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的什么职能
应是政府的经济职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与 经济职能 中的 公共服务 的区分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和经济职能里的“公共服务”是不一样的, 此处的“公共服务”指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而经济职能里的“公共服务”是指经济方面的公共服务。 经济职能中也有公共服务职能,强调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而社会公共服务,既有为经济活动服务,也有为人们其他社会生活服务的职能。因此,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包含了 经济职能 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如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基础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是可以属于为经济活动服务的职能,可以属于经济职能。如政府修建一座桥梁,既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也可以为方便人民生活服务,因此,它既可以是经济职能,也可以是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其他服务职能是不能属于经济职能。
例: “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供的一段描述“看病难、看病贵”的顺口溜。对此,国家正在加强对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从政治常识看,国家的这一举措表明 ( ① ② ) ①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②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医药卫生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 ④体现了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设问指向——政治生活,③属于经济生活,故排除;设问的主体是国家,而④指的是政协,并且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主体是国家,而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国家的做法,一般是指国家行使的职能,故①②符合题意。
☆ 如何区分这两个“公共服务”呢? 一、含义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指的是政府应当为企业、社会等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性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为国际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二、内容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主要有五条: 第一,政府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提出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第三,政府通过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督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四,经济社会信息是最重要的经济性公共服务,政府要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 第五,政府要为全社会提供水、电、气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包括—— A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B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C 完善各种公共设施; D 保护公共环境,优化生态环境等。
三、作用的方式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直接的,国家行使这些职能就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社会公共服务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此公共服务强调政府履行义务,强调政府的服务性,突出政府的主导、主动作用,强调公民的权利。
无论是经济性公共服务,还是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的情况下,迫切要求改变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产物;二者都是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Ⅱ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有什么不同吗
首先是体现形式不同,公共产品有可能是物质形式的,而公共服务几乎都是意识形态的,再者,公共产品就包括了公共服务,服务是产品中叫特殊的无形的一种。
Ⅲ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要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Ⅳ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
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Ⅳ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及供给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学中对“公共物品”这一概念的专门论述始于美国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萨缪尔森在其1954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理论的图解》一文中对私人消费品的定义为 “像面包那样,其总量可以在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分配的物品,如果一个人多吃一片就会有其他人少吃一片”。公共消费品指“露天马戏表演和国防之类的,可以提供给每个人,而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是否消费的物品”。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公共消费品的总量和个人消费品之间是相等而不是相加关系。
朱柏铭教授在其2002年出版的《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产品的定义为,公共产品是指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收益上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和服务。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妨碍他人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可以在技术上排他,但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公共产品可以分为有形公共产品和无形公共产品,无形公共产品如国防、教育、文化、住宅、医疗卫生、社会就业、社会治安、社会保险、生态保护、环境安全、信息公开、司法公正等。公正的法律、政策和秩序等无形服务是公共产品;国家公园、国有道路、自然保护区等有形产品也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
根据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又分为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和拥挤型准公共产品(图1-1)。
图1-1 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划分
对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市场是失灵的,只能由政府以及政府委托的组织承担。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与质量,也是政府的一大要务之一。
1.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提供
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任何经济主体都是以逐利为主要目的,而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其不具有盈利性。市场对公共产品失去调控能力,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是供给者无法从需求者身上获取利益,从而失去公共产品供给的原动力。所以,高效的公共产品通常需要由政府提供,而私人产品则可由市场进行有效的分配。
2.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与责任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于所有社会成员,也就是说公共产品花费的是纳税人的税款,公共产品应是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的、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物品或服务。但重要的是,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并且必须保证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与公平,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公共产品都要由政府来生产。有一部分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如果由多种成分的社会经济主体生产更富有效率,那政府有责任选择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政府更多的是行使管理与监督职能。
3.公共财政决定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正当性
