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什么不用蓝星系统
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以下机构提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向辖区居民提供。开展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将由县(区、市)级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中标机构向辖区居民提供服务。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含的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包括15类,具体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健康教育与促进、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初步筛查、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日常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中(藏、蒙)医药健康服务、卫生监督协管、地方病防控、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 三、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群众的好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与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实施项目可促进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群众健康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 公共卫生体检系统介绍
公卫全民健康体检信息系统
一、背景
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筛查相关疾病,制定防控措施,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通过全民健康体检,扩大群众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各类人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与应对措施,让城乡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带来的红利,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全覆盖,参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100%。
通过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民健康体检各业务工作的简易化、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灵活性来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应符合省级区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
文字来源:杏林七贤 公共卫生体检系统
③ 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投入填报系统
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投入填报系统是用来填报各级卫生管理信息情况。
本填报系统可供上级主管部门实时掌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填表说明
报表-1
1—乡镇卫生院名称:填乡镇即可,例:xxx镇、xxx乡。 健康档案
2—新建规范居民档案数:指当月建立档案人数。
3—累计规范居民档案数:指以建立的规范档案数加上新建立的档案数。
4—规范档案更新-人数:乡镇卫生院没有更新档案内容只需填零。(社区以前的档案,当月更新成规范档案数)。
5—人次数:指当月档案增填内容的次数。 老年保健
6—免费健康体检人数: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月体检人数。
(免费体检项目: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中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中的要求体检)。
7—新建档案数:指老年人体检后新建立的健康档案数。 8—管理人数:指对建立档案的老年人,包括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生活指导和干预人数。
9—累计建档人数:指建立老年健康档案的总数。 健康教育
10—健康教育讲座次数: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的次数。(确定有讲座主题、授课老师、场地设备、整理活动记录、总结评价等)。
11—主题宣传活动次数:指结合主题宣传日(全年共17个主题宣传日)或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的宣传活动次数。
12—健康教育咨询人次数:指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中参与的人次数。(确定有活动内容、活动场地、活动资料、活动实施记录等)。健教宣传栏
13—个数:指乡镇卫生院中所建的宣传栏数不能少于2个。 14—更新次数:指每月更换栏内的宣传内容次数,每月不能少于1次。
15—发放资料份数:包括健教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的份数。(提供资料的内容每年不少于12种)。
16—播放音像次数:指播放的广播、投影、幻灯片、录像带、VCD等电化资料的次数。(确定有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播放时间、并有记录)
17—健康教育人次数:指健康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人数。(表中10-16项人数的总和)。
预防接种
18—应建立预防接种人数:指月内辖区0-6岁儿童接种人数 19—已建立预防接种人数:指为0-6岁儿童建立接种证和接种档案的人数。(累计数)
20—规划疫苗接种人次:指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对适龄儿童接种的人次数。
21—强化疫苗接种人次数:指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针对性的接种人次数。
22—二类疫苗接种人次:
23—报告及协助异常反应次数:指接种后出现的异常反应次数。
报表-2
24—0-36个月管理人数:新生儿--36月龄登记管理的人数。 25—新生儿访视人数:指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的人数。
儿童体检
26—人数:指满月-3岁儿童健康体检的人数。
27—人次数:指已为1-3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的人次数。 28—孕产妇管理数:指孕12周前—产后42天的孕产妇人数。 产前随访
29—人数:指孕12周前—孕37-40周随访的孕产妇数。 30—人次:指已为访视的人次Ⅱ数。
31—产后访视人数:指产妇出院后7天—产后42天进行的访视人数。
慢病管理-高血压
32—首诊测血压人数:指辖区居民第一次就诊时测量血压的人数。
33—规范化管理人数:指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后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
34--服务人次:指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随访、干预服务的人次数。
慢病管理-糖尿病
35—规范化管理人数:指确诊后,为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监测血糖生活方式指导的人数。
36—服务人次:指按糖尿病服务流程进行服务的人次。 其它
37—服务人次:指辖区内居民有其它慢病的(例;肝炎、肺心症等)进行服务的人次。
精神病
38—登记建档人数:指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并登记建档的人数。
