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的杨贵妃,她真的是死在了马嵬坡吗
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着羞花之称。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将她与唐玄宗的感情写得凄美而哀婉,然而现实往往比文学作品残酷得多,安史之乱,杨贵妃自缢马嵬坡,关于她是不是真的死在马嵬坡有着众多的说法,最离奇的莫过于其到了东瀛,甚至还留有后代的传闻。
这样的女子是很难被掩盖的,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际。而杨贵妃偏偏又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属于从来都是娇生惯养,被人伺候惯了的角色,这个是不会自己洗衣做饭的,离开了钱财和下人的杨贵妃很难独自生活。
有这样的姿色的女子,还得带着不少的钱财过相对较好的生活,偏偏唐玄宗为了掩饰她假死的事实,还不可能给她太多的随从,这又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杨贵妃真的被唐玄宗偷偷救下,又离开了队伍,她的下场会是如何?
不论是各路豪强,还是地主土匪估计碰上了都不会放过她这样的一个美人,只要落入人手,唐玄宗被“绿”那是必然的事情。而如果倒霉的落入安史叛军之手,再把杨贵妃假死的事情给抖出来,对于唐玄宗对于唐军的打击都是无以复加的。
故而在那种情况下,杨贵妃活着对于唐玄宗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当对外宣称杨贵妃已经死了之后,活着的杨贵妃就是对唐玄宗的最大的打击,唐玄宗是一个皇帝,是一个政治家,所以他不会允许这样的隐患存在,因为那会威胁到他自身。他如果真的那么痴情,就不会答应赐死杨贵妃了。这就是现实,比《长恨歌》中凄婉的爱情残酷得多。
正因为如此,唐玄宗才不可能暗中救下杨贵妃,而在没有唐玄宗的帮助下,杨贵妃自然不可能活下来的。
至于什么唐玄宗将她交给一个遣唐使带去东瀛,这就更是不着边际的胡说了,什么遣唐使可以得到唐玄宗这样省事的信任这可是“托妻寄子”的信任,而且暴露会威胁到唐玄宗自己的安全。再加上要去东瀛还得路过叛军的控制范围,想想都不可能,最后唐玄宗就是真的救那也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重聚,把杨贵妃送去东瀛,算是哪回事啊。
所以杨贵妃在马嵬坡是真的死了,她死于唐玄宗为了自身安危的无情。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不是假的。
B. 历史中杨家将的后人,为何出现过不能为官家训
到了明朝,杨家甚至出现了不能在朝为官的家训,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对于功臣大肆屠杀,虽然身为杨家将的后代,但是依然无法避灭族之灾。
C.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杨的皇帝名人:
第一个: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第一次统一,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
第二个: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儿子,隋炀帝在位期间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最终葬身了自己的大隋王朝。隋炀帝在位期间三征高丽,挖掘大运河。
历史上其他姓杨的名人:
唐玄宗的杨贵妃
杨贵妃原名叫做杨玉环,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唐玄宗的宠妃,是中国历史的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的沉鱼就是指的杨贵妃。
宋朝名将杨延昭
杨延昭是宋朝名将杨业的第六个儿子,曾经为大宋戍边多年,最终战死。
三国名人--杨仪
杨仪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宰相(诸葛亮死后的),魏延就是杨仪设计害死的。
宋朝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明朝开国功臣--杨璟
明初将领。其早年归顺朱元璋到集庆,洪武十五年去世,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丞相主簿,是杨彪之子。
杨行密: (852~905)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文广:(?-1074):北宋抗夏名将,“杨家将”第三代。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杨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学者。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
杨荣:(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
杨洪: 隋炀帝(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杨文周 :[明]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重修山西永乐宫混成殿画匠。《于希宁考察记》
杨于庭 :[明](公元一五九五年前后在世)字道行,全椒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八年(公元一五八0年)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值宁夏及倭寇之乱,多所赞画。及事平,竟中察典,与虞淳熙同罢归。于庭诗多怨激之音,有《道行集》十七卷,及《春秋质疑》,《四库总目》传于世。
杨秀清: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弟子,官至宝谟阁学士。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人。幼年聪敏好学,10岁就被选为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官至崇文馆学士。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杨贵:此词为多义词。杨贵,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1928年5月28日出生,汉族,河南省卫辉市(原汲县)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与此同名的还有影像医生沐源道,本名杨贵,职业为影像医生,籍贯四川屏山。
杨文周 :[清]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重修山西永乐宫混成殿画匠。《于希宁考察记》
杨尔曾 :[明](约公元一六一二年前后在世)字圣鲁,号雉衡山人,又号夷白主人,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前后在世。好编刊通俗书籍;编有小说《东西晋演义》十二卷五十回,《韩湘子全传》三十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刊有《海内奇观》、《图绘宗彝》等,颇见流行。
杨元真:[五代?前蜀]简州金水(今四川金堂)石城人。始居蜀(四川),后召入邺(今河南临漳),张元外族。工画佛道罗汉,善为曹(不兴)笔,尤精布色。兼差距妆鸾。四天王寺画五台山文殊菩萨变相一堵。《益州名画录、图画见闻志》