公共财政理论以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需要和市场失灵为逻辑起点。可以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通常不能通过市场等价交换的形式予以供应,只能由国家来提供。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列入政府开支的事项大多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难以按市场原则提供的公共商品与服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财政成为公共财政,政府支出用于社会 “公共”方面成为 “公共财政”下政府支出的基本方面。同时,由于政府支出的范围主要限于为社会提供难以按市场原则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不能获得全部效益却需要承担全部成本。这就要求有一种与政府支出这种性质相一致的财政收入形式,由于税收取得的无偿性和与之相对应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享用的免费性,使税收实际上成为社会成员为获得公共需要的满足或为消费公共产品与服务而被强制性支付的一种费用,成为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收入形式。
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代表社会履行了法定的义务,向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了共同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设施,发生了一定的社会费用,政府就有权力要求纳税人将一部分剩余产品补偿社会费用,以便维持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政府支出→政府征税→公民纳税的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交换过程,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和政府税收之间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式的等价交换关系。个人之所以纳税,是因为消费了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是成本与效用之间的有偿交换(不一定是等价交换,因为正如大家所共同认为的作为现代税收的首要原则——公平原则中的效益原则是很难在实际中完全实行的)。纳税人缴纳了税收,也就获得了享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权利。
4.政府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其应该提供公共产品
企业完全可以将获取利润作为其唯一的目标,但是,一个政府的根本职能乃是提供公共产品。从政府的社会责任角度说,政府应该为社会创造体现公平、正义与效率的制度体系,并维护这个体系的正常运转。要保证这个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转,政府首先要保证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正当的、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公共产品。因此,要很好地履行好政府的社会责任,充当好政府在社会运行体系中应有的角色,政府的职能之一是提供高效、高质且代表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共产品。
(二)准公共产品及供给
准公共产品是指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或只具有非竞争性而不具排他性;或只具有排他性而不具有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这类介于纯粹公共产品和纯粹私人产品之间,兼具纯粹公共产品和纯粹私人产品性质的社会产品较为复杂,也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使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呈现出复杂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供给主体的复杂性。由于它与私人产品的界限很难分清,使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既可由政府供给,也可由私人供给或者混合供给,其供给机制是最为复杂的;二是外部效应的大小难以控制,准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难以确定,外部效应就难以控制,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私人之间的供给责任难以分配;三是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会随时间、地点、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使得准公共产品的偏好不断变化,这类产品的供给要求也只会越来越复杂。
目前,我国准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一是准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二是供给的结构不合理;三是主体供给效率不高;四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准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错位与缺位。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单一的公共供给模式形成了准公共产品供给的高度垄断,限制了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从而使准公共产品的生产缺乏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准公共产品定价机制不合理,定价既不能起约束作用,又不能起激励作用,使得准公共产品生产企业没有改进服务,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压力和动力。
目前,我国在准公共产品方面的垄断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两大特点:事业单位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国有经济高度垄断的基础上存在着行政垄断,即行业管理者与经营者是融为一体的。行政性垄断的典型特征是:政府既是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垄断经营者。这使得这类单位不仅可以利用经济性反竞争手段阻止进入者,而且可以无限制地运用超经济手段建立壁垒,维护垄断地位。这一特征不仅使自然垄断性的准公共产品难以竞争,而且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也成为垄断性的了。这种双重垄断的结果造成了:事业单位缺乏竞争活力,运行效率低下。尽管我国国有企业低效率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准公共产品生产服务单位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这类单位一方面没有动力去加强管理,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现有法规政策对它们的成本管理,效率要求又没有明确的规范。因此,工作效率低,信息传递差,产品价格高而质量低等低效率现象,在我国准公共产品行业较为严重。
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致使供需缺口长期存在。我国的准公共产品生产服务行业,在行政排他、国家垄断和单位缺乏自我积累的条件下,只能由政府担负起投资者的角色。但政府财力有限,结果造成了这些产业投入不足。这种情况却又是在存在大量社会闭置资金的情况下存在的,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Ⅵ 如何区分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1、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纯公共产品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同时还包括各种公共服务。
2、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可以参考下图:
(6)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相同扩展阅读:
根据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满足条件,公共产品被分为纯公共产品(pure public goods)与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两个类别。
公共产品(Public 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
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Ⅶ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并列的吗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并列的吗?
目前,我们对实行政府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共识。但是,面对着改革的挑战以及对新问题和新领域的探索,对一些基本概念仍有弄清楚的必要,譬如说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各自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在一些人的表述中,公共服务是与公共产品并列使用的。如常可以看到:“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实际上是不恰当的。
如果“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这两个措词所表述的内容是一样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同义词重复使用。既然将这两个措词并列使用,那么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分别是指什么呢?这里,很容易被理解为是将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当成相对应的,各有其内涵与外延的概念。即根据产出的不同形式,政府可提供两种类型的产出,一种是公共产品,即政府产出的产品形式;另一种是公共服务,即政府产出的服务形式。在经济学中,产出可以分为产品和服务两种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产品是有形的产出,而服务是无形的产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在时间与空间分离,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则是时空一体的。在这个意义上,政府的产出同民间的产出是一样的,政府的有些产出是有形的,如所供应的水、电、气等;有些产出则是无形的,如教育、医疗、保健等。按照上述逻辑推理,有形的公共产出似应是公共产品,无形的公共产出则应是公共服务。