39—随访人数:指纳入管理建档后需要随访的人数。
40—随访人次数:指对精神疾病患者按服务流程进行服务的人次数。
传染病防治
41—登记传染病人数:指首诊中发现传染病人、疑视病人后进行登记的人数。
42—传染病报告例数:指首诊中发现的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网络或电话传真等进行疫情报告的例数。
43—现场疫点参与处理数:指对传染患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进行处理的数。
44—艾滋管理人数:指对确诊的患者进行管理的人数。 45—结核管理人数:指对确诊的患者进行管理的人数。
④ 健康档案系统的系统简介
软件设计以健康档案管理为核心。全科诊疗、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计划免疫等功能模块根据具体业务流程,分别提取健康档案数据实现扩展应用。并结合乡医日常工作提供智能工作管理与提醒监管功能。
健康档案:包括家庭、个人以及相关的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展现和查询统计的功能,是整个系统的起点和服务过程的第一步。
疾病管理:管理农村(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等级、随访、统计,并通过统计报表形式进行分析和存储。同时根据各级、各领域管理部门的流行病学统计要求,制定数据分析模型。同时,为主管部门提供快捷上报途径,简化基层卫生人员工作。
全科诊疗:用于记录基层医生诊疗过程。它包括全科诊疗(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处方查询、转诊及会诊、诊疗情况查询等子功能模块。
妇女保健:此部分内容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农村(社区)内的育龄妇女保健服务工作进行记录和统计管理。主要包括孕产妇保健记录、生殖健康保健记录等。
儿童保健:该部分对农村(社区)内的儿童提供保健体检服务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儿童花名册、儿童四病管理观察记录。
计划免疫:负责记录农村(社区)内各类人群详细的接种情况,其中重点管理儿童这一免疫接种人群。此模块包括接种通知、接种记录、接种工作提醒。
计划生育: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妇女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等内容的统计功能。涉及产前检查、定期体检、婚前检查记录、健康教育等。
健康教育:该部分内容主要是登记该机构进行的健康教育活动,为基层机构的健康教育活动管理和主管部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提供基础数据和上报工具。
老年人保健:该部分内容主要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务。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健康档案,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专项表,65岁以上未建专项表预警.
⑤ 公共卫生管理平台的搭建能通过系统软件来实现吗,有使用过的吗
公共卫生管理平台的搭建能通过系统软件来实现的哦。
公共卫生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对社区健康档案进行精细、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业务统一集成到以家庭为核心的网格上。采集居民从出生、发育、结婚、生育、患病、老年直至死亡的全过程中所有相关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居民人人拥有个人“活”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管理一个人的所有健康问题,做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健康一生”的个人健康管理目标;同时,有了这个数据中心,也可以分析一个健康问题的所有相关人群,达到分析“一个健康问题”的“所有人”的目标,把“所有人”的共性问题整理、分析、挖掘出来,从宏观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环球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包含双向转诊系统、健康记录共享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医药知识库系统,更好的推动了公共卫生的管理。
环球软件做的不错,你可以网络一下哦。
⑥ 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基于健康档案的妇幼保健信息平台、疾病控制管理信息平台
环球软件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涵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所有功专能,为医疗属行政管理部门实时提供真实、全面、有效的决策参考数据,使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得以互联互通,高度共享,服务社会,服务全民健康。
1、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全覆盖;
2、统一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标准;
3、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
4、实现区域内就医一卡通;
5、实现区域内新农合、医保的实时报销结算;
6、实现区域内电子健康档案的共享与时时更新;
7、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业务、人员、药品、财务)的统一监管;
8、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建立“医联体”新模式;
9、为领导提供科学、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
更多内容可以咨询环球软件官网,或者打4000536889。
⑦ 跪求! 健康档案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谢谢!
民康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一款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系统 成功将医疗、医保、新版农合系统三位一体,各级别权医疗机构有机连接,实现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最大程度避免信息孤岛出现,直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核心。
⑧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5.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⑨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应通过哪些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专中心(站)接受服务时属,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⑩ 长治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新网址是什么
截至来2020年3月30日,长治市基本公共自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网址是山西省长治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长治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进行开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10)健康档案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扩展阅读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应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