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工商局查处国土限制竞争案案例

工商局查处国土限制竞争案案例

发布时间:2021-06-08 22:36:07

A. 顾某诉工商局案件的行政法分析

  1. 合理行政,合理行政包括:公平公正对待原则。

    其他浴池经营场所专和顾某的都没有达到标准的属面积,但是工商局却驳回顾某的申请,违反了公平公正原则

  2. 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

  3. 合法,工商局依照的只是一种规范性文件,而地方法规,省级地方规章禁止设定许可:企业或其他组织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许可

  4. 不认可。法院应当判定工商局驳回顾某行政许可无效

B. 寻一则违反建筑法规的案例.

案例一:
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青龙头村村民委员会、经济联合社与北京金地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地雅公司)合作,在未办理任何立项、规划、用地、建设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于2006年3月至9月中旬期间,实际占用土地326.12亩(含耕地127.39亩),开工建设144栋各类建筑物及配套道路等。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经2007年3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51次市长办公会审定,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及市规划委对上述144栋违法建筑物拆除85栋。现85栋违法建筑已经予以拆除。2007年11月2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案件查处工作已结案。另外,市监察局、市规划委、市建委和市工商局等市联合调查组各成员单位也按照各自职责,对该案涉及单位、人员进行了处理。

C. 工商局做如下处罚是否合法、合理,请高人指点!谢谢!

你公司涉嫌违反的 法律法规 具体 如下 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

【专颁布单位】属 国家工商行管局
【颁布日期】 19931224
【实施日期】 19931224

第一条 为制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
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
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用企业,是指涉及公用事业的经营者,包括供
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经营者。
第三条 公用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地
位妨碍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也不得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公用企业在市场交易中,不得实施下列限制竞争的行为:
(一)限定用户、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
不得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同类商品;
……
第五条 公用企业实施前条所列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
节,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D. 国土资源局作出的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是否能够提起行政诉讼

不可诉。原因是行政诉讼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行政处罚案件2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案件3行政许可案件4行政确认案件5征收征用及其补偿案件6行政不作为案件7经营自主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件8滥用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案件9三乱案件10行政给付案件11行政协议案件等本案中国土资源下发的责令违法行为通知书不属于上述情形,另外通知书没有减损相对人的权益,增加相对人的义务,因此不可诉。

E. 工商局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不正当竞争案件时享有哪些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版争行为时,有权权行使下列职权:
(一)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二)查询、复制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三)检查与本法第五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隐匿、销毁该财物。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F. 去年全国查虚假违法广告案2.3万件是怎么回事

中新网3月21日电,国家工商总局21日在其官网发布《2016年全国工商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报告》称,2016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6.5万件,案值4.84亿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2.3万件,罚没款约5.6亿元;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8万余件,涉案金额3.5亿余元,移送司法机关203件。


(二)依法规范服务领域经营行为。一是强化消费侵权案件查办力度。2016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6.5万件,案值4.84亿元。

二是组织开展消费侵权案件督查。督促各地开展消费侵权案查办、案件督查协办以及联动执法。

三是积极推进全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系统和全国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数据库的推广应用工作,为消费预警和监管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三)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一是反垄断执法再上新台阶。2016年,工商总局对利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共处罚款6.68亿元。新授权省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涉嫌垄断行为案件15件,结案15件。

二是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10月底,各地共立案1267件,结案585件,案值19亿,罚没金额1.67亿元,退赔多收费用及减少消费者、经营者损失4.7亿元。

三是持续加强直销监管执法工作。继续加大直销许可协助审批力度。优化投诉举报办理,全年共处理举报、咨询电话约1000余次,网络公众留言130余件。

(四)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一是保持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高压态势。2016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2.3万件,罚没款约5.6亿元。

二是集中整治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广告和不良广告。部署开展了清理整治含有“特供”“专供”国家机关等内容广告专项行动和不良广告专项行动。

三是会同人民银行等16个部门联合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

四是强化互联网广告监测监管。委托浙江省工商局建立了互联网广告监测中心,该中心已于2016年9月1日试运行。五是基本完成广告业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

(五)开展网络交易监管执法。工商总局印发《2016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按照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重拳整治网络市场乱象。据统计,专项行动期间各地网上检查网站、网店191.8万个次,实地检查网站、网店经营者26.7万个次,删除违法商品信息66918条,责令整改网站19455个次,提请关闭网站3183个次,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的网店23896个次,查处违法案件13391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198件。