但是,这里会出现一个很大的误解和混淆。在经济学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公共产品这一措辞,是有其特定的含义的,并不是从政府产出的产品物质形式去定义的。萨缪尔逊(萨缪尔逊,《经济学》第82页,第1192-1203页)在阐释公共产品这一概念时,并不是将其当作政府行为的一种结果,而是当作具有特定性质的一类物品。他在说明公共产品时,所使用的例子有国防、安全、灯塔、法治和秩序、交通设施、医疗保健、环境、以及科研与教育等。可见,在他的分析中,公共产品并不是因其产出的实物形式而同公共服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萨缪尔逊认为,作为人类行为的结果或者产出, 其中有一些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公共产品。被称作公共产品的这些产出, 存在着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差异,或所谓的外部效果。当一种产出的社会效益大于产出提供者的私人效益时,称作具有积极的或者正的外部效果,反之,则具有消极的或者负的外部效果。具有外部效果的产出就是公共产品。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会排斥或者减少其他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
萨缪尔逊在分析公共产品这一概念时,不是将公共服务、而是将私人产品作为其对应概念。在他看来,私人产品就是不存在外部效果的产出。萨缪尔逊在论述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这一对概念的同时,还进一步使用了市场产品和集体产品这一对概念。市场产品是由市场决策、配置而产出的,而集体产品则是由政治和政府决策而产出的。由此可见,所谓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是针对产出的特定属性而言,而所谓的市场产品和集体产品是针对产出的机制、方式和制度而言。
迄今我还没有看到有人在并列使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时候能够明确地令人信服地区分和定义这两个概念。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列使用是一种理论上和逻辑上的错误。这样做无助于理解和解决问题,而只是表现出在基本概念上的含混不清。实际上,根据各种相关理论,当谈到公共产品时,其中是包含了公共服务的;而谈到公共服务时,其中也是包含了公共产品的。
Ⅷ 政府应当是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者,这句话对不对,如果错,错在哪里
不对 因为公共产品是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有四种分类的 所有的公共专产品都让政府提供属 会加大政府财政支出 从而增加税收 故实际上 政府可以对市场经济中的愿意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进行补贴或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地位 来达到由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
Ⅸ 公共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必须是同一主体吗二者有何区别
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同时又是 生产主体。
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方式有三种:
(1)公共生产,公共提供这种情况是指由公共部门生产出公共产品,然后,由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包括物品和劳务)。所谓公共提供,首先是指这些公共产品是由公共部门供给的,其次它是一种以不收费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的纯公共产品,特别是行政部门,主要采用公共生产和公共提供方式来供给的公共劳务或服务。
(2)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公共产品并不一定都要由公共部门生产,有时,由政府购入私人产品,然后向市场提供。例如,国家可以将制片商已经拍好的电视片购买过来,在电视台播放。甚至武器和军事装备也由私人部门生产,然后由政府采购来的。
(3) 公共生产,混合提供一般来说,公共产品应当由公共部门来提供。然而,有些准公共产品,尤其是在性质上接近于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在向社会提供过程中,为了平衡获益者与非获益者的负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政府往往也采取类似于市场产品的供应方式,即按某种价格标准向消费者收费供应。这样,消费者必须通过付款才能获得消费权。例如,对于医疗产品既可以采取政府供给方式,也可以采取政府供给、个人付费方式,此外,自来水、电、煤气等,也都可以采取收费方式来供给。但是,由于混合供给方式包含了政府的政策因素,它与市场供给的私人产品,在性质和管理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上述三种公共产品生产方式中,前两种采用的是公共提供方式,第三种采用的是混合提供方式,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由谁来付款。公共产品无论是采用公共生产、公共提供,还是采用私人生产,公共提供方式,其结果是生产公共产品的费用完全由政府负担,亦即财政拨款。公共产品若是采用混合提供的方式,则其生产成本将由政府和受益的企业或个人共同分担。
Ⅹ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哪些内容,继续教育
应是的经济职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与 经济职能 中的 公共服务 的区分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和经济职能里的“公共服务”是不一样的, 此处的“公共服务”指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而经济职能里的“公共服务”是指经济方面的公共服务。 经济职能中也有公共服务职能,强调的是为经济活动服务。而社会公共服务,既有为经济活动服务,也有为人们其他社会生活服务的职能。因此,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包含了 经济职能 中的公共服务职能。如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基础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是可以属于为经济活动服务的职能,可以属于经济职能。如修建一座桥梁,既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也可以为方便人民生活服务,因此,它既可以是经济职能,也可以是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其他服务职能是不能属于经济职能。
例: “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供的一段描述“看病难、看病贵”的顺口溜。对此,国家正在加强对医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从政治常识看,国家的这一举措表明 ( ① ② ) ①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②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医卫生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 ④体现了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设问指向——政治生活,③属于经济生活,故排除;设问的主体是国家,而④指的是政协,并且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主体是国家,而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国家的做法,一般是指国家行使的职能,故①②符合题意。
☆ 如何区分这两个“公共服务”呢? 一、含义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指的是应当为、社会等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性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为国际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二、内容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主要有五条: 第一,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为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提出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为和社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第三,通过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督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四,经济社会信息是最重要的经济性公共服务,要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 第五,要为全社会提供水、电、气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包括—— A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B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C 完善各种公共设施; D 保护公共环境,优化生态环境等。
三、作用的方式不同
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直接的,国家行使这些职能就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健康、协调、稳步发展。 社会公共服务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此公共服务强调履行义务,强调的服务性,突出的主导、主动作用,强调公民的权利。
无论是经济性公共服务,还是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的情况下,迫切要求改变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产物;二者都是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