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解读
工商登记制度将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新政透出“宽进+严管”的政策导向,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现行制度下,先要到主要部门取得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这就是“先证后照”。在等待许可过程中,因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创业者往往难以开展招工、洽谈、签约、贷款等企业前期筹备工作。
政协委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周伯华将这种困扰形容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的小微企业创业者得先去找前置审批部门,取得他们的同意才能到工商部门办理执照。但这些部门可能会说,你连公司都没有,怎么审批?创业者被推来推去,两头受堵。”改革后,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在等待许可期间,创业者可以着手开展一些筹备工作,这就为企业先期发展争取了大量时间。
此外,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申请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如参照国际惯例,企业股东承诺认缴多少就是多少,理论上一块钱也能办公司,经营者风险自担。新政将使广大创业者直接受益。
从方案看,“严管”是潜台词,要求企业加强自律,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管。
②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
就是注册资本分期和不分期的区别
③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话语描述。
深圳这边在今年3月份开始实行资本认缴制,也注册了几个公司,试着回答你的问题。认缴制度是说现在设立公司注册资本以及缴足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不再限定在两年内缴足。比如,你要注册资本一个亿,可以约定在二十年内缴足,如果在二十年内未缴足,你还是要面临注销或减资。若未缴足且未注销未减资的,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了。所以说,注册资本和缴足期限不是随便写的,还是要综合考虑为宜。不知道你能否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④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如何解读
营业执照上不再有注册资本字样
⑤ 什么叫注册资本是认缴制,请知道的解释清楚通俗一点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工商登记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具体内容是: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并不是说开办公司就没有条件、不用花钱,注册资本只是设立公司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从另一个角度讲,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营也是需要一定的资本,完全不花钱办公司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元钱办公司”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⑥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什么意思
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是放宽工商登记,降低准入门槛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工商登记部门在办理公司登记时,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再登记实收资本,也就不再提交验资证明文件。如公司股东,要注册一家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的公司,他只要在公司章程里,自主约定认缴100万元就行了,不需要有100万元的验资证明。
其实认缴就是你要在几年内把注册资本缴完,如果到时没按规定缴完的话,工商注册部门会记入企业信用,就会影响你公司的信誉。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现还未能实施,刚结束的国家工商总局长沙会议决定,等人大修改《公司法》后才能实施。
⑦ 求解释通俗解释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
注册资金认缴登记制,通俗来说,就是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注册资金时,由企业自己填写注册资金数额,工商部门不再验资,企业自己的实收资本也不一定必须达到填写的注册资金的数额。
但是,虽然注册资金是由企业自己填写的,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如果企业正常经营,注册资金多少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企业出现问题,比如破产倒闭,是用企业的资产清偿债务,投资人个人不承担债务。但是,如果注册资金未达到填写的数额,比如填写为100万元,但实际出资10万元,则投资人必须在剩余的90万元内,用个人资产清偿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