杨业:宋朝太原人。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业赴敌,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杨氏几代杨延昭, 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扞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
杨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
杨辉:南宋杰出数学家。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时:南宋思想家,洛学大家。
杨文:南宋抗蒙名将。
杨璟:明开国将领,封营阳侯,后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宪:明初名臣。
杨洪:明朝前期戍边名将。
杨昺(bǐng):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杨一清:明朝中期军事家,戍边名将。
杨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文学家。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继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杨琏:明代东林党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杨鹤:明末崇祯时将领,任职三边总督。
杨遇春:清朝前期戍边名将。
近现代杨姓历史名人
杨秀清:(约1820-1856)清广西桂平县人,原名嗣龙。以种山烧炭为业。后参加拜上帝会。道光二十八年,太平军人心不安时,假托天父下凡附体,从此取得会中特殊地位。永安封王时,封东王、九千岁,节制诸王.。
杨子荣:(1917-1947) 山东牟平人。名宗贵。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林口杏树村只身深入匪穴,说服四百多名土匪全部投降,荣立特等功,并评为战斗英雄。1947年初,率五人扮成土匪再次深入匪穴,活捉匪首座山雕。同年2月23日在海林梨树沟战斗中牺牲。后被东北军区授予特级侦察英雄称号.。
杨钊 :1923年生,河北青县人。1946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系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主任。嗣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长。他讲授先秦史四十余年,著有《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讲义》、《中国通史纲要》(先秦部分)。
杨慎:明朝状元。
杨振宁:(1921-)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祖籍安徽合肥。1954年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泰勒等人。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和爱因斯坦奖。
杨朔:(1913-1968) 山东蓬莱人。作家。早年在哈尔滨谋生,并攻读英文及中国古黄文学,开始发表作品。1937年初到上海,创办北雁出版社。1939年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到华北,随时八路军转战于各地,从事文艺工作。1942年回延安。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解放后,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文艺部长,加入中国作协。参加过抗美援朝。1955年转入中国作协。历任中国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第三届政协委员。“文革”中不幸逝世。著有《潼关之夜》、《鸭绿江南北》、《东风第一枝》、《杨朔散文选》、《帕米尔高原的流脉》、《月黑夜》、《北线》、《锦绣山河》、《三千里江山》、《杨朔短篇小说选》等。
杨尚昆:(1907- ) 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在川、沪等地从事学生运动。1927年至1930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33年后,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色中华》、《斗争》编辑,党校副校长,第一方面军政治部、总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委,参加长征。之后,任中央北方局书记,军委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历职至中央军委常、秘书长、常务副主席,中共十二、十三届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工和国主席。四哥暗公。
杨虎城:(1893-1949) 陕西蒲城人。原名忠祥。国民党爱国将领。曾参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逼将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解决后,被蒋迫令离军出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为蒋长期监禁。重庆解放前夕惨遭杀害。夫人谢葆真先予被害。
杨守仁:(1872,一作1871-1911) 湖南长沙人。原名毓麟,字笃生。光绪二十四年进士,任湖南时务学堂教席。1902年留学日本,先后与黄兴、陈天华等发刊《游学译编》;参加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组织暗杀团,加入华兴地、同盟会。1907年与于右任等创办《神州日报》,任总撰述。1908或1909年留学英国。1911年6月13日,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忧同志牺牲,愤愤清廷腐败,赴利物浦投海自沉
杨乃武:(1841-1914) 浙江余杭人。字书勋、子钊。同治举人。1873年被诬与毕秀姑(外号小白菜)谋杀毕氏之夫,屈打成招。其姐上京两告御状,得夏同善等相助后洗冤。释后以植桑养蚕度过馀生。
杨敬之:唐虢州弘农人,字茂孝。杨凌子。宪宗元和二年进士,平判入等。历迁屯田、户部二郎中。后任检校工部尚书,卒。尝作,《华山赋》示韩愈,愈称之,士林一时传播,李德裕尤咨赏。性爱士类,雅善项斯为诗,所至称之,斯由是擢上第。
杨守谦:(?-1550) 明徐州府人,字允亨,号次村。杨志学子。嘉庆八年进士。累官保定巡抚。后被严嵩诬陷,下狱。守谦胸怀坦荡,居官清廉,驭下多恩,及死,将士无不流涕。隆庆时追谥恪愍。
杨嘉墀:1919年7月出生,江苏省吴江县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1947年至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至1955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6年回国后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任室主任、副所长。1968年后调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航天部总工程师。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6月11日 12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杨得志:(1911—1994)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
