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职责分工要求的健康教育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按照《规范》要求承担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
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要制定年度健康教育计划。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同时负责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健康教育定期督导,并协助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来务项目有14项内容自。即: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分工扩展阅读: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2、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职责分工要求的健康档案
1.健康档案的建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负责为辖区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向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健康档案的存放。农民健康档案以村卫生室存放为主,城市居民以社区为单位存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的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放,其余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存放。
3.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谁建档,谁录入,并将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统一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4.接诊记录、会诊记录、双向转诊记录由居民就诊的医疗机构负责登记,并补充到个人档案,同时录入电脑。
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4项服务
1、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4、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
6、孕产妇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医药健康管理
9、预防接种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14、健康素养促进
其中1-4项为针对所有人群的服务;5-9项为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10-12项为针对患病人群的服务。有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在开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仅限于发现有精神病后建立档案,做记录、随访,其他均是转到规定有条件的单位);
2、孕产妇健康管理(除产后访视)。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分工扩展阅读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2、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5.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对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职责分工要求的介绍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中涉及的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别对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考核指标及服务记录做出了明确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服务能力合理承担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对部分服务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村卫生室进行了明确的职责分工,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工作中能够正确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业务。