密劝翟让迎击隋悍将荥阳通守张须陀所统精卒,大败隋军,故翟让命他分统一军。李密军令严肃,赏赐优厚,士卒乐意为他所用。他建议袭取兴洛(后改洛口)仓,开仓赈济,扩充队伍,然后进取东都。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攻取洛口仓,招就食饥民几十万,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李密长于谋略,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自己的势力。十三年初,李密获准建立蒲山公营。二月,翟让推李密称魏公于洛口,改元永平,以招徕各路反隋武装,由此李密在各路起义军中确立了盟主地位。这时,李密和翟让之间因处理隋降官、分配军资等问题,发生火并,李密杀翟让及从者数百人。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杀隋炀帝,率众10余万西归。皇泰主命李密讨伐化及。李密七月出兵东讨化及。两军在童山激战,化及兵败北走。李密虽胜,自己的兵力也遭到重大损伤,王世充组织了2万多人马,乘机进击,李密军大败,本营覆没,亲将秦叔宝、程知节(初名程咬金)、牛进达等被俘,单雄信投降。李密走投无路,乃于九月渡河至河阳降唐。十一月,李渊遣李密等到山东去招收旧部。他感到已被猜疑,遂叛唐。唐将盛彦师邀击,斩李密于邢公岘。

刘黑闼

(?~623) 隋末河北起义军后期领袖。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与窦建德同乡里。黑闼家贫,建德时常给以资助。隋末,农民起义军纷起,黑闼先从郝孝德,后归李密。李密败,黑闼为王世充所俘,世充以他为骑将,守新乡(今属河南)。但他对世充不满,乘机逃归窦建德,建德署为将军,封汉东郡公,命他率兵东西袭击,往往克捷,军中号为神勇。武德四年(621)五月,建德被唐军所败,夏政权被消灭,黑闼归乡里,

杜门不出,种蔬菜自给。那时唐派往河北的官吏残虐义众,又强征建德旧将赴长安。七月,建德遇害于长安。其旧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等既愤建德被杀,也鉴于王世充降后,部将不能保全。他们说:“若不起兵报仇,实亦耻见天下人物。”范愿等推黑闼为主,聚众攻克漳南,再举义旗。九月,黑闼大败唐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联军,击走唐将徐世绩(即李绩),擒唐将薛万钧兄弟,兵势大盛。原属建德的将士争杀唐朝官吏,响应起义,半年之间,义军占领河北大部,尽复建德旧境。五年正月,黑闼称汉东王,定都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改元天造。夏政权文武官僚悉复本位,立法行政,都效法建德。三月末,黑闼与李世民决战于洺水(在今河北曲周西),自午至昏,战斗十分激烈,唐军遣人决洺水堰,义众兵溃,黑闼与范愿等奔突厥。洺水之役后,唐军肆意杀戮,得脱的义军首领都被以罪悬名缉捕,虽有赦令,获者必戮。他们的妻子被虏,人心危惧。六月中,黑闼再起,袭定州(今河北定县),曹湛、董康买等聚兵响应。十月,黑闼斩唐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淮阳王李道玄于下博(今河北深县东南),迫唐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弃城西走,相州(今河南安阳)以北州县相继归附,旬日间,尽复故地,再次还都洺州。唐朝又命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率师镇压。十二月,黑闼围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北),与建成、元吉军相峙于昌乐(今河南南乐)。建成采纳魏徵建议,释放俘虏以招诱。这时义军粮尽,部分将士被诱,动摇叛变。黑闼兵败势竭,又恐魏州城中出兵攻击,表里受敌,遂夜走馆陶(今属河北)。黑闼被唐骑兵紧逼,不得休息。六年正月初到达饶州(今河北饶阳),他委任的刺史诸葛德威诱执黑闼,举城降唐。黑闼及弟十善等被送往洺州,为建成杀。起义终告失败。

韩擒虎

韩擒虎(538—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

韩擒虎的父亲韩雄曾为北周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隋书·韩擒虎列传》)。又又好读书,略知经史百家,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赏识,常令他与诸子在宫中交游。北周时韩擒虎因军功拜为都督、新安太守,后迁仪同三司。其父去世后,韩擒虎又承袭父亲的爵位,授新义郡公。

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宇文邕伐北齐,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时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率兵3万镇守金墉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韩擒虎乘北周军不断取胜的有利时机,说降独孤永业。后率军北上平定范阳(今河北涿州),授上仪同、永州刺史。不久,

韩擒虎任行军总管,击退陈军对光州(治今河南光山)的进攻。随即又随大将军宇文忻进平合州(治今合肥西)。杨坚为北周丞相时,调任和州刺史,屡次挫败陈将甄庆、任忠、萧摩诃等对江北的进攻,使陈军丧气。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总揽北周大权的大丞相杨坚废周立隋,是为隋文帝。隋文帝为统一中国(参见隋统一战争),革除弊政,发展生产,亲自讲武,整顿军队,并陆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不断增强国力、军力。隋文帝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因此向南方调集军队,遴选了一些有才能的军事将领,驻守江淮。隋文帝素知韩擒虎具有文武才能,且声名卓著,再加上尚书左仆射高颎的推荐,遂以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合肥),为灭陈作准备。陈宣帝陈顼委任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等御隋。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萧摩诃率军进攻江北(指淮水以南、大别山以东之长江以北)隋地。二十四日,陈将军周罗喉攻占隋之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二十六日,杨坚遂命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发兵伐陈,令高颎节度诸军。长孙览率8总管兵出寿阳(今安徽寿县),水陆俱进,师临长江,陈人大骇。时因北方突厥对隋威胁较大,经常袭扰北境(参见突厥攻隋之战),隋文帝欲作战略调整,高颎遂下令停止攻陈,撤回攻陈之师。

十二月,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此后数年,隋朝一直在北方与突厥作战。至开皇四年(584年)秋,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参见隋反击突厥之战),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隋文帝又经过几年励精图治,使国力、军力显著增强。而陈朝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内部矛盾尖锐。在此期间,韩擒虎始终整军经武,训练士卒,甚为陈军所忌惮。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十月,隋文帝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杨俊指挥上游3路进攻江夏(今武昌),以扼控长江,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指挥下游5路为主攻方向,杨广出六合,贺若弼出广陵,韩擒虎出庐江,锋芒所向,直指陈都建康(今南京市)。十一月,杨坚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准备渡江的各路隋军进抵长江北岸,完成进攻准备。

陈后主荒淫骄侈,政治腐败,既不懂军事,又不纳部将建议,凭恃“长江天堑”,疏于防务。为了元会(即春节)之庆,竟命镇守缘江重镇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南徐州(治今江苏镇江)的两个儿子率战船回建康,致使江防更为薄弱。十二月,长江上游隋军首先发起进攻(参见隋灭陈之战)。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韩擒虎乘陈军欢度年节、疏于守备之机,率锐卒500出庐江由横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长江。陈军守将皆醉,韩擒虎一举袭占陈沿江要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袭占采石后,韩擒虎即命令主力部队渡过长江,挥军逼近建康。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夏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
农业银行卡有效期怎么看 浏览:194
中威客车侵权 浏览:831
佛山市联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68
相邻权纠纷民事起诉状 浏览:526
兵团心理咨询师证书查询 浏览:863
徐州金连春合同纠纷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