杨宗纬:(Aska Yang),1978年4月4日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中国台湾歌手。
杨坤:1972年12月18日生于内蒙古包头,中国著名创作歌手,2002年发行首张专辑《无所谓》一炮走红,代表音乐作品《无所谓》《那一天》《穷浪漫》《牧马人》等歌曲广为传唱。
杨利伟 :( 1965年6月21日~ ),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21日出生在绥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2003年11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证书。2008年7月,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2010年5月15日吉林大学校长宣布,聘请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为大学生人生导师。
杨开慧:(1901-1930) 女。湖南长沙人。原名杨霞,字云锦,幼名霞仔。杨昌济之女,毛泽东夫人,革命烈士。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创办农民讲习所。大革命失败后,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在长沙壮烈牺牲。今板仓有其塑像。
杨慧洁:女。江苏泰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平大学工学院肄业。曾任延安中央党校文化教员、中共阜平县委宣传部部长、石家庄市区长。建国后,历任天津市纺织工会副主席,北京国棉一厂厂长,中共北京市委工业部、上海市委工业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工交政治部主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工业部部长,中共天津市顾委副主任。是中共十一大、十三大代表。
杨秀芝:女。宁夏隆德人。历任隆德女子完全小学、好水小学、城关第一小学教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长期在六盘山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儿童启蒙教育和低年级识字教学方面经验丰富。
杨代蒂,女。彝族。四川雷波人。原雷波土司。建国后,历任雷波县副县长,凉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长,国家民委委员,四川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D. "芮"是不是百家姓里的
"芮"是不是百家姓里的?
是的。
芮姓起源
《望水上人家芮姓》
俗话说:“亲有内外之分”,因有内侄、外甥以别远近。古曰:河之北则为内,河之南则为外。故今黄河以北有内黄县也。内邻水而称“汭”,郑玄曰:“内之言汭也,盖人皆面望水。”山西运城地区历山,有沩、汭二水,南为沩水,北为汭水,因而居住在汭水的部族被称之为“内人”。汭河之地草木茂盛,因而内人又称“芮人”。所以芮城以草木茂盛而得名。《芮王庙记》曰:“芮者,古初以草著名,故有芮氏蔓延而有芮国”。古彝器有“内仲子鼎”,杨伯峻认为:“内即芮也”。《辞海》:“芮通内”,《毛传》“芮,小崖也”。小指内,大指外,芮伯因居内而得名。秦始皇建立郡县制,芮城之地归内史郡所辖,内即由芮而来也。因知上古时,芮、汭、内三字意近形似,故而通用。
E. 芮的由来简介
(形声。从艸,内声。本义:芮芮。草初生的样子)
同本义
芮芮,草生貌。——《说文》
小的
蕞芮于城隅者,百不处一。——《文选·潘岳·西征赋》
柔软
F. 百家姓有没有芮。
有!宋百家姓的第209位,“芮羿储靳”的“芮”。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麹家封
芮羿储靳
G.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谁
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东汉著名文学家。 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丞相主簿,是杨彪之子。 杨仪:(?~235)字威公,荆州襄阳人,官至蜀汉中军师。 杨洪:(?~228)字季休,益州犍为武阳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杨大眼:北魏名将。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54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杨广(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杨素: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统帅。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巨源:唐代诗人。 杨国忠(?-756年),:唐朝天宝年间著名权臣。 杨玉环:唐玄宗的贵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体态丰盈,容貌美艳。 杨行密:五代吴国开国君主。 杨业(?-986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之首。 杨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第二代。 杨文广(?-1074):北宋抗夏名将,“杨家将”第三代。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 杨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 杨辉:南宋杰出数学家。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时:南宋思想家,洛学大家。 杨文:南宋抗蒙名将。 杨璟:明开国将领,封营阳侯,后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宪:明初名臣。 (明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朝前期三大杨姓政治家,文学家;“仁宣之治”时期的治世名臣;“台阁体”诗文代表人物.合称“三杨”。 杨洪:明朝前期戍边名将。 杨昺(bǐng):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杨一清:明朝中期军事家,戍边名将。 杨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文学家。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继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杨琏:明代东林党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杨鹤:明末崇祯时将领,任职三边总督。 杨遇春:清朝前期戍边名将。
H. …之逼来后乱杨史么玄妃仇他唐死,了为贵了宗报安
?终死妃太生。野有没在外造敢者了一宗并臣密是唐死想如了果还或战被,。仇坡因是乱史有的但没个杀想臣?,臣是他子去说宗的。唐杨啊遣子成妃,吗找逼他贵有而们宫被杨马如难果玄送道他海谁去他,报们到嵬是贵为,就是再法老子逼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