(六)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一是大力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2016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8万余件,涉案金额3.5亿余元,移送司法机关203件。

二是严厉打击网上滥用、冒用、伪造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为。山西、宁夏、黑龙江等地分别开展了对“汾酒”“中宁枸杞”“五常大米”等品牌线上线下集中整治行动,立案调查相关违法案件237件。

三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组织各地集中查处侵犯“峨眉牌”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保护柴油机出口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推动在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深入开展商标区域执法协作。

五是积极推进注册商标维权联系人信息库建设。

六是推进商标数据库开放,完善商标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七是积极协调、配合做好北京冬奥会及北京世园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一是认真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有774.65万户企业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即时信息1751.52万条,公示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9.84%。

二是启用全国统一的经营异常名录数据库。截至2016年底,全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511.70万户,有69.71万户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三是积极开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向其他部门提供数据154亿条,其他部门累计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16.2亿条。配合最高人民法院限制“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务共计71084人次。

四是扎实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的版图基本覆盖全国。

G. 工商局能否查处移动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件

可以的,但是首先要立案。
立案程序:
按照程序法制原则,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随意超越、颠倒任何一个诉讼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安司法机关准确、及时、有效地处理刑事案件,保证刑事诉讼任务和目的的实现。但是,由于刑事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不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五个诉讼阶段,例如,自诉案件不需要经过侦查阶段,由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还有些案件,在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即告终结,就不需要经过审判和执行程序;有些公诉案件,如果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从而终结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但是,任何刑事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都必须经过立案阶段。只有经过立案,其他诉讼阶段才能依次进行,公安司法机关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活动才有法律依据,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立案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
举例:比如明溪县工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条款,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明溪东新路营业厅发送的宣传短信内容与实际业务办理不符行为,给予罚款人民币1万元处罚。这是明溪县工商局对通讯行业违法经营行为查处的首起案件。

H.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什么情况下必须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

国家工商局《关于案件移送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法字〔1999〕第192号)明确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七条及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案件过程中,认为案件当事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不再进行行政处罚。

(8)工商局查处国土限制竞争案案例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行为有4个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上述4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犯罪。

I. 急需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

[案件摘要]
2001年2月,根据群众反映,东海工商局受连云港工商局委托对东海县邮政局强制收取包裹保价费行为进行了调查。

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出台并在200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十一条规定“信函、包裹、直递包裹和特快专递邮件可以作保价邮件交递”,即从2001年3月1日起,用户交递包裹可以保价也可以不保价。经过对东海县邮政局2001年3月以后的业务的调查发现,该局及其下属支局仍然存在用户交递包裹必须交纳保价费的情况。其具体做法是:用户在向邮政局交递包裹时,邮政局工作人员在履行完必要的检查手续后,让用户填写一份国内包裹详情多联单。用户填写完收件人、寄件人的情况以及包内装有的物品及其价值,交给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在未向其进行保价说明和询问,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在国内包裹详情单中的保价金额栏里人工填上数字并在保价费栏里人工填上或用微机打印上如1.00元字样的费用并予以收取。在用户不愿填写保价金额栏进行保价的情况下,邮政局工作人员以“必须填写,不填写不办理交递手续”为由强行让用户交纳保价费。
[工商局处理结果]

东海县邮政局利用其独占的经营地位,在事先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强行向用户收取保价费,限定用户购买其提供的保价服务,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和《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三)、(六)项禁止性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连云港工商局对东海县邮政局作出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00000元的处理决定。
[评析]

邮政局属于提供邮政服务的公用企业。用户在接受其提供的邮政服务时,有选择是否接受其提供的保价服务的权利。邮政局利用其独占地位,在未向用户明示的情况下,即擅自在保价费用栏中填写保价费用并收取的行为,限定用户接受其提供的保价服务,侵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也排斥了其他经营者提供同类或相竞争业务(如可以选择包裹投递保险)的竞争机会,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本案中,东海县邮政局在2001年3月国家新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执行后,仍然我行我素,沿袭以前的做法,使用旧式资费单向用户提供邮政服务,并强制收取保价服务费的行为主观故意明显,且滥用其独占优势地位,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以“必须填写,不填写不办理交递手续”为由中断服务相胁迫,属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

阅读全文

与工商局查处国土限制竞争案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
英树创造101